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弘扬徽商精神 发展安徽经济——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首届“双月论坛”观点摘要
1
作者 陈艳君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安徽财经大学 发展研究中心 安徽经济 徽商精神 大学经济 论坛 摘要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安徽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思考
2
作者 黄少鹏 朱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357-12359,共3页
回顾了安徽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沿革与成效,分析了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给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以及资源、环境和新农村建设等因素的约束和新要求,最后对现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提出了新思考。
关键词 安徽省 农业循环经济 新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成熟期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少鹏 胡登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25,共5页
根据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成熟期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指出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城市支柱产业成熟期进行转型,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了成熟期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结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淮南市... 根据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成熟期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指出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城市支柱产业成熟期进行转型,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了成熟期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结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淮南市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导向和途径及其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可持续发展 成熟期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效率的淮河流域绿色发展困境及其破解对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任志安 陈博文 《资源与产业》 2018年第5期16-27,共12页
着力破解陷入经济增长减缓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绿色发展困境,已经成为淮河流域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绿色发展理论,从生态效率角度,结合淮河流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探析了淮河流域绿色发展困境的表现和特征,并从理论上对导致... 着力破解陷入经济增长减缓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绿色发展困境,已经成为淮河流域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绿色发展理论,从生态效率角度,结合淮河流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探析了淮河流域绿色发展困境的表现和特征,并从理论上对导致淮河流域绿色发展困境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生态效率为评价手段,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其进行测算,实证检验了生态效率低下是导致淮河流域陷入绿色发展困境的根本所在。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客观分析了影响淮河流域生态效率低下的内在因素,结果显示,淮河流域资源型产业对其他各产业发展起到关键性影响,因此,仅对单个产业或某些因素进行调整无法根本解决淮河流域绿色发展面临的种种难题。为此,淮河流域应当主要从健全法制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和引进科研人才三方面入手,促进技术进步,提升生态效率,破解绿色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生态效率 绿色发展 生态技术进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玉玺 董刚 《蚌埠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0-64,共5页
通过对195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运用边限检验-VEC误差修正模型各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试对中国碳排放、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能源结构、就业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边限检验结果显示,这些变量间存在着三种长... 通过对195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运用边限检验-VEC误差修正模型各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试对中国碳排放、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能源结构、就业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边限检验结果显示,这些变量间存在着三种长期协整关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证实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就业人数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能源消费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原因,而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没有因果关系,能源结构的调整对中国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消费 能源结构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技术经济史研究的开拓之作——读《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研究》
6
作者 陈艳君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3年第4期115-120,共6页
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近代化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代,尤其在江南地区,表现更为突出。这不仅体现在以工业化为核心内容的江南区域现代化的到来,也体现在生产技术转型与技术主体的社会角色转换方面,余同元教授的新著《传统工匠现代... 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近代化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代,尤其在江南地区,表现更为突出。这不仅体现在以工业化为核心内容的江南区域现代化的到来,也体现在生产技术转型与技术主体的社会角色转换方面,余同元教授的新著《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研究——以江南早期工业化中工匠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为中心》(以下简称《工匠转型》),针对这一主题展示了新颖的视角与独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匠 江南地区 转型研究 技术主体 经济史研究 区域现代化 早期工业化 技术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拉动型的我国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7
作者 汪燕敏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1-53,共3页
消费、投资和出口被称为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因此本文将我国GDP、消费、投资和出口作为一个系统,检验它们之间的长短期关系,基于检验结论而解释我国宏观经济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协整 格兰杰检验 弱外生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消费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冠宇 朱明许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0-213,共4页
为探寻安徽省碳排放总量变动的影响因素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基于安徽省1995~2009年能源碳排放量,利用Kaya恒等式和Laspeyres指数分解方法,分析了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人均GDP和常住人口规模对碳排放变动的贡献。结果表明,人均产出... 为探寻安徽省碳排放总量变动的影响因素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基于安徽省1995~2009年能源碳排放量,利用Kaya恒等式和Laspeyres指数分解方法,分析了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人均GDP和常住人口规模对碳排放变动的贡献。结果表明,人均产出效应是促进碳排放增加的主要拉动因素,累积贡献率为149.03%;能源强度效应是唯一抑制碳排放增加的因素,累积贡献率为-100.12%;其他两因素对碳排放增加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并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重点关注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强度 产出效应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塌陷区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郑涛 黄少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9-112,共4页
通过与煤炭矿区传统污水处理方式进行比较,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利用塌陷区构建人工湿地的方法进行污水处理的优势。
关键词 煤矿塌陷区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少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36,共5页
