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安溪县茶叶区域布局规划调查报告
被引量:
3
1
作者
许信泉
《茶叶科学技术》
2006年第1期31-32,共2页
本文从地理气候、优势品种、技术措施,对茶树分布的影响,阐述茶叶区域布局相关要点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安溪
茶叶
规划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县有机乌龙茶主要生产技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廖琼满
《福建茶叶》
2013年第3期40-41,共2页
本文通过参与实施及实地调查,从我县有机茶园的园地选择、基地建立,生态建设;茶树的水分与养分管理,绿色栽培管护;原料采摘,机具选用与保管,清洁加工,厂区环境卫生管理等各个环节,简述我县有机乌龙茶的主要生产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有机乌龙茶
生产技术
安溪县
环境卫生管理
园地选择
有机茶园
生态建设
养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安溪县茶园土壤酸化速率与改良技术
被引量:
14
3
作者
杨文俪
《茶叶学报》
2021年第2期89-93,共5页
根据安溪县2008~2010年采集测试的5285个代表性耕层土壤样品系统分析安溪县茶园土壤酸度现状,并通过多点多年定位监测试验分析安溪县茶园土壤酸化速率及施用白云石粉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安溪县茶园土壤pH值平均为4.28,pH<...
根据安溪县2008~2010年采集测试的5285个代表性耕层土壤样品系统分析安溪县茶园土壤酸度现状,并通过多点多年定位监测试验分析安溪县茶园土壤酸化速率及施用白云石粉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安溪县茶园土壤pH值平均为4.28,pH<4.0样点占28.38%,仅有28.19%样点属于适宜水平(pH4.5~5.5),酸化情况严重;安溪县茶园土壤平均酸化速率为每年0.09个pH单位,酸化速率明显高于其他作物类型土壤。连续两年施用300 kg·hm^(-2)白云石粉,土壤pH平均提高0.94个单位,可以作为安溪县茶园酸化土壤的改良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
酸化速率
改良技术
白云石粉
安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县茶园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措施
4
作者
林毅芳
陈进火
廖琼满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37-39,共3页
针对安溪县部分茶园存在的生态问题,从生产实践出发,总结出一套针对性的茶园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包括茶园周边植树遮荫,梯壁留草种草,茶树树冠留养三方面的技术与措施。
关键词
茶园
生态环境
修复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茶叶生产发展瓶颈及高质高效技术对策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文俪
《中国茶叶加工》
2021年第4期66-69,共4页
文章针对安溪县当前茶叶生产上所存在的如茶园种植不规范、施肥欠合理、耕作未到位、留养不科学、修剪不重视、生态修复错位等制约茶业可持续发展生产瓶颈,提出了茶叶高质高效发展技术对策:合理划区分级管理,涵养茶园优质产能;因地制宜...
文章针对安溪县当前茶叶生产上所存在的如茶园种植不规范、施肥欠合理、耕作未到位、留养不科学、修剪不重视、生态修复错位等制约茶业可持续发展生产瓶颈,提出了茶叶高质高效发展技术对策:合理划区分级管理,涵养茶园优质产能;因地制宜改园改树,绿色提质持续发展;科学施肥合理耕作,实现降本提质增效;适度茶树修剪留养,培育良好树冠结构;多措并举培育,恢复茶山生态系统。为茶园科学管理水平提升和茶叶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可行技术路径和强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县
茶叶
生产问题
技术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升安溪茶叶产业化水平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3
6
作者
陈进火
《福建茶叶》
2013年第4期42-43,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安溪茶叶产业化水平提升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促进安溪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产业化
提升
存在问题
对策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县珍田村茶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被引量:
1
7
作者
许信泉
林毅芳
《茶叶科学技术》
2006年第4期29-30,共2页
1调研目的意义安溪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作为茶叶主产县,为了适应茶叶卫生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在分散、个体农户间建立茶业合作组织显得尤为重要,调研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建立符合安溪实际情况,又比较完善可作示范作用的基层茶...
