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策略研究——以安溪县为例
1
作者 吴国能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9期26-27,共2页
乡村振兴是安溪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因此,文章通过介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代背景、各地区做法、安溪县的振兴基础以及安溪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以期推动安溪县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安溪 历史机遇 乡村发展策略 经济社会发展 时代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有机肥后安溪茶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江凌 苏火贵 +6 位作者 王育平 翁重慧 郑靖雅 吴月德 黄炎和 黄碧妃 蒋芳市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9年第4期5-8,共4页
通过对安溪县城厢镇和虎邱镇的三个区域11个茶园样点进行施肥方式改变后的土壤样品中重金属铅、铬、砷、汞、镉的测定,并运用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茶园施用有机肥后,参评重金属含量平... 通过对安溪县城厢镇和虎邱镇的三个区域11个茶园样点进行施肥方式改变后的土壤样品中重金属铅、铬、砷、汞、镉的测定,并运用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茶园施用有机肥后,参评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大小为:铅>铬>砷>汞>镉;从单项重金属指标来看,均达到中国农业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②研究区茶园土壤的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在安全等级,但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其数值大小依次为:同美村>双格村>林东村;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基本处于中等风险以下。综上,研究区改施有机肥后,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处于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茶园 土壤重金属 质量安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筛式旋转摇青机做青对闽南本山乌龙茶的品质影响研究
3
作者 陈水吉 林毅芳 +2 位作者 苏培凌 张炳铃 林东艺 《中国茶叶》 2025年第7期64-68,共5页
为探索水筛式旋转摇青机加工闽南乌龙茶最优做青工艺参数,以本山品种茶树为材料,研究水筛式旋转摇青与传统滚筒摇青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筛式旋转摇青机6次摇青工艺加工的本山乌龙茶在感官得分和生化成分含量上均优于传... 为探索水筛式旋转摇青机加工闽南乌龙茶最优做青工艺参数,以本山品种茶树为材料,研究水筛式旋转摇青与传统滚筒摇青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筛式旋转摇青机6次摇青工艺加工的本山乌龙茶在感官得分和生化成分含量上均优于传统闽南滚筒式摇青机加工的本山乌龙茶。研究表明用水筛式旋转摇青机加工本山乌龙茶,有助于提高闽南乌龙茶(本山)品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筛式旋转摇青机 乌龙茶 做青参数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有机肥加配方肥后安溪茶园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江凌 王育平 +6 位作者 苏火贵 翁重慧 郑靖雅 吴月德 黄炎和 林金石 蒋芳市 《福建热作科技》 2020年第4期9-11,共3页
为了解安溪茶园采用"有机肥加配方肥"施肥技术后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的状况,对安溪42个承担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茶园土壤内铅、铬、砷、汞、镉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情... 为了解安溪茶园采用"有机肥加配方肥"施肥技术后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的状况,对安溪42个承担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茶园土壤内铅、铬、砷、汞、镉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情况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铅、铬、砷、汞、镉;在检测的所有样品中,并无样品的铅、铬、砷、汞、镉的单因子污染指数超过警戒线范围;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与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试验区茶园土壤处于安全清洁等级,有利于茶叶的无公害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重金属 污染指数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茶致富 因茶兴业——茶助安溪从国定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建明 吴雪原 《福建茶叶》 2021年第1期4-6,共3页
福建省安溪县曾经是国定贫困县。茶叶是安溪县的传统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安溪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紧紧抓住做大做强茶产业这一主脉,一业带百业,一业兴百业旺,实现了由贫困摘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国百强的三大历史性跨越,经... 福建省安溪县曾经是国定贫困县。茶叶是安溪县的传统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安溪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紧紧抓住做大做强茶产业这一主脉,一业带百业,一业兴百业旺,实现了由贫困摘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国百强的三大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走出了一条具有安溪特色的以茶脱贫到茶业富民的脱贫致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 以茶脱贫 茶业富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茶枸杞复合凝胶软糖配方优化及特性评价
6
作者 王未名 李佳音 +5 位作者 苏淑颖 黄艳 毛宇源 陈水吉 林东艺 苏凯 《中国茶叶》 2024年第7期17-24,共8页
研究旨在探讨白茶枸杞复合凝胶软糖的最优配方,并对其特性进行评价。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研究复合凝胶添加量、速溶白茶粉添加量、枸杞粉添加量、赤藓糖醇添加量对白茶凝胶软糖的感官和物理品质的影响,从而得出... 研究旨在探讨白茶枸杞复合凝胶软糖的最优配方,并对其特性进行评价。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研究复合凝胶添加量、速溶白茶粉添加量、枸杞粉添加量、赤藓糖醇添加量对白茶凝胶软糖的感官和物理品质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优工艺配方;在此基础上,检测该工艺配方所制软糖的感官品质、物理性质以及抗氧化能力。白茶枸杞复合凝胶软糖的最优工艺配方为复合凝胶(明胶∶卡拉胶=7∶3)添加量15 g,速溶白茶粉添加量0.3 g,枸杞粉添加量1 g,赤藓糖醇添加量13 g、柠檬酸添加量0.1 g。该条件下制得的白茶凝胶软糖感官评分为85.4分,产品色泽均匀,口感协调,兼具白茶和枸杞风味;其物理性状为:弹性0.97±0.01、硬度(1 934.81±69.27) g、咀嚼性1 623.16±171.80;产品的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分别为(51.86±1.67)%和(0.014±0.002) mmol/g。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软糖感官色泽、形态、风味、组织均表现较好,物理性状弹性、硬度、咀嚼性较为理想,配方中含白茶和枸杞成分使其具备一定抗氧化能力。本研究可为白茶和枸杞的深度开发和茶在软糖食品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白茶粉 枸杞 软糖 响应曲面法 质构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化有机茶庄园的建设与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福德 刘钰懿 +7 位作者 汪健仁 黄金水 魏伙霖 曾炳南 王志友 代剑 许勇泉 苏峰 《中国茶叶加工》 2020年第3期9-14,共6页
