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肝癌后继发白癜风2例
1
作者 张大雷 张亚利 +2 位作者 侯英超 张恒坡 王天云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8-301,共4页
报告2例肝癌患者经程序性死亡蛋白(PD)-1抑制剂治疗后继发白癜风。例1.患者男,66岁,肝癌1年余,全身泛发白斑2个月。皮肤科检查:手部、面部及躯干泛发白斑。例2.患者男,59岁,肝癌近1年,全身泛发白斑3个月。皮肤科检查:额部、上肢及躯干... 报告2例肝癌患者经程序性死亡蛋白(PD)-1抑制剂治疗后继发白癜风。例1.患者男,66岁,肝癌1年余,全身泛发白斑2个月。皮肤科检查:手部、面部及躯干泛发白斑。例2.患者男,59岁,肝癌近1年,全身泛发白斑3个月。皮肤科检查:额部、上肢及躯干泛发白斑。2例患者伍德灯检查均提示白癜风样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均诊断为白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分子靶向治疗 白癜风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肿瘤性天疱疮1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曹冰青 马东来 +2 位作者 李红春 李丽 王宝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5-307,共3页
报告1例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男,31岁。因口腔黏膜疼痛性、难治性糜烂6个月,全身皮肤红斑、丘疹,伴脱发1个月就诊。体格检查:头部呈虫蚀状及斑片状脱发,口唇及外阴黏膜弥漫性肿胀、糜烂,全身皮肤散在多形性红斑、丘疹,偶见水疱,手、足... 报告1例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男,31岁。因口腔黏膜疼痛性、难治性糜烂6个月,全身皮肤红斑、丘疹,伴脱发1个月就诊。体格检查:头部呈虫蚀状及斑片状脱发,口唇及外阴黏膜弥漫性肿胀、糜烂,全身皮肤散在多形性红斑、丘疹,偶见水疱,手、足部可见点状或片状水肿性红斑伴鳞屑。增强CT检查示右肾上腺区肿物,考虑Castleman瘤。外科手术切除一9cm×6cm大肿瘤,组织病理检查示透明血管型巨大淋巴结增生,伴局灶钙化;免疫组化CD3(+)、CD20(+)、CD21(+)、CD68(+)。诊断为副肿瘤性天疱疮。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皮损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副肿瘤性 Castle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大雷 和翠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6-496,共1页
关键词 荨麻疹 特发性 慢性 依巴斯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冬蛋白酶-3、存活素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肌肉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郝伟丽 周晓鸿 +3 位作者 樊应俊 王晓云 李晓岚 邓丹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30-433,共4页
目的:研究胱冬蛋白酶(caspase)-3、存活素(survivin)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PM/DM患者肌肉组织中caspase-3、survivin表达情况及两者的关系,及其与肌酶学的关系。结果:在47例PM/DM患者... 目的:研究胱冬蛋白酶(caspase)-3、存活素(survivin)在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PM/DM患者肌肉组织中caspase-3、survivin表达情况及两者的关系,及其与肌酶学的关系。结果:在47例PM/DM患者中43例caspase-3有不同程度的表达,4例为阴性表达。而survivin全部为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且与caspase-3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健康对照者的横纹肌中caspase-3表达仅1例,而未见有survivin表达。本研究并未发现caspase-3、survivin表达有性别差异,在PM和DM两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caspase-3表达与年龄、发病年龄呈负相关,而与肌肉变性程度呈正相关。同时survivin与年龄、发病年龄呈负相关,而与肌肉变性程度呈正相关。结论:caspase-3和survivin是凋亡过程中重要的蛋白,caspase-3和survivin高表达可能在PM/DM发病中起一定作用,而两者又是肌细胞凋亡的重要线索,提示凋亡是PM/DM可能的发病机制之一,但尚需更多的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冬蛋白酶-3 存活素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1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6 mRNA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常晓萍 陈宏 温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的主要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IL)-21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6在湿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60例湿疹患者和40例健康者外周血IL-21和Bcl-6 mRNA的... 目的:探讨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的主要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IL)-21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6在湿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60例湿疹患者和40例健康者外周血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量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P<0.05),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01),与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性别的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型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急性湿疹组低于亚急性湿疹组和慢性湿疹组,亚急性湿疹组低于慢性湿疹组(P<0.05)。经过综合治疗2周及4周后,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水平比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 R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结论:湿疹患者中存在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异常,提示这2个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湿疹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白细胞介素-21 B细胞淋巴瘤因子6 Tfh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EAS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补骨脂酊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曹冰青 李景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4-405,共2页
我科于2004年9月-2008年5月对178例白癜风患者采用复方补骨脂酊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患者均为门诊就诊者.临床上确诊为白癜风。
关键词 白癜风 卤米松 补骨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尿嘧啶注射液配合液氮冷冻治疗男性尿道口内尖锐湿疣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大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1期1794-1794,共1页
目的探讨治疗男性尿道口内尖锐湿疣(CA)适宜的方法。方法治疗组患者35例,采用氟尿嘧啶注射液配合液氮冷冻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液氮冷冻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31例,复发4例,复发率为11.43%;对照组痊愈23例,复发17例,复发率为42.5... 目的探讨治疗男性尿道口内尖锐湿疣(CA)适宜的方法。方法治疗组患者35例,采用氟尿嘧啶注射液配合液氮冷冻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液氮冷冻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31例,复发4例,复发率为11.43%;对照组痊愈23例,复发17例,复发率为42.50%,两组复发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氟尿嘧啶注射液配合液氮冷冻治疗男性尿道口内CA,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氟尿嘧啶注射液 液氮冷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