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绩效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章寺艺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3期149-149,共1页
本文以福建安溪丰田国有林场为研究对象,重点从管理条件、管理成果、管理流程等方面探讨了该场森林资源管理绩效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提升安溪丰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管理绩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林业资源 经营管理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途径 被引量:1
2
作者 章寺艺 《南方农业》 2016年第8期41-42,共2页
国有林场林下经济是一种复合型、立体化、循环性、集约型及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促进林业发展、增加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福建省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省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 国有林场林下经济是一种复合型、立体化、循环性、集约型及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促进林业发展、增加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福建省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省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从顶层设计、发展模式创新、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福建省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对于促进该省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林下经济 发展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福建柏叶精油得率及其主成分的影响
3
作者 张莹 陈美璇 +3 位作者 龚伟勇 荣俊冬 郑郁善 陈礼光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6,共10页
为探究N、P、K、Mg的施肥配比对福建柏叶精油得率及其主要成分的影响,以6年生的相同生长状况、立地条件、地理位置的福建柏为试验材料,分别以N肥(尿素)、P肥(过磷酸钙)、K肥(KCl)、Mg肥(七水硫酸镁)为试验因素,设计4因素4水平共16个施... 为探究N、P、K、Mg的施肥配比对福建柏叶精油得率及其主要成分的影响,以6年生的相同生长状况、立地条件、地理位置的福建柏为试验材料,分别以N肥(尿素)、P肥(过磷酸钙)、K肥(KCl)、Mg肥(七水硫酸镁)为试验因素,设计4因素4水平共16个施肥处理的L_(16)(4^(5))的正交试验方案进行施肥试验。结果显示:施肥处理后福建柏叶精油得率均高于不施肥处理,最高得率为2.56 mL/kg。正交试验得出N肥300 g,P肥50 g,K肥50 g以及Mg肥18.2 g是提高福建柏叶精油得率的最佳施肥配比;4种肥料对福建柏叶精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N>Mg>P>K。不同施肥处理的福建柏叶精油中共同含有的成分有52种,GC含量占总成分的98.5%以上,其中GC含量最高的5种成分为α-蒎烯、D-柠檬烯、腐木烷-4(15),9-二烯-12-醇、β-月桂烯和β-蒎烯。不同施肥处理的福建柏叶精油中α-蒎烯GC含量均超过45%,N肥200 g、P肥200 g、K肥100 g以及Mg肥18.2 g是提高α-蒎烯GC含量的最佳施肥配比。施肥能提升福建柏叶精油含量,生产中应根据要求有针对性地配比施肥,从而提升福建柏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施肥 精油 主要成分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溪县油茶丰产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詹炳坤 《现代园艺》 2021年第23期81-82,共2页
油茶是我国最主要、最具特色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具有营养价值高、用途广、综合开发利用潜力大等特点。为推动安溪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分析安溪县当前油茶品种混杂、投入低、管理粗放、树体衰弱、树龄老化、结果大小年、病虫害等因素是导... 油茶是我国最主要、最具特色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具有营养价值高、用途广、综合开发利用潜力大等特点。为推动安溪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分析安溪县当前油茶品种混杂、投入低、管理粗放、树体衰弱、树龄老化、结果大小年、病虫害等因素是导致油茶产量偏低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探讨了提高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和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以提高油茶林单位面积的产量和品质,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 油茶 丰产栽培 低产林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路径的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美玲 《江西农业》 2019年第20期84-84,共1页