以淮北市为例,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与转型发展的关系,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能否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现有的发展状态和依托条件有关,但关键在于从依赖狭义的资源资本发展转向广义的资源资本发展,全面提... 以淮北市为例,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与转型发展的关系,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能否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现有的发展状态和依托条件有关,但关键在于从依赖狭义的资源资本发展转向广义的资源资本发展,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 城市转型 广义资本 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居民代际贫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汪燕敏 龙莹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24-27,共4页
代际贫困是贫困代际转移的产出,是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本文基于CHNS数据对我国代际贫困表现和特点进行了统计描述,发现按照2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我国的代际贫困现象比较严重。其次,建立计量模型揭示了贫困代际转移的概率,代际收... 代际贫困是贫困代际转移的产出,是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本文基于CHNS数据对我国代际贫困表现和特点进行了统计描述,发现按照2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我国的代际贫困现象比较严重。其次,建立计量模型揭示了贫困代际转移的概率,代际收入弹性约为0.8,表明我国的社会流动性低于发达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贫困 贫困代际转移 代际收入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徽州农业发展述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艳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7期233-236,共4页
分析了明代徽州人多地少矛盾日益突显的状况,研究了明代徽州通过因地制宜、多种经营,解决人多地少的压力,以及通过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完善了防洪、抗旱、灌溉和排涝系统。认为明代徽州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业生产结构... 分析了明代徽州人多地少矛盾日益突显的状况,研究了明代徽州通过因地制宜、多种经营,解决人多地少的压力,以及通过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完善了防洪、抗旱、灌溉和排涝系统。认为明代徽州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趋于合理化,并展望了今后需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黴州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安徽农民增收路径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明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2期181-182,共2页
选取了几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应用有关农民收入的历史数据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寻找其根源,探讨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收入 路径选择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难点与突破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志安 邢皓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3-22,共10页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是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难题的关键手段之一。通过构建熵值-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在收入分配、环境治理与营商环境方面的不足是制约其现代...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是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难题的关键手段之一。通过构建熵值-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在收入分配、环境治理与营商环境方面的不足是制约其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城乡协调发展、生态保护与开放发展方面的诸多劣势,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影响明显;产业创新不强、第三产业占比低等对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也存在一定的影响。皖北地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以实施“124”的突破策略,即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1条主线”,把握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这“2个重点”,做好组织领导、制度供给、战略引领与环境治理等“4个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灰色关联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体制改革30年:经验与趋势”学术研讨会综述
15
作者 陈艳君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经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发展研究中心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炭物流网络体系优化及其政策建议 被引量:34
16
作者 武云亮 黄少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29,33,共4页
以煤炭物流网络体系的构成要素为基础,构建了煤炭物流网络体系结构图。从煤炭物流结点、物流通道、交易平台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煤炭物流网络体系现状,提出了优化煤炭物流网络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煤炭物流 物流网络 系统优化 物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输问题“悖论”存在的条件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桂元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7年第1期37-40,57,共5页
首先探讨了运输问题“悖论”存在的条件和表上作业法的调整方法,然后指出了通过运输问题数学模型挖潜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多反而少”现象存在的对偶条件。
关键词 运筹学 运输问题 “多反而少”现象 检验数 对偶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电影产业营销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艳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59,共3页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融入大众生活,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中不可离开的工具。可以说,“‘互联网基因’全面渗透到电影产业之中,互联网企业全面投资电影公司、深入渗透电影制作、颠覆性地影响电影营销,...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融入大众生活,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中不可离开的工具。可以说,“‘互联网基因’全面渗透到电影产业之中,互联网企业全面投资电影公司、深入渗透电影制作、颠覆性地影响电影营销,甚至创造了‘网生代’的电影新概念。‘互联网+电影’正在成为中国电影产业‘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中国电影 产业营销 大众生活 电影产业 互联网企业 电影公司 电影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戏本科教育热的冷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艳君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89-94,共6页
地方戏本科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多剧种教学的繁荣局面,推动了地方戏的传承和发展。高校地方戏本科教育热是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召唤,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强劲需求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另一方面,... 地方戏本科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多剧种教学的繁荣局面,推动了地方戏的传承和发展。高校地方戏本科教育热是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召唤,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强劲需求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另一方面,高校在地方戏本科教育热潮中也存在盲目性和草率性,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戏高级人才培养模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地方戏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徽商的消费行为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艳君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7-70,共4页
徽商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其消费行为表现为阶段性、亲情性、宗族性、公益性、商业性和文化性等特征。这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科学消费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辩证... 徽商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其消费行为表现为阶段性、亲情性、宗族性、公益性、商业性和文化性等特征。这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科学消费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辩证理解俭与奢,合理进行消费;提高消费主体的素质,文明健康消费;热心公益事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正确认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和谐消费,提高精神文化消费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徽商 消费行为 现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