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TV系统中面向虚拟视点合成的深度编码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秋闻 安平 +1 位作者 张艳 张兆扬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9-307,共9页
为了降低自由视点电视系统中由于深度估计不准确和深度数据压缩带来的量化失真对重建虚拟视点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面向虚拟视点绘制的深度压缩算法.根据深度数据的统计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三次B样条函数的上下采样方法对深度... 为了降低自由视点电视系统中由于深度估计不准确和深度数据压缩带来的量化失真对重建虚拟视点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面向虚拟视点绘制的深度压缩算法.根据深度数据的统计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三次B样条函数的上下采样方法对深度图进行下采样.采用多视点视频编码对下采样深度图进行编码,在解码端则对深度图进行上采样,并针对解码深度图边缘处的模糊现象,用双边滤波器优化深度图边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MVC编码方案相比,该方案在保持虚拟绘制图像质量不变(甚至略有提升)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传输码率,有助于在自由视点系统的接收端获得高精度的重建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视点电视 视点合成 深度编码 多视点视频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检测的数据流异常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涛 许金超 钮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4,共4页
程序的执行体现为数据在变量中的流动。对C/C++源代码中变量定义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变量未赋值就使用、变量重复赋值和变量定义后未使用三种数据流异常情况,使用程序阅读自动机,把程序转换为变量状态机,使用ALCCTL时序逻辑和模型检... 程序的执行体现为数据在变量中的流动。对C/C++源代码中变量定义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变量未赋值就使用、变量重复赋值和变量定义后未使用三种数据流异常情况,使用程序阅读自动机,把程序转换为变量状态机,使用ALCCTL时序逻辑和模型检验工具,验证程序是否满足定义的可信模式。提出了新的静态查找变量使用故障的方法。该方法已应用于面向故障的软件测试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使用 软件测试 数据流异常 模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T2文件系统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包怀忠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2-1024,共3页
Linux由于其源代码的开放性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针对其文件系统的编程成为其中最普遍最核心的应用。通过分析Linux文件系统源代码,给出了EXT2文件系统的硬盘布局,详细论述了超级块、组描述符、I节点、目录结构等与EXT2文件系统相关... Linux由于其源代码的开放性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针对其文件系统的编程成为其中最普遍最核心的应用。通过分析Linux文件系统源代码,给出了EXT2文件系统的硬盘布局,详细论述了超级块、组描述符、I节点、目录结构等与EXT2文件系统相关的数据结构,着重分析这些结构中的核心数据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从编程的角度归纳了这些结构在文件系统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组 超级块 节点 组描述符 EXT2文件系统 LINUX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属性权重的隐私保护数据发布方法 被引量:17
4
作者 徐勇 秦小麟 +2 位作者 杨一涛 杨种学 黄灿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3-924,共12页
k-匿名模型是数据发布领域用于对原始待发布数据集进行匿名处理以阻止链接攻击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已有的k-匿名及其改进模型没有考虑不同应用领域对匿名发布表数据质量需求不同的问题.在特定应用领域不同准码属性对基于匿名发布表的数据... k-匿名模型是数据发布领域用于对原始待发布数据集进行匿名处理以阻止链接攻击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已有的k-匿名及其改进模型没有考虑不同应用领域对匿名发布表数据质量需求不同的问题.在特定应用领域不同准码属性对基于匿名发布表的数据分析任务效用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若没有根据发布表用途的差异区别处理各准码属性的泛化过程,将会导致泛化后匿名发布表数据效用较差、无法满足具体数据分析任务的需要.