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课程考试改革探讨——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系为例
1
作者 李凤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9期166-167,182,共3页
针对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基于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提出了《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具体的考核方式。通过实施,引导... 针对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基于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提出了《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具体的考核方式。通过实施,引导学生不断改变上课态度,全面锻炼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和不同专业知识交叉运用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课程考试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以安徽科技学院“制冷技术与冷库设计”为例
2
作者 王蓓蓓 王丽 +2 位作者 郭元新 桑宏庆 张雅娜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11期76-77,81,共3页
高校的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契机,以"制冷技术与冷库设计"课程教学为例,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翻转课堂是基于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传... 高校的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契机,以"制冷技术与冷库设计"课程教学为例,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翻转课堂是基于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的"课上教学"和"课下活动"进行互换和结合,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现实中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性差、为考试而学习的现象,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技术与冷库设计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自主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家禽产业区域布局情况调查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程玉冰 夏伦志 +2 位作者 李先保 廖菁 陈凤敏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1期162-163,184,共3页
在安徽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通过实地调研,对安徽家禽产业区域布局情况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了安徽省家禽产业区域布局的特点及其内在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对安徽省家禽产业区域布局的未来趋势进行了探索与预测,以期对安徽省... 在安徽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通过实地调研,对安徽家禽产业区域布局情况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了安徽省家禽产业区域布局的特点及其内在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对安徽省家禽产业区域布局的未来趋势进行了探索与预测,以期对安徽省家禽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产业 区域布局 发展趋势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家禽产业经济发展调查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6
4
作者 程玉冰 夏伦志 +1 位作者 李先保 廖菁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5期125-128,共4页
通过实地调研,阐述了安徽省家禽养殖的主要品种与分布、禽苗价格变化特点、养殖模式以及产业链建设等家禽产业发展状况,初步分析了安徽省家禽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家禽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安徽省 家禽产业 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inar 教学法在“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翟立公 郭元新 +1 位作者 王俊颖 王丽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8期86-88,共3页
"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是质量管理与控制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在食品原料生产、储存、加工及流通过程中的应用。在"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教学中正确的应用Seminar教学法,培养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对"... "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是质量管理与控制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在食品原料生产、储存、加工及流通过程中的应用。在"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教学中正确的应用Seminar教学法,培养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对"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学"课程的认识和评价,使该课程对学生更具吸引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 SEMINAR教学法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类专业面点实训课程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颜 郭元新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2期78-79,82,共3页
目前我国高校食品类专业发展迅猛,其中面点课程设置各有特色,但部分学校在面点实训课程的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对食品类专业面点实训课程的设置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类专业面点课程的设置和发展提供一定的... 目前我国高校食品类专业发展迅猛,其中面点课程设置各有特色,但部分学校在面点实训课程的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对食品类专业面点实训课程的设置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类专业面点课程的设置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点 实训课程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俞浩 肖新 +3 位作者 刘汉珍 周金星 马世堂 张孝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83-286,共4页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对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复制急性MIRI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血清...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对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复制急性MIRI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血清及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体外血栓长度及干、湿质量,全血及血浆黏度的影响。结果:滁菊总黄酮能显著减小MIRI大鼠心肌梗死范围,降低血清C K、L D H活性,升高血清和心肌组织中S O D活性,降低M D A含量和体外血栓长度,减轻血栓干、湿质量,改善全血黏度。结论:滁菊总黄酮对大鼠MIRI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总黄酮 WISTAR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俞浩 周国梁 +2 位作者 刘汉珍 周金星 杨剑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52-354,358,共4页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Ⅱ导联心电图J点、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Ⅱ导联心电图J点、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血栓素(TXB2)、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结果:滁菊总黄酮能够明显抑制AMI大鼠心电图J点抬高,减小心肌梗死范围,升高血清中SOD活性和6-Keto-PGF1α含量,降低血清CK、LDH活性及MDA、TXB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滁菊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总黄酮 大鼠 急性心肌缺血 脂质过氧化 血小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富集发芽大豆γ-氨基丁酸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2
9
作者 郭元新 杨润强 +2 位作者 陈惠 宋玉 顾振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试验研究氯化钠浓度、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对大豆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影响,目的是优化盐胁迫条件下发芽大豆富集GABA的最佳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豆芽在盐胁迫条件下富集G...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试验研究氯化钠浓度、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对大豆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影响,目的是优化盐胁迫条件下发芽大豆富集GABA的最佳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豆芽在盐胁迫条件下富集GABA的最优条件是氯化钠浓度133.5mmol/L、培养时间5.5d、培养温度33.3℃,在此条件预测的最高GABA富集量为1205.24μg/g。方差分析和验证实验显示,模型可准确的预测盐胁迫条件下大豆发芽过程中GABA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发芽 盐胁迫 γ-氨基丁酸富集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果蛋白质提取及SDS-PAGE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莹莹 吴彩娥 +3 位作者 杨剑婷 贾韶千 徐文斌 彭方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6-40,共5页
