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守业 沃磊 《中国煤炭》 2019年第6期53-55,共3页
我国对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实施安全标志管理。多年实践证明,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制度在预防和减少矿山设备引发事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当前影响安全标志管理制度的几方面因素,就做好当前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工作提出具体思路... 我国对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实施安全标志管理。多年实践证明,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制度在预防和减少矿山设备引发事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当前影响安全标志管理制度的几方面因素,就做好当前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工作提出具体思路。同时认为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政策,做好改革准备,并对安全标志管理改革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井下特种设备 安全标志管理 改革 国际互认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用反应型高分子材料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措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利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7-192,共6页
为提高反应型高分子材料的安全性能,对煤矿井下反应型高分子材料使用现状进行了梳理,指出目前煤矿井下反应型高分子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煤矿加固煤岩体用高分子材料,煤矿堵水用高分子材料,煤矿充填密闭用高分子材料,煤矿喷涂堵漏风用高... 为提高反应型高分子材料的安全性能,对煤矿井下反应型高分子材料使用现状进行了梳理,指出目前煤矿井下反应型高分子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煤矿加固煤岩体用高分子材料,煤矿堵水用高分子材料,煤矿充填密闭用高分子材料,煤矿喷涂堵漏风用高分子材料,并对各类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安全管理存在问题。通过调查与分析反应型高分子材料的生产特点、施工工艺及质量监控等关键环节,结合相关准则和规定,进而探索了一套新的反应型高分子材料的管理方法,并对如何提高此类材料的安全性能提供了研究建议,进一步提出改善煤矿反应型高分子材料安全保障水平的对策措施,为新技术、新材料的安全使用提供客观的理论支持和宝贵的安全经验,满足安全把关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型 高分子材料 煤矿 化学属性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反应热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耿乾浩 徐晓云 李冰晶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9-328,共10页
针对目前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在工程应用中潜在的反应热失控隐患问题,探索创新高效的聚氨酯材料改性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引发聚氨酯注浆材料反应热失控的原因,重点阐述了聚氨酯材料的本征性能缺陷,如固化反应放热量大、... 针对目前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在工程应用中潜在的反应热失控隐患问题,探索创新高效的聚氨酯材料改性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引发聚氨酯注浆材料反应热失控的原因,重点阐述了聚氨酯材料的本征性能缺陷,如固化反应放热量大、体系蓄热温度高以及阻燃性能差等内在因素,同时对环境、制度和人员等外在因素也进行了介绍。聚焦引发反应热失控的内在因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围绕聚氨酯材料反应放热控制、体系蓄热温度控制和阻燃性能改性等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最后围绕聚氨酯材料改性方法创新和产品安全准入制度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并结合目前材料改性研究存在的技术问题,对深化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在煤矿井下的安全和绿色环保应用进行了合理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注浆材料 聚氨酯 反应热 阻燃性能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5G电磁波瓦斯引燃机理及功率安全阈值
4
作者 张勇 孟积渐 +4 位作者 陈湘源 王晓峰 陈晓晶 陈海舰 郭子文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04-1826,共23页
