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限元模拟93W-Ni-Fe合金生坯烧结过程的热导率预测
1
作者 尹刚 潘前 +4 位作者 赵腾 尹海清 王永伟 曲选辉 熊宁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
热导率(导热系数)是数值模拟本构方程所需的重要材料热物性参数,现有热导率测量设备及方法无法实现难熔金属高温条件下热导率的测量。本文依据“PixelMapPaint”方法构建93W-Ni-Fe难熔金属热导率预测模型,对冷等静压成形的93W-Ni-Fe合... 热导率(导热系数)是数值模拟本构方程所需的重要材料热物性参数,现有热导率测量设备及方法无法实现难熔金属高温条件下热导率的测量。本文依据“PixelMapPaint”方法构建93W-Ni-Fe难熔金属热导率预测模型,对冷等静压成形的93W-Ni-Fe合金生坯烧结过程不同温度的热导率进行预测,并采用激光闪光法对热导率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在1100℃及以下时,有限元对93W-Ni-Fe热导率预测的准确性较高,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为±2.15%,表明利用有限元进行热导率预测方法的可靠性。在烧结温度高于1100℃时,实际测量已经失效,依据本文研究方法获得的热导率计算值可以作为样品热导率的参考值,弥补实验测量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3W-Ni-Fe难熔金属 烧结 热导率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泰科技焊接产品展示
2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共1页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国资委直属企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以提供先进金属材料为主业,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非晶/纳米晶带材与制品、薄膜太阳能电池、难熔材料及...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国资委直属企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以提供先进金属材料为主业,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非晶/纳米晶带材与制品、薄膜太阳能电池、难熔材料及制品、粉末材料及制品、磁性材料及制品、焊接材料及制品、生物医用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及装备、高速工具钢及人造金刚石工具10个领域,为全球高端客户提供先进金属材料、制品及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掺杂对钼铼合金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广达 熊宁 况春江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38,247,共7页
通过在钼铼合金中加入La_(2)O_(3)和ZrO_(2),研究了氧化物掺杂对烧结坯料相对密度以及最终轧制板坯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两种氧化物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掺杂氧化物可以明显降低合金粉末粒度、细化晶粒,掺杂ZrO_(2)的钼铼合金晶... 通过在钼铼合金中加入La_(2)O_(3)和ZrO_(2),研究了氧化物掺杂对烧结坯料相对密度以及最终轧制板坯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两种氧化物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掺杂氧化物可以明显降低合金粉末粒度、细化晶粒,掺杂ZrO_(2)的钼铼合金晶粒尺寸最小,但会因晶型相变降低烧结坯的相对密度。轧制变形可以提高合金板材的硬度和强度,掺杂La_(2)O_(3)的钼铼合金可以获得更高的强度并且塑性几乎不变,掺杂ZrO_(2)的钼铼合金则在强度提高的同时塑性降低。掺杂ZrO_(2)的钼铼合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最大,分别为1034 MPa和888.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铼合金 稀土氧化物 陶瓷氧化物 弥散强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中碳低合金半硬磁钢组织转变与磁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军 赵锴 +3 位作者 李波 赵宇 郭欢 韩思远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5-184,共10页
