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1985-2005 |
吴治民
|
《技术经济》
|
2007 |
3
|
|
|
2
|
金融体系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丁忠明
万光彩
|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3
|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评价 |
汪增洋
|
《华东经济管理》
|
2006 |
9
|
|
|
4
|
安徽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证研究 |
周加来
余羚羚
朱道才
|
《华东经济管理》
|
2006 |
14
|
|
|
5
|
指导性经济计划:日本模式与启示 |
谢汪送
陈圣飞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6
|
农村合作金融重构路径分析——基于内外部治理关系解构视角 |
潘淑娟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
7
|
安徽省区域间不同资本的分配研究 |
潘庄晨
潘淑娟
周加来
|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
8
|
扩展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个阐释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框架 |
万光彩
|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9
|
IPO“低定价”现象的经济学解释及实证分析 |
颜廷峰
|
《技术经济》
|
2006 |
3
|
|
|
10
|
以公平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
黄邦根
|
《技术经济》
|
2006 |
2
|
|
|
11
|
货币需求计量的经济模型构建 |
刘莉
万光彩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
12
|
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黄邦根
|
《技术经济》
|
2005 |
1
|
|
|
13
|
我国人口增长的经济教育因素的实证分析 |
王浩
|
《西北人口》
|
2006 |
2
|
|
|
14
|
资源与需求双重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
郑美华
|
《技术经济》
|
2006 |
1
|
|
|
15
|
相互制保险:安徽农业保险模式的理性选择 |
谢汪送
郑美华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7 |
3
|
|
|
16
|
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我国股市非理性繁荣研究 |
于志慧
|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7 |
1
|
|
|
17
|
农业保险:上海经验与安徽发展之路 |
谢汪送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7 |
2
|
|
|
18
|
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及其路径选择 |
任森春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19
|
基于地下经济行为的博弈分析 |
蒋玲
|
《技术经济》
|
2007 |
0 |
|
|
20
|
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
黄邦根
|
《华东经济管理》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