5G技术凭借其大带宽、低时延和广连接等优势,在煤矿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中展现出巨大潜力。针对5G射频信号在煤矿井下使用可能引发瓦斯爆炸的潜在风险,以及现行标准对5G射频应用的局限性展开系统性研究。首先,对现有防爆标准进行了溯源与分... 5G技术凭借其大带宽、低时延和广连接等优势,在煤矿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中展现出巨大潜力。针对5G射频信号在煤矿井下使用可能引发瓦斯爆炸的潜在风险,以及现行标准对5G射频应用的局限性展开系统性研究。首先,对现有防爆标准进行了溯源与分析,阐明其历史演进与适用范围,并建立了煤矿井下射频设备发射端安全阈值评价体系。随后,综合考虑低温等离子体动力学、电磁波传播理论和瓦斯爆炸反应动力学等因素,构建了空气/甲烷混合气体环境中电磁波功率安全阈值的通用计算模型。通过半波振子天线的参数匹配设计,实现了射频能量对放电电极的有效馈入,并在试验室条件下完成了瓦斯点燃试验。结果表明,射频能量能够引燃瓦斯,且安全阈值受到调制方式、频率、温湿度、能量积聚、天线增益及多源叠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发现,5GNR700MHz频段电磁波的功率安全阈值不低于43.3W;以发射端作为评价指标时,不需要考虑天线增益对安全阈值的影响。基于相关系数与天线分集的方法可有效量化多源叠加对安全评估的影响,并指出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可忽略多源叠加,从而提升射频功率的利用效率。本研究明确了煤矿井下700MHz频段5G基站的功率安全阈值,为其他频段及射频设备的安全研究提供了参考,并强调了修订相关标准的重要性,以便在复杂井下环境中更加精准地评估电磁波引燃易燃气体的风险,从而助力煤矿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与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5G技术 射频电磁能 防爆安全 安全阈值 低温等离子体 多源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防爆锂离子电池电源安全设计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SEE K W 王运鹏 +2 位作者 张勇 张能 臧才运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3-165,共13页
锂离子电池潜在的热失控风险及其可能引发的叠加效应对大型锂离子电池电源的安全设计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在某些特殊应用领域,如煤矿井下爆炸性环境,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电源的使用依然存在诸多限制,难以普及。根据现有针对锂离子电池热失... 锂离子电池潜在的热失控风险及其可能引发的叠加效应对大型锂离子电池电源的安全设计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在某些特殊应用领域,如煤矿井下爆炸性环境,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电源的使用依然存在诸多限制,难以普及。根据现有针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行为的研究结论,在不进行充分的气体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前提下,仅采用传统隔爆外壳对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电源进行防爆保护,存在隔爆外壳内部压力积聚的安全隐患。在分析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电池制造商生产的容量在72~280 A·h范围内的磷酸铁锂电池进行了热失控试验研究,全面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中电池表面以及释放气体的温度、气体释放速度、释放气体在容器内产生的压力和释放气体的成分等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根据气体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系统阐述了适用于煤矿井下爆炸性环境用可移动设备和后备电源等设备的锂离子电池电源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2个因素:①锂离子电池电源外壳内部的自由空间,②锂离子电池电源内部单体电池发生热失控事故时针对所释放气体的处理方法,并提出了必要的设计依据。本研究成果有望对爆炸性特殊环境用锂离子电池电源的防爆保护设计和安全完整性评估提供新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爆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风险 电池电源安全 防爆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智能化设备安全标志管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俊 朱凤山 《中国煤炭》 2022年第6期14-18,共5页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是我国行之有效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制度,是从源头上防止煤矿灾害事故发生的重要管理措施。当前,煤矿智能化建设推动煤矿新技术新设备蓬勃发展,但安全基础技术研究相对滞后,对新技术新设备安全标志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是我国行之有效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制度,是从源头上防止煤矿灾害事故发生的重要管理措施。当前,煤矿智能化建设推动煤矿新技术新设备蓬勃发展,但安全基础技术研究相对滞后,对新技术新设备安全标志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分析安全标志申办数据,煤矿新技术新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应针对新技术新设备安全标志管理中的防爆安全技术、井下新能源安全技术、井下多网通信安全技术3个重点研究方向,从优化新技术新设备安全标志管理程序、强化安全标志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标准引领作用方面,探索建立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安全标志工作机制,以调整优化安全标志管理,支撑矿用设备科技发展和煤矿智能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设备 安全标志管理 煤矿安全技术 新技术新设备 煤矿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电动无轨胶轮车运行风险监测云模型
