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0
1
作者 彭万胜 陈信 +3 位作者 李冬娥 张云莲 王磊 刘恩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358-363,共6页
目的评价高渗盐水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4月。获得... 目的评价高渗盐水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4月。获得高渗盐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RCT文献。依据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和其他偏倚来源进行文献偏倚评价。应用RevMan5.1.1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分析;无法进行Meta分析时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 10篇RCT文献进入Meta分析。文献偏倚评价结果显示,8篇文献存在低度偏倚风险,2篇文献存在中度偏倚风险。①高渗盐水组较对照组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MD=-1.33d,95%CI:-1.63~-1.03d,P<0.00001)。②高渗盐水组较对照组可显著降低治疗后临床病情严重度评分(第1天:MD=-0.77,95%CI:-1.30~-0.24,P=0.004;第2天:MD=-1.15,95%CI:-1.86~-0.44,P=0.001;第3天:MD=-1.43,95%CI:-1.87~-0.99,P<0.00001)。③高渗盐水组较对照组可显著缩短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和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MD分别为-1.16d(95%CI:-1.43~-0.89d,P<0.00001)、-1.12d(95%CI:-1.34~-0.89d,P<0.00001)和-1.30d(95%CI:-2.29~-0.32d,P=0.009)。④高渗盐水组住院率、再住院率、呼吸窘迫评分和治疗后3d胸部X线片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高渗盐水组未观察到急性支气管痉挛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现有证据显示,高渗盐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并能降低患儿临床病情严重度评分,可显著缩短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和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毛细支气管炎 高渗盐水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评价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预防性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彭万胜 陈信 +3 位作者 杨小云 诸宏伟 王磊 刘恩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目的评价早产儿早期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减少呼吸机应用、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以(prophylactic nasal CPAP OR early nasal CPAP)AND(preterm infants OR low birth weightinfants),经鼻持... 目的评价早产儿早期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减少呼吸机应用、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以(prophylactic nasal CPAP OR early nasal CPAP)AND(preterm infants OR low birth weightinfants),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ND(早产儿OR低出生体重儿)为英中文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12月,并辅以手工检索。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分析;无法进行Meta分析时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 8篇RCT文献进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NCPAP组未能显著降低早产儿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率(RR=-0.09,95%CI:-0.19~0.02,P=0.09)、RDS发生率(RR=0.81,95%CI:0.59~1.1,P=0.18)和病死率(RR=0.88,95%CI:0.72~1.09,P=0.25);NCPAP组能显著减少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率(RR=0.72,95%CI:0.64~0.80,P﹤0.00001)。NCPAP组未能显著减少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时间(MD=-1.91d,95%CI:-6.47~4.45d,P=0.72)及氧气应用时间(MD=-0.46d,95%CI:-6.55~5.63d,P=0.88)。NCPAP组除增加气胸的发生率外,并未明显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早期应用NCPAP可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但增加了气胸的发生率;未能减少早产儿呼吸机应用、RDS发生率和病死率,未增加除气胸外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 预防 呼吸窘迫综合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洁洁 徐家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生存,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粒细胞减少症。近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G-CSF对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文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生存,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粒细胞减少症。近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G-CSF对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文章阐述了G-CSF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在川崎病血管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苏贵灵 陈兰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3-495,共3页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儿童急性自限性全身血管炎症综合征,以冠状动脉受损为主。目前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而KD患儿急性期与中性粒细胞有关的流行病学资料、病理学改变、中性粒细胞酶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酶抗体的变...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儿童急性自限性全身血管炎症综合征,以冠状动脉受损为主。目前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而KD患儿急性期与中性粒细胞有关的流行病学资料、病理学改变、中性粒细胞酶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酶抗体的变化,以及针对中性粒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均提示中性粒细胞参与KD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该文就中性粒细胞在川崎病血管损伤中作用进行了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中性粒细胞 冠状动脉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