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南森林、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点建设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平华 王叶 郝焰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4期132-134,共3页
本文分析了皖南某森林、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点建设情况,探究了林草湿融合发展及森林、湿地林业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途径,以充分展现示范点内生态产品的价值属性,提高农民收入,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生态产品 森林生态 湿地生态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九紫省级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蔡懿苒 夏尚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9期120-123,127,共5页
对安徽九紫省级森林公园进行了森林景观资源调查,对该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重要森林风景资源提出了保护要求,进而对该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进行评定,得到评定结论:九紫省级森林公园符合国家二级森林公园风景... 对安徽九紫省级森林公园进行了森林景观资源调查,对该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重要森林风景资源提出了保护要求,进而对该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进行评定,得到评定结论:九紫省级森林公园符合国家二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标准,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风景资源 调查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抚育经营技术要点与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薛波波 郝焰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56-58,共3页
为进一步优化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本文对森林抚育经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包括提高林木成活率与森林质量,保障生物多样性,以及提升林业资源效益等。探究森林抚育经营技术要点,包括公益林、用材林和人工乔木林等不同类别的森林抚育经营方式... 为进一步优化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本文对森林抚育经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包括提高林木成活率与森林质量,保障生物多样性,以及提升林业资源效益等。探究森林抚育经营技术要点,包括公益林、用材林和人工乔木林等不同类别的森林抚育经营方式。提出森林抚育经营技术的应用措施,包括转变经营理念,制定科学的经营方案,增强生态保护意识。目的在于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抚育经营技术 公益林 用材林 人工乔木林 森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退化林本底评估探析
4
作者 席庆 尚杨娟 郝焰平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退化林修复是安徽省林业发展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退化林本底评估工作是退化林修复相关规划和年度任务安排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在介绍安徽省退化林概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退化林本底评估范围、退化林本底评估判别指标、退化等级划分、... 退化林修复是安徽省林业发展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退化林本底评估工作是退化林修复相关规划和年度任务安排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在介绍安徽省退化林概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退化林本底评估范围、退化林本底评估判别指标、退化等级划分、评估流程、质量检查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以期为安徽省退化林本底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林 本底评估 判别指标 退化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桢楠育苗基质筛选试验研究
5
作者 房震 顾桃红 +3 位作者 许剑辉 郝焰平 陶晓 张晓凡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本研究以桢楠芽苗为试验材料,设置7组不同处理,探讨在无纺布育苗容器下混合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优基质配比。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处理下桢楠的苗高生长高峰期在7~9月,地径生长高峰期在8月之后,且各基质组合间... 本研究以桢楠芽苗为试验材料,设置7组不同处理,探讨在无纺布育苗容器下混合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优基质配比。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处理下桢楠的苗高生长高峰期在7~9月,地径生长高峰期在8月之后,且各基质组合间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根系指标、生理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性;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A6处理基质组合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0.87667。本研究旨在为桢楠人工林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对桢楠野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桢楠 轻基质 育苗 无纺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不同立地条件对刺槐良种“皖槐1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夏尚光 苏守香 蔡懿苒 《安徽林业科技》 2020年第5期7-11,共5页
本文探究安徽省不同立地条件对刺槐新品种"皖槐1号"的生长影响,为其在安徽省造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选择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种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3年的"皖槐1号"刺槐,进行树高、胸径及土壤中... 本文探究安徽省不同立地条件对刺槐新品种"皖槐1号"的生长影响,为其在安徽省造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选择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种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3年的"皖槐1号"刺槐,进行树高、胸径及土壤中C、N、P、K含量和pH值等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皖槐1号"刺槐胸径增幅与土壤中P、K、pH值呈正相关关系,树高增幅与土壤中的P呈极显著性相关(P<0.01)。空气温度、土壤温度与树高增幅具有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皖槐1号"刺槐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更适宜在弱碱性或近中性土壤中生长;在淮北平原生长速率最快,江淮丘陵生长速率次之,皖南山区生长速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生长量 立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