1调研目的意义安溪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作为茶叶主产县,为了适应茶叶卫生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在分散、个体农户间建立茶业合作组织显得尤为重要,调研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建立符合安溪实际情况,又比较完善可作示范作用的基层茶叶组织体制。适应不断变化的茶叶市场要求,进一步促进安溪茶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为此安溪县委、政府组成由县农办、县农业与茶果局、县茶业总公司、县茶叶协会的联合调研组,从7月3日至7日深入珍田村,采取实地了解、访谈、座谈等多种形式对珍田茶业合作社深入调研,详细了解珍田茶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等等。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茶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有利于推进茶业产业化经营和茶叶标准化生产,三是有利于建立茶业服务体系和推广茶叶科技成果,四是有利于提高茶农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加茶农收入。组建茶叶基层合作组织是目前我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业
合作社
组织体制
提高生产力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铁观音初制技术——首届大学生茶农组合安溪铁观音初制赛技术小结
被引量:
2
8
作者
林毅芳
许信泉
《茶叶科学技术》
2014年第2期18-21,共4页
将同批次铁观音适制鲜叶等量分给20个参赛小组,按照安溪铁观音工艺流程进行比赛,根据各参赛茶样的品质审评结果,总结出该批次清香型铁观音的最优工艺参数:鲜叶弱光晒青20~30 min,在室内摊晾10~20 min后摇青;第一次摇青时长2~3 ...
将同批次铁观音适制鲜叶等量分给20个参赛小组,按照安溪铁观音工艺流程进行比赛,根据各参赛茶样的品质审评结果,总结出该批次清香型铁观音的最优工艺参数:鲜叶弱光晒青20~30 min,在室内摊晾10~20 min后摇青;第一次摇青时长2~3 min、摇青笼转速28 r/min(下同),第二和第三次摇青时长逐渐增加、晒青不足者增加第4次摇青,每次摇青间隔时长约1.0~4.0 h,整个做青过程以“看青做青”为原则,做青历时16~18 h;杀青温度控制在250~2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加工技术
传承技艺
品质
Tie-guanyin
(Camellia
sinen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低产茶园改造生态优化技术
被引量:
6
9
作者
林毅芳
《中国茶叶》
2018年第8期35-37,共3页
自2005年安溪县对低产茶园进行园地、茶树和生态环境优化等综合改造以来,通过低产茶园园相、园貌改造;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 H值,改良土壤;科学留养树冠,合理调整树冠结构和茶树高度;梯岸梯壁留草,合理种植树木,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等措施...
自2005年安溪县对低产茶园进行园地、茶树和生态环境优化等综合改造以来,通过低产茶园园相、园貌改造;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 H值,改良土壤;科学留养树冠,合理调整树冠结构和茶树高度;梯岸梯壁留草,合理种植树木,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等措施,先后建设了一大批"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标准化生态茶园,总结出一套针对性较强的低产茶园改造生态优化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改造
生态优化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茶园冰雹灾害灾后救护技术专报
被引量:
3
10
作者
杨文俪
《茶叶科学技术》
2012年第2期18-18,24,共2页
根据安溪县感德、桃舟、剑斗、祥华等4个乡镇茶园冰雹灾害的不同茶树种植区域、茶园类型、受害程度及气象条件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清雹松土、分类整枝修剪、分期施用肥料和病害防范等救护技术措施,确保茶树成活,减少灾害造成...