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是福建省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结合福建省目前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重点从依托优势资源打造国有林区林业"新兴产业"、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深化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改革等方面探讨了林业产业的... 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是福建省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结合福建省目前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重点从依托优势资源打造国有林区林业"新兴产业"、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深化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改革等方面探讨了林业产业的路径选择问题,以期对加速福建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进程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林业产业 理念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与杉木、福建柏混交造林成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喜生 《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7-20,共4页
为探索闽南山区桉树混交林造林模式,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于2012年开展了桉树纯林、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桉树与杉木(2∶8)混交以及桉树与福建柏(2∶8)混交造林对比试验,经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桉树与杉木混交林中桉树的平均树高、胸... 为探索闽南山区桉树混交林造林模式,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于2012年开展了桉树纯林、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桉树与杉木(2∶8)混交以及桉树与福建柏(2∶8)混交造林对比试验,经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桉树与杉木混交林中桉树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比纯林中提高了22.8%、55.5%和174%;桉树与福建柏混交林中桉树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比纯林提高了24.6%、58.6%和188%;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和树高与纯林相比差异不显著;混交林中福建柏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与纯林相比差异不显著。在林分单位蓄积量方面:桉树与杉木混交林>桉树与福建柏混交林>桉树纯林>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桉树与杉木混交最大达273.89 m3/hm2,福建柏纯林最小为104.74 m~3/hm~2。混交林中杉木和福建柏的生长量均达到速生丰产林标准。说明该混交模式是合理的,桉树和杉木、福建柏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能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有效的提高了林地生产力,效益显著,可为闽南地区桉树二代林营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杉木 福建柏 生长量 蓄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育苗繁殖栽培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林桂玉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7期40-41,43,共3页
指出了运用青钱柳育苗繁殖栽培技术,采种育苗繁殖,培育青钱柳一年生苗木在杉木采伐迹地造林,杉木萌芽后,形成青钱柳杉木混交林。经过8a的经营管理,青钱柳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量,比青钱柳纯林林分生长量增加很多。经调查分析显示:混交林... 指出了运用青钱柳育苗繁殖栽培技术,采种育苗繁殖,培育青钱柳一年生苗木在杉木采伐迹地造林,杉木萌芽后,形成青钱柳杉木混交林。经过8a的经营管理,青钱柳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量,比青钱柳纯林林分生长量增加很多。经调查分析显示:混交林造林后的林木生长保留株树、树高、胸径、树冠、单株材积、郁闭度,分别大于青钱柳纯林造林后的林木生长保留株树多0.40%、树高大8.12%、胸径粗11.97%、树冠10.26%、郁闭度12.5%,单株材积大25%、蓄积量多23%。这表明了青钱柳杉木混交林模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育苗繁殖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和生根粉对青钱柳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邹淑琴 《江西农业》 2020年第10期123-123,125,共2页
采用不同配比基质、不同类型生根粉及不同浸泡时间对青钱柳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青钱柳扦插育苗采用基质珍珠岩与黄心土混合效果较佳,生根率达71.2%,平均单株生根数为4条;生根粉以双吉尔GGR 6号效果较好,生根率达到66.4%,平均单... 采用不同配比基质、不同类型生根粉及不同浸泡时间对青钱柳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青钱柳扦插育苗采用基质珍珠岩与黄心土混合效果较佳,生根率达71.2%,平均单株生根数为4条;生根粉以双吉尔GGR 6号效果较好,生根率达到66.4%,平均单株生根数为5条;在相同浓度同种生根粉处理的情况下,处理时间以2 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基质 生根粉 扦插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斗青冈种子不同方式育苗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桂玉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19期97-98,110,共3页