为获得具有高剩余磁感应强度B_(r)的Fe基中碳低合金半硬磁钢,通过完全退火、空淬(AQ)、水淬(WQ)、空淬+回火(AQ&T)和水淬+回火(WQ&T)5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采用SEM、EBSD、XRD和磁性测量技术,研究分析中碳低合金半硬磁钢不同热... 为获得具有高剩余磁感应强度B_(r)的Fe基中碳低合金半硬磁钢,通过完全退火、空淬(AQ)、水淬(WQ)、空淬+回火(AQ&T)和水淬+回火(WQ&T)5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采用SEM、EBSD、XRD和磁性测量技术,研究分析中碳低合金半硬磁钢不同热处理工艺后组织演变及其磁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奥氏体化保温后快速冷却形成马氏体,再经回火转变为回火托氏体组织将获得最佳的磁性能,其最大的工作磁感应强度B_(m)=1.819 T,剩余磁感应强度B_(r)=1.49 T,且具有极高的剩磁比(B_(r)/Bm)。WQ&T热处理较完全退火热处理,实验钢的剩余磁感应强度B_(r)提高65%,剩磁比由0.57提高至0.82,接近多晶材料的理论值。同时结合实验结果,通过热处理工艺调控,分析讨论组织演变因素对磁性能的影响,从而为高剩磁特性的中碳低合金半硬磁钢实际生产热处理制度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硬磁钢 马氏体 回火托氏体 剩磁 剩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La_(2)O_(3)强化钼铼合金的影响
5
作者 任雪婷 王广达 +1 位作者 周武平 熊宁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8,共8页
钼铼合金属于高熔点、低膨胀系数的固溶强化合金,添加稀土氧化物能够细化钼铼合金晶粒,起到弥散强化的作用。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和交叉轧制法制备钼铼(Mo-Re)合金和钼铼镧(Mo-Re-La_(2)O_(3))合金板材,并对两种合金板材进行不同温度的退... 钼铼合金属于高熔点、低膨胀系数的固溶强化合金,添加稀土氧化物能够细化钼铼合金晶粒,起到弥散强化的作用。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和交叉轧制法制备钼铼(Mo-Re)合金和钼铼镧(Mo-Re-La_(2)O_(3))合金板材,并对两种合金板材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热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了钼铼合金板材和钼铼镧合金板材在不同退火温度下合金显微组织和室温拉伸断口形貌,比较了两种合金板材的维氏硬度和室温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钼铼合金的再结晶温度为1200℃左右,而钼铼镧合金的再结晶温度为1400℃,La_(2)O_(3)的加入使再结晶温度提升200℃左右;随着退火温度提高,钼铼合金和钼铼镧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显著降低,而钼铼镧合金的延伸率得以升高,最高可达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强化 钼铼合金 退火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钛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焊接头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车洪艳 刘国辉 +3 位作者 王岑 张海燕 曹睿 陈剑虹 《机械工程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镁/钛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焊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对焊接过程中接头的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不同的焊接参数和约束条件下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焊接过程的进行,焊...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镁/钛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焊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对焊接过程中接头的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不同的焊接参数和约束条件下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焊接过程的进行,焊缝处的横向应力和纵向应力均由压应力向拉应力转变;在焊接接头完全冷却后,镁侧的最大横向残余拉应力值为88MPa,钛侧的为192MPa;在焊接接头完全冷却后,焊缝两侧的纵向残余拉应力峰值基本相等,大约为220MPa,钛侧的纵向残余压应力值较大,最大值为265 MPa;采用耦合约束后,模拟得到的残余应力值与试验测试结果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钛异种金属 冷金属过渡 焊接应力场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rFeNiMn高熵合金中间层热等静压扩散连接钛/铝接头组织和性能
7
作者 麻相龙 曹睿 +3 位作者 徐灏 周宁 高爽 徐志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9-155,共7页
