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聚乙烯纤维热稳定性的策略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成炜 赖宇坤 +1 位作者 曾国坪 刘保江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5,共7页
聚乙烯纤维具有高强度、轻质和耐腐蚀等优良特性,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聚乙烯改性的主要方法及其对热稳定性能的提升效果。物理改性、共聚改性和接枝改性可以改善聚乙烯纤维的基本物理性能及其他特性,但在提升热稳定性和纤维... 聚乙烯纤维具有高强度、轻质和耐腐蚀等优良特性,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聚乙烯改性的主要方法及其对热稳定性能的提升效果。物理改性、共聚改性和接枝改性可以改善聚乙烯纤维的基本物理性能及其他特性,但在提升热稳定性和纤维改性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发展;而交联改性能从分子层面有效提高热稳定性,其中紫外光交联作为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提升方案,展现了显著优势。概述了交联改性的发展现状,为未来聚乙烯纤维热稳定性改性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进而推动聚乙烯纤维在日常生活及更广泛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纤维 热稳定性 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 交联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编全成形鞋体的结构设计与工艺实现
2
作者 王菁 董智佳 +4 位作者 郑飞 黄守东 彭会涛 吴光军 马丕波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5,共7页
为进一步简化工艺流程突破二维平面版型的限制,选择全成形电脑横机和三维异型筒状编织技术,对横编全成形三维鞋体实现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比三维立体鞋体与传统二维平面鞋面的结构差异,应用SDS-ONE APPEX3全成形设计系统开发三维立体... 为进一步简化工艺流程突破二维平面版型的限制,选择全成形电脑横机和三维异型筒状编织技术,对横编全成形三维鞋体实现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比三维立体鞋体与传统二维平面鞋面的结构差异,应用SDS-ONE APPEX3全成形设计系统开发三维立体鞋体版型,然后选用高强涤纶复丝、涤纶单丝、涤氨包覆纱和热熔丝4种纱线,借助岛精MACH2XS153-15G四针床全成形电脑横机进行织造。最后将下机鞋体坯样套入鞋楦模具中进行定型,完成全成形轻量鞋体制备过程。本研究制得的全成形针织鞋体包含鞋舌和鞋底组织,且鞋舌与鞋体、鞋体与鞋跟、鞋底与鞋身之间均为三维一体编织成形。同时增加了组织结构孔隙率,进一步降低了鞋体质量,缩短了生产工序步骤,实现了鞋体高透气轻量化开发,对于探索针织鞋体的创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编 全成形鞋体 结构设计 分区工艺 立体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举重鞋不同中底材料对抓举发力阶段运动员足部力学响应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邓成 朱晓兰 郑志艺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87,共8页
目的 建立足-举重鞋耦合模型,探讨中底材料变化对抓举发力阶段的足部生物力学影响,优化举重鞋关键参数设置,降低运动员足踝损伤风险。方法 使用有限元方法构建足-举重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使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获取抓举动作运动... 目的 建立足-举重鞋耦合模型,探讨中底材料变化对抓举发力阶段的足部生物力学影响,优化举重鞋关键参数设置,降低运动员足踝损伤风险。方法 使用有限元方法构建足-举重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使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获取抓举动作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使用统计方法验证模型有效性,对比抓举发力阶段举重鞋不同中底材料对运动员足底应力分布、骨骼应力、软组织应力及中底应变的影响。结果 中底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弹性模量20 MPa时,运动员足底应力峰值达到最小,随后中底TPU弹性模量增大,足底应力峰值也随之增加;足部骨骼应力集中分布在足前掌第三、四和五跖骨处,第四跖骨出现应力峰值;随着中底弹性模量增大,跖骨区应力峰值逐渐降低,软组织应力峰值逐渐增加,中底应变降低。结论 中等硬度(弹性模量20~25 MPa)中底材料在减小足底压力和预防足踝骨骼损伤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重鞋 中底材料 抓举 足踝损伤 运动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蜂窝状结构面料开发及单向导湿性能
4
作者 徐双林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共4页
