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锯齿式加工过程中棉花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周万怀 李浩 +3 位作者 梁后军 徐守东 张若宇 李玉林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6-283,共8页
为了给棉花采后加工的减损、保护棉花纤维内在品质指标和改善棉花加工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提出基于多项棉花纤维品质指标构造棉花综合品质指标(CCVIL),并研究该指标在典型加工工艺流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前典型加工工艺流程... 为了给棉花采后加工的减损、保护棉花纤维内在品质指标和改善棉花加工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提出基于多项棉花纤维品质指标构造棉花综合品质指标(CCVIL),并研究该指标在典型加工工艺流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前典型加工工艺流程中第4道工序(提净式籽棉清理)、第6道工序(锯齿轧花)和第9道工序(锯齿式皮棉清理)分别导致CCVIL降低0.0921、0.1851、0.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锯齿加工 综合品质 棉花综合品质指标 采后加工减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7年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定量预测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庆霞 刘从九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6期164-165,共2页
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化作业指标主要包括机耕水平、机播水平、机收水平,本文根据安徽省1995-2005年的历史数据,采取移动平均预测与回归预测... 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化作业指标主要包括机耕水平、机播水平、机收水平,本文根据安徽省1995-2005年的历史数据,采取移动平均预测与回归预测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了2007-2017年安徽省机械化耕、播、收作业水平,得出的结论为安徽农业机械化机耕水平很高,但是机播、机收水平不高,需要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作业水平 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根数的近红外测量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晓峰 吴国新 徐守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9-123,共5页
为准确测量棉纤维的根数,该文建立了一个近红外光电检测系统,其光源为940 nm波长的LED。试验中使用了8个年份、颜色等级有差异的棉纤维试样,测量不同纤维根数以及对应的相对消光量。结果表明,棉纤维的消光特性与输入光强有关。对同样数... 为准确测量棉纤维的根数,该文建立了一个近红外光电检测系统,其光源为940 nm波长的LED。试验中使用了8个年份、颜色等级有差异的棉纤维试样,测量不同纤维根数以及对应的相对消光量。结果表明,棉纤维的消光特性与输入光强有关。对同样数量的棉纤维,输入光强增大,相对消光量减小。数据分析表明,纤维根数是相对消光量的正指数函数,它远比经典朗伯定律描述的纤维光学特性要好。将该函数作为预测方程,纤维根数预测在95%的置信水平上有R2=0.99。试验中,棉纤维的颜色等级与成熟年份对其近红外光学特性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近红外光谱 光电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品质长度的图像测量 被引量:5
4
作者 何晓峰 刘文耀 吴国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8-35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棉纤维品质长度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使用CCD、计算机、高亮度光源构成的精准测量系统而实现,它能够准确测量Hertel曲线上任意一点的纤维累积根数。基于随机分布理论,建立了纤维长度分布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对主体长... 提出了一种新的棉纤维品质长度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使用CCD、计算机、高亮度光源构成的精准测量系统而实现,它能够准确测量Hertel曲线上任意一点的纤维累积根数。基于随机分布理论,建立了纤维长度分布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对主体长度以上纤维各个长度进行分段测量。实验表明,本方法的测量结果与Y111结果高度相关,测量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品质长度 Y111 图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籽棉颜色分级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守东 冷奕锦 吴国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40,共7页
为解决籽棉颜色分级问题,构造了一个基于L*a*b*颜色空间的色度检测仪,主要由颜色传感器、光源及外围电路构成。针对用于籽棉颜色等级检测2个关键指标(反射率、黄度)输出不稳定问题,采用了4层BP神经网络和5块标准色板进行反复训练,使得... 为解决籽棉颜色分级问题,构造了一个基于L*a*b*颜色空间的色度检测仪,主要由颜色传感器、光源及外围电路构成。针对用于籽棉颜色等级检测2个关键指标(反射率、黄度)输出不稳定问题,采用了4层BP神经网络和5块标准色板进行反复训练,使得校准后的反射率的变异系数小于0.21%,黄度的变异系数小于1.13%。在籽棉颜色等级检测实验中,制作了覆盖12个颜色等级的480个测试样。经过反复实验发现,使用该色度检测仪对1个测试样品,需要均匀分布10个测量点结果的平均值,才能得到稳定的色度测量值。最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480个籽棉试样数据进行分析,其中:80%用于训练;20%用于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对12个颜色等级的480个样品进行测试,得到的检测准确率都超过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棉 籽棉颜色分级 颜色传感器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刘丹丹 刘从九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21期17-19,共3页
旅游观光农业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内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从生态、产业化、文化、市场营销等方面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观光农业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