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的制备与电致变色性能
1
作者 陈传胜 李熙瑞 张青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1-409,共9页
本文采用溶剂热和电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WO_(3)/PEDOT)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对实验样品进行表面结构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电致变色性能测试。测试显示WO_(3)/PEDOT纳米线阵列直径约为15-55 nm。透射... 本文采用溶剂热和电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三氧化钨/聚(3,4-乙烯二氧噻吩)(WO_(3)/PEDOT)核壳纳米线阵列薄膜,对实验样品进行表面结构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电致变色性能测试。测试显示WO_(3)/PEDOT纳米线阵列直径约为15-55 nm。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证实WO_(3)/PEDOT纳米线阵列薄膜为核壳结构,X射线衍射花样和拉曼光谱证明核壳结构为六方相的WO_(3)核与非晶PEDOT薄壳层所组成。循环伏安曲线显示WO_(3)/PEDOT纳米线的电化学反应为扩散控制过程。WO_(3)/PEDOT纳米线在波长为633 nm处获得了对比度为78.2%、着色时间为4.6 s、褪色时间为2.0 s以及着色效率为78.6 cm^(2)/C的优异特性,由于核与壳层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复合结构的变色响应速度和循环稳定性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在智能显示、节能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钨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 核壳纳米结构 溶剂热 电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PMMA壁材相变储能微胶囊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中立 胡先海 +2 位作者 吴礼丽 谢金刚 江照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6,23,共6页
以石蜡作为芯材,以有机硅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壁材制备了相变微胶囊(MicroPCM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等方法分析了MicroPCMs的产物成分、表观形貌、储热能力和热稳定性。... 以石蜡作为芯材,以有机硅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壁材制备了相变微胶囊(MicroPCM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等方法分析了MicroPCMs的产物成分、表观形貌、储热能力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含硅聚氨酯预聚体含量的提高,MicroPCMs表面逐渐趋于致密和光滑,相变焓和石蜡含量也随之提高,最优时熔融焓达98.6 J/g,结晶焓达97.9 J/g,石蜡质量分数达70.3%,耐热性也随之提高,最优时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最大分解速率温度分别为335.6℃和4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化 储能 石蜡 有机硅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相容性改性氯化石蜡阻燃增塑剂的合成及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中立 胡先海 +2 位作者 王西弱 程从亮 谢金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共6页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模仿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化学结构,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环氧脂肪酸甲酯改性氯化石蜡,通过化学键将其引入氯化石蜡,以达到提高氯化石蜡与PVC相容性、增加氯化石蜡增塑效果和增塑效率的目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模仿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化学结构,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环氧脂肪酸甲酯改性氯化石蜡,通过化学键将其引入氯化石蜡,以达到提高氯化石蜡与PVC相容性、增加氯化石蜡增塑效果和增塑效率的目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FT-IR结果表明,氯化石蜡分子中成功引入环氧脂肪酸甲酯基团;DSC结果表明,与传统氯化石蜡增塑剂相比,改性氯化石蜡增塑PVC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10.4℃;增塑效率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氯化石蜡较改性前提高38%;极限氧指数(LOI)结果表明,改性氯化石蜡增塑PVC材料的阻燃性较传统酯类增塑剂增塑PVC材料提高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石蜡 环氧脂肪酸甲酯 增塑剂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化石蜡增塑剂的分子设计及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礼丽 王中立 +3 位作者 胡先海 程从亮 王西弱 谢金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2-137,共6页