基于3D蜂窝状结构的性能特点,文章采用差异化涤纶纱线8.3 tex/72 f改性涤纶和19.4 tex精梳棉紧赛纺纱线在28针/25.4 mm针织单面大圆机上,通过特殊织造工艺设计,使面料具有3D蜂窝状结构特点,通过一系列测试验证其具有单向导湿功能。介绍... 基于3D蜂窝状结构的性能特点,文章采用差异化涤纶纱线8.3 tex/72 f改性涤纶和19.4 tex精梳棉紧赛纺纱线在28针/25.4 mm针织单面大圆机上,通过特殊织造工艺设计,使面料具有3D蜂窝状结构特点,通过一系列测试验证其具有单向导湿功能。介绍面料原料选择、编织工艺、不同纱线在3D蜂窝状结构上的合理配置、染整工艺以及技术要点,并测试面料的理化性能,包括最大浸湿半径、液态水扩散速度、单向传递指数等指标,评价面料单向导湿性能及穿着舒适性。结果表明,此款针织面料具有优良的单向导湿性能,而且体感舒爽,不潮不燥,是一款集功能性、舒适性为一体的针织面料,可广泛应用于夏季T恤衫、运动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蜂窝状结构 改性涤纶 单向导湿 夏季T恤衫 运动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清洁织物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旋湘桃 张辉 +3 位作者 车秋玲 魏乾阳 张劲峰 王毅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7-237,共11页
为开发具有高效自清洁性能的织物,以满足人们对便捷、环保纺织品的需求,介绍了自清洁织物主要通过超疏水表面或光催化活性2种方式实现自清洁的原理,分析了自清洁织物的最新材料,综述了浸涂法、喷涂法、溶胶-凝胶法、原位聚合法、表面蚀... 为开发具有高效自清洁性能的织物,以满足人们对便捷、环保纺织品的需求,介绍了自清洁织物主要通过超疏水表面或光催化活性2种方式实现自清洁的原理,分析了自清洁织物的最新材料,综述了浸涂法、喷涂法、溶胶-凝胶法、原位聚合法、表面蚀刻法、层层自组装法和溶剂热法等制备超疏水自清洁织物的方法,以及水热/溶剂热合成法、浸涂法、沉积法、超声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微波辐照法和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等制备光催化自清洁织物的方法。总结了国内外测试自清洁性能及其耐久性的常用方法,为织物自清洁性能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清洁织物 超疏水表面 光催化活性 溶胶-凝胶法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跑致黑踇趾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6
作者 孙冬 宋杨 +2 位作者 岑炫震 郑志艺 顾耀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1-131,共1页
目的探究长跑致黑踇趾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为长跑黑踇趾损伤预防和防护跑鞋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名男性半职业马拉松跑者为受试者,采集跑前、5 km跑后即刻以及10 km跑后即刻的相关参数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三维足形扫描仪进... 目的探究长跑致黑踇趾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为长跑黑踇趾损伤预防和防护跑鞋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名男性半职业马拉松跑者为受试者,采集跑前、5 km跑后即刻以及10 km跑后即刻的相关参数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三维足形扫描仪进行足形参数测量,红外热像仪进行足部各区域温度测量,高速双平面荧光透视成像系统(DFIS)测量大踇趾远端与鞋头距离。基于黑踇趾损伤机制设计防护跑鞋,采集跑鞋优化前后踇趾-鞋面接触力以及大踇趾应力。结果随着跑步距离增加,10 km后的前足足掌宽以及足弓高度显著下降。足部分区温度在5 km和10 km跑后均显著上升,其中10 km跑后的大踇趾足背区温度上升明显,与5 km跑后即刻呈现显著差异。跑后的大踇趾主观舒适度显著降低。着地即刻的足-鞋相对距离在10 km跑后较5 km显著增加,而增加的距离在支撑中期较跑前以及5 km跑后又显著降低。防护跑鞋提升了踇趾主观舒适度的同时使得作用力在接触期的0%~80%显著减小且压力分布更加均匀。结论10 km跑后足前掌宽度、足弓高度显著下降而大踇趾足背区温度明显上升,伴随跑者大踇趾主观舒适度降低和足-鞋相对位移增加,表明长跑后足部形态与功能改变可能是黑踇趾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生物力学机制 踇趾 双平面 足弓 红外热像仪 成像系统 相对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画像石纹样在男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天尧 龚彧龑 +3 位作者 赵珂然 宋杰 买发元 周金超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7,93,共8页
