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铜离子固载腈纶纤维的制备及其对水体磷酸盐的去除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倩雯
蒋龙进
+6 位作者
刘世恒
王少杰
张顺
支玉鑫
徐刚
熊启中
叶新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3-1754,共12页
为缓解过量磷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本研究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原料,通过胺化、配位反应,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磷酸盐吸附剂(PANAF-Cu),对水体中过量的磷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实现对磷的高资源化利用.扫描电镜(SEM)、元素分析(EA)、X射线衍射(...
为缓解过量磷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本研究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原料,通过胺化、配位反应,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磷酸盐吸附剂(PANAF-Cu),对水体中过量的磷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实现对磷的高资源化利用.扫描电镜(SEM)、元素分析(EA)、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胺基成功接枝,Cu^(2+)在纤维上固载,并通过Cu—N键与纤维骨架结合.吸附性能实验表明,PANAF-Cu具广泛的pH适应性,其中pH在5—8范围吸附能力较高.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发现PANAF-Cu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更接近于化学吸附,且PANAF-Cu对磷酸盐的吸附更趋向于均匀的单分子层吸附,其对磷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49.03 mg·g^(−1).PANAF-Cu最优异的循环能力,8次吸-脱附循环后,去除率仍可达到90%以上.在连续流动实验中发现,当出水量小于2700 mL时,PANAF-Cu对磷酸盐去除率可维持在99%以上,PANAF-Cu在水体磷酸盐的去除和回收领域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纤维
吸附
磷酸盐
Cu-N
配位
农业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旧锂电池负极石墨失效机制及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2
作者
蒋龙进
张顺
+2 位作者
乔羽
刘臣臻
饶中浩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2-834,共13页
为了满足可持续能源和绿色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锂电池市场持续增长,势头迅猛。然而,受限于一定的使用寿命,锂电池退役潮也随之来袭,废旧锂电池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废旧锂电池的回收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石墨具有...
为了满足可持续能源和绿色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锂电池市场持续增长,势头迅猛。然而,受限于一定的使用寿命,锂电池退役潮也随之来袭,废旧锂电池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废旧锂电池的回收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石墨具有成本低、储量丰富、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大及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负极材料,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关于电池回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正极材料中金属的回收,但负极材料的回收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研究的探讨,简单回顾了锂电池回收的现状,着重强调了负极石墨材料回收的必要性,介绍了负极部分的主要失效机制包括其对负极石墨材料所造成的影响和变化,总结了废旧锂电池负极石墨的特点。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锂电池负极石墨材料回收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再生、改性及再利用等方面,指出了负极石墨回收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锂电池负极石墨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提出了展望,以促进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电池
负极石墨
回收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离子固载腈纶纤维的制备及其对水体磷酸盐的去除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倩雯
蒋龙进
刘世恒
王少杰
张顺
支玉鑫
徐刚
熊启中
叶新新
机构
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安徽
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3-175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08003)
安徽省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2022cxcysj061,2022cxcysj059)
+1 种基金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2103a06020012)
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开放基金(2022-KYJJ-3)资助.
文摘
为缓解过量磷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本研究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原料,通过胺化、配位反应,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磷酸盐吸附剂(PANAF-Cu),对水体中过量的磷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实现对磷的高资源化利用.扫描电镜(SEM)、元素分析(EA)、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胺基成功接枝,Cu^(2+)在纤维上固载,并通过Cu—N键与纤维骨架结合.吸附性能实验表明,PANAF-Cu具广泛的pH适应性,其中pH在5—8范围吸附能力较高.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发现PANAF-Cu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更接近于化学吸附,且PANAF-Cu对磷酸盐的吸附更趋向于均匀的单分子层吸附,其对磷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49.03 mg·g^(−1).PANAF-Cu最优异的循环能力,8次吸-脱附循环后,去除率仍可达到90%以上.在连续流动实验中发现,当出水量小于2700 mL时,PANAF-Cu对磷酸盐去除率可维持在99%以上,PANAF-Cu在水体磷酸盐的去除和回收领域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腈纶纤维
吸附
磷酸盐
Cu-N
配位
农业面源污染
Keywords
polyacrylonitrile fiber
adsorption
phosphate
Cu-N coordinatio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分类号
X-1 [环境科学与工程]
O6 [理学—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旧锂电池负极石墨失效机制及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2
作者
蒋龙进
张顺
乔羽
刘臣臻
饶中浩
机构
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2-834,共13页
基金
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固废处置与资源综合利用开放基金项目(2022-KYJJ-2)。
文摘
为了满足可持续能源和绿色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锂电池市场持续增长,势头迅猛。然而,受限于一定的使用寿命,锂电池退役潮也随之来袭,废旧锂电池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废旧锂电池的回收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石墨具有成本低、储量丰富、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大及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负极材料,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关于电池回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正极材料中金属的回收,但负极材料的回收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研究的探讨,简单回顾了锂电池回收的现状,着重强调了负极石墨材料回收的必要性,介绍了负极部分的主要失效机制包括其对负极石墨材料所造成的影响和变化,总结了废旧锂电池负极石墨的特点。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锂电池负极石墨材料回收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再生、改性及再利用等方面,指出了负极石墨回收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锂电池负极石墨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提出了展望,以促进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废旧锂电池
负极石墨
回收
再利用
Keywords
spent lithium ions batteries
anode graphite
recovery
reutilization
分类号
TK-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铜离子固载腈纶纤维的制备及其对水体磷酸盐的去除
吴倩雯
蒋龙进
刘世恒
王少杰
张顺
支玉鑫
徐刚
熊启中
叶新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废旧锂电池负极石墨失效机制及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蒋龙进
张顺
乔羽
刘臣臻
饶中浩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