采用CoCrFeNiMn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进行TC4钛合金和6061铝合金的异种金属热等静压扩散连接实验,研究了接头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接头形成了连续的结合界面,结合界面由层状的TiAl_(3)、块状的Al-Fe相及两侧母材组成... 采用CoCrFeNiMn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进行TC4钛合金和6061铝合金的异种金属热等静压扩散连接实验,研究了接头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接头形成了连续的结合界面,结合界面由层状的TiAl_(3)、块状的Al-Fe相及两侧母材组成。CoCrFeNiMn高熵合金的加入阻碍了Ti、Al的过量混合,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结合界面形成了厚度仅为1μm的TiAl_(3)相。接头的拉伸试验和断口形貌观察显示断裂发生于高熵合金过渡层与6061铝合金之间,断裂模式为脆性断裂,最大抗拉强度达到120 MPa。接头及母材的动电位极化曲线显示接头的腐蚀电位位于两母材之间,腐蚀电流密度高于两母材,表明接头的耐蚀性高于6061铝母材,而腐蚀速率高于两母材,接头腐蚀形貌显示腐蚀行为主要为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静压扩散连接 Ti/Al异种接头 高熵合金中间层 微观组织 连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DEM的钴基合金原位拉伸断裂行为有限元分析
8
作者 温俊霞 曹睿 +3 位作者 王铁军 车洪艳 董浩 张海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84-388,共5页
本工作对热等静压制备的钴基高温合金进行原位拉伸试验发现,在原位拉伸过程中碳化物相优先开裂。利用Voronoi方法生成与原材料相似的微结构代表性单元,引入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CZM)模拟碳化物与基体之间的扩散层,对钴基合... 本工作对热等静压制备的钴基高温合金进行原位拉伸试验发现,在原位拉伸过程中碳化物相优先开裂。利用Voronoi方法生成与原材料相似的微结构代表性单元,引入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CZM)模拟碳化物与基体之间的扩散层,对钴基合金的原位拉伸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和模拟,就碳化物的大小和扩散层的强度对拉伸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钴基合金原位拉伸过程中最大应力分布在碳化物相上,因此碳化物相优先开裂;减少碳化物的比例或者减小碳化物的尺寸,材料整体强度变化不明显,但是材料整体拉伸应变略有增加。内聚力单元强度的增加或者减小对材料整体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增加碳化物与基体之间界面结合强度是今后进行合金微结构优化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合金 原位拉伸 内聚力模型 断裂行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rAl合金管TIG焊焊接接头的组织及性能
9
作者 曹睿 王恒霖 +5 位作者 秦巍 刘少尊 周双双 刘一波 王铁军 闫英杰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采用TIG(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TIG)焊对FeCrAl合金管同质材料进行焊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焊后接头的显微组织特征、焊后接头不同区域氧化物颗粒的分布情况及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FeCrAl合... 采用TIG(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TIG)焊对FeCrAl合金管同质材料进行焊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焊后接头的显微组织特征、焊后接头不同区域氧化物颗粒的分布情况及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FeCrAl合金TIG焊通过填充等成分的FeCrAl合金丝材进行焊接,焊后焊接接头主要由焊缝区、热影响区及母材组成。其中焊缝区为粗大的铁素体组织,热影响区为细小的等轴晶组织。焊缝区的Y_(2)O_(3)氧化物颗粒发生了明显粗化并与基体反应生成复合氧化物Y_(3)Al_(5)O_(12)。TIG焊焊接FeCrAl合金管热处理后,焊接接头最大抗拉强度值为530 MPa,约为母材强度的80.8%,可以实现大口径、大壁厚的FeCrAl合金管材的对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Al合金 TIG焊接 氧化物颗粒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渗铜样件烧蚀裂纹产生机理探讨
10
作者 林冰涛 张薇 +3 位作者 陈少杰 郭颖利 唐亮亮 张保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8-321,共4页
以烧蚀后的钨渗铜样件(牌号W-7Cu)为研究对象,针对特定环境条件下烧蚀试验后钨渗铜样件表面裂纹进行了形貌特征分析并对裂纹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表面形貌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3000℃高温环境试验后,表面存在Cu析出且在高温粒子冲刷后... 以烧蚀后的钨渗铜样件(牌号W-7Cu)为研究对象,针对特定环境条件下烧蚀试验后钨渗铜样件表面裂纹进行了形貌特征分析并对裂纹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表面形貌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3000℃高温环境试验后,表面存在Cu析出且在高温粒子冲刷后留下烧蚀坑,嵌入基体的颗粒中含有大量C、O、Al等元素;物相分析表明,烧蚀产物的主要相为WC、W6C2.54脆性相,推测Cu相挥发后铜基体上形成连通孔隙,推进剂或者环境中的C进入钨骨架孔隙中,与钨渗铜件中的W形成碳化钨脆性相导致烧蚀过程中形成小裂纹继而分层剥离,是烧蚀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渗铜 裂纹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ZM钼合金箔材退火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作章 王广达 +1 位作者 熊宁 孙迪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0-56,共7页
