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食管神经支配的神经化学研究——一氧化氮类及肽类成分在平滑肌中的分布(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梅 李玲 +1 位作者 张晨 Timmermans J-P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3-261,共9页
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及迷走神经切断术,探讨猪食管一氧化氮类及肽类神经支配的神经化学特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中有部分神经元呈nNOS、VIP、GAL、NPY、PACAP、L-ENK、SP、5-HT及CB免疫阳性,但未见C... 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及迷走神经切断术,探讨猪食管一氧化氮类及肽类神经支配的神经化学特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中有部分神经元呈nNOS、VIP、GAL、NPY、PACAP、L-ENK、SP、5-HT及CB免疫阳性,但未见CGRP及SOM阳性神经元。nNOS及CB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不同的神经元胞体内。将PGP9.5作为神经元胞体的标记物,并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分别观察了PGP9.5与nNOS、VIP、SP的双标情况。结果如下:(1)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PGP9.5标记神经元总数的63%,而VIP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36%,SP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28%;(2)神经节内神经元的平均数量呈现吻尾方向的递增趋势,且食管腹段神经丛内神经节数量明显高于食管其他部位;(3)食管肌层内VIP/GAL/NPY免疫阳性纤维分布最广,其中部分阳性纤维同时呈nNOS或PACAP免疫阳性;SP和/或L-ENK免疫阳性纤维在粘膜肌层的分布明显多于平滑肌层。CGRP阳性纤维非常少见,这一点不同于对其他动物的观察结果;(4)经一侧迷走神经切断后,肌间神经丛内PACAP及5-HT免疫阳性纤维明显减少,提示这些纤维可能来源于迷走神经;而平滑肌中VIP/GAL/NPY和/或nNOS免疫阳性纤维数量未发现明显变化,可能为内源性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支配 肽能神经 一氧化氮能神经 食管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食管肌间神经元nNOS与calbindin的共存及其与衰老关系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梅 Timmermans Jean-pierre Adriaensen Derik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1-478,共8页
本实验通过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NOS)与细胞内钙结合蛋白(calbindin, CB)共存情况,旨在研究大鼠食管内NO类神经元的神经化学特性并试图寻找出引起食管NO类神经元在衰老过程中丢失的可能原因.取自不同年龄组及种系(Wistar和S-D)大鼠的食管... 本实验通过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NOS)与细胞内钙结合蛋白(calbindin, CB)共存情况,旨在研究大鼠食管内NO类神经元的神经化学特性并试图寻找出引起食管NO类神经元在衰老过程中丢失的可能原因.取自不同年龄组及种系(Wistar和S-D)大鼠的食管组织,制成肌间神经丛铺片,经nNOS与CB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nNOS与CB的免疫阳性反应物均见于大鼠食管肌间神经元胞体内.根据二者共存情况,大鼠食管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可分为两大亚类:nNOS+/CB+及nNOS+/CB-.而且我们首次发现在大鼠食管腹腔段含有大量nNOS+/CB+神经元,约占NO类神经元总体的30%~40%,与食管其它部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另外,大鼠食管腹腔段绝大多数CB免疫阳性神经元同时也为nNOS免疫阳性(约占95%~100%).上述特征均见于本实验所观察的所有不同年龄及不同种系的大鼠食管内.在大鼠衰老过程中,nNOS+/CB+神经元的相对百分比的变化具有种系特异性.线形回归实验分析表明:年轻SD大鼠食管内nNOS+/CB+神经元的百分比含量与衰老过程中NO类神经元丢失数量的百分比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correlation coefficient 0.99; P<0.05).结果提示在S-D大鼠衰老过程中其食管内NO类神经元的丢失可能与其细胞内钙结合蛋白含量的变化有关.但nNOS/CB共存神经元在分布上有明显差异的生物学意义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结合蛋白 一氧化氮类神经元 肌间神经丛 食管 衰老 大鼠 阳性神经元 SD大鼠 NNOS CALBIND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