7
作者 张玉然 姚源 +2 位作者 汪澍 曾明荣 金龙哲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93-405,共13页
随着电动化时代的到来,电动无轨胶轮车有取代传统胶轮车的趋势,然而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风险管控问题。为监测电动无轨胶轮车在矿山环境下的风险状态,结合相关标准、文献研究结果和现有监测手段,明晰了风险演化路径,选取可... 随着电动化时代的到来,电动无轨胶轮车有取代传统胶轮车的趋势,然而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风险管控问题。为监测电动无轨胶轮车在矿山环境下的风险状态,结合相关标准、文献研究结果和现有监测手段,明晰了风险演化路径,选取可监测指标并确定低、中、高三级风险评价论域,建立了风险评级指标体系。基于路径触发概率和事件后果严重程度对指标进行动态赋权,构建了加权综合云模型。对不同场景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直观且合理地反映整车系统风险等级,比较不同场景的风险大小,矿山环境相较日常恶劣环境危险性更高。指标敏感性分析表明:瓦斯浓度、电池温度、环境温度对系统风险影响较大。电池温度与瓦斯浓度共同作用时,对系统风险状态的影响更加显著。未来,随着运行监测数据的规范和增加,将逐步纳入更多风险因素,完善指标体系,提升模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风险监测 矿用电动无轨胶轮车 动态赋权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LED灯具蓝光辐射测试与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永冉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4,共6页
现行蓝光危害评估均基于光源照度为500 lx或距离200 mm条件下进行,其测试条件与矿山的实际应用场景存在差异,特别是亮度、距离不匹配,且光源的色温与蓝光危害息息相关。为了研究蓝光危害的生物机理及危害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了目前... 现行蓝光危害评估均基于光源照度为500 lx或距离200 mm条件下进行,其测试条件与矿山的实际应用场景存在差异,特别是亮度、距离不匹配,且光源的色温与蓝光危害息息相关。为了研究蓝光危害的生物机理及危害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IEC、CIE等权威组织对蓝光危害考核的相关标准,依据蓝光危害的计算方法,总结提出了蓝光曝幅限值的要求。结合矿井下LED光源应用的实际情况,设计了LED光源亮度、色温和照明距离3个重要因素对蓝光危害影响的测试方案。测试结果表明:蓝光危害与LED光源亮度、光源色温成正相关,蓝光危害与照明距离成负相关。研究指导了矿用LED防爆灯具的安全使用与防护,可为相关灯具等相关产品标准的制修订提供依据,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LED光源 蓝光辐射 危害机理 测试方法 评估方案 职业健康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4算法的矿用设备关键部件识别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钰晶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171,共7页
为了使煤矿设备检测平台能够精准快速识别出复杂矿用设备的关键部件,提出一种基于YOLOv4的轻量化改进模型GhostNet-YOLOv4,模型引入GhostNet作为YOLOv4的CSPDarkNet53,减少模型参数量与冗余计算量的同时,降低模型训练时间;GhostNet当中... 为了使煤矿设备检测平台能够精准快速识别出复杂矿用设备的关键部件,提出一种基于YOLOv4的轻量化改进模型GhostNet-YOLOv4,模型引入GhostNet作为YOLOv4的CSPDarkNet53,减少模型参数量与冗余计算量的同时,降低模型训练时间;GhostNet当中的shortcut结构减少网络退化现象,提高模型特征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证明,改进模型参数量与YOLOv4相比减少83%,与MobileNet3-YOLOv4相比减少6%,识别平均准确率达到92.67%,图片检测速度(FPS)可达到33.75帧/s,相较于YOLOv4提升了43%。在复杂矿用设备的关键部件检测任务中有效地解决了检测速度慢、模型体积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矿用设备 关键部件 YOLOv4 Ghost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波振子结构在井下5G辐射场中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子建 降滉舟 +2 位作者 常琳 刘斌 王文清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9-167,共9页
GB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规定,爆炸性环境中射频设备的射频阈功率不得大于6 W,该规定引自欧盟标准,缺乏试验验证,严重制约了5G技术在煤井下的应用。为了重新评价矿井5G通信设备辐射电磁波能量的安全性,分析得... GB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规定,爆炸性环境中射频设备的射频阈功率不得大于6 W,该规定引自欧盟标准,缺乏试验验证,严重制约了5G技术在煤井下的应用。为了重新评价矿井5G通信设备辐射电磁波能量的安全性,分析得出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产生放电的形式应为低压分断电路电弧放电;分析了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产生的放电能量,选择最易耦合电磁波的半波振子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得出等效半波振子等价直流放电电路产生的放电能量大于等价高频放电电路产生的放电能量,从而将分析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放电的安全性转换为分析金属结构的等效半波振子天线等价直流放电电路的安全性。选择直流本安电路的安全性判别原则来判断等效半波振子等价直流放电电路的安全性,通过计算放电功率和能量,得出5G射频设备辐射功率不大于10.5 W时,将不会点燃爆炸性的瓦斯气体,因此,可将5G通信系统射频基站的安全辐射功率提高到10.5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系统 射频阈功率 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放电 半波振子 低压分断电路电弧放电 最低点火能 本安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大型智能装备高效节能技术进展
