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解蛋黄的乳化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敢 董世建 李述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06-315,共10页
蛋黄具有突出的营养价值和乳化特性,是一种重要的食品配料。天然蛋黄中存在的不溶性颗粒结构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历的热处理可能会导致蛋黄乳液的乳化稳定性较差。水解作为一种安全、高效且低能耗的改性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蛋黄乳化... 蛋黄具有突出的营养价值和乳化特性,是一种重要的食品配料。天然蛋黄中存在的不溶性颗粒结构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历的热处理可能会导致蛋黄乳液的乳化稳定性较差。水解作为一种安全、高效且低能耗的改性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蛋黄乳化性的改善研究中。本文综述了水解对蛋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乳化特性的影响,并结合生产实际的需要,探讨了蛋黄水解产物异味的产生机制及脱除工艺。最后总结了基于蛋黄乳化性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概况,以期为蛋黄水解改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 蛋白质 限制性酶解 乳化性 异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清溶菌酶抑菌特性与活性提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霍嘉颖 潘丽 +2 位作者 辛小娟 董世建 李述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9-38,共10页
溶菌酶作为鸡蛋清中重要蛋白质之一,因其含量丰富且具有优异的抑菌活性,在食品、医药、养殖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溶菌酶虽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敏感性较低,限制其工业化持续发展。此外,复杂的应用环境及其作用时间... 溶菌酶作为鸡蛋清中重要蛋白质之一,因其含量丰富且具有优异的抑菌活性,在食品、医药、养殖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溶菌酶虽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敏感性较低,限制其工业化持续发展。此外,复杂的应用环境及其作用时间也会影响鸡蛋清溶菌酶的抑菌活性。目前,常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性以增强其抑菌特性。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鸡蛋清溶菌酶的抑菌特性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从提取纯化、抑菌机理、修饰改性及应用4个方面详细总结其研究进展,为明确溶菌酶抑菌特性的分子机制提供新见解,旨在最大程度地发挥鸡蛋清溶菌酶的应用价值,为实现其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溶菌酶 抑菌特性 修饰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黄冷冻凝胶化的产生原因及抑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田 李凤红 +4 位作者 李鑫 董世建 李述刚 黄群 何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9-47,共9页
蛋黄是一个由多样化蛋白质组成的复杂的超分子结构体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功能特性。冷冻保藏是工业上常用的延长蛋黄保质期、提高运输便捷性的有效方式。但在低温条件下,蛋黄内部的蛋白质会发生聚集,导致蛋黄凝胶化,从而出现... 蛋黄是一个由多样化蛋白质组成的复杂的超分子结构体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功能特性。冷冻保藏是工业上常用的延长蛋黄保质期、提高运输便捷性的有效方式。但在低温条件下,蛋黄内部的蛋白质会发生聚集,导致蛋黄凝胶化,从而出现流动性降低、溶解性下降等问题,影响其功能特性,不利于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本文介绍蛋黄的组成结构、功能特性,以及蛋黄冷冻原因和蛋黄凝胶化的形成机制,论述蛋黄的冷冻凝胶化对蛋黄品质的影响,重点阐述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蛋黄进行预处理,抑制冷冻过程中蛋白质的聚集,对抑制蛋黄冷冻凝胶化的产生、改善冷冻蛋黄的品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 冷冻凝胶化 品质劣变 蛋白质聚集 抑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处理对蛋清粉脱腥效果及改善机制
4
作者 辛小娟 刘颖 +6 位作者 马璐璐 霍嘉颖 高英 董世建 刘丽娅 王凤忠 李述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78-186,共9页
本研究探究不同臭氧处理时间(0、10、20、30、40、50 min)对蛋清粉脱腥效果及其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组(0 min)相比,臭氧处理导致蛋清粉中的特征腥味物质(香叶基丙酮、1-辛烯-3-醇、辛醛和壬醛)含量下降40.94%以上,感官腥味在2... 本研究探究不同臭氧处理时间(0、10、20、30、40、50 min)对蛋清粉脱腥效果及其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组(0 min)相比,臭氧处理导致蛋清粉中的特征腥味物质(香叶基丙酮、1-辛烯-3-醇、辛醛和壬醛)含量下降40.94%以上,感官腥味在20 min时达到最低值(降低75%);此时,蛋清蛋白处于轻度氧化,蛋白结构展开趋于无序,羰基含量增加,内源荧光强度降低,粒径增大。此外,荧光猝灭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表明,蛋清蛋白与腥味物质结合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相互作用,主要结合在由Leu66、Lys69、Glu87E、Ala87F、Cys87H、Glu129、Tyr130、Cys133、Gly320等氨基酸组成的疏水空腔中。臭氧处理20 min时,蛋清蛋白-腥味物质作用力与未处理组相比降低45.98%,释放腥味物质,感官腥味降低,从而达到脱腥的目的。综上,臭氧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蛋清粉的腥味,处理20 min脱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粉 腥味 臭氧处理 蛋白质结构 结合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蛋黄及其组分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建荣 刘嘉涵 +4 位作者 王跃猛 吴越 焦涵 吕建浩 李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68-378,共11页