画像石是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亦是我国石雕艺术的起源之一。通过对汉代画像石纹样的梳理及研析,探讨其纹样所蕴含的文化深意,分析其视觉语言,调查不同年龄段受众群体对于男靴款式的偏好,统计并分析数据以确定基本设计样式,提取... 画像石是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亦是我国石雕艺术的起源之一。通过对汉代画像石纹样的梳理及研析,探讨其纹样所蕴含的文化深意,分析其视觉语言,调查不同年龄段受众群体对于男靴款式的偏好,统计并分析数据以确定基本设计样式,提取汉代代表性画像石纹样基本元素,运用简化、概括、提炼等设计手段衍生出多种创新纹样并应用于男靴。该研究一方面增加了鞋靴产品的多样性,丰富了男鞋设计体系;另一方面也为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鞋靴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靴 设计 元素 画像石 纹样 图案 创新 汉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鞋跟掌落差对髌股关节痛跑者髌股关节和跟腱负荷特征的急性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顾瑜 郑志艺 +2 位作者 曾全寿 杨辰 万祥林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0-1167,共8页
目的明确跑鞋跟掌落差(5、0、-11 mm)对髌股关节痛跑者跑步时髌股关节和跟腱负荷特征的急性影响。方法16名髌股关节痛跑者穿着不同跟掌落差的跑鞋进行跑步测试,应用红外动作捕捉系统和三维测力台采集体表标志点和地面反作用力数据,基于... 目的明确跑鞋跟掌落差(5、0、-11 mm)对髌股关节痛跑者跑步时髌股关节和跟腱负荷特征的急性影响。方法16名髌股关节痛跑者穿着不同跟掌落差的跑鞋进行跑步测试,应用红外动作捕捉系统和三维测力台采集体表标志点和地面反作用力数据,基于髌股关节和跟腱生物力学模型计算髌股关节应力、跟腱力等参数。结果与正跟鞋相比,穿着负跟鞋在39%~47%支撑期髌股关节应力(P<0.001)、支撑期髌股关节最大应力及冲量(P<0.05)较小,但在12%~46%支撑期跟腱力(P<0.001)及支撑期跟腱力冲量较大(P=0.001)。与零跟鞋相比,穿着负跟鞋在12%~31%支撑期跟腱力(P<0.001)及支撑期跟腱力冲量(P=0.023)较大。结论与正跟鞋相比,髌股关节痛跑者穿着负跟鞋跑步时髌股关节应力和冲量较小,可能可以限制髌股关节痛的进一步发展;与零跟鞋和正跟鞋相比,穿着负跟鞋跑步时跟腱力和跟腱力冲量较大,可能增加跟腱损伤风险。建议髌股关节痛跑者在更换负跟鞋前先进行适应性训练,从而在不增加跟腱损伤风险的同时限制髌股关节痛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鞋跟掌落差 髌股关节痛 髌股关节应力 跟腱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举重鞋中底硬度对抓举发力阶段足部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成 郑志艺 朱晓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2-472,共1页
目的探究不同硬度的举重鞋中底对抓举发力时足部生物力学及鞋底的影响,为举重鞋优化设计奠定基础。方法模型基于健将女子举重运动员和安踏二代举重鞋,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西门子SOMATOMgo.top64排128层螺旋CT机)、Mimics 21.0、Geomag... 目的探究不同硬度的举重鞋中底对抓举发力时足部生物力学及鞋底的影响,为举重鞋优化设计奠定基础。方法模型基于健将女子举重运动员和安踏二代举重鞋,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西门子SOMATOMgo.top64排128层螺旋CT机)、Mimics 21.0、Geomagic Design X 2022、ANSYS 2020R2等对模型进行修复、耦合、约束、加载、材料和接触设置。实验使用8台Qualisys红外高速摄像机、Kistler三维测力台、Pedar压力感应鞋垫测试系统采集受试者在穿着举重鞋状态下完成最好成绩50%的下蹲抓举生物力学数据。研究所采集的抓举发力特征时刻生物力学数据用于后续仿真模拟。目前鞋类中底TPU的弹性模量多为10~50 MPa,参考本试验碳板弹性模量16.7 MPa,碳板弹性模量由低到高设置为11.7、14、16.7、20、25、30、35、40、45、50 MPa。结果中底TPU弹性模量25MPa内的应力波动较小,20 MPa时足底应力峰值最小,随着中底弹性模量的增大,足底应力峰值也随之增大。碳板应变、中底应变、外底应变与中底的弹性模量呈反比。结论举重鞋TPU弹性模量增加能降低鞋底的应变,在抓举发力中能减少鞋底的应变使得发力时鞋底稳定性增加,同时考虑足底的应力较小时能减少损伤,建议举重鞋鞋中底TPU弹性模量设置为20~2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抓举 女子举重运动员 中底 高速摄像机 举重 生物力学 安踏 三维测力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鞋合脚性对儿童下肢足踝生物力学机制影响的研究综述
10
作者 孙明伟 郑志艺 +2 位作者 曾全寿 杨礼 杨淳博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28-528,共1页
