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新品种荃银33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史良国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2期95-96,共2页
荃银338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荃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以Q218为母本,Q306自交系为父本选育的高产型普通杂交玉米新品种。文中介绍了该品种的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其... 荃银338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荃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以Q218为母本,Q306自交系为父本选育的高产型普通杂交玉米新品种。文中介绍了该品种的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荃银338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荃银高科新两优系列防伪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从合 陈金节 +1 位作者 周桂香 严志 《园艺与种苗》 CAS 2011年第1期5-15,共11页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广占63-4S为母本、具隐性浅褐色颖壳的爪哇稻材料M95为父本,杂交育成颖壳具浅褐色标记性状的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新安S(稃色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并以新安S为母本,配组了多个带有浅褐色标记的防伪稻...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广占63-4S为母本、具隐性浅褐色颖壳的爪哇稻材料M95为父本,杂交育成颖壳具浅褐色标记性状的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新安S(稃色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并以新安S为母本,配组了多个带有浅褐色标记的防伪稻新品种。这项技术在全国尚为首创,能够快速、简便、直观、准确鉴别杂交水稻种子的真假,同时为机械化制种混播色选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了制种产量,降低了成本,且可有效杜绝假种子坑农现象,在杂交稻制种上具有重要意义。其配组的新两优6号、新两优106、新两优901、新两优343、新两优香4等高产优质新两优系列防伪稻,商品属性突出,或耐肥抗倒,适应性广,或口味佳,带有香气,或粒型较大,适应了不同生长环境的需要,满足了不同农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荃银高科种业 杂交水稻 浅褐色稃壳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稳产杂交稻新组合荃香优1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3
作者 王珍珍 陈琳 +6 位作者 张宏伟 严志 杨占烈 甘雨 向关伦 郝留根 郭慧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139-141,145,共4页
荃香优118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三系不育系荃香9A为母本、黔恢118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有效穗多、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在2018-2019年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140.45... 荃香优118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三系不育系荃香9A为母本、黔恢118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有效穗多、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在2018-2019年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140.45 kg/hm2,比对照增产7.37%。202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贵州省低海拔区作单季中稻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荃香优11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荃香优118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种——荃银棉3号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林 张从合 +2 位作者 杨维学 张克龙 居仁宏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29,共1页
荃银棉3号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种,2009年通过安徽省审定(皖棉2009005),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241号],获准在长江流域棉区生产应用。
关键词 农业转基因生物 杂交种 棉区 抗虫 安全证书 长江流域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荃银棉8号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林 周乾 +1 位作者 王慧 张从合 《中国棉花》 2016年第10期36-37,共2页
优质、高产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荃银棉8号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通过安徽省和国家审定。本文介绍了荃银棉8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水平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关键词 棉花 杂交种 转基因 抗虫 产量 荃银棉8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荃银7号在不同生态区的种植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乾 王林 张海鹏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8期43-45,共3页
该文以棉花新品种荃银7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鉴定荃银7号在安徽省各棉区的适应性,为安徽省棉花新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荃银7号在沿江地区生育期比江淮地区短约2d;开花吐絮早,单株果枝数与江淮棉区相比略少,皮棉产量... 该文以棉花新品种荃银7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鉴定荃银7号在安徽省各棉区的适应性,为安徽省棉花新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荃银7号在沿江地区生育期比江淮地区短约2d;开花吐絮早,单株果枝数与江淮棉区相比略少,皮棉产量平均增产比江淮棉区略低。与对照组皖杂5号相比,其生育期在118至120d,属中熟陆地棉品种。单株果枝数和单株成铃数略少,但由于单铃重、子指、衣指、衣分比对照高,产量仍然增加显著。荃银7号在沿江棉区优于江淮棉区,农艺性状较好,产量显著增加。由于受到高温干旱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平均霜前花率为93.39%。皮棉产量比对照增产达到5%以上,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荃银7号比对照组抗枯萎耐黄萎,纤维品质较好,有利于丰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荃银7号 农艺性状 丰产性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棉荃银2号生理特性研究
7
作者 周乾 王林 周桃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8期40-42,共3页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的棉花新品种"荃银2号"是转双价抗虫基因杂交棉。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荃银2号具有较强的光合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多,丰产、稳产性好,抗性强,皮棉产量较对照皖...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的棉花新品种"荃银2号"是转双价抗虫基因杂交棉。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荃银2号具有较强的光合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多,丰产、稳产性好,抗性强,皮棉产量较对照皖杂5号增产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光合速率 干物质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荃优银泰香占特征特性及其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8
作者 张玉梅 王颖 +1 位作者 贺起荣 蒋家平 《园艺与种苗》 CAS 2022年第4期67-68,82,共3页