通过分子设计,采用亲核取代的方法将间苯二甲酸酯结构引入氯化石蜡,研究了改性氯化石蜡对聚氯乙烯(PVC)增塑糊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增塑后PVC非晶态结构调控和演变过程,讨论了改性氯化石蜡酯基烷烃链碳原子数量对增塑效果的... 通过分子设计,采用亲核取代的方法将间苯二甲酸酯结构引入氯化石蜡,研究了改性氯化石蜡对聚氯乙烯(PVC)增塑糊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增塑后PVC非晶态结构调控和演变过程,讨论了改性氯化石蜡酯基烷烃链碳原子数量对增塑效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酯基烷烃链碳原子数量的增加,PVC增塑糊和增塑PVC制品的各项性能均呈现先优后劣的趋势,在碳原子数为5时达到最优,体系黏度较未改性氯化石蜡增塑糊的黏度下降41%,拉伸强度较使用未改性氯化石蜡提高了97.87%,增塑效率提高44%,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使用未改性氯化石蜡下降了20.93℃,储能模量降低232.82 MPa,改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石蜡 分子设计 亲核取代 增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型含硅水性聚氨酯壁材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中立 郭晨忱 +3 位作者 胡先海 程从亮 吴礼丽 江照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103,共8页
采用端羟基硅油(PDMS-OH)引入聚氨酯预聚体链段,利用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制备了阴离子型含硅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再将其与三缩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聚合用以包覆石蜡芯材,获得阴离子型含硅水性聚氨酯壁材相变储能微胶囊,分... 采用端羟基硅油(PDMS-OH)引入聚氨酯预聚体链段,利用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制备了阴离子型含硅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再将其与三缩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聚合用以包覆石蜡芯材,获得阴离子型含硅水性聚氨酯壁材相变储能微胶囊,分析了PDMS-OH与聚醚多元醇(PPG2000)对相变储能微胶囊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MS-OH已成功接入聚氨酯预聚体主链,且壁材已成功包覆石蜡芯材,PDMS-OH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壁材的力学强度,提高了相变储能微胶囊的芯材包覆率,其中PDMS-OH/PPG2000摩尔比为90:10时,熔融焓为157.25 J/g,结晶焓为183.17 J/g,石蜡含量达75.43%;并且有助于减小乳液中乳胶束的粒径,其中最小粒径为181.45 nm,从而大幅改善微胶囊芯材外泄的问题;另外,随着PDMS-OH/PPG2000摩尔比的提高,一段分解失重率下降幅度增大,表明芯材包覆率进一步提高,其中PDMS-OH/PPG2000摩尔比为90:10时,一段失重率达7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有机硅 阴离子型 相变储能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石蜡基支载型离子液体在极压抗磨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中立 胡先海 +2 位作者 程从亮 谢金刚 江照雯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257,共5页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将甲基咪唑引入氯化石蜡(CP)分子链中,合成氯化石蜡基支载型离子液体(CP-mimCl),并通过与基础油复配应用于极压抗磨领域。结果表明,热稳定性方面,最大分解温度CP-mimCl提高24℃,最大分解速率降低3.2%/min,并且表现出...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将甲基咪唑引入氯化石蜡(CP)分子链中,合成氯化石蜡基支载型离子液体(CP-mimCl),并通过与基础油复配应用于极压抗磨领域。结果表明,热稳定性方面,最大分解温度CP-mimCl提高24℃,最大分解速率降低3.2%/min,并且表现出分解速率较低的特点;极压抗磨性能方面,不同载荷下CP-mimCl复合混合液的平均磨斑直径较CP复合混合液降低6.8%、7.7%、7.3%,摩擦系数降低36.2%,平均p_B值增大15.7%;SEM结果表明,CP-mimCl复合混合液的磨斑形貌较CP复合混合液更为致密和细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石蜡 甲基咪唑 离子液体 极压抗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基离子液体改性PET在3D打印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中立 胡先海 +1 位作者 程从亮 谢金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35,共6页
利用自合成的咪唑基离子液体(Imi-ILs)——氯化1–磷酸乙酯–3–甲基咪唑盐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Imi-ILs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以及改性后PET材料的熔体流动情况,分析了改性后PET材料3D打印产品的表面粗糙度和... 利用自合成的咪唑基离子液体(Imi-ILs)——氯化1–磷酸乙酯–3–甲基咪唑盐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Imi-ILs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以及改性后PET材料的熔体流动情况,分析了改性后PET材料3D打印产品的表面粗糙度和打印精度,并通过数值分析推导出最大翘曲形变计算公式。结果发现,随着Imi-ILs含量的增加,改性PET材料的结晶峰向低温方向移动,起始结晶温度和结晶峰温度均减少,结晶峰半高宽也在减少,结晶速率加快,熔体流动性有所增大,打印精度有所提高,并且推导出的最大翘曲形变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3D打印精度 咪唑基离子液体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