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化工技术类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郝建文 戴晨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4-156,176,共4页
介绍了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化工技术类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现状、特色,重点阐述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立足培养化工行业高等技能人才的指导思想和"三结合,五合一"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基于... 介绍了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化工技术类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现状、特色,重点阐述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立足培养化工行业高等技能人才的指导思想和"三结合,五合一"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职业资格内嵌的教学内容、基于现代教学技术的教学手段、四位一体的教学考核以及"内培外引"师资队伍建设举措。最后总结了示范中心在学生竞赛、教学研究成果、特色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实验 实训 化工技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化杰 张波 +1 位作者 胡昊 张永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8-641,共14页
在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逐渐常态化之下,联防联控治理的新模式已成为解决区域性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措施.利用2015年冬季(2015年11月8日—2016年1月20日)、2016年冬季(2016年11月8日—2017年1月20日)安徽省16个城市大气污染物(NO_2、... 在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逐渐常态化之下,联防联控治理的新模式已成为解决区域性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措施.利用2015年冬季(2015年11月8日—2016年1月20日)、2016年冬季(2016年11月8日—2017年1月20日)安徽省16个城市大气污染物(NO_2、SO_2、CO、O3、PM_(10)、PM2.5)浓度数据,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障碍度模型,分析大气污染物的时空格局特征,描述其演变规律和总体走向,诊断区域大气污染物中的首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安徽省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具有时间波动性和空间非均衡性,NO_2、O3、PM_(10)和PM2.5指数水平表现为递增态势,整体呈现"两高一低",即皖北高(0.050 3)、中部地区高(0.050 1)和皖南低(0.040 5)的态势,年际变化呈增长趋势,空间分异度变化较大;(2)安徽省大气污染物耦合度较高,基本维持在拮抗阶段(2015年冬季和2016年冬季耦合度年均值分别为0.480、0.479),皖北呈增加态势,而中、南部城市主要呈略微降低趋势;包括极度失调和严重失调两种类型(2015年冬季和2016年冬季协调度平均值分别为0.114、0.123);(3)安徽省内各城市大气污染物在全省范围内热、冷点分布迥异,2015年冬季和2016年冬季主要经历了聚拢(NO_2、O3向中部城市聚拢)和北迁(PM_(10)、PM2.5往北迁)两个过程.研究显示,结合安徽省大气污染物障碍度测量分析,优化和量化区域大气污染物中的首要障碍因子,可为有效开展地区大气污染的防控治理及区域联动提供有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耦合协调度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障碍度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DOM检测及环境行为研究
3
作者 王化杰 桂和荣 刘桂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27,共7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DOM为分析对象,综述了DOM的分析检测技术方法,包括树脂/超滤膜分离技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3D-EEM)等,并就含碳气态化合物(CO2和CH4)的资源化利用和液相中DOM,尤以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s)的环... 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DOM为分析对象,综述了DOM的分析检测技术方法,包括树脂/超滤膜分离技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3D-EEM)等,并就含碳气态化合物(CO2和CH4)的资源化利用和液相中DOM,尤以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s)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准确评估和客观分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DOM的环境行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含碳气态化合物 溶解性有机物(DOM) 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s) 分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式教学在生物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1期284-285,共2页
分析了生物化工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探究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工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包括科研促进教学、教学模式改革、企业技术专家参与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生物化工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离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磊 宋文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15-17,共3页
综述了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作用机理,包括胞外沉淀作用、菌体表面吸附与络合效应、静电结合作用、离子交换型吸附、氧化还原、微沉积作用、胞内累积效应。
关键词 微生物吸附 金属离子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igin软件在凝胶色谱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戴晨伟 郝建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3-46,共4页