根据安溪县感德、桃舟、剑斗、祥华等4个乡镇茶园冰雹灾害的不同茶树种植区域、茶园类型、受害程度及气象条件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清雹松土、分类整枝修剪、分期施用肥料和病害防范等救护技术措施,确保茶树成活,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县
铁观音
茶树
冰雹
灾后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县茶园分类管理发展措施初探
被引量:
2
11
作者
曾经得
《茶叶科学技术》
2012年第4期20-21,共2页
根据优质茶叶品质所需的"天、地、人、种"四个因素,结合安溪县茶园发展现状,对安溪县茶园进行分类,针对不同茶园类型,提出不同茶园类型相应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
茶园
分类管理
发展措施
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乌龙茶空调制茶技术与参数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杨文俪
《中国茶叶加工》
2005年第4期33-34,共2页
就如何应用空调,改善安溪乌龙茶做青环境条件,稳定产品品质,阐明其工艺技术与各参数范围。
关键词
乌龙茶
空调制作
技术
参数
安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展安溪茶叶生产的思考
13
作者
陈水吉
《福建茶叶》
2001年第4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茶叶
安溪茶
生产发展
茶树品种
茶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打造五大支撑体系 推进安溪茶业跨越发展
被引量:
2
14
作者
蔡建明
蔡雅娟
陈进火
《中国茶叶加工》
2016年第4期17-19,23,共4页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我国第一产茶大县,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十二五"期间,安溪县以供给侧改革为动力,持续推进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展望"十三五",安溪县将全力打造生态、品质、科技、品...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我国第一产茶大县,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十二五"期间,安溪县以供给侧改革为动力,持续推进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展望"十三五",安溪县将全力打造生态、品质、科技、品牌、文化五大支撑体系,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产业数据
“十二五”发展成就做法
“十三五”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被引量:
2
15
作者
陈进火
《茶叶科学技术》
2013年第1期27-28,共2页
分析安溪茶园水土流失的原因及类型,提出退茶还林、种植生态树、改造前梗后沟、种植绿肥、精细化管理等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关键词
茶园
水土流失
原因
综合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龙茶新品种鸿雁7号在安溪引种主要性状表现
16
作者
王文建
林毅芳
+1 位作者
谢伟良
钟臻安
《茶叶科学技术》
2010年第4期14-16,共3页
2004~2009年,在安溪县茶科年试验年以黄年为对照品种,年较分析了年年7号的抗逆性、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生长势、物候期、鲜叶产量和乌龙茶品质水平。结果表明:年年7号春梢生育期年黄年迟2~5d,属早生种;抗茶假眼小眼叶眼能力较眼;...
2004~2009年,在安溪县茶科年试验年以黄年为对照品种,年较分析了年年7号的抗逆性、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生长势、物候期、鲜叶产量和乌龙茶品质水平。结果表明:年年7号春梢生育期年黄年迟2~5d,属早生种;抗茶假眼小眼叶眼能力较眼;生长势较好,产量明眼高于黄年;制乌龙茶有眼香,香香香香,优质茶水平与黄年相香;适香在安溪及环境条件相类似茶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年年7号
引种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设高效生态茶园,促进安溪和谐发展
17
作者
宋建设
廖琼满
《福建茶叶》
2014年第3期47-48,共2页
本文简述了安溪县高效生态茶园建设的意义、建设模式和主要技术措施,而后阐述建设高效生态茶园,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可对乌龙茶区如何建设生态茶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生态
茶园
建设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切实做好茶叶综合开发
18
作者
许信泉
《福建茶叶》
2001年第4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茶叶
综合开发
茶树品种
栽培
制茶
产业结构调整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幼龄期茶园管理关键技术
19
作者
陈进火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8期18-19,共2页
分析幼龄期茶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关键词
茶园
幼龄期
管理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茶艺与休闲文化
20
作者
谢萍娟
《广东茶业》
2007年第2期20-22,共3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安溪茶艺应运而生,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一种休闲文化,人们视茶为生活中的享受、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在品茶的艺术中陶冶情操,以茶修身养性,增进身心健康。发扬安溪茶艺精神,促进茶业经济和地方特色休闲文化发...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安溪茶艺应运而生,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一种休闲文化,人们视茶为生活中的享受、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在品茶的艺术中陶冶情操,以茶修身养性,增进身心健康。发扬安溪茶艺精神,促进茶业经济和地方特色休闲文化发展,弘扬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茶艺
休闲文化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县茶叶区域布局规划调查报告
