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黄山徽州区畜牧兽医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1
作者 江锋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期79-81,共3页
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安徽黄山徽州区,作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地区,... 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安徽黄山徽州区,作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地区,其畜牧业的发展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通过全面梳理黄山市徽州区畜牧兽医工作的现状,从机构设置、人才队伍、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屠宰管理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结合徽州区实际情况和畜牧业发展趋势,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徽州区畜牧兽医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兽医工作 机构职能 人才培养 疫病防控 畜产品质量安全 屠宰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市徽州区再生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2
作者 严程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7期137-140,共4页
本文总结了安徽黄山徽州区再生稻生产的必要性,结合再生稻生产现状,指出其发展中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广再生稻生产有利于提高总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稻米品质,同时能有效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农业损失。研究区再生... 本文总结了安徽黄山徽州区再生稻生产的必要性,结合再生稻生产现状,指出其发展中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广再生稻生产有利于提高总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稻米品质,同时能有效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农业损失。研究区再生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在种植规模、机械化水平、产业体系、产业扶持力度等方面有待提升。为了推动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户对再生稻种植技术的认识;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引进适用于再生稻收割的机械设备,提高其产量;打造特色品牌,通过品牌建设和农旅融合模式,提升再生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加大对再生稻产业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补贴,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作用,采取订单化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益。本文为促进相关地区再生稻产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再生稻 机械化 品牌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究
3
作者 吴润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133-135,共3页
本文探讨了安徽黄山徽州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通过对该区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地调研,发现该地自然资源丰富,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注重品牌建设和旅游项目创新;然而,在乡村旅游配套... 本文探讨了安徽黄山徽州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通过对该区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地调研,发现该地自然资源丰富,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注重品牌建设和旅游项目创新;然而,在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品牌塑造、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尚存在提升空间。基于此,提出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提升乡村旅游品牌效应、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和创新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等发展建议。本文为促进徽州区及具有相似特征区域的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润杰 张建喜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4期98-101,共4页
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及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自然资源条件、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成效方面剖析徽州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当前该产业在产业发展环境与双招激励、精深加工基础与强... 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及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自然资源条件、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成效方面剖析徽州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当前该产业在产业发展环境与双招激励、精深加工基础与强势主体、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提出通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强化“双招双引”激励工作,夯实农产品加工产业基础,打造农业产业化强势主体,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促进该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产业 产业链 农业现代化 精深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区抓好农机监理打造“平安农机”的实践与思考
5
作者 姚家妹 《当代农机》 2020年第1期68-69,共2页
指出了打造“平安农机”是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阐述了安徽省徽州区通过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区,多举措抓好农机监理、打造“平安农机”。
关键词 农机监理 “平安农机” 示范 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鸡养殖技术及效益分析
6
作者 范小明 江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29-32,共4页
