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看“中国模式”的普遍性意义 |
张早林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2
|
论中国政治参与的非均衡性及其化解 |
叶战备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3
|
网络社会心态的特征及调适对策 |
唐子茜
曹勇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4
|
中国传统书院文化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
张晓婧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5
|
论实现“国富”到“民富”的主要途径 |
王琳
宋守信
唐子茜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6
|
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
杨新明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1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