在分析不同应用领域数据分析任务特点的基础上,首先通过修正基本ODP目录系统建立适用于特定问题领域的概念泛化结构;然后在泛化过程中为不同准码属性的泛化路径设置权重以反映具体数据分析任务对各准码属性的不同要求;最后设计一种考虑属性权重的数据匿名发布算法WAK(QI weight-aware k-anonymity),这是一种灵活地保持匿名发布表数据效用的隐私保护问题解决方案.示例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案求解的泛化匿名发布表在达到指定隐私保护目标的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数据效用,满足具体应用领域特定数据分析任务对数据质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发布 隐私保护 权重 K-匿名 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3D堆叠集成电路中间绑定测试时间优化方案 被引量:14
5
作者 常郝 梁华国 +2 位作者 蒋翠云 欧阳一鸣 徐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3-398,共6页
中间绑定测试能够更早地检测出3D堆叠集成电路绑定过程引入的缺陷,但导致测试时间和测试功耗剧增.考虑测试TSV、测试管脚和测试功耗等约束条件,采用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在不同的堆叠布局下优化中间绑定测试时间.与仅考虑绑定后测试不同,考... 中间绑定测试能够更早地检测出3D堆叠集成电路绑定过程引入的缺陷,但导致测试时间和测试功耗剧增.考虑测试TSV、测试管脚和测试功耗等约束条件,采用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在不同的堆叠布局下优化中间绑定测试时间.与仅考虑绑定后测试不同,考虑中间绑定测试时,菱形结构和倒金字塔结构比金字塔结构测试时间分别减少4.39%和40.72%,测试TSV增加11.84%和52.24%,测试管脚减少10.87%和7.25%.在测试功耗约束下,金字塔结构的测试时间增加10.07%,而菱形结构和倒金字塔结构测试时间只增加4.34%和2.65%.实验结果表明,菱形结构和倒金字塔结构比金字塔结构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 中间绑定测试 硅通孔 测试访问机制 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视点绘制失真估计的深度图帧内编码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秋闻 安平 +1 位作者 张艳 张兆杨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41-2546,共6页
该文针对目前压缩深度图时很少考虑直接地减少绘制失真的问题,探索一种以绘制视点为最小化失真的方法来压缩深度图,建立由有损深度编码引起深度变化造成的绘制视失真(不是由绘制方法引起)的估计模型。首先推导由深度编码造成每个像素深... 该文针对目前压缩深度图时很少考虑直接地减少绘制失真的问题,探索一种以绘制视点为最小化失真的方法来压缩深度图,建立由有损深度编码引起深度变化造成的绘制视失真(不是由绘制方法引起)的估计模型。首先推导由深度编码造成每个像素深度变化在绘制上的影响,然后计入由视频的局部特性对绘制失真的影响因素,提出一种精确的基于区域特性的绘制失真模型。最后将视点合成失真模型引入到深度编码中率失真模型中来代替深度图像本身失真,减小合成视失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改进绘制虚拟视点的客观质量,提高深度图的编码效率和减少视点绘制的赝像。可比只考虑深度图失真的基于拉格朗日优化的模式选择方法提高约2 dB的PSNR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编码 虚拟视点绘制 绘制失真估计 率失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差异的虚拟视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艳 安平 +1 位作者 尤志翔 张兆杨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94-1900,共7页
为了降低多视视频中的传输数据量,可适当减少包含纹理图及其对应深度图的多视数量,而在自由立体视频系统的终端采用基于深度图的绘制技术,生成新的虚拟视点。由于不准确的深度图估计、遮挡及合成算法等原因,合成虚拟视的边缘会出现高频... 为了降低多视视频中的传输数据量,可适当减少包含纹理图及其对应深度图的多视数量,而在自由立体视频系统的终端采用基于深度图的绘制技术,生成新的虚拟视点。由于不准确的深度图估计、遮挡及合成算法等原因,合成虚拟视的边缘会出现高频噪声。对于这种特有的失真,用一般的评价方法并不能准确反映人眼的视觉感知。该文在分析失真虚拟视与原始视像素差异基础上,对各差异像素进行分类,并分配权重,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加权的边缘差异质量评价方法,对边缘像素施加较高权重。经多视视频序列实验证明,该文方法相比于其它评价方法,能更好地预测人类视觉对虚拟视图像的主观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图像 质量评价 边缘差异 虚拟视点 视觉加权 基于深度图像绘制(DI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目立体视频最小可辨失真模型及其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艳 安平 +1 位作者 张秋闻 张兆杨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8-703,共6页