为进一步探索智慧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和产业化模式,推进智慧农业在茶行业的实践,安溪桃源有机茶场有限公司依托国家政策支持、资源环境和技术人才优势,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茶叶全产业链领域开... 为进一步探索智慧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和产业化模式,推进智慧农业在茶行业的实践,安溪桃源有机茶场有限公司依托国家政策支持、资源环境和技术人才优势,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茶叶全产业链领域开展数字农业试点,推进茶庄园智慧化建设,打造我国农业智慧化的茶庄园示范样板。文章主要介绍了桃源智慧化有机茶庄园建设的背景、做法及措施、取得成效和带来的思考与启示,以期为我国茶行业的智慧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茶庄园 物联网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茶叶庄园经济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及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蔡建明 吴静旋 《茶叶学报》 2019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借鉴欧洲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特色和安溪茶乡特色建设茶叶庄园。历经十年打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庄园经济。发展茶叶庄园经济对促进未来安溪县乃至全国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与农民增收致富、乡村绿色振兴具有很好的... 借鉴欧洲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特色和安溪茶乡特色建设茶叶庄园。历经十年打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庄园经济。发展茶叶庄园经济对促进未来安溪县乃至全国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与农民增收致富、乡村绿色振兴具有很好的积极作用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业 安溪 茶叶庄园 模式 成效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甘薯水旱轮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永明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3期33-34,共2页
采用优质稻-甘薯水旱轮作高产栽培技术,既能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又能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稻-稻连作种植模式改为优质稻-甘薯轮作进行阐述,重点探讨了优质稻-甘薯水旱轮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稻-甘薯轮作 栽培技术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优质紫甘薯新品种引进与筛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福德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8期26-31,共6页
为筛选和鉴定适合安溪县种植的紫甘薯品种,以福宁紫3号为对照,对初步筛选出的龙津薯3号、泉紫薯96、龙紫4号、龙紫9号、福宁紫5号、金薯17等6个紫甘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考察各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动态及... 为筛选和鉴定适合安溪县种植的紫甘薯品种,以福宁紫3号为对照,对初步筛选出的龙津薯3号、泉紫薯96、龙紫4号、龙紫9号、福宁紫5号、金薯17等6个紫甘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考察各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动态及主要性状。试验结果表明:龙紫9号兼具高产、优质、较高淀粉、抗病,综合表现最为突出,适宜作为优质紫薯品种在生产上利用;泉紫薯96和金薯17鲜薯产量表现一般,但淀粉产量较高,食用品质和外观品质均好,适宜作为优质鲜食紫薯品种在生产利用;龙津薯3号收获期鲜薯和淀粉产量均较低,但早熟表现突出,适宜作为早熟品种在生产上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优质 品种引进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市茶产业转型发展途径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金福 尤有利 +1 位作者 曾经得 董明花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第7期82-83,共2页
本文通过对泉州市茶产业种植情况、品种分布、品牌建设、营销体系、茶产业一三产融合等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加快"四化"步伐,打通茶业发展的"七大通道",推动泉州市茶产业创新转型升级。
关键词 泉茶产业 现状 创新发展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广优673高产栽培因子优化与抗瘟性分析
12
作者 李福德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分析杂交稻品种广优673的栽培试验技术和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来源,为水稻抗病新品种选育和广优673推广种植提供依据。【方法】以广优673为试验材料,运用最优设计进行密度、施氮量、秧龄3项栽培因子试验,建立产量与3项措施的回归模... 【目的】分析杂交稻品种广优673的栽培试验技术和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来源,为水稻抗病新品种选育和广优673推广种植提供依据。【方法】以广优673为试验材料,运用最优设计进行密度、施氮量、秧龄3项栽培因子试验,建立产量与3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并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9和Pigm已开发的功能标记,开展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析和检测。【结果】广优673水稻秧龄短的,早插本田生长期长,需施用较多氮肥,有利于高产;而秧龄长的,本田生长期相应短些,不需施用过多的氮肥。密度、施氮量、秧龄3项栽培因子对广优673的产量都有影响,综合高产栽培措施为:每公顷插20.52万-27.48万丛,每公顷施纯氮144.70-183.76 kg,秧龄26-33 d。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与分析表明广优673含有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结论】杂交稻广优673具有高产、抗病、生育期适中等特点,产量≥8 250 kg·hm^(-2)的栽培因子模拟寻优结果为:每公顷插24.00万丛,每公顷施纯N 164.23 kg,秧龄29.5 d,并推测稻瘟病抗性主要来源于稻瘟病抗性基因P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广优673 特征特性 栽培试验 稻瘟病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乌龙茶发源地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建明 吴小猛 陈志明 《福建茶叶》 2023年第9期168-173,共6页
乌龙茶发源于福建无可置疑,但具体发源于闽南安溪还是闽北崇安(今武夷山市),尚有争议。至于后来有人提出的闽南漳州说,显然有主观臆断之嫌。为厘清乌龙茶发源地问题,本文从大量的、权威的文献资料出发,结合茶叶传统命名方法的逻辑考证... 乌龙茶发源于福建无可置疑,但具体发源于闽南安溪还是闽北崇安(今武夷山市),尚有争议。至于后来有人提出的闽南漳州说,显然有主观臆断之嫌。为厘清乌龙茶发源地问题,本文从大量的、权威的文献资料出发,结合茶叶传统命名方法的逻辑考证、早期实地走访调查报告、民间传说等为辅助,通过认真思考、比对,得出乌龙茶发源于闽南安溪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发源地 安溪 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