11
作者 王国法 李世军 +2 位作者 张勇 宋承林 寇子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煤矿大型智能装备高效节能技术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聚焦综采、运输、提升、供电等系统高效节能技术,围绕综采工作面10 kV电压升级、智能高效变频调速一体机、煤矿机动设备电动化与井下充换电、无转轴式磁耦合驱动立井提升... 煤矿大型智能装备高效节能技术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聚焦综采、运输、提升、供电等系统高效节能技术,围绕综采工作面10 kV电压升级、智能高效变频调速一体机、煤矿机动设备电动化与井下充换电、无转轴式磁耦合驱动立井提升机4大技术,剖析最新研究进展及关键技术:(1)综采工作面10 kV供电系统升级可减少电压及电能损耗,需优化供电系统设计,强化电气安全与高压电气设备保护,并应用安全性能检验技术确保系统可靠运行。(2)智能高效变频调速一体机集成变频控制与永磁直驱电动机技术,以及智能控制和预测性维护技术,可提高煤矿设备运行效率、可靠性和节能效果,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护成本。(3)井下设备电动化升级依靠高性能锂电池、数字化线控、自动驾驶和智能调度技术,实现零排放、低噪声和高效运行,配合以防爆锂电池电源标准化、快速换电、车桩电协同全时管理、充换电站应急处置为核心的井下充换电技术,降低设备里程焦虑。(4)无转轴式磁耦合驱动提升机通过一体化磁耦合驱动系统、多通道防冲击安全制动系统及关键部件健康管理技术,提升矿井运输效率和设备稳定性,解决了传统提升机能效低、故障率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绿色矿山 煤矿装备高效节能 工作面10 kV电压升级 智能高效变频调速一体机 井下充换电 无转轴式磁耦合驱动提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工业视频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研究制定
12
作者 常琳 李宗伟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62,共8页
为提升煤矿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在现代化矿井复杂应用场景下的环境适应性、智能分析可靠性,除图像监视功能外,系统应增加:①视频图像质量自诊断机制,对视频图像质量和云台镜头远程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动检测和诊断。②多层级智能视频分析(I... 为提升煤矿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在现代化矿井复杂应用场景下的环境适应性、智能分析可靠性,除图像监视功能外,系统应增加:①视频图像质量自诊断机制,对视频图像质量和云台镜头远程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动检测和诊断。②多层级智能视频分析(IVA)体系,包括目标检测、目标识别、行为识别、事件检测等。③可配置IVA框架,支持根据需求选择和配置IVA功能。④结构化视频描述与索引,支持对IVA结果进行自动描述,以及基于IVA结果等信息建立索引。⑤跨系统报警联动,具备报警联动数据交互接口,发送IVA结果等信息至其他设备或系统。系统主要IVA功能应通过最大误差、误报率、漏报率、IVA延迟等指标进行量化,其中最大误报率不高于5%,漏报率不高于10%,IVA延迟不大于2 s。设计多场景模拟试验综合验证系统性能,主要包括:①采用视频质量干扰模拟与主观评价机制验证视频图像质量自诊断功能和系统图像质量。②构建测试视频导入、测试视频翻拍、场景模拟三重测试体系评估IVA功能。③采用总带宽占用量计算或最大数量视频信号接入测试方式验证系统最大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业视频监控 智能视频分析 视频图像质量自诊断 结构化视频描述 报警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重要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措施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王利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2-166,共5页
针对煤矿用立井提升系统等10类作用重大、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煤矿重要机电运输设备,通过对全国煤矿重要机电运输设备开展全面调研,掌握重要机电运输设备技术发展和安全管理现状,依托安全标志管理数据统计,研究了重要机电运输设备安... 针对煤矿用立井提升系统等10类作用重大、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煤矿重要机电运输设备,通过对全国煤矿重要机电运输设备开展全面调研,掌握重要机电运输设备技术发展和安全管理现状,依托安全标志管理数据统计,研究了重要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结合对我国近8年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综合分析,提出进一步改善重要机电运输设备安全保障水平的对策措施,为煤矿企业、设备生产企业、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矿用设备 机电运输设备 提升系统 设备事故 运输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工况下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安全载人速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史志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9,共7页