目的梳理国内外关于鞋合脚性对儿童下肢足踝运动生物力学机制影响的相关研究,了解儿童鞋对足部的匹配程度和影响,为未来科学化儿童鞋设计、降低儿童足部损伤和提升运动能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通过在国内外学术数据... 目的梳理国内外关于鞋合脚性对儿童下肢足踝运动生物力学机制影响的相关研究,了解儿童鞋对足部的匹配程度和影响,为未来科学化儿童鞋设计、降低儿童足部损伤和提升运动能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通过在国内外学术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并归纳总结。结果儿童足部生长发育受到鞋具的影响。不合脚鞋是导致儿童足部畸形及损伤的主要外部因素之一,例如增大拇外翻、第五趾骨内翻形成风险。更多研究集中在足部尺寸测量及鞋合脚性调查,诸多研究提出并共识了保证儿童足部健康成长的鞋合脚性范围,据此发现约40%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不合脚鞋影响。鞋合脚性对下肢足踝生物力学表现的影响发现,穿着不合脚长度较短的鞋显著限制下肢足踝关节活动范围及降低穿着舒适性,长度较长的鞋会加大运动过程中关节活动范围降低稳定性。同时不合脚鞋显著影响了儿童足部及下肢功能性运动表现。结论儿童在成长中要注重鞋合脚性,在保证舒适性和功能性的同时鞋要有一定的功能余量支持足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长发育。其次应增加不合脚鞋多个围度下,如鞋长、宽和围度等对儿童下肢及足部功能影响的研究,积累更多的研究依据,进一步探究不合脚鞋对儿童下肢足踝功能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活动范围 足部畸形 生物力学机制 拇外翻 足踝 穿着舒适性 文献检索 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摩擦纳米发电纺织品:材料、制造与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莹 史浩雨 +3 位作者 刘金霖 车秋凌 侯琳 樊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8,共14页
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大多为智能手表、手环等,具有刚性大、舒适性差和需要频繁充电的问题,难以满足人体工效学和服装舒适性的要求,无法长久穿戴实现全天候的监测。基于纺织品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xti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TE... 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大多为智能手表、手环等,具有刚性大、舒适性差和需要频繁充电的问题,难以满足人体工效学和服装舒适性的要求,无法长久穿戴实现全天候的监测。基于纺织品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xti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TENG)可集成到鞋服中作为柔性电源和自供电传感器使用,是一种理想的人体主动健康监测和执行的可穿戴器件。然而,目前报道的柔性可穿戴织物基器件大多需要经过封装处理后再集成到服装上,造成服装透气性下降。此外,目前的研究大多数处于实验室阶段,没有充分考虑T-TENG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耐久性、灵敏性和稳定性等性能。本文综述了T-TENG的基本工作模式、材料选择、制造方法、集成鞋服的方式及应用场景,重点讨论了纳米纤维膜和纺织复合材料的T-TENG、纤维/纱线基T-TENG和织物基T-TENG的制备方法,提出了未来舒适型T-TENG的研发与在服饰上的集成新策略,包括T-TENG的规模化制备、T-TENG与传统服饰的一体化集成、T-TENG的监测精度与舒适性的兼容以及T-TENG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 智能可穿戴设备 智能纺织品 主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的N_(2)-CO_(2)混合流体超临界染色技术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车秋凌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57,共4页
文中以超临界N_(2)-CO_(2)混合流体为染色介质对涤纶进行染色,通过分析不同压力、温度及N2添加量时纱线的染色效果,得到较佳的染色工艺,并测试该工艺条件下纺织品的色牢度。结果表明,较佳工艺选择为:温度120℃,压力23 MPa,保温时间60 mi... 文中以超临界N_(2)-CO_(2)混合流体为染色介质对涤纶进行染色,通过分析不同压力、温度及N2添加量时纱线的染色效果,得到较佳的染色工艺,并测试该工艺条件下纺织品的色牢度。结果表明,较佳工艺选择为:温度120℃,压力23 MPa,保温时间60 min,N_(2)气体添加量10%;该工艺条件下,所得产品的各项色牢度均可达4~5级,产品的染色深度和颜色鲜艳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染色 氮气 二氧化碳 混合流体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跑鞋前掌屈曲刚度对男性跑者的跑步经济性及下肢关节功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秋捷 万祥林 +3 位作者 刘卉 朱晓兰 郑志艺 曲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慢跑鞋前掌屈曲刚度对男性跑者的跑步经济性及下肢关节功的影响。方法:通过改变中底凹槽的密度和深度制作5双不同屈曲刚度的慢跑鞋(A、B、C、D、E鞋的屈曲刚度依次减小),分析11名男性跑者分别穿这5种鞋跑时的耗氧量及下肢关节... 目的:探讨慢跑鞋前掌屈曲刚度对男性跑者的跑步经济性及下肢关节功的影响。方法:通过改变中底凹槽的密度和深度制作5双不同屈曲刚度的慢跑鞋(A、B、C、D、E鞋的屈曲刚度依次减小),分析11名男性跑者分别穿这5种鞋跑时的耗氧量及下肢关节做功。结果:慢跑鞋前掌屈曲刚度对男性跑者跑步经济性及慢跑支撑阶段跖趾关节的正功、负功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但对髋、膝、踝关节的机械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等屈曲刚度的跑鞋跖趾关节机械功与耗氧量均表现为最低,屈曲刚度最大和最小的跑鞋较高。