介绍了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荃优银泰香占的特征特性及作一季中稻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择秧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减量施肥、干湿交替灌溉、病虫防治和及时收割等技术要点,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产量品质潜力及在增加水稻种植效益方... 介绍了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荃优银泰香占的特征特性及作一季中稻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择秧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减量施肥、干湿交替灌溉、病虫防治和及时收割等技术要点,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产量品质潜力及在增加水稻种植效益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荃优银泰香占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三系杂交中稻荃优9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少希 陈文富 +5 位作者 李诚 王合勤 王冲勇 姚艳红 殷纪伟 宋运钟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8-22,共5页
荃优9是长沙碧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中稻迟熟组合,以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荃9311A为母本、R1833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具有产量高、生育期适中、广适性、抗倒伏等特点。2022年通过湖... 荃优9是长沙碧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中稻迟熟组合,以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荃9311A为母本、R1833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具有产量高、生育期适中、广适性、抗倒伏等特点。202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荃优9选育的具体过程,以及该品种在区域试验中农艺性状表现,并对其丰产栽培技术和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水稻 荃优9 高产 选育 栽培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荃时S的选育与应用
10
作者 丁友奇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8期94-95,98,共3页
介绍了荃时S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配组应用及繁殖技术要点。荃时S是以银312S为母本,与配合力好的优良恢复系YR0822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育性转换起点温度较低、不育性稳定、异交率高、抗倒伏、米质优等特... 介绍了荃时S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配组应用及繁殖技术要点。荃时S是以银312S为母本,与配合力好的优良恢复系YR0822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育性转换起点温度较低、不育性稳定、异交率高、抗倒伏、米质优等特点,202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该不育系与恢复系银泰香占配制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时两优泰香具有中抗稻瘟病、米质达部标优1级、丰产等特点,并获得2022年(第四届)安徽省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籼稻金奖,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荃时S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11
作者 庞战士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5期85-87,100,共4页
从生长习性、繁殖机制、形态特征以及品种多样性等方面对水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全面解析。其中,详细介绍了水稻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揭示了种子至成熟植株的发育过程,并对影响该过程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还探讨了水稻对不同... 从生长习性、繁殖机制、形态特征以及品种多样性等方面对水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全面解析。其中,详细介绍了水稻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揭示了种子至成熟植株的发育过程,并对影响该过程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还探讨了水稻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通过遗传特性分析,进一步阐明了水稻品种改良的潜力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物学特性 生长习性 繁殖机制 品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荃麦725选育与体会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莉 何贤芳 +3 位作者 刘泽 朱全贵 葛勇 汪建来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5-110,共6页
选育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是推动小麦持续增长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安徽荃银高科通过“科企合作育种”模式创新,利用4个品种聚合杂交和灾害多发的逆境选择压力,经多年选择、多点鉴定,选育出高产中感-中抗赤霉... 选育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是推动小麦持续增长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安徽荃银高科通过“科企合作育种”模式创新,利用4个品种聚合杂交和灾害多发的逆境选择压力,经多年选择、多点鉴定,选育出高产中感-中抗赤霉病高白度软质小麦新品种荃麦725。本文介绍了荃麦725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丰产性、品质、抗病抗逆性、适宜区域和栽培要点。结合育种实践提出了沿淮、淮北小麦育种重点主攻穗数和千粒重,重视容重、赤霉病抗性改良及全产业链加强科企合作等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质小麦 荃麦725 育种 产量 容重 赤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荃两优系列杂交稻品种耐热性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慧 张从合 +7 位作者 严志 申广勒 周桂香 杨韦 方玉 黄艳玲 庞战士 李方宝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83,共5页
以优质水稻不育系荃211S为母本选育的13个荃两优系列杂交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智能温室进行高温胁迫处理,分析品种的耐热性和高温胁迫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耐热性与其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 以优质水稻不育系荃211S为母本选育的13个荃两优系列杂交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智能温室进行高温胁迫处理,分析品种的耐热性和高温胁迫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耐热性与其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荃两优系列杂交稻品种耐热性水平整体较强,其耐热系数与经过高温胁迫后品种的整精米率、碱消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垩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经过高温胁迫后,品种的整精米率、碱消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普遍降低,垩白度普遍增加;耐热性强的水稻品种经过高温胁迫处理后,其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胶稠度等主要米质指标的变幅小于高温相对敏感的品种。本研究为选育耐高温优质水稻品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荃两优系列 荃211S 高温胁迫 稻米品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荃优丝苗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合勤 陈金节 +3 位作者 张从合 张云虎 严志 陈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0期23-24,37,共3页