针对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安全载人速度难于科学界定的问题,在1∶1全工况综合模拟试验场地上,开展了大量实际运人试验,探究了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因素随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直线、水平转弯(R_H=9 m)、垂直转弯(R_V=15... 针对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安全载人速度难于科学界定的问题,在1∶1全工况综合模拟试验场地上,开展了大量实际运人试验,探究了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因素随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直线、水平转弯(R_H=9 m)、垂直转弯(R_V=15 m)工况条件下,噪声、纵向振幅、横向振幅随运行速度表现出了不同的规律,且不同工况的安全速度阈值不同;在试验坡度分别为12°、15°、25°工况条件下,制动距离、张紧装置偏移量、紧急制动回弹距离随运行速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且不同工况的临界速度变化较大;通过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获得了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安全合理的载人速度及运行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极绳连续牵引车 安全速度 载人速度 运行坡度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规程》实施情况后评估与讨论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永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了掌握现行《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在实施过程中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成立评估专家组、制定完善的评估方案、开展网络和现场调研、组织专家研讨会等方法,对《煤矿安全规程》实施情况进行后评估。结果... 为了掌握现行《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在实施过程中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成立评估专家组、制定完善的评估方案、开展网络和现场调研、组织专家研讨会等方法,对《煤矿安全规程》实施情况进行后评估。结果表明,《煤矿安全规程》的实施对遏制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带压开采、放顶煤开采、内外喷雾要求、立井提升等相关条款上还存在表述不严谨、使用方理解不到位、概念界定不清、技术水平局限性、制修订滞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大《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力度、规范专业术语、突破技术瓶颈、及时修订《煤矿安全规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规程 带压开采 内外喷雾 放顶煤开采 立井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用锂离子蓄电池性能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冰晶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大型锂离子电池研制、生产、使用中的关键性问题,煤矿用锂离子蓄电池是在常规锂离子蓄电池的基础上对材料及特性进行全面的安全特性改造,确保在井下危险环境下不会发生爆炸和起火。锂离子... 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大型锂离子电池研制、生产、使用中的关键性问题,煤矿用锂离子蓄电池是在常规锂离子蓄电池的基础上对材料及特性进行全面的安全特性改造,确保在井下危险环境下不会发生爆炸和起火。锂离子蓄电池起火等安全隐患的主因在于单体不平衡,针对锂离子蓄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的单体间不平衡问题,除了自身采用安全设计,提高安全性能外,还应放置在一个特制的隔爆外壳内,确保锂离子蓄电池出现各种极端情况不会引起其它连锁事故的发生。文章以改性的60Ah锂离子蓄电池为基础,测试不同的温度和充放电倍率对锂离子蓄电池的影响以及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一致性对锂离子蓄电池性能的进行测试,并对锂离子蓄电池在爆炸环境中安全性能进行大量研究和测试,分析影响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的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一致性筛选 爆炸压力 瓦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防爆电气设备平面结合面间隙测量仪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02,107,共6页