被引量:
3
1
作者
许信泉
机构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6年第1期31-32,共2页
文摘
本文从地理气候、优势品种、技术措施,对茶树分布的影响,阐述茶叶区域布局相关要点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安溪
茶叶
规划
调查报告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县有机乌龙茶主要生产技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廖琼满
机构
福建省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茶叶》
2013年第3期40-41,共2页
文摘
本文通过参与实施及实地调查,从我县有机茶园的园地选择、基地建立,生态建设;茶树的水分与养分管理,绿色栽培管护;原料采摘,机具选用与保管,清洁加工,厂区环境卫生管理等各个环节,简述我县有机乌龙茶的主要生产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有机乌龙茶
生产技术
安溪县
环境卫生管理
园地选择
有机茶园
生态建设
养分管理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安溪县茶园土壤酸化速率与改良技术
被引量:
14
3
作者
杨文俪
机构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茶叶学报》
2021年第2期89-93,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资金(闽财教指〔2019〕113号)
福建省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KMD18003A)
安溪县有机肥替代化肥建设项目(KH180146A)。
文摘
根据安溪县2008~2010年采集测试的5285个代表性耕层土壤样品系统分析安溪县茶园土壤酸度现状,并通过多点多年定位监测试验分析安溪县茶园土壤酸化速率及施用白云石粉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安溪县茶园土壤pH值平均为4.28,pH<4.0样点占28.38%,仅有28.19%样点属于适宜水平(pH4.5~5.5),酸化情况严重;安溪县茶园土壤平均酸化速率为每年0.09个pH单位,酸化速率明显高于其他作物类型土壤。连续两年施用300 kg·hm^(-2)白云石粉,土壤pH平均提高0.94个单位,可以作为安溪县茶园酸化土壤的改良的措施。
关键词
茶园
土壤
酸化速率
改良技术
白云石粉
安溪县
Keywords
tea plantation
soil
soil acidifying rate
acidification amelioration
Anxi county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县茶园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措施
4
作者
林毅芳
陈进火
廖琼满
机构
福建省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37-39,共3页
文摘
针对安溪县部分茶园存在的生态问题,从生产实践出发,总结出一套针对性的茶园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包括茶园周边植树遮荫,梯壁留草种草,茶树树冠留养三方面的技术与措施。
关键词
茶园
生态环境
修复
技术措施
Keywords
Tea gard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ilience
technical measure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茶叶生产发展瓶颈及高质高效技术对策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文俪
机构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21年第4期66-69,共4页
文摘
文章针对安溪县当前茶叶生产上所存在的如茶园种植不规范、施肥欠合理、耕作未到位、留养不科学、修剪不重视、生态修复错位等制约茶业可持续发展生产瓶颈,提出了茶叶高质高效发展技术对策:合理划区分级管理,涵养茶园优质产能;因地制宜改园改树,绿色提质持续发展;科学施肥合理耕作,实现降本提质增效;适度茶树修剪留养,培育良好树冠结构;多措并举培育,恢复茶山生态系统。为茶园科学管理水平提升和茶叶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可行技术路径和强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安溪县
茶叶
生产问题
技术对策
Keywords
Anxi County
Tea
Production problem
Technical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升安溪茶叶产业化水平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3
6
作者
陈进火
机构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茶叶》
2013年第4期42-43,共2页
文摘
本文通过分析安溪茶叶产业化水平提升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促进安溪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产业化
提升
存在问题
对策与建议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县珍田村茶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被引量:
1
7
作者
许信泉
林毅芳
机构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6年第4期29-30,共2页
文摘
1调研目的意义安溪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作为茶叶主产县,为了适应茶叶卫生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在分散、个体农户间建立茶业合作组织显得尤为重要,调研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建立符合安溪实际情况,又比较完善可作示范作用的基层茶叶组织体制。适应不断变化的茶叶市场要求,进一步促进安溪茶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为此安溪县委、政府组成由县农办、县农业与茶果局、县茶业总公司、县茶叶协会的联合调研组,从7月3日至7日深入珍田村,采取实地了解、访谈、座谈等多种形式对珍田茶业合作社深入调研,详细了解珍田茶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等等。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茶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有利于推进茶业产业化经营和茶叶标准化生产,三是有利于建立茶业服务体系和推广茶叶科技成果,四是有利于提高茶农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加茶农收入。组建茶叶基层合作组织是目前我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主要途径。