卷斗青冈种子采用温水和高锰酸钾不同处理,大田和容器不同方式育苗试验,对不同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苗木生长量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用温水处理的种子发芽率90%,高锰酸钾处理与清水处理相比,种子平均发芽率提高3.30%,一年生苗木高度提高7.9... 卷斗青冈种子采用温水和高锰酸钾不同处理,大田和容器不同方式育苗试验,对不同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苗木生长量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用温水处理的种子发芽率90%,高锰酸钾处理与清水处理相比,种子平均发芽率提高3.30%,一年生苗木高度提高7.90%,地径粗5.00%,冠幅大9.76%。容器育苗与大田育苗相比,种子发芽率提高5.56%、苗木一年生高度增5.20%、苗径粗7.59%、冠幅大1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斗青冈 种子处理 育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木荷混交造林经营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邹淑琴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对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经过十几年的经营管理,对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林木生长因子、林分生长量、土壤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3年生的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林木生长因子、林分生长量平均树高、胸径、树冠... 对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经过十几年的经营管理,对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林木生长因子、林分生长量、土壤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3年生的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林木生长因子、林分生长量平均树高、胸径、树冠、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木荷纯林的林木生长因子、林分生长量高,平均树高分别大14.72%、17.09%;胸径分别粗17.93%、21.94%;冠幅分别大14.33%、7.72%;枝下高分别大4.70%、13.26%;单株材积分别大71.79%、81.08%;每公顷林木蓄积量分别多29.34%、37.24%。能改善林地立地条件,提高土壤养分N、P、K元素,增加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松 木荷 混交造林 经营效果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荚木与刨花楠混交造林的生长效应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淑琴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1期110-112,共3页
通过试验比较的方式,对不同混交方式造林3a的翅荚木和刨花楠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了翅荚木纯林、翅荚木和刨花楠混交林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混交林对翅荚木生长具有明显影响,特别是树高;刨花楠和翅荚木按照4∶6的比例进行星状混交,翅荚... 通过试验比较的方式,对不同混交方式造林3a的翅荚木和刨花楠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了翅荚木纯林、翅荚木和刨花楠混交林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混交林对翅荚木生长具有明显影响,特别是树高;刨花楠和翅荚木按照4∶6的比例进行星状混交,翅荚木平均地径为4.0 cm,平均树高为3.5 m,林分年凋落物达到3041 kg/hm^(2),持水量达到23.83 t/hm^(2),与翅荚木纯林对比有明显差异;混交整体造林效果较好,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保证物种多样性,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荚木 刨花楠 技术方法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福建柏生长性状的差异与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凯 韩永振 +5 位作者 王希贤 李磊 沈秋水 郑郁善 荣俊冬 陈礼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72,共11页
【目的】通过种源试验研究不同种源福建柏叶性状的差异、光合以及生长特性,为福建柏引种栽培、遗传改良及高效培育提供优良的种植材料。【方法】以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福建柏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15个种源福建柏叶功能性状以及... 【目的】通过种源试验研究不同种源福建柏叶性状的差异、光合以及生长特性,为福建柏引种栽培、遗传改良及高效培育提供优良的种植材料。【方法】以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福建柏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15个种源福建柏叶功能性状以及生长特性(胸径、树高、冠幅、材积、木材基本密度)以及生理特性(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率),通过多重比较和方差分析对不同种源福建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不同种源的福建柏8个叶功能性状存在差异性,8个功能性状的种间变异范围为6.26%~27.05%,种间平均变异系数为23.83%;种内变异范围为6.10%~22.75%,种内平均变异系数为14.05%。