荃优丝苗是用不育系荃9311A和恢复系五山丝苗配组选育的三系杂交中籼水稻组合,该组合2013~2015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水稻区试和生产试验,与对照丰两优四号比,其熟期略早,增产明显,抗性更好,米质更优。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 荃优丝苗是用不育系荃9311A和恢复系五山丝苗配组选育的三系杂交中籼水稻组合,该组合2013~2015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水稻区试和生产试验,与对照丰两优四号比,其熟期略早,增产明显,抗性更好,米质更优。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028。该研究介绍了荃优丝苗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以及制种技术要点,以期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荃优丝苗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稻曲病致病机理、病害监测方式的探讨及展望
15
作者 钱朝伟 张从合 +6 位作者 庞战士 申广勒 俞程 杨龙树 严志 万家运 刘兴江 《中国种业》 2025年第3期14-20,共7页
稻曲病已成为危害水稻生产安全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其的防治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对稻曲病的防治能力也被认为是国家应对粮食与健康安全能力的体现。鉴于稻曲病的危害严重性,从稻曲病危害及致病机理出发,列举了水稻稻曲病可能存在的抗病基... 稻曲病已成为危害水稻生产安全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其的防治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对稻曲病的防治能力也被认为是国家应对粮食与健康安全能力的体现。鉴于稻曲病的危害严重性,从稻曲病危害及致病机理出发,列举了水稻稻曲病可能存在的抗病基因,并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探讨了水稻稻曲病对于水稻的侵染方式以及基于遥感技术针对稻曲病发病规律监测的可能性,展望了针对籼粳杂交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导致的稻曲病暴发的可能性,同时根据已有防治技术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稻曲病防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 致病机制 防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品质的影响因素、相关基因及改良途径等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思 王慧 +3 位作者 吴浩然 李侠芳 黄艳玲 张从合 《中国种业》 2025年第8期8-13,18,共7页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健康水平。通过对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栽培方式等)进行综述,探讨与稻米品质相关的关键基因及其功能。此外,还总结了当前稻...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健康水平。通过对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栽培方式等)进行综述,探讨与稻米品质相关的关键基因及其功能。此外,还总结了当前稻米品质改良的主要途径,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基因编辑技术等,并对未来稻米品质研究的方向和挑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稻米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相关基因 影响因素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a23基因的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体系与应用
17
作者 杨龙树 张从合 +2 位作者 严志 申广勒 陈祖龙 《中国种业》 2025年第6期21-24,共4页
水稻白叶枯病(BB,Bacterial blight)是全球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制约水稻产量的提高和生产稳定性,威胁世界粮食安全。因此,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迫在眉睫,然而当前育种应用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多为垂直抗性基因,易导致抗性丧失,Xa2... 水稻白叶枯病(BB,Bacterial blight)是全球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制约水稻产量的提高和生产稳定性,威胁世界粮食安全。因此,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迫在眉睫,然而当前育种应用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多为垂直抗性基因,易导致抗性丧失,Xa23等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的育种应用是当前水稻育种的重要课题。阐述了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基于Xa23基因搭建的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体系,成功选育了高抗白叶枯病的两系不育系双抗6S和恢复系兔恢3号,二者配组的组合白叶枯病抗性均达到中抗以上。相关内容可为水稻抗白叶枯病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白叶枯病 育种应用 育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抗倒抗病中籼杂交稻荃两优2118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申广勒 张从合 +7 位作者 严志 庞战士 陈琳 李方宝 刘兴江 张云虎 杨龙树 王睿昊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8期78-80,共3页
荃两优2118是荃银高科以两系不育系荃211S为母本,以抗稻瘟病优质恢复系YR0822为父本组配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抗稻瘟病、高产抗倒、生育期适宜、稻米品质优的特点,适宜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 荃两优2118是荃银高科以两系不育系荃211S为母本,以抗稻瘟病优质恢复系YR0822为父本组配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抗稻瘟病、高产抗倒、生育期适宜、稻米品质优的特点,适宜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荃两优2118于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80025)。该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优质 抗倒抗病 荃两优2118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抗倒抗病中籼杂交稻荃两优丝苗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广勒 张从合 +7 位作者 庞战士 严志 陈琳 张云虎 李方宝 刘兴江 杨龙树 王睿昊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6期56-58,共3页
荃两优丝苗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两系不育系荃211S为母本,以常规稻五山丝苗为父本组配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76041)。该组合具有高抗稻瘟病、高产抗倒、生育期适宜、稻米品质优的特点。适宜江... 荃两优丝苗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两系不育系荃211S为母本,以常规稻五山丝苗为父本组配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76041)。该组合具有高抗稻瘟病、高产抗倒、生育期适宜、稻米品质优的特点。适宜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优质 抗倒抗病 荃两优丝苗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籼型温光敏核不育系银312S的选育 被引量:3
20
作者 严志 张从合 +5 位作者 申广勒 陈琳 张云虎 庞战士 李方宝 刘兴江 《中国种业》 2021年第4期84-86,共3页
银312S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抗倒性强、异交率高的两系不育系1892S为母本、米质优的两系不育系新安S为父本杂交,利用海南自然低温和人工低温冷灌对育性进行筛选,经8代育成的不育起点温度低、米质优、异交率高的两系不育系。... 银312S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抗倒性强、异交率高的两系不育系1892S为母本、米质优的两系不育系新安S为父本杂交,利用海南自然低温和人工低温冷灌对育性进行筛选,经8代育成的不育起点温度低、米质优、异交率高的两系不育系。2018年9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由银312S配组的品种已有2个通过国家审定:银两优606(国审稻20206178)和银两优3028(国审稻20206177)。对银312S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配组优势等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不育系 银312S 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