蛋黄营养丰富、结构复杂,其主要组分为蛋黄颗粒(egg yolk granules,EYGs)与蛋黄浆质(egg yolk plasma,EYP)两部分。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同处理方法对蛋黄及其组分的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均具有较大影响,而蛋白质理化性质及微观结构的... 蛋黄营养丰富、结构复杂,其主要组分为蛋黄颗粒(egg yolk granules,EYGs)与蛋黄浆质(egg yolk plasma,EYP)两部分。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同处理方法对蛋黄及其组分的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均具有较大影响,而蛋白质理化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其功能特性。因此,本文综述了盐腌处理、碱处理、热处理和酶法处理对蛋黄及其组分(EYGs和EYP)理化性质(表面疏水性、油脂渗出量、蛋白质溶解度等)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对不同方法处理后蛋黄及其组分功能特性的变化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蛋黄组分理化性质及微观结构对其功能特性的影响提供更加明确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颗粒 蛋黄浆质 处理方法 理化性质 微观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处理辅助大豆分离蛋白改善蛋黄乳化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毕雅雯 刘晶 +3 位作者 蒋艳 涂勇刚 董世建 徐明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7,共8页
蛋黄(Egg yolk,EY)的乳化特性易受加工因素影响,为了改善其乳化性能,采用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辅以超声处理,探究不同超声功率对大豆分离蛋白改善蛋黄乳液乳化性及蛋黄蛋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Y中添加SPI,可以显... 蛋黄(Egg yolk,EY)的乳化特性易受加工因素影响,为了改善其乳化性能,采用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辅以超声处理,探究不同超声功率对大豆分离蛋白改善蛋黄乳液乳化性及蛋黄蛋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Y中添加SPI,可以显著提高EY的乳化活性(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和乳化稳定性(Emulsifying stability index,ESI)(P<0.05)。超声处理可以进一步改善EY-SPI的乳化性,在150 W的超声处理下,EY-SPI乳液的ESI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粒径及乳析指数显著降低(P<0.05);界面蛋白吸附量显著提高(P<0.05),静电排斥力显著增强(P<0.05);乳滴分布更均匀。因此,大豆分离蛋白辅以超声处理可以有效改善EY乳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 大豆分离蛋白 超声波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禽蛋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刘颖 李述刚 +3 位作者 李秀婷 马美湖 董世建 高英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4-228,共5页
文章结合相关调研数据,分析了新冠疫情蔓延对中国禽蛋各生产环节的影响和产生的原因,探究了禽蛋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并从政府、企业、科研和消费者等多个视角探讨了疫情常态化下中国禽蛋产业发展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禽蛋 贮运保鲜 科研创新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黄蛋白-植酸静电复合物对蛋黄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晶 毕雅雯 +1 位作者 董世建 徐明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7,共7页
为改善蛋黄(egg yolk,EY)在酸性乳液体系的物理稳定性,采用EY蛋白与植酸(phytic acid,PA)形成静电复合物稳定EY乳液。研究酸性条件下PA质量分数(0%~0.8%)对EY蛋白及EY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 H 3.0时,EY与0.012 5%~0.8%PA形... 为改善蛋黄(egg yolk,EY)在酸性乳液体系的物理稳定性,采用EY蛋白与植酸(phytic acid,PA)形成静电复合物稳定EY乳液。研究酸性条件下PA质量分数(0%~0.8%)对EY蛋白及EY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 H 3.0时,EY与0.012 5%~0.8%PA形成不溶性的静电复合物EY-PA;最优质量分数(0.2%)PA与含1%蛋白的EY形成复合物制备乳液较对照组的乳液黏度升高,粒径及乳析指数显著降低(P<0.05),界面蛋白质吸附量显著提高(P<0.05),乳滴分布更均匀,乳液的抗聚结效果提高。因此,EY蛋白与PA形成的静电复合物可调控EY乳液的理化特性,提高EY在酸性乳液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蛋白 植酸 酸性乳液 物理稳定性 静电复合物 螯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溶菌酶相转变对聚乙烯包装材料的抗菌生物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战 付星 +1 位作者 董世建 李述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0-217,共8页
目的:通过相转变改性聚乙烯(polyethylene,PE)薄膜,以改善其抗菌性。方法:通过将10 mmol/L三(2-羧乙基)膦(tris(2-carrboxyethyl)phosphine,TCEP)溶液和2 mg/mL溶菌酶溶液等体积混合,研究在不同反应时间下,溶菌酶相转变产物类淀粉聚集体... 目的:通过相转变改性聚乙烯(polyethylene,PE)薄膜,以改善其抗菌性。方法:通过将10 mmol/L三(2-羧乙基)膦(tris(2-carrboxyethyl)phosphine,TCEP)溶液和2 mg/mL溶菌酶溶液等体积混合,研究在不同反应时间下,溶菌酶相转变产物类淀粉聚集体对PE膜的生物改性作用。结果: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混合溶液的粒径逐渐增大,当改性时间达到60 min时,混合溶液的平均粒径由531.2 nm增加至2305 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溶菌酶相转变溶液在PE膜上形成的涂层接枝上了羧基、羟基、氨基等亲水性基团,且O元素含量增加,S、P元素实现从无到有,改性120 min时涂层均匀致密,无过度融合现象,且涂层在不同温度等条件下均可稳定地附着在PE膜载体上,与未改性的PE膜相比,经不同时间改性后的PE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均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效果。结论:经溶菌酶相转变改性后的PE膜可为食品提供更好的包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聚乙烯膜 溶菌酶相转变 抗菌性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拉酱黏度降低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海芳 刘茵 +3 位作者 叶林峰 刘思乐 周已琴 邓永东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20期61-63,共3页
沙拉酱作为一种西式调味品,近年来也逐渐进入国人视野,开发出更加符合中国人口味、应用更加广泛的沙拉酱。但是,沙拉酱也出现了较为突出的问题——黏度下降,黏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成品沙拉酱体态的好坏,因此在产品黏度下降的问... 沙拉酱作为一种西式调味品,近年来也逐渐进入国人视野,开发出更加符合中国人口味、应用更加广泛的沙拉酱。但是,沙拉酱也出现了较为突出的问题——黏度下降,黏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成品沙拉酱体态的好坏,因此在产品黏度下降的问题上展开相关原因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拉酱 黏度 淀粉 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