目前对矿用防爆电气设备进行结构性检查时主要采用塞尺测量间隙宽度,效率低,且需要设备断电停机。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防爆电气设备平面结合面间隙测量方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本质安全型平面结合面间隙测量仪。该测量仪采用显微镜采... 目前对矿用防爆电气设备进行结构性检查时主要采用塞尺测量间隙宽度,效率低,且需要设备断电停机。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防爆电气设备平面结合面间隙测量方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本质安全型平面结合面间隙测量仪。该测量仪采用显微镜采集平面结合面间隙图像,通过图像二值化、取反、去噪、孔洞填充等预处理及最小外接矩形图像处理算法自动得出间隙宽度,或通过手动调整测量线位置,使测量线与间隙边缘重合,进而计算出间隙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测量仪按键选择防爆电气设备平面结合面间隙测量模式。测试结果表明,该测量仪在自动测量模式下的间隙测量误差不超过0.02 mm,测量过程不超过3 s,手动测量模式下测量误差小于0.01 mm,满足防爆电气设备平面结合面间隙快速、准确测量要求。采用该测量仪测量矿用防爆电气设备平面结合面间隙时,可通过自动测量模式快速确定较危险的平面结合面间隙,再结合手动测量模式进一步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爆电气设备 隔爆型设备 平面结合面 间隙测量 非接触式测量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用环境友好难燃液认证与应用研究
18
作者 张素艳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6-140,146,共6页
为推动煤矿用环境友好难燃液产品认证与应用,结合我国煤矿用难燃液的应用与研发现状,对比分析目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环境友好难燃液评价标准,提出牢固树立环境友好难燃液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实现源头危害预防,系统研究国际标准、持续完... 为推动煤矿用环境友好难燃液产品认证与应用,结合我国煤矿用难燃液的应用与研发现状,对比分析目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环境友好难燃液评价标准,提出牢固树立环境友好难燃液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实现源头危害预防,系统研究国际标准、持续完善评价项目和方法体系,准确把握品质属性与环境属性关系、不断提升环保技术要求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难燃液 ISO 15380 ASTM D7044 2018/1702/EU 生物降解性 水生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SO-LSTM的井下动目标位置预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红尧 房彦旭 +3 位作者 吴钰晶 吉正平 赫海全 鲜旭红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提升井下人员定位精度能够加强矿山安全监测,最大程度保障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现有测距类算法受现场环境影响致使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PSO-LSTM的定位模型,应用于井下动目标的位置预测。采用LSTM构建指纹定位模型,通过... 提升井下人员定位精度能够加强矿山安全监测,最大程度保障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现有测距类算法受现场环境影响致使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PSO-LSTM的定位模型,应用于井下动目标的位置预测。采用LSTM构建指纹定位模型,通过UWB无线模块采集距离信息以构建距离-位置指纹关系数据库,利用数据库对PSO-LSTM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将训练好的模型进行目标轨迹预测。为比较不同改进策略对PSO的提升效果,对比了混沌映射随机初始化种群位置、非线性惯性权重递减、非对称优化学习因子和适应度函数优化4种改进策略,实验证明改进的PSO优化算法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为验证IPSO-LSTM的定位效果,以平均定位误差作为评价指标,将IPSO-LSTM模型与Chan算法、PSO-LSTM模型、LSTM神经网络、SSA-LSTM模型和GWO-LSTM进行对比,结果显示,IPSO-LSTM定位模型的平均定位误差为30 mm,相对传统Chan算法、LSTM、PSO-LSTM模型分别提升了76%、49%、24%。为降低局部误差偏大的现象,采用中值滤波对输入信息处理,进一步提升了定位精度。研究对进一步提高现有井下动目标定位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动目标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IPSO-LSTM模型 平均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管路对密闭容器爆炸压力的影响
20
作者 李梅香 徐强强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80,共6页
为有效控制与管路连接的密闭容器的爆炸风险,降低制造、维护投入成本,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与实际爆炸试验验证,研究了柔性管路对其连接的密闭容器爆炸压力的影响。以隔爆型外壳为研究对象,选取数值计算数学模型、确定边界条件,比较了阀门... 为有效控制与管路连接的密闭容器的爆炸风险,降低制造、维护投入成本,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与实际爆炸试验验证,研究了柔性管路对其连接的密闭容器爆炸压力的影响。以隔爆型外壳为研究对象,选取数值计算数学模型、确定边界条件,比较了阀门关闭及打开,以及连接不同直径柔性管路时,外壳内部爆炸压力的差异,分析爆炸时管路接口处气体流动及压力分布情况;在爆炸槽中对柔性管路连接隔爆外壳进行试验,对比分析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柔性管路具有泄爆效果,且管路直径越大,内部爆炸压力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爆外壳 柔性管路 密闭容器 爆炸压力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