TZM钼合金具有比纯钼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更高的再结晶温度,适用于更广泛的应用场景,TZM箔材可以替代纯钼箔材应用于电子等领域。通过研究TZM箔材经过不同退火温度和高温短时退火热处理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发现900℃的退火可以使箔材... TZM钼合金具有比纯钼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更高的再结晶温度,适用于更广泛的应用场景,TZM箔材可以替代纯钼箔材应用于电子等领域。通过研究TZM箔材经过不同退火温度和高温短时退火热处理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发现900℃的退火可以使箔材完成去应力,并出现最大延伸率;高温短时退火提升了材料的抗拉强度,2次高温短时退火后箔材具有最大强度和较高的延伸率;杯突测试显示出与力学性能类似的规律,900℃退火使材料具有最大杯突值3 mm,经过2次高温短时退火后杯突值提高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杯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等静压对12Cr13/304L扩散焊界面组织演化的影响
12
作者 张龙戈 王彩芹 +6 位作者 史振晶 周双双 董浩 南灏 赵万林 王铁军 宋頔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52-354,共3页
采用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工艺对12Cr13/304L进行连接,分析连接界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IP工艺有效实现了两种材料的扩散连接,异种金属连接接头结合良好,两侧基体元素发生了明显的互扩散,形成了10μm厚的... 采用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工艺对12Cr13/304L进行连接,分析连接界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IP工艺有效实现了两种材料的扩散连接,异种金属连接接头结合良好,两侧基体元素发生了明显的互扩散,形成了10μm厚的组织分布均匀的扩散层,扩散层靠近12Cr13一侧存在一定宽度的长条状扩散影响区,此区域为垂直于焊缝的柱状晶。硬度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区域硬度接近304L母材硬度,扩散层硬度均匀,无接头硬化现象,这是由于HIP工艺过程中温度缓升缓降,有效改善了12Cr13的硬化现象。室温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接头抗拉强度略高于母材12Cr13,最大抗拉强度为579 MPa,12Cr13经过HIP工艺处理后,马氏体分解,残留奥氏体发生了转变,碳化物大量析出弥散分布形成了第二相强化机制,使得12Cr13母材和连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静压 12Cr13与304L 扩散连接 异质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形处理对22Cr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翟亚中 闫英杰 +2 位作者 秦巍 车洪艳 曹睿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6-148,151,共4页
对热等静压制备的22Cr-ODS钢进行热变形处理。采用SEM、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热变形处理对22Cr-ODS钢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等静压态钢中晶粒呈现出块状特征,晶界处存在连续的条状析出相,恶化材料的性能,导致了... 对热等静压制备的22Cr-ODS钢进行热变形处理。采用SEM、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热变形处理对22Cr-ODS钢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等静压态钢中晶粒呈现出块状特征,晶界处存在连续的条状析出相,恶化材料的性能,导致了钢的脆性断裂。而经过热变形处理之后,晶粒尺寸大幅度下降,析出相分布更加均匀弥散;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以及伸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断裂类型有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但同时断口表面存在层状裂纹,这与热变形的温度以及保温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Cr-ODS钢 热变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淬火态S35VN刀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刘一博 董浩 +3 位作者 梁晨 刘少尊 闫英杰 曹睿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5-120,共6页
