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梁晶璇 宋慧琪 +2 位作者 官炳宏 马永强 陈佑成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6-704,共9页
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是传承传统农业文明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共生理论和归因理论,结合现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建构包括遗产环境、知识体系、文化内涵、品牌影响力、产业发展和管理制度在内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 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是传承传统农业文明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共生理论和归因理论,结合现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建构包括遗产环境、知识体系、文化内涵、品牌影响力、产业发展和管理制度在内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20份关于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遗产环境、知识体系、文化内涵、品牌影响力和管理制度对保护效果具有正向影响,产业发展对保护效果具有负向影响,据此提出了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铁观音 农业文化遗产 活态保护 结构方程模型 共生理论 归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客感知形象与行为意向的茶文化旅游研究——以安溪茶庄园旅游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江育 骆荧荧 +2 位作者 王珺婷 管曦 马永强 《茶叶通讯》 2021年第2期353-360,共8页
茶文化旅游作为茶产业链延伸发展和三产融合的新兴业态,是推动茶产业结构性改革和助推实现茶产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安溪茶庄园旅游发展迅速,但也存在旅游形象不鲜明、定位模糊和宣传效果较差的现象。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茶文化旅游作为茶产业链延伸发展和三产融合的新兴业态,是推动茶产业结构性改革和助推实现茶产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安溪茶庄园旅游发展迅速,但也存在旅游形象不鲜明、定位模糊和宣传效果较差的现象。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安溪茶庄园游客感知形象、游客文化认同和游客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构,结果发现旅游感知对旅游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游客文化认同对旅游行为意向中扮演完全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论,从游客情感体验、旅游产品与服务和景观环境与文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庄园 游客感知形象 行为意向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旅融合视角下安溪茶庄园发展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伟林 洪暖珍 +1 位作者 管曦 张玥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9-695,共7页
茶庄园作为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新业态,是茶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方向,对其进行发展效益综合评价至关重要。本文以安溪县茶庄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和IPA分析法,构建茶庄园发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究茶庄园发展效益。结果表... 茶庄园作为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新业态,是茶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方向,对其进行发展效益综合评价至关重要。本文以安溪县茶庄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和IPA分析法,构建茶庄园发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究茶庄园发展效益。结果表明:安溪县茶庄园发展效益总体表现较好,其中文化效益得分最高,其次是生态效益、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方面表现较为薄弱。进一步通过IPA分析,销售利润率、投资收益率、周边农民旅游收益、休闲娱乐设施丰富程度、周边居民生活质量和地区治安水平是影响茶庄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核心原因所在。基于以上提出打造特色茶庄园茶旅品牌、创新茶旅文化和产品、注重保护居民利益与保护生态环境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旅融合 茶庄园 效益评价 安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苦茶资源苦涩味物质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唐琴 孙威江 +4 位作者 陈志丹 沈诗钰 周喆 陈佳佳 陈翠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42-247,共6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3份尤溪苦茶资源的花青素、总黄酮、生物碱组分、儿茶素组分等显苦涩味物质的生化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物质成分特征指标均具有一定差异,20个指标变异系数在9.74%~73.08%之间,说明尤溪苦茶苦涩...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3份尤溪苦茶资源的花青素、总黄酮、生物碱组分、儿茶素组分等显苦涩味物质的生化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物质成分特征指标均具有一定差异,20个指标变异系数在9.74%~73.08%之间,说明尤溪苦茶苦涩味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与4份对照茶树相比,发现尤溪苦茶在花青素、咖啡碱、可可碱、茶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总量和酯型儿茶素的均值均高于对照,表明尤溪苦茶苦涩味突出的原因为高含量的花青素、咖啡碱和儿茶素及其相互协同作用。据此筛选出花青素含量特异资源8份、高咖啡碱资源1份、可可碱特异资源1份以及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资源21份,为苦茶的杂交育种、创新加工、功能性成分开发与次生代谢机理的相关研究提供良好的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溪苦茶 苦涩味 生物碱 儿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苦茶苦味相关物质检测及与苦味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魏沙沙 彭静 +2 位作者 陈志丹 孙威江 林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7-349,共13页