关键词
茶业
合作社
组织体制
提高生产力
调查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铁观音初制技术——首届大学生茶农组合安溪铁观音初制赛技术小结
被引量:
2
8
作者
林毅芳
许信泉
机构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14年第2期18-21,共4页
文摘
将同批次铁观音适制鲜叶等量分给20个参赛小组,按照安溪铁观音工艺流程进行比赛,根据各参赛茶样的品质审评结果,总结出该批次清香型铁观音的最优工艺参数:鲜叶弱光晒青20~30 min,在室内摊晾10~20 min后摇青;第一次摇青时长2~3 min、摇青笼转速28 r/min(下同),第二和第三次摇青时长逐渐增加、晒青不足者增加第4次摇青,每次摇青间隔时长约1.0~4.0 h,整个做青过程以“看青做青”为原则,做青历时16~18 h;杀青温度控制在250~280℃。
关键词
铁观音
加工技术
传承技艺
品质
Tie-guanyin
(Camellia
sinensis)
Keywords
process technology
inheritance artistry
quality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低产茶园改造生态优化技术
被引量:
6
9
作者
林毅芳
机构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18年第8期35-37,共3页
文摘
自2005年安溪县对低产茶园进行园地、茶树和生态环境优化等综合改造以来,通过低产茶园园相、园貌改造;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 H值,改良土壤;科学留养树冠,合理调整树冠结构和茶树高度;梯岸梯壁留草,合理种植树木,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等措施,先后建设了一大批"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标准化生态茶园,总结出一套针对性较强的低产茶园改造生态优化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茶园改造
生态优化
技术措施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茶园冰雹灾害灾后救护技术专报
被引量:
3
10
作者
杨文俪
机构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12年第2期18-18,24,共2页
文摘
根据安溪县感德、桃舟、剑斗、祥华等4个乡镇茶园冰雹灾害的不同茶树种植区域、茶园类型、受害程度及气象条件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清雹松土、分类整枝修剪、分期施用肥料和病害防范等救护技术措施,确保茶树成活,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
安溪县
铁观音
茶树
冰雹
灾后救护
Keywords
Anxi County, Camellia sinensis cv.Tie-guanyin, tea, hail, post-disaster rescue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县茶园分类管理发展措施初探
被引量:
2
11
作者
曾经得
机构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12年第4期20-21,共2页
文摘
根据优质茶叶品质所需的"天、地、人、种"四个因素,结合安溪县茶园发展现状,对安溪县茶园进行分类,针对不同茶园类型,提出不同茶园类型相应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
茶园
分类管理
发展措施
初探
Keywords
tea garden,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development measures, analysi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乌龙茶空调制茶技术与参数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杨文俪
机构
福建省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5年第4期33-34,共2页
文摘
就如何应用空调,改善安溪乌龙茶做青环境条件,稳定产品品质,阐明其工艺技术与各参数范围。
关键词
乌龙茶
空调制作
技术
参数
安溪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展安溪茶叶生产的思考
13
作者
陈水吉
机构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茶叶》
2001年第4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茶叶
安溪茶
生产发展
茶树品种
茶园管理
分类号
F3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打造五大支撑体系 推进安溪茶业跨越发展
被引量:
2
14
作者
蔡建明
蔡雅娟
陈进火
机构
安溪县
农业与茶果局
共青团
安溪县
委员会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16年第4期17-19,23,共4页
文摘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我国第一产茶大县,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十二五"期间,安溪县以供给侧改革为动力,持续推进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展望"十三五",安溪县将全力打造生态、品质、科技、品牌、文化五大支撑体系,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2015年产业数据
“十二五”发展成就做法
“十三五”展望
Keywords
Data of 2015
Experience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Prospect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被引量:
2
15
作者
陈进火
机构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13年第1期27-28,共2页
文摘
分析安溪茶园水土流失的原因及类型,提出退茶还林、种植生态树、改造前梗后沟、种植绿肥、精细化管理等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关键词
茶园
水土流失
原因
综合治理措施
Keywords
tea plantation, soil erosion, reason, comprehensive measures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龙茶新品种鸿雁7号在安溪引种主要性状表现
16
作者
王文建
林毅芳
谢伟良
钟臻安
机构
安溪县
茶叶
科学研究所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安溪县