2)福建柏胸径、树高以及冠幅种间变异幅度为16.17%~23.70%,种间平均变异幅度为19.84%,种内平均变异幅度为18.87%;材积在种源间变异系数高达19.90%,而在种源内变异系数为7.44%;福建柏木材基本密度在种源间变异系数为14.05%,而在种源内变异系数为8.86%;种间平均变异系数大于种内平均变异系数,这表明其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变异较丰富。15个种源建柏胸径、树高、冠幅、材积以及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遗传力均大于或等于0.59。3)7号和12号种源最大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利用效率较高。【结论】通过研究福建柏的功能形状、生长特性以及生理特性,通过分析以及比较,选出两个优良种源,分别是5号、8号种源,本研究筛选优良种源的方法可以为其他树种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功能性状 种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分斑块对福建柏家系光合特性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蜜 李秉钧 +3 位作者 潘雁梅 荣俊冬 李渊顺 郑郁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2-633,共12页
为探讨不同福建柏家系在不同养分斑块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叶片生理特征,选取10个优良福建柏家系为试验材料,构建氮(N)、磷(P)、钾(K)3种异质养分斑块,以同质养分斑块作为对照,开展盆栽试验,分析不同养分斑块条件下福建柏家系的光合特性... 为探讨不同福建柏家系在不同养分斑块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叶片生理特征,选取10个优良福建柏家系为试验材料,构建氮(N)、磷(P)、钾(K)3种异质养分斑块,以同质养分斑块作为对照,开展盆栽试验,分析不同养分斑块条件下福建柏家系的光合特性及生理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养分斑块条件下福建柏家系的光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福建柏家系的光合特性及生理特征在不同养分斑块条件下具有一定差异。其中,与同质、K养分斑块条件相比,N、P养分斑块条件下,福建柏家系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初始荧光(F_(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量子产额(Yield)和最大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等光合荧光特性升高,叶片胞间CO_(2)浓度(C_(i))降低。N、P养分斑块条件下,福建柏家系叶片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K、同质养分斑块;与其他酶的变化规律不同,同质养分斑块条件下,福建柏家系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高于所有异质养分斑块。(2)同一养分斑块条件下各福建柏家系的光合特性及生理特征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分别以590、551、550号家系为最高;590号家系的CAT活性最高,552号家系的SOD、POD活性最高,548号家系的MDA含量最高。综上可见,与同质、K养分斑块条件相比,N、P养分斑块条件更有利于福建柏家系光合效率的提升;在10个福建柏家系中,590、552、591号家系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家系 养分斑块 光合特性 生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木荷混交林生长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青天 林武艺 +1 位作者 谢文雷 邹淑琴 《绿色科技》 2010年第7期72-74,共3页
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杉木、木荷纯林、混交林试验,同样的整地,造林密度不同,经过14年的经营管理,除草、施肥,抚育间伐,其林木生长效果不同。杉木、木荷混交林的林木生长,比纯林的林木生长效果好,平均树高分别高8.8%、22.8%,胸径粗17.3... 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杉木、木荷纯林、混交林试验,同样的整地,造林密度不同,经过14年的经营管理,除草、施肥,抚育间伐,其林木生长效果不同。杉木、木荷混交林的林木生长,比纯林的林木生长效果好,平均树高分别高8.8%、22.8%,胸径粗17.3%、24.3%,树冠大31.5%、4.4%,蓄积量多27.8%、76.3%。对不同的试验地土壤肥力进行比较,杉木、木荷混交林的土壤肥力养分N、P、K,比杉木、木荷纯林的土壤肥力养分N、P、K分别高25%、14.5%,25%、12%,11.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木荷 混交林 生长效果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松阔混交林林分改造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阳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2期115-117,共3页
通过研究天然马尾松与阔叶树混交林改造,结果表明:将以天然马尾松为主的天然松阔混交林,改造为以天然阔叶树为主的天然阔松混交林,改造小区林分密度大幅提高57.2%,蓄积量超过对照林分,混交比例由6松:4阔,改为8阔:2松;改造... 通过研究天然马尾松与阔叶树混交林改造,结果表明:将以天然马尾松为主的天然松阔混交林,改造为以天然阔叶树为主的天然阔松混交林,改造小区林分密度大幅提高57.2%,蓄积量超过对照林分,混交比例由6松:4阔,改为8阔:2松;改造小区林分总持水量比对照小区大4.3%;改造小区0—20cm土层有机质、全N、全K、水解N、速效P、速效K分别比对照小区增加31.6%、28.9%、32.O%、10.7%、33.2%和25.6%;其林分生长、林分持水量、土壤肥力均得到改善,可有效提高林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松阔混交林 林分改造 林分生长 林分持水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红锥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清远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7期71-73,共3页