对自然分布的尤溪苦茶4个区域37份单株进行主要滋味物质检测及苦味评价,参照食品感官分析中排序法检验和定量描述能力检验对主要评价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和筛选,获得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评价人员7名。滋味物质检测结果表明,尤溪苦茶的生... 对自然分布的尤溪苦茶4个区域37份单株进行主要滋味物质检测及苦味评价,参照食品感官分析中排序法检验和定量描述能力检验对主要评价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和筛选,获得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评价人员7名。滋味物质检测结果表明,尤溪苦茶的生化成分和苦味具有多样性,赤墓村苦茶苦味程度较高,没食子酸、EGCG、ECG等酯型儿茶素以及可可碱含量较高;光明村苦茶苦味最低,含量较高的生化成分为EGC、EC等非酯型儿茶素和咖啡碱;丘山村苦茶的赖氨酸、半胱氨酸及总氨基酸含量较高,赤墓村非保护区群体的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丝氨酸以及苦味氨基酸组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更高。苦味与滋味物质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可可碱、缬氨酸含量与苦味呈正相关,甜味的天冬氨酸含量与苦味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茶 苦味评价 评价小组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的氟特性及控氟降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贾培凝 薛志慧 +3 位作者 陈志丹 刘慧 梁燕青 孙威江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3-558,共6页
茶作为我国重要经济作物,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与人的身体健康、数千万茶农的经济收益及我国茶产业的发展等息息相关。茶叶氟含量超标是茶叶质量安全的一大问题,研究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富氟机制及控氟降氟技术已经成为... 茶作为我国重要经济作物,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与人的身体健康、数千万茶农的经济收益及我国茶产业的发展等息息相关。茶叶氟含量超标是茶叶质量安全的一大问题,研究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富氟机制及控氟降氟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综述了茶树对氟的吸收富集与解毒耐受机制及控氟、降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筛选低氟茶树品种、提升茶叶氟质量安全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氟特性 控氟降氟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谢凤 孙威江 邓婷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91-1297,共7页
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是茶叶中最常检测到的甲基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Me),具有较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更好的保健功效。本文对EGCG3"Me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保健... 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是茶叶中最常检测到的甲基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Me),具有较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更好的保健功效。本文对EGCG3"Me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保健功效、茶树EGCG3"Me含量影响因素、EGCG3"Me体内合成路径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展望EGCG3"Me的体内代谢途径及其深加工产品研发将成为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3"Me 抗过敏 影响因素 代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绿肥对茶园土壤pH值和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罗博仁 李聪聪 +2 位作者 朱悦蕊 杨江帆 高水练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9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探讨种植马唐、白三叶草、油菜花等3种绿肥对茶园土壤pH值和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结果]随着植物的生长,茶园土壤酸化得到缓解。处理407d后,与空白处理(CK)相比,种植马唐、白三叶草、油菜花的茶园土壤pH... [目的]探讨种植马唐、白三叶草、油菜花等3种绿肥对茶园土壤pH值和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结果]随着植物的生长,茶园土壤酸化得到缓解。处理407d后,与空白处理(CK)相比,种植马唐、白三叶草、油菜花的茶园土壤pH值分别提高了0.15、0.46、0.26;交换性酸总量分别降低了0.70、1.57、1.16cmol·kg^-1,其中Al^3+含量分别降低了0.66、1.52、1.08cmol·kg^-1;交换性盐基总量分别提高了0.44、2.29、1.54cmol·kg^-1。相关分析表明,种植马唐、白三叶草、油菜花后,茶园土壤pH值与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酸总量与交换性盐基总量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种植油菜花后茶园土壤交换性酸总量与交换性盐基总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1,达极显著水平。[结论]种植这3种绿肥不仅能降低茶园土壤活性酸含量,还能减少其潜在酸含量,从而缓解茶园土壤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马唐 白三叶草 油菜花 交换性酸 交换性盐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黄酮醇苷的合成代谢及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魏沙沙 陈志丹 孙威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3-160,共8页
黄酮醇及其糖苷类物质是茶叶中含量丰富且具有较好保健功效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物质,不仅可以调节茶树的生理功能,也是茶叶形成独特风味品质的主要贡献物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黄酮醇及糖苷物质合成代谢的影响因素、途径以及检测方法的... 黄酮醇及其糖苷类物质是茶叶中含量丰富且具有较好保健功效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物质,不仅可以调节茶树的生理功能,也是茶叶形成独特风味品质的主要贡献物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黄酮醇及糖苷物质合成代谢的影响因素、途径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为更好的了解黄酮醇苷物质的合成规律、探究其在茶树体内的代谢途径以及深度利用黄酮醇苷物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黄酮醇苷 合成途径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土壤酸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帅 户杉杉 +1 位作者 潘荣艺 高水练 《茶叶》 2019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前我国土壤酸化逐渐加剧,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茶园土壤酸化会影响茶园土壤进而导致盐基阳离子大量淋失,土壤持水率、孔隙度下降,破坏茶园土壤生态,不仅降低土壤肥力,还会使有毒重金属活化,最终会影响茶树产量与品质。本文... 目前我国土壤酸化逐渐加剧,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茶园土壤酸化会影响茶园土壤进而导致盐基阳离子大量淋失,土壤持水率、孔隙度下降,破坏茶园土壤生态,不仅降低土壤肥力,还会使有毒重金属活化,最终会影响茶树产量与品质。本文就近20年来关于茶园酸化现状及成因、酸化危害分析以及目前土壤酸化改良措施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目前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及其相关酸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酸化 酸化成因 酸化危害 酸化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