土鸡因其肉质鲜爽,营养价值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从鸡场建设、品种选择、育雏和育成鸡的养殖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安徽黄山地区土鸡养殖技术,并分析其实际生产中的养殖效益,提出相应措施。土鸡养殖过程中,宜选取地势较高的位置建立鸡... 土鸡因其肉质鲜爽,营养价值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从鸡场建设、品种选择、育雏和育成鸡的养殖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安徽黄山地区土鸡养殖技术,并分析其实际生产中的养殖效益,提出相应措施。土鸡养殖过程中,宜选取地势较高的位置建立鸡场,确保交通便利,远离居民区,并保证水源充足等。品种方面,宜选择成年体重在2kg左右且胫长的品种。育雏阶段需提前备好育雏室,结合育雏的数量和养殖规模等配置相关设施;育雏过程中,控制好温度和光照,适时开食开饮,做好环境管理、饲料过渡和免疫等工作。育成鸡养殖管理方面,当雏鸡体重长至约0.5kg时,将其转移至成鸡舍进行放养;转群后,通过在鸡舍添加栖架、搭建产蛋箱等措施,以增加鸡的活动量和产蛋率。实际生产中,以上养殖技术措施获得的经济效益较高;但还需从防疫消毒、市场行情、应急技能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以提高其经济效益。本文为相关地区的土鸡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鸡 养殖技术 经营管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经营主体新增蜜蜂险种分析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洪云华 《中国蜂业》 2021年第5期59-60,共2页
一、徽州区蜂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徽州区为黄山市市辖县级区,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地处世界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南麓、皖南盆地中心,是古徽州域名唯一传承地,素有"黄山南大门"和"沪杭后花园"之称。现辖四镇三乡,48个... 一、徽州区蜂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徽州区为黄山市市辖县级区,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地处世界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南麓、皖南盆地中心,是古徽州域名唯一传承地,素有"黄山南大门"和"沪杭后花园"之称。现辖四镇三乡,48个行政村,总面积442.6km^(2),总人口约9万。全区养蜂数量占安徽省的1/4、黄山市的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徽州区 黄山风景区 分析报告 盆地中心 古徽州 蜂产业 南大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策略及推广实践探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谢正升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4期24-26,共3页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较大,因不同地区的环境、地理、气候等因素,使得各地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黄山市徽州区位于安徽省南端,属于皖南山区,并且因位置在黄山南麓,素有“黄山南大门”的称呼。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比较温和,...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较大,因不同地区的环境、地理、气候等因素,使得各地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黄山市徽州区位于安徽省南端,属于皖南山区,并且因位置在黄山南麓,素有“黄山南大门”的称呼。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比较温和,且土壤比较肥沃,水源也较为丰富,可为水稻生长提供较好条件。本文主要以黄山市徽州区的水稻种植为主要研究对象,将绿色防治理念引入其中,针对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等),从农业防控、生态防控和物理防控三个方面提出一系列防治策略。旨在通过绿色防控将水稻病虫害带来危害降到最低,真正实现统防统治,进而为高质量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绿色防治 推广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唇鱼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道生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9期122-123,共2页
光唇鱼味道鲜美,外形漂亮,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依靠野生捕捞远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过度捕捞会严重影响到鱼群的规模,导致种质资源大量流失。因此发展光唇鱼人工繁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人工繁育场、繁殖技术、主要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 光唇鱼味道鲜美,外形漂亮,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依靠野生捕捞远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过度捕捞会严重影响到鱼群的规模,导致种质资源大量流失。因此发展光唇鱼人工繁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人工繁育场、繁殖技术、主要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光唇鱼人工繁育与养殖要点,旨在为广大从业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唇鱼 人工繁育 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胚根倒接方法及不同砧穗品种的嫁接效果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永利 王烨军 +6 位作者 苏有健 罗毅 孙宇龙 廖珺 谢明之 桂利权 吴卫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8-1074,共7页
为了研究茶树胚根倒接嫁接方法的优劣,筛选茶树胚根倒接方法的适宜根砧、接穗品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胚根顺接法与倒接法2种嫁接方法,祁门槠叶种、黄山大叶种、松萝种3种根砧,红旗1号与漕溪1号2种接穗,在不同时期取样观察嫁接苗愈合、... 为了研究茶树胚根倒接嫁接方法的优劣,筛选茶树胚根倒接方法的适宜根砧、接穗品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胚根顺接法与倒接法2种嫁接方法,祁门槠叶种、黄山大叶种、松萝种3种根砧,红旗1号与漕溪1号2种接穗,在不同时期取样观察嫁接苗愈合、成活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茶树胚根嫁接后40 d愈合率为93.93%,平均成活率为99.26%;80 d后嫁接口已完全愈合,平均成活率为90.50%;145 d后平均成活率为76.1%,平均株高为20.22 cm,叶片数为5.89,平均根粗为3.73 cm;倒接法早期(40 d)愈合稍慢,但后期(145 d)生长加速,甚至超过顺接法;漕溪1号接穗为半木质化新梢,叶面积大,成活率高(80.92%),前期(40 d)以根系发育为主,80 d以后地上、地下生长速度均大于红旗1号(为木质化留养枝);不同品种茶树根砧的嫁接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嫁接后5个月,黄山大叶种的地上部分表现最好,祁门槠叶种的主根长及主、侧根鲜重等地下部分表现最好;整体来看,祁门槠叶种根砧倒接漕溪1号接穗处理为最优选择。因此,茶树胚根倒接方法技术可行,嫁接时选择大叶种茶树的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新梢作为接穗,配合亲和性强的根系粗壮的根砧,更有利于嫁接苗的成活及后期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胚根倒接 砧穗品种 愈合 成活率 生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