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服装表演专业就业岗位分析与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袁传刚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2期23-24,共2页
为了适应多元化就业岗位格局,服装表演专业应实施“一目标、分阶段、多方向”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文化基础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综合课、职业基本能力训练课、专项职业能力课和选修课模块构成。这六大课程模块将服装表演专... 为了适应多元化就业岗位格局,服装表演专业应实施“一目标、分阶段、多方向”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文化基础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综合课、职业基本能力训练课、专项职业能力课和选修课模块构成。这六大课程模块将服装表演专业培养过程分为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和专业方向技能培养两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服装表演 就业岗位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丝织物天然染料染色综述 被引量:54
2
作者 陈秀芳 金隽 唐林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6,共6页
回顾了中国天然染料及其对真丝织物染色的历史,介绍了近年来各种天然染料如茶叶、茜草、艾蒿等对真丝织物染色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真丝织物天然染料染色在来源和价格、结构和性能、染色牢度及色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 回顾了中国天然染料及其对真丝织物染色的历史,介绍了近年来各种天然染料如茶叶、茜草、艾蒿等对真丝织物染色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真丝织物天然染料染色在来源和价格、结构和性能、染色牢度及色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天然染料新资源,补充色谱;完善天然染料的提取工艺,从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以及其他工业生产的废料中获得染料,降低成本;研究天然染料的化学结构、染色原理和保健功能;探索新的染色工艺,寻找新的媒染剂,在提高染色牢度和得色量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认为真丝织物天然染料染色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织物 天然染料 染色 媒染剂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经编弹力泳装面料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袁传刚 王府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了解新型聚酯纤维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经编弹力泳装面料的弹性,用PTT纤维织制的经编弹力泳装面料,与锦纶(PA)和涤纶(PET)织制的经编弹力泳装面料进行对比研究.实测了它们15N和5次及25N和9次定负荷的拉伸性能,比较了它们的弹性... 为了解新型聚酯纤维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经编弹力泳装面料的弹性,用PTT纤维织制的经编弹力泳装面料,与锦纶(PA)和涤纶(PET)织制的经编弹力泳装面料进行对比研究.实测了它们15N和5次及25N和9次定负荷的拉伸性能,比较了它们的弹性回复率、塑性变形率和拉伸弹性伸长率;为进一步寻找3种面料的弹性回复率变化规律,列出了它们弹性回复率的回归方程式.结果显示,PTT经编弹力泳装面料断裂强力较小、伸长率较大,具有优异的弹力回复性,是制作泳装的理想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 泳装面料 拉伸性能 弹性回复率 回归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蚕丝及其织物的性质与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瞿永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8-50,共3页
简述了彩色蚕丝的形成方法;分析了彩色蚕丝的形态结构及性质;表明了彩色蚕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保暖性、吸放湿性、紫外线吸收性、抗菌能力;指出彩色蚕丝及其织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彩色蚕丝 织物 形成 性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氧漂活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倪中秀 沈华 +1 位作者 沈丽 朱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1-726,共6页
为解决纯棉针织物练漂温度高、能耗大等问题,制备了能用于低温漂白的锰配合物MnⅡ(L)(ClO4)2(其中L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并研究了双氧水用量、配合物浓度、NaOH用量、练漂温度和练漂时间共5个工艺因素对漂白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 为解决纯棉针织物练漂温度高、能耗大等问题,制备了能用于低温漂白的锰配合物MnⅡ(L)(ClO4)2(其中L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并研究了双氧水用量、配合物浓度、NaOH用量、练漂温度和练漂时间共5个工艺因素对漂白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DM-1361用量为0.5g/L,DM-1408用量为1g/L,H2O2(35%)用量为8g/L,NaOH用量为6g/L,配合物浓度为20μmol/L,练漂温度为70℃,练漂时间为50min,浴比为1:10.结果表明:低温优化工艺整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毛效略差于传统工艺,但达到服用要求;顶破强力与织物失重率均优于传统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配合物 棉针织物 低温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茶染料染色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陈秀芳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7,共5页
介绍了茶叶的分类和化学成分、茶染料的提取方法及其染色原理和工艺,总结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在茶染料对棉、蚕丝、苎麻、涤纶等纤维进行染色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茶染料对各类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染色牢度测试及影响因素的分... 介绍了茶叶的分类和化学成分、茶染料的提取方法及其染色原理和工艺,总结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在茶染料对棉、蚕丝、苎麻、涤纶等纤维进行染色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茶染料对各类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染色牢度测试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列举了茶染料用于生产的实例,织物经茶染料处理后,不但具有持久的茶叶清香,而且具有亲肤、除臭、抗菌和防过敏等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可对人体起到保健作用,符合人们追求绿色环保和高品质生活理念,是理想的新型家纺面料。此外还分析了茶染料染色除臭、防过敏、抗菌等优点及上染率和固色率不高、染色牢度不好等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染料 染色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锦纶羽绒面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金隽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28,共3页