介绍了基于条法切片模型、线性拟合、间隔取点、微分、积分等方法,利用Origin 8.0软件处理凝胶色谱淋出曲线数据获得聚合物数均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微分和累积重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的原理及过程。该方法不需要借助凝胶色谱... 介绍了基于条法切片模型、线性拟合、间隔取点、微分、积分等方法,利用Origin 8.0软件处理凝胶色谱淋出曲线数据获得聚合物数均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微分和累积重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的原理及过程。该方法不需要借助凝胶色谱工作站,易于掌握、成本低廉。处理结果对比表明,利用Origin 8.0软件,采用介绍的方法处理凝胶色谱淋出曲线数据能获得与专业凝胶色谱工作站近似的处理结果。此法适合没有配置专业凝胶色谱工作站的凝胶色谱系统数据处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色谱 聚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基杂化膜道南渗析去除Cu^(2+)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郝建文 戴晨伟 +1 位作者 刘永春 杨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离子交换膜是发展道南渗析去除Cu^(2+)的关键部分。首先由单体聚合制备含有离子交换基团的共聚物,然后以PVA为基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共聚物质量分数的PVA基有机-无机杂化阳离子交换膜。在此基础上,评价道南渗析去除Cu^(2+... 离子交换膜是发展道南渗析去除Cu^(2+)的关键部分。首先由单体聚合制备含有离子交换基团的共聚物,然后以PVA为基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共聚物质量分数的PVA基有机-无机杂化阳离子交换膜。在此基础上,评价道南渗析去除Cu^(2+)性能。通过分析渗透通量,系统讨论了共聚物质量分数、接受侧H+浓度对道南渗析去除Cu^(2+)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共聚物和PVA的质量比从0.25∶4增加到1∶4,Cu^(2+)的渗透通量从4.825×10^(-10)mol/cm^2·s增加到10.01×10^(-10)mol/cm2·s;而接受侧H+浓度的增加对渗透通量的影响呈现先增加后保持基本不变的变化趋势。膜结构和接受侧H+浓度两者协同影响杂化阳离子交换膜道南渗析去除Cu^(2+)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杂化膜 道南渗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CS/PVA交联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郝建文 戴晨伟 +1 位作者 刘永春 杨情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5,共4页
壳聚糖是来源广泛、廉价、低毒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作为离子交换膜材料的潜在优势。通过将壳聚糖(CS)与1,3-丙烷酸内酯(PS)的开环磺化反应获得离子交换能力。为提高其力学性能和克服磺化以后成膜性下降的缺点,采取与聚乙烯醇(PVA)共混... 壳聚糖是来源广泛、廉价、低毒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作为离子交换膜材料的潜在优势。通过将壳聚糖(CS)与1,3-丙烷酸内酯(PS)的开环磺化反应获得离子交换能力。为提高其力学性能和克服磺化以后成膜性下降的缺点,采取与聚乙烯醇(PVA)共混、加入正硅酸四乙酯(TEOS)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实现交联。采用流延法制备出一系列磺化CS含量不同的新型磺化壳聚糖/聚乙烯醇/二氧化硅杂化阳离子交换膜。运用ATR-FTIR、SEM、TGA、DMA进行表征,并测试了杂化膜的离子交换容量、水含量及线性膨胀率等。结果表明:离子交换容量的范围是0.10~0.65 mmol/g,水含量和线性膨胀率的范围分别为10%~25%,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杂化 离子交换膜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基交联杂化膜的制备与道南渗析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郝建文 戴晨伟 +1 位作者 刘永春 杨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2,29,共7页
道南渗析是浓度梯度驱动的选择性膜过程,可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Cu^(2+).适合道南渗析用膜的开发是目前道南渗析技术的瓶颈.先由单体聚合制备含有离子交换基团的共聚物,然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共聚物含量的PVA基... 道南渗析是浓度梯度驱动的选择性膜过程,可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Cu^(2+).适合道南渗析用膜的开发是目前道南渗析技术的瓶颈.先由单体聚合制备含有离子交换基团的共聚物,然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共聚物含量的PVA基交联有机-无机杂化阳离子交换膜,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离子交换容量和水含量测量等进行性质表征和开展道南渗析去除Cu^(2+)实验.通过考察Cu^(2+)渗透通量,探讨杂化膜共聚物含量和接受液中H^+浓度对杂化膜去除Cu^(2+)效果的影响,并与商品阳离子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杂化膜的渗透通量随着共聚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H^+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基本保持不变;在相同条件下,杂化膜的最高渗透通量约为商品阳离子膜的3倍.这表明,制备的PVA/SiO_2杂化阳离子交换膜在道南渗析法去除废水中Cu^(2+)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杂化膜 道南渗析 渗透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改性壳聚糖杂化膜的制备及其碱回收性能
10
作者 郝建文 戴晨伟 +1 位作者 刘永春 杨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2,共6页
采用壳聚糖(CS)和1,3-丙磺酸内酯反应生成—SO3H基团并依次加入聚乙烯醇(PVA)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通过溶胶-凝胶法与磺化CS交联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磺化CS含量的新型磺化PVA/CS/SiO_2杂化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 采用壳聚糖(CS)和1,3-丙磺酸内酯反应生成—SO3H基团并依次加入聚乙烯醇(PVA)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通过溶胶-凝胶法与磺化CS交联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磺化CS含量的新型磺化PVA/CS/SiO_2杂化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态热力学测试技术、以及离子交换容量,含水量、线性膨胀率等数据系统地研究了磺化CS含量对杂化膜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的水含量、线性膨胀率和离子交换容量的范围分别为10%~25%、15%~20%、0.10~0.65 mmol/g;制备的杂化膜拥有优异的OH^-离子渗析性能和可接受的选择性,渗析系数(UOH)和分离因子(S)范围分别为0.013 5~0.016 0 m/h、15.6~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杂化 扩散渗析 碱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外电场刺激对MFC性能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郭婧 宣凤琴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6期173-177,182,共6页
为了解电压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MFC)的影响,将硝酸盐还原和电刺激相结合,研究了以硝酸盐废水作为阴极液时,施加短暂外接电压对MF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外部电压会影响MFC在其稳定运行过程中的性能,即使在移除电压后,这种影响仍... 为了解电压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MFC)的影响,将硝酸盐还原和电刺激相结合,研究了以硝酸盐废水作为阴极液时,施加短暂外接电压对MF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外部电压会影响MFC在其稳定运行过程中的性能,即使在移除电压后,这种影响仍然存在;在外部电压为0.5、0.8和1.1 V的情况下,MFC的化学需氧量的降解效率有所提高,最佳施加外接电压为1.1 V;与没有施加外部电压的空白对照组相比,在1.1 V的条件下,MFC的化学需氧量降解效率以及在稳定产电周期内的电流密度和硝酸盐去除效率均有所提高;在电压为1.1 V的MFC反应器中稳定产电运行阶段最大功率密度为2035.08 mW/m~3;在外接电压为0.5 V和0.8 V时,对MFC的电化学性能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短暂外加电压对MFC反应器性能影响的持续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外接电压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