该文针对目前最小可辨失真(JND)模型只能应用于评价单视点视频的问题,探索一种以双眼亮度关系为基本出发点的双目立体视频的JND模型。首先根据立体视频特性引入双眼亮度关系模型,然后考虑了背景亮度掩盖、纹理掩盖、帧间掩盖、空间时间... 该文针对目前最小可辨失真(JND)模型只能应用于评价单视点视频的问题,探索一种以双眼亮度关系为基本出发点的双目立体视频的JND模型。首先根据立体视频特性引入双眼亮度关系模型,然后考虑了背景亮度掩盖、纹理掩盖、帧间掩盖、空间时间对比灵敏度、眼睛运动等因素,提出了双目JND模型,最后将该双目JND模型应用到立体视频质量评价方法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质量评价方法符合人类的视觉感知特性,更接近于主观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双目立体视频 最小可辨失真模型 质量评价 人类视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lbert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报文时间相关丢失率推测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5期140-142,145,共4页
在用Gilbert模型描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报文丢失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ibbs抽样的逻辑链路报文丢失时态依赖性推测算法,解决了传感器网络中报文丢失的时态依赖问题。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表明:算法推测结果可以较准确地反... 在用Gilbert模型描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报文丢失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ibbs抽样的逻辑链路报文丢失时态依赖性推测算法,解决了传感器网络中报文丢失的时态依赖问题。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表明:算法推测结果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报文丢失在时间域上的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链路报文丢失率 时态依赖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形振荡器的绑定前硅通孔测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鹰 梁华国 +2 位作者 常郝 刘永 李黄褀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77-2183,共7页
硅通孔(TSV)的电阻开路故障和泄漏故障会降低三维集成电路的良率和可靠性,为在制造流中尽早排除故障TSV,提出一种基于环形振荡器的绑定前TSV测试方法.首先将环形振荡器的TSV接收器分为一般反相器和施密特触发器,并比较这2种环形振荡器... 硅通孔(TSV)的电阻开路故障和泄漏故障会降低三维集成电路的良率和可靠性,为在制造流中尽早排除故障TSV,提出一种基于环形振荡器的绑定前TSV测试方法.首先将环形振荡器的TSV接收器分为一般反相器和施密特触发器,并比较这2种环形振荡器的测试分辨率;然后把施密特触发器作为TSV接收器引入绑定前TSV测试;为防止误测或误诊断,采用多个低电压测试TSV.基于45 nm PTM CMOS工艺的HSPICE模拟结果表明,与现有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测试分辨率,且能测试大电容TSV和同时存在电阻开路故障和泄漏故障的T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集成电路 硅通孔 绑定前测试 电阻开路故障 泄漏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沿延时翻转的绑定前硅通孔测试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倪天明 常郝 +3 位作者 卞景昌 易茂祥 梁华国 黄正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78-2283,共6页
硅通孔(Through-Silicon Via,TSV)在制造过程中发生开路和短路等故障会严重影响3D芯片的可靠性和良率,因此对绑定前的TSV进行故障测试是十分必要的.现有的绑定前TSV测试方法仍存在故障覆盖不完全、面积开销大和测试时间大等问题.为解决... 硅通孔(Through-Silicon Via,TSV)在制造过程中发生开路和短路等故障会严重影响3D芯片的可靠性和良率,因此对绑定前的TSV进行故障测试是十分必要的.现有的绑定前TSV测试方法仍存在故障覆盖不完全、面积开销大和测试时间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基于边沿延时翻转的绑定前TSV测试技术.该方法主要测量物理缺陷导致硅通孔延时的变化量,并将上升沿和下降沿的延时分开测量以便消除二者的相互影响.首先,将上升沿延时变化量转化为对应宽度的脉冲信号;然后,通过脉宽缩减技术测量出该脉冲的宽度;最后,通过触发器的状态提取出测量结果并和无故障TSV参考值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脉宽缩减测试方法在故障测量范围、面积开销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芯片 硅通孔测试 开路故障 短路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