以锦纶6为原料,通过不同的组织设计、加工方法和工艺,得到不同的超细锦纶羽绒面料,研究了锦纶纱线单丝数、经纬密比值、染色加工方式、后整理加工工艺等对面料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加工方式和工艺条件,从而为实际生产提供... 以锦纶6为原料,通过不同的组织设计、加工方法和工艺,得到不同的超细锦纶羽绒面料,研究了锦纶纱线单丝数、经纬密比值、染色加工方式、后整理加工工艺等对面料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加工方式和工艺条件,从而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和参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超细锦纶面料纱线单丝数的增加,羽绒面料撕裂强力和防钻绒性能随之增加;同规格的面料,经纬密度比越接近1∶1,撕裂强力越大,滑移越小,防钻绒性能也越好;染色加工中,采用溢流染色机绳状染色较经轴染色机平幅染色面料的防钻绒效果较好、滑移较小,撕裂强力也较好;采用相同细度的纱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水性PU胶整理较其他的后整理加工方式,面料的防钻绒效果和撕裂强力较好、滑移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锦纶 单丝数 经纬密比值 撕裂强力 防钻绒性 缝线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黄色蚕丝、白色蚕丝织物服用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瞿永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1-43,共3页
通过对相同规格的天然黄色蚕丝织物和白色蚕丝织物服用性能的对比实验,比较了两种织物在服用性能方面的差异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然黄色蚕丝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和断裂伸长率均优于白色蚕丝织物;而抗皱回复性、断... 通过对相同规格的天然黄色蚕丝织物和白色蚕丝织物服用性能的对比实验,比较了两种织物在服用性能方面的差异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然黄色蚕丝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和断裂伸长率均优于白色蚕丝织物;而抗皱回复性、断裂强力和耐磨性比后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蚕丝 桑蚕丝 织物 服用性能 测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绉组织矩阵约束条件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吕慧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4-37,共4页
为检查绉组织设计中纹板和穿综矩阵设计的合理性,提出一种绉组织矩阵约束条件模型的建立方法。根据绉组织浮长分布要求,建立相邻连续3行纹板行向量的约束条件模型,并以此判断纹板矩阵设计的合理性。结合随机穿综方法,按照综片数分组产... 为检查绉组织设计中纹板和穿综矩阵设计的合理性,提出一种绉组织矩阵约束条件模型的建立方法。根据绉组织浮长分布要求,建立相邻连续3行纹板行向量的约束条件模型,并以此判断纹板矩阵设计的合理性。结合随机穿综方法,按照综片数分组产生穿综单元矩阵,建立各组穿综单元矩阵的约束条件模型,并以此判断穿综矩阵设计的合理性。研究表明,纹板和穿综矩阵约束条件模型的建立,能够快速实现对纹板、穿综矩阵的合理性判断,并最终建立符合绉组织浮长分布要求的绉组织矩阵。这种方法为基于省综法的绉组织矩阵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绉组织 约束条件 纹板矩阵 穿综矩阵 省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逍遥津公园的改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疏梅 何疏悦 王乌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55-57,67,共4页
通过分析逍遥津公园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对逍遥津公园进行保护与更新改造的可行性方法,力求证实通过这项改造将使此地块在交通流量、业态功能、地区形象及商业价值中均能取得长足发展,为今后的城市旧公园改造设计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逍遥津公园 资源利用 规划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涤麻灰色塔丝隆的防水透湿整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隽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34,共4页
将锦纶和涤纶纤维混纺的ATY纱线织成塔丝隆风格,利用两种纤维染色性能的不同,使布面呈现出双色(麻灰色)效果。影响锦/涤塔丝隆麻灰色面料手感与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始染pH值、升温速率、染色温度和时间等。结果显示,始染pH值4.0~4... 将锦纶和涤纶纤维混纺的ATY纱线织成塔丝隆风格,利用两种纤维染色性能的不同,使布面呈现出双色(麻灰色)效果。影响锦/涤塔丝隆麻灰色面料手感与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始染pH值、升温速率、染色温度和时间等。结果显示,始染pH值4.0~4.2,105℃染色30min,可以获得较好的麻灰色效果;通过轧光、涂层整理,可达到防水透湿要求。轧光温度175℃,压力80kg,轧2次,涂层干胶克重控制在30-35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纺交织物 染整 麻灰色 手感 防水透湿 锦纶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用反应性抗菌整理剂的应用性能
12
作者 倪中秀 李杰国 +2 位作者 沈华 高琴文 朱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6-310,共5页
对自制的棉用反应性抗菌整理剂进行应用性能的探讨,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整理工艺,即浴比为1∶10,吸附温度为65℃,吸附时间为35min,固着温度为85℃,固着时间为25min,无水硫酸钠用量为40g/L,无水碳酸钠用量为30g/L.抗菌试验结果表明:随... 对自制的棉用反应性抗菌整理剂进行应用性能的探讨,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整理工艺,即浴比为1∶10,吸附温度为65℃,吸附时间为35min,固着温度为85℃,固着时间为25min,无水硫酸钠用量为40g/L,无水碳酸钠用量为30g/L.抗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抗菌整理剂用量的增加,织物的抗菌效果也增加,当抗菌剂用量达到10%(相对织物质量百分比,owf)时,织物对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达100%;多次洗涤后织物的抗菌率有所下降,但50次洗涤后织物的抗菌率仍在82%以上.同时试验也表明,经抗菌整理后织物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整理剂 棉织物 抗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特色单面纬编面料的开发
13
作者 吕慧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65,104,共3页
介绍了在4针道单面大圆机上开发特色单面纬编面料的编织工艺,包括六角网眼面料、斜纹面料、横竖条醋酸面料、起皱面料、乔赛面料。编织工艺包括原料规格、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及面料参数等。从原料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编织过程... 介绍了在4针道单面大圆机上开发特色单面纬编面料的编织工艺,包括六角网眼面料、斜纹面料、横竖条醋酸面料、起皱面料、乔赛面料。编织工艺包括原料规格、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及面料参数等。从原料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编织过程或染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各个面料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角网眼面料 斜纹面料 横竖条醋酸面料 起皱面料 乔赛面料 编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