结论:慢跑鞋前掌屈曲刚度对男性跑者的跑步经济性及跖趾关节机械功的影响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刚度过大和过小的跑鞋均会增大跖趾关节的机械功,降低跑步经济性。慢跑鞋前掌屈曲刚度对男性跑者跖趾关节机械功的影响可能是其影响跑步经济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刚度 跑步经济性 跖趾关节 关节功 生物力学 慢跑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ZnS∶Cu基力致发光弹性体及其在视觉交互织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玥 杨伟峰 +4 位作者 陈浩廷 钟欣 曾国坪 李耀刚 侯成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09-1619,共11页
随着柔性电子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需求逐渐增多。其中,具有视觉交互功能的智能发光纺织品因其应用场景和功能的多样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ZnS∶Cu基力致发光弹性体仅在受到机械应力下就可以实现可见光的发射,具... 随着柔性电子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需求逐渐增多。其中,具有视觉交互功能的智能发光纺织品因其应用场景和功能的多样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ZnS∶Cu基力致发光弹性体仅在受到机械应力下就可以实现可见光的发射,具备可循环的力-光可视化传感特性,在智能发光服装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弹性聚合物基体网络结构调控、Al_(2)O_(3)纳米粒子掺杂的方法来增加应力传递位点,从而提高ZnS∶Cu复合弹性体的发光强度。通过挤出包覆、3D打印、丝网印刷等工艺实现了力致发光智能织物的连续化和图案化制备,改善了力致发光纺织品的力-光转换的灵敏度和穿戴舒适性问题,其在可穿戴传感、运动健康监测、智慧交通警示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致发光 弹性体 纳米粒子 可视化响应 发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袜类产品的吸湿速干功能评价标准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伟强 李苏 +3 位作者 谭万昌 刘艺龙 叶剑辉 吕慧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1-74,共4页
通过对纺织品湿传导过程的分析,结合人体穿用服装、袜子时微气候环境的不同,分析了现有吸湿速干功能评价标准用于袜类产品评价时的局限性所在,进而提出了袜类产品的吸湿速干功能评价标准。标准提出了吸湿性、吸水性、排汗性3个方面的考... 通过对纺织品湿传导过程的分析,结合人体穿用服装、袜子时微气候环境的不同,分析了现有吸湿速干功能评价标准用于袜类产品评价时的局限性所在,进而提出了袜类产品的吸湿速干功能评价标准。标准提出了吸湿性、吸水性、排汗性3个方面的考核项目,同时通过对袜类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结合人体活动时的泌汗率数据,对考核项目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评价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袜类产品 评价标准 吸湿速干 排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成衣雨淋测试仪器的开发与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慧 李苏 谭万昌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2-74,共3页
为确保防雨性能测试方法能在较高程度上与消费者实际穿着体验相匹配,研究设计了测试成衣雨淋性能的仪器,开发了成衣防雨性能测试的方法,并通过测试成衣的防雨性能和对成衣进行不同雨强下的防雨性能试穿,验证该仪器测试方法与消费者主观... 为确保防雨性能测试方法能在较高程度上与消费者实际穿着体验相匹配,研究设计了测试成衣雨淋性能的仪器,开发了成衣防雨性能测试的方法,并通过测试成衣的防雨性能和对成衣进行不同雨强下的防雨性能试穿,验证该仪器测试方法与消费者主观体验的匹配性。结果表明,设计开发的成衣雨淋测试方法测试出的成衣防雨性能与实际试穿体验相匹配,能准确评估样品在消费者穿用过程中的防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衣雨淋测试仪 防雨性能 测试方法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弯曲刚度评价服装面料软硬感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慧 李苏 +3 位作者 谭万昌 赵尚振 叶剑辉 张伟强 《针织工业》 2017年第11期25-27,共3页