生产力促进中心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10年第4期14-16,共3页
文摘
2004~2009年,在安溪县茶科年试验年以黄年为对照品种,年较分析了年年7号的抗逆性、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生长势、物候期、鲜叶产量和乌龙茶品质水平。结果表明:年年7号春梢生育期年黄年迟2~5d,属早生种;抗茶假眼小眼叶眼能力较眼;生长势较好,产量明眼高于黄年;制乌龙茶有眼香,香香香香,优质茶水平与黄年相香;适香在安溪及环境条件相类似茶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乌龙茶
年年7号
引种
经济性状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高效生态茶园,促进安溪和谐发展
17
作者
宋建设
廖琼满
机构
安溪县
农业与茶果局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茶叶》
2014年第3期47-48,共2页
文摘
本文简述了安溪县高效生态茶园建设的意义、建设模式和主要技术措施,而后阐述建设高效生态茶园,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可对乌龙茶区如何建设生态茶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生态
茶园
建设
和谐发展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切实做好茶叶综合开发
18
作者
许信泉
机构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茶叶》
2001年第4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茶叶
综合开发
茶树品种
栽培
制茶
产业结构调整
产量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幼龄期茶园管理关键技术
19
作者
陈进火
机构
福建省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8期18-19,共2页
文摘
分析幼龄期茶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关键词
茶园
幼龄期
管理
关键技术
Keywords
Tikuanyin tea garden
juvenile phase
management
key technique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茶艺与休闲文化
20
作者
谢萍娟
机构
安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广东茶业》
2007年第2期20-22,共3页
文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安溪茶艺应运而生,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一种休闲文化,人们视茶为生活中的享受、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在品茶的艺术中陶冶情操,以茶修身养性,增进身心健康。发扬安溪茶艺精神,促进茶业经济和地方特色休闲文化发展,弘扬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
安溪茶艺
休闲文化
社会功能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安溪县茶叶区域布局规划调查报告
许信泉
《茶叶科学技术》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安溪县有机乌龙茶主要生产技术
廖琼满
《福建茶叶》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省安溪县茶园土壤酸化速率与改良技术
杨文俪
《茶叶学报》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安溪县茶园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措施
林毅芳
陈进火
廖琼满
《福建农业科技》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安溪茶叶生产发展瓶颈及高质高效技术对策
杨文俪
《中国茶叶加工》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提升安溪茶叶产业化水平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进火
《福建茶叶》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安溪县珍田村茶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许信泉
林毅芳
《茶叶科学技术》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安溪铁观音初制技术——首届大学生茶农组合安溪铁观音初制赛技术小结
林毅芳
许信泉
《茶叶科学技术》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安溪低产茶园改造生态优化技术
林毅芳
《中国茶叶》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安溪茶园冰雹灾害灾后救护技术专报
杨文俪
《茶叶科学技术》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安溪县茶园分类管理发展措施初探
曾经得
《茶叶科学技术》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安溪乌龙茶空调制茶技术与参数
杨文俪
《中国茶叶加工》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发展安溪茶叶生产的思考
陈水吉
《福建茶叶》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打造五大支撑体系 推进安溪茶业跨越发展
蔡建明
蔡雅娟
陈进火
《中国茶叶加工》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安溪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陈进火
《茶叶科学技术》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乌龙茶新品种鸿雁7号在安溪引种主要性状表现
王文建
林毅芳
谢伟良
钟臻安
《茶叶科学技术》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建设高效生态茶园,促进安溪和谐发展
宋建设
廖琼满
《福建茶叶》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切实做好茶叶综合开发
许信泉
《福建茶叶》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幼龄期茶园管理关键技术
陈进火
《福建农业科技》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安溪茶艺与休闲文化
谢萍娟
《广东茶业》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