为降低淬火态S35VN刀具钢内的残余应力并提升其综合性能以满足最终使用要求,需对其进行回火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淬火态S35VN钢分别经过180、200、220℃回火处理后物相、显微组织的差异及其对合金硬度、拉伸性... 为降低淬火态S35VN刀具钢内的残余应力并提升其综合性能以满足最终使用要求,需对其进行回火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淬火态S35VN钢分别经过180、200、220℃回火处理后物相、显微组织的差异及其对合金硬度、拉伸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温度回火后S35VN钢的基体均以马氏体为主,混合少量残余奥氏体,碳化物类型均以M7C3为主,含有少量M23C6和MC;合金的硬度下降,强度、塑性提升,180℃回火后硬度均值为56.5 HRC,抗拉强度均值为1844 MPa,断裂时总应变量均值为3.89%,耐蚀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5VN钢 回火温度 基体类型 碳化物 力学性能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等离子体钨基材料热负荷损伤研究进展
15
作者 尹怡 秦思贵 +2 位作者 史英丽 于宏新 徐世伟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2-254,共13页
在核聚变反应堆运行过程中,面向等离子体钨基材料需要承受住一定次数稳态和瞬态热负荷的冲击而不发生开裂、熔化等损伤,因此改善面向等离子体钨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高温稳定性是极其重要的,主要手段包括合金强化、弥散强化、纤维增韧、... 在核聚变反应堆运行过程中,面向等离子体钨基材料需要承受住一定次数稳态和瞬态热负荷的冲击而不发生开裂、熔化等损伤,因此改善面向等离子体钨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高温稳定性是极其重要的,主要手段包括合金强化、弥散强化、纤维增韧、第二相强化、复合强化等。本文分析了合金强化、弥散强化等改性手段对钨基材料热负荷损伤行为的影响,总结了各种强化手段的优势和不足,并对面向等离子体掺杂钨基材料热负荷损伤行为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聚变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 热负荷 合金化 弥散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纳米晶铁芯结构下高频变压器空载铁耗特性
16
作者 邓思影 程诗豪 +2 位作者 陈鹏飞 董帮少 赵海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88-3997,共10页
为了研究高频变压器采用不同纳米晶铁芯结构时的铁芯损耗分布特性,以工作频率为10kHz,容量为20 kVA的U型、三角型和O型结构纳米晶铁芯为研究对象,对比了3种铁芯空载运行时铁芯不同位置磁密和铁耗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了拐角内径对铁芯局... 为了研究高频变压器采用不同纳米晶铁芯结构时的铁芯损耗分布特性,以工作频率为10kHz,容量为20 kVA的U型、三角型和O型结构纳米晶铁芯为研究对象,对比了3种铁芯空载运行时铁芯不同位置磁密和铁耗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了拐角内径对铁芯局部损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型铁芯损耗密度分布较均匀,U型和三角型铁芯的损耗密度在磁路直线区域分布均匀;在拐角区域径向方向上,损耗密度减小速度先快后缓,切向方向上损耗密度先增大后减小;U型和三角型铁芯拐角处损耗密度最大值显著大于直线区域,适当增大拐角内径,能够显著降低铁芯的最大损耗密度;实验测得U型、三角型和O型铁芯空载损耗分别为37.3 W、50.5 W和20.5 W,局部热点温度最高分别为46.5℃、55.2℃和35.0℃,明显高于铁芯最高平均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铁芯结构 空载铁耗 损耗密度 损耗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锻变形量对钨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单东栋 王玲 +1 位作者 秦颖楠 管科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296,共7页
