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范、原因及对策:当前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状况研究——基于实地调查的视角 被引量:10
1
作者 方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2,共4页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问题是当前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中国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公共行政效率低下、公共责任缺失,公平正义感弱化、价值观多元而紊乱,彼此信任度减弱、合作程度降低等。其道... 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问题是当前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中国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公共行政效率低下、公共责任缺失,公平正义感弱化、价值观多元而紊乱,彼此信任度减弱、合作程度降低等。其道德失范的原因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社会体制和制度原因,行政道德失范的社会心理原因,几种矛盾冲突和选择困境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公务员 行政道德 失范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中天人关系与政权合法性的论述——以《潜夫论》和《春秋繁露》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5
2
作者 方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8,共8页
"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备受关注的中心话题之一,王符针对东汉后期政经情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思想为批判对象,提出了自己的天人新义。由于对天人关系理解的不同,王符和董仲舒对于政权合法性问题的回答也就有... "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备受关注的中心话题之一,王符针对东汉后期政经情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思想为批判对象,提出了自己的天人新义。由于对天人关系理解的不同,王符和董仲舒对于政权合法性问题的回答也就有了本质的差别,和董仲舒的天命论式政权合法性的提法不同,王符提出了民心论式政权合法性的主张。同时,围绕天人关系以及政权合法性等问题的讨论,王符治道思想在其他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异端平民色彩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新义 政权合法性 王符 董仲舒 治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孝文十四年匈奴南“侵”原因及影响新探 被引量:4
3
作者 熊贵平 王扩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7-72,共6页
孝文十四年匈奴大举南"侵",缘由何在?汉廷招降纳叛方略的实施所引发的匈奴人口外流是导致此次匈奴进攻的原因,其目的是断绝汉廷对匈奴民众的招纳,阻止人口外流。这次战争使汉廷的招降纳叛方略中断近二十年之久。
关键词 汉朝 孝文十四年 匈奴 人口外流 侵略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汉经学的式微与魏晋玄学的孕育——论王符《潜夫论》治道思想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2
4
作者 方军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4-89,共6页
王符《潜夫论》治道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两汉经学的式微与魏晋玄学的孕育中得以显现出来,其表现有三:一是其治道思想作为社会批判思潮的代表性;二是其所关注时代问题的转变,围绕本末、名实、才性诸问题而展开;三是王符治道思想中所彰显... 王符《潜夫论》治道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两汉经学的式微与魏晋玄学的孕育中得以显现出来,其表现有三:一是其治道思想作为社会批判思潮的代表性;二是其所关注时代问题的转变,围绕本末、名实、才性诸问题而展开;三是王符治道思想中所彰显出的人本理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 人本理性 历史地位 治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朝对匈奴的分化与瓦解方略述论 被引量:4
5
作者 熊贵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76-81,共6页
汉代对匈奴的分化与瓦解方略手段多样,总体上效果明显,其中和亲与互市在匈奴的分裂过程中作用极为重要,招降纳叛方略则随着时势变化不断调整,同时呈现出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
关键词 汉匈关系 和亲 互市 招降纳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符君道思想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方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77,共6页
对于君道与和谐政治秩序的讨论是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王符作为东汉中后期重要的思想家,一直都在关注着当时政治社会的运转情况。他的天民合一的民本思想是其君道论的基础,君道内涵规定为明暗之理和公私之分,同时把君德德目... 对于君道与和谐政治秩序的讨论是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王符作为东汉中后期重要的思想家,一直都在关注着当时政治社会的运转情况。他的天民合一的民本思想是其君道论的基础,君道内涵规定为明暗之理和公私之分,同时把君德德目也规约为纳谏、受言与责己。王符对于和谐政治社会关注颇多,这集中体现在他的关于"和"的论述和定义上,和谐的治道愿景一直都是《潜夫论》所追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道 治道 王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夷制夷方略及其在汉代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熊贵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7-81,98,共6页
以夷制夷方略是战国以来中原民族政权统治者在依靠自身力量之外,寻求其他民族的力量以驾驭、牵制、抗衡、打击给自身带来威胁的另一民族力量,实现其民族政策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农业与游牧民族二元对立下新型战争的挑战和武帝外事四... 以夷制夷方略是战国以来中原民族政权统治者在依靠自身力量之外,寻求其他民族的力量以驾驭、牵制、抗衡、打击给自身带来威胁的另一民族力量,实现其民族政策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农业与游牧民族二元对立下新型战争的挑战和武帝外事四夷对以夷制夷方略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汉武帝 民族关系 以夷制夷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治道视角论王符天人合一思想
8
作者 方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6,共4页
本文由治道视角入手,从天人合一于阴阳、天人合一于人、天人合一于宜三个方面,论述了王符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并相应论证了治道之行为合法性、治道之价值论与方法论等治道的形而上依据问题。
关键词 治道 阴阳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