选用31块运动服装面料,分别进行软硬手感主观评价试验与弯曲性能测试,研究面料弯曲刚度与软硬感之间的关联性,并建立最大弯曲刚度与面料软硬手感之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参照GB/T18318.1—2009《纺织品弯曲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斜面法... 选用31块运动服装面料,分别进行软硬手感主观评价试验与弯曲性能测试,研究面料弯曲刚度与软硬感之间的关联性,并建立最大弯曲刚度与面料软硬手感之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参照GB/T18318.1—2009《纺织品弯曲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斜面法》测试的弯曲刚度可以用来表征面料的软硬手感,面料弯曲刚度和软硬感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测试面料的最大弯曲刚度可以对面料的软硬感进行客观、量化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服面料 软硬手感 弯曲刚度 测试方法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料表面粗糙感测试和评价方法的研发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慧 李苏 +3 位作者 谭万昌 赵尚振 叶剑辉 张伟强 《针织工业》 2017年第12期81-83,共3页
文中研发了一种面料表面粗糙感的测试方法,并对24块运动服装常用面料进行表面粗糙感测试与主观手感评价试验,探讨了主客观之间的相关性。指出,该方法测试指标动摩擦系数可以用来表征面料的粗糙感,主客观之间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建立了... 文中研发了一种面料表面粗糙感的测试方法,并对24块运动服装常用面料进行表面粗糙感测试与主观手感评价试验,探讨了主客观之间的相关性。指出,该方法测试指标动摩擦系数可以用来表征面料的粗糙感,主客观之间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建立了面料动摩擦系数与粗糙感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测试试样的动摩擦系数可以对面料的粗糙感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料 表面粗糙感 手感评价 动摩擦系数 测试方法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旋聚乳酸-己内酯无规共聚物改性左旋聚乳酸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琦 熊祖江 +3 位作者 王锐 杨春芳 姜延 张秀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47,53,共6页
采用熔融密炼的方法制备左旋聚乳酸(PLLA)与右旋聚乳酸-己内酯的无规共聚物(PDLA-r-PCL)共混物。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和拉伸测试等技术研究了PDLA-r-PCL含量对PLLA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DLA-r-PCL后,共混... 采用熔融密炼的方法制备左旋聚乳酸(PLLA)与右旋聚乳酸-己内酯的无规共聚物(PDLA-r-PCL)共混物。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和拉伸测试等技术研究了PDLA-r-PCL含量对PLLA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DLA-r-PCL后,共混物中形成了立构晶(SC),且随着PDLA-r-PCL含量的增加,SC的含量逐渐增加;熔融温度对后续PLLA的结晶有较大影响,在220℃熔融后降温,立构晶的存在对后续α晶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28℃拉伸PLLA/PDLA-r-PCL淬冷样品,当无规共聚物的含量达到20%时,其断裂伸长率从纯PLLA的13%增加至440%,即使是退火后的样品,无规共聚物也能显著增加PLLA的韧性,且拉伸应力值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聚乳酸 右旋聚乳酸无规共聚物 立构晶 增韧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纺织品中总硼 被引量:5
20
作者 裴德君 朱峰 +1 位作者 杨瑜榕 李苏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5-858,共4页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纺织品中总硼的分析方法。纺织样品经HNO_3-H_2O_2微波消解,以钇元素作为内标元素,以249.772nm波长作为硼的分析线,采用ICP-OES法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硼的质量浓度在0.01~0....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纺织品中总硼的分析方法。纺织样品经HNO_3-H_2O_2微波消解,以钇元素作为内标元素,以249.772nm波长作为硼的分析线,采用ICP-OES法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硼的质量浓度在0.01~0.20mg/L范围内与发射强度比值呈线性关系,方法的定量限为0.8mg/kg,在0.8、1.6、8.0mg/kg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0.4%~104.7%,相对标准偏差为2.4%~9.8%。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靠,能够满足纺织品中总硼含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纺织品 总硼 微波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