为了获得高性能钨合金,对93WNiFe钨合金进行旋锻变形加工,研究旋锻变形量对93WNiFe钨合金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93WNiFe钨合金组织中W晶粒由圆球状逐渐被拉长成长条状,室温抗拉强度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由9... 为了获得高性能钨合金,对93WNiFe钨合金进行旋锻变形加工,研究旋锻变形量对93WNiFe钨合金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93WNiFe钨合金组织中W晶粒由圆球状逐渐被拉长成长条状,室温抗拉强度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由982 MPa增加到1622 MPa,断后延伸率随变形量的增加快速降低,由35.5%下降到5.5%。当旋锻变形量小于15%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93WNiFe合金洛氏硬度快速增加,室温冲击韧性快速降低;当变形量大于15%后,合金洛氏硬度增加变缓,室温冲击韧性值降低变缓;当变形量为30%时,洛氏硬度最大为HRC 47.2,室温冲击韧性值最小为30.80 J·cm-2。未变形的烧结态93WNiFe合金断口形貌中存在少量W晶粒解理断裂、大量W–粘结相界面断裂、W–W界面断裂和粘结相韧窝断裂;随着锻造变形量的增加,断口形貌中W晶粒解理断裂数量逐渐增加,W–粘结相界面断裂、W–W界面断裂和粘结相韧窝断裂数量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 旋锻 变形量 力学性能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封装用粉末冶金材料 被引量:32
18
作者 王铁军 周武平 +1 位作者 熊宁 刘国辉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51,共7页
本文阐述了电子封装材料的基本要求与状况,对传统封装材料Al2O3、BeO、SiC的制备工艺、性能指标进行了介绍,着重分析了新型电子封装材料AlN、W/Cu、Mo/Cu、SiC/Al的性能特点和粉末冶金制备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粉末冶金材料 电子封装材料 制备工艺 AL2O3 性能指标 研究进展 性能特点 SiC BEO A1N 重分析 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稀土Er对Al-5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19
作者 徐国富 杨军军 +2 位作者 金头男 聂祚仁 尹志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8-774,共7页
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含不同量稀土元素Er的Al-5Mg合金。利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OM、XRD、SEM、TEM及EDS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微量Er对Al-5Mg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r可以明显提高Al-5Mg合金的强度,添加0.4%Er(质... 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含不同量稀土元素Er的Al-5Mg合金。利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OM、XRD、SEM、TEM及EDS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微量Er对Al-5Mg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r可以明显提高Al-5Mg合金的强度,添加0.4%Er(质量分数)的Al-5Mg合金的冷轧态屈服强度(σ0.2)提高了81MPa,而延伸率变化不大;Er的加入还能减少Al-5Mg合金的枝晶偏析,并可显著细化合金的晶粒组织;Er对晶粒的细化机理与其添加量有关,当Er含量较低时,符合传统的稀土细化机理;当Er含量较高时,由于在熔体中形成了初生Al3Er质点,在结晶形核时可以作为非均质形核核心,从而可显著细化晶粒组织;Er对合金的强化效应主要来自于晶粒细化及在晶内形成的细小二次Al3Er质点。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添加0.4%Er可使合金具有较为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 Al-5Mg合金 AL3ER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藕状多孔纯铜棒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1
20
作者 谢建新 刘新华 +2 位作者 刘雪峰 方玉诚 王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69-1873,共5页
采用定向凝固法,在氢气压力为0.2 MPa、熔炼温度为1 200℃的条件下制备了规则圆柱形气孔沿轴向定向分布的藕状多孔纯铜棒材料,棒材直径为45 mm,长度约为125 mm.测定了所制备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通孔率,对所制备多孔材料的气孔形貌和气... 采用定向凝固法,在氢气压力为0.2 MPa、熔炼温度为1 200℃的条件下制备了规则圆柱形气孔沿轴向定向分布的藕状多孔纯铜棒材料,棒材直径为45 mm,长度约为125 mm.测定了所制备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通孔率,对所制备多孔材料的气孔形貌和气孔大小分布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对所制备的样品沿平行于气孔方向和垂直于气孔方向的压缩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纯铜棒的平均密度为4.48 g/cm3,平均孔隙率为50%;气孔直径分布为0.3~1.3 mm,气孔平均直径为0.81 mm;藕状多孔纯铜的压缩性能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藕状多孔金属 孔隙率 压缩性能 制备与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