营造杉木红锥混交林、纯林进行试验比较,在同样的试验地内采用混交林、纯林造林,经过5年的经营管理,杉木红锥混交林效果显著。结果显示:杉木红锥混交林与杉木纯林、红锥纯林相比,平均树高分别高9.26%、3.51%,胸径粗10.71%、5.09%,冠幅大... 营造杉木红锥混交林、纯林进行试验比较,在同样的试验地内采用混交林、纯林造林,经过5年的经营管理,杉木红锥混交林效果显著。结果显示:杉木红锥混交林与杉木纯林、红锥纯林相比,平均树高分别高9.26%、3.51%,胸径粗10.71%、5.09%,冠幅大8.00%、3.85%,蓄积量多25.00%、12.24%,土壤结构好、养分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红锥 混交造林 造林效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留密度对福建柏人工林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媛媛 林武星 +1 位作者 苏宝川 周宗哲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11期4-5,45,共3页
对27年生保留密度分别为425、725和825株·hm^-2的福建柏人工林生长量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初步筛选出经营利润最高的保留密度。结果表明:福建柏人工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和大径木的数量随保留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对27年生保留密度分别为425、725和825株·hm^-2的福建柏人工林生长量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初步筛选出经营利润最高的保留密度。结果表明:福建柏人工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和大径木的数量随保留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平均蓄积量先增后降;福建柏主伐规格材和非规格材的出材量、总出材量、总产值以及经营利润随保留密度的增加先提高后减少。保留密度为725株·hm-2的林分蓄积量、总出材量及经营利润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人工林 合理密度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不同方式繁殖栽培技术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清远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7期120-123,共4页
在阔叶树疏林地进行了林下栽培三叶青试验,种苗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吲哚丁酸溶液不同方式浸种,不同方法栽培:其一,用容器袋育苗,扦插繁殖栽培;其二,林地下块状直接,扦插繁殖栽培;其三,整地成床,扦插繁殖栽培;经过3 a的培育,三叶青藤木生... 在阔叶树疏林地进行了林下栽培三叶青试验,种苗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吲哚丁酸溶液不同方式浸种,不同方法栽培:其一,用容器袋育苗,扦插繁殖栽培;其二,林地下块状直接,扦插繁殖栽培;其三,整地成床,扦插繁殖栽培;经过3 a的培育,三叶青藤木生长良好。结果显示:三年生用容器袋育苗,扦插繁殖栽培生长的苗木,比林地下块状直接,扦插繁殖栽培和整地成床,扦插繁殖栽培藤长、径粗、叶面积宽大,平均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不同方式 繁殖栽培:技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杉人工林密度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谢文雷 《防护林科技》 2004年第5期23-25,共3页
对秃杉人工林开展不同造林密度和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随秃杉造林密度增加 ,其胸径、冠幅和整齐度减少 ,枝下高增大。单株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减少 ,林分生物量及树干和根系占全部生物量比率随密度增大而增加 ,枝条和针叶所... 对秃杉人工林开展不同造林密度和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随秃杉造林密度增加 ,其胸径、冠幅和整齐度减少 ,枝下高增大。单株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减少 ,林分生物量及树干和根系占全部生物量比率随密度增大而增加 ,枝条和针叶所占比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 ,根据培育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人工林 栽培密度 抚育间伐 林分结构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木荷混交造林成效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文雷 《绿色科技》 2011年第7期84-86,共3页
对福建柏木荷混交造林进行了技术试验,采取了抚育除草、施肥等措施。结果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13年生的林木平均胸径分别比福建柏、木荷纯林大9.7%、31.6%,平均树高分别高15.3%、21%,平均树冠分别大20%、3.4%,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分别大42... 对福建柏木荷混交造林进行了技术试验,采取了抚育除草、施肥等措施。结果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13年生的林木平均胸径分别比福建柏、木荷纯林大9.7%、31.6%,平均树高分别高15.3%、21%,平均树冠分别大20%、3.4%,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分别大42.2%、120%,每公顷出材量平均分别大41.6%、129%。土壤肥力测定分析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的土壤N、P、K养分含量,比福建柏、木荷纯林的土壤N、P、K养分含量,平均分别大29.9%、12.2%,36.5%、24.6%,20.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木荷 混交造林 成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