以白果为原料,采用不同的原料处理及蛋白质提取方法,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的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液浓度、提取液pH值为考察因素,研究白果蛋白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的白果蛋白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经... 以白果为原料,采用不同的原料处理及蛋白质提取方法,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的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液浓度、提取液pH值为考察因素,研究白果蛋白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的白果蛋白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冷冻干燥处理的白果采用Tris-HCl提取法获得的白果蛋白含量较高;Tris-HCl法提取白果蛋白的最佳工艺为pH8.5、0.15mol/L Tris-HCl溶液、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4h,白果蛋白质的提取率达到75.01%。白果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白果蛋白中约含13条亚基,主要为21kD和32kD的两种亚基,白果蛋白的亚基主要集中在31~100kD,占亚基总数的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 蛋白质 提取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三七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33
11
作者 俞浩 毛斌斌 +1 位作者 周国梁 方艳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95-298,共4页
目的:观察白背三七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白背三七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FBG)、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H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目的:观察白背三七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白背三七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FBG)、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H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白背三七总黄酮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摄食量、饮水量、FBG和血清GHB、TG、CH含量,升高血清SOD含量,降低血清MDA含量,减轻胰腺胰岛β细胞病变。结论:白背三七总黄酮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高血糖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和抑制胰腺组织细胞病理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三七总黄酮 糖尿病大鼠 空腹血糖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江慎华 吴士云 +3 位作者 马海乐 黄星奕 王振斌 廖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0-126,共7页
对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其初步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20、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4次、提取时间7 m in;总还原力、FRAP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结果均... 对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其初步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20、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4次、提取时间7 m in;总还原力、FRAP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结果均显示诃子粗提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生物活性追踪结果发现,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由存在于乙酸乙酯相的弱极性化合物组成,该相质量浓度为25、50μg/mL样品的总还原力OD700值分别为0.197±0.002和0.380±0.006,FRAP法抗氧化能力OD593分别为0.272±0.023和0.631±0.002,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6.838±0.600)%和(90.318±0.917)%。相关关系表明,诃子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为总黄酮和总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 抗氧化 提取工艺 生物活性追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总黄酮和白背三七总黄酮配伍对糖尿病血瘀证大鼠血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俞浩 张孝林 +1 位作者 熊友谊 马世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0-834,共5页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和白背三七总黄酮配伍对糖尿病血瘀证大鼠空腹血糖(FBG)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饲喂高脂饲料复合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再注射强的松龙和肾上腺素制备糖尿病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滁...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和白背三七总黄酮配伍对糖尿病血瘀证大鼠空腹血糖(FBG)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饲喂高脂饲料复合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再注射强的松龙和肾上腺素制备糖尿病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和白背三七总黄酮配伍对糖尿病血瘀证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BG)、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沉和红细胞压积、凝血参数及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减轻,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沉和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加,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滁菊总黄酮或白背三七总黄酮单独应用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降低血沉和红细胞压积,延长PT,降低FIB水平,白背三七总黄酮还具有降低FBG作用。与单独应用滁菊总黄酮或白背三七总黄酮比较,滁菊总黄酮和白背三七总黄酮配伍能显著抑制大鼠体质量减轻,降低血沉、红细胞压积及抑制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增强,显著延长APTT、TT;另外,滁菊总黄酮和白背三七总黄酮配伍降低FBG作用明显强于白背三七总黄酮,降低FIB作用显著强于滁菊总黄酮。结论滁菊总黄酮和白背三七总黄酮配伍改善糖尿病血瘀证大鼠FBG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作用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总黄酮 白背三七总黄酮 糖尿病血瘀证大鼠 空腹血糖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聚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下调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过表达抑制大鼠肝肿瘤增生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孝林 俞浩 +6 位作者 熊友谊 刘汉珍 赵磊 马世堂 周国梁 秦梅颂 周丽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0-543,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通过影响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抑制原发性肝癌的增生。方法采用口服饮水中含0.9 mmol.L-1二乙基亚硝胺10周诱发原发性肝肿瘤;20周后,治疗组大鼠每天给予肌肉注射Res 50 mg.kg-16周;26周后,处死...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通过影响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抑制原发性肝癌的增生。方法采用口服饮水中含0.9 mmol.L-1二乙基亚硝胺10周诱发原发性肝肿瘤;20周后,治疗组大鼠每天给予肌肉注射Res 50 mg.kg-16周;26周后,处死大鼠,计数肝表面癌结节数,称量和计算体重、肝重,肝/体重比,测定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变化,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Res对MLCK的表达影响,用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Res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 Res治疗组大鼠和模型组大鼠相比,体重增加,肝肿瘤结节数和肝/体重比和血清甲胎蛋白值减少或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肝组织MLCK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Res治疗可逆转MLCK的过表达水平,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 Res通过下调肝组织MLCK的表达水平诱导凋亡,抑制大鼠肝肿瘤细胞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大鼠 肝肿瘤 凋亡 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炒炭对地榆中鞣质量及止血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俞浩 毛斌斌 刘汉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观察地榆炒炭前后鞣质含有量、吸附力及止血作用的变化,探讨地榆炒炭止血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地榆炒炭前后鞣质的量和吸附力变化,观察地榆炒炭前后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和凝血参数的影... 目的观察地榆炒炭前后鞣质含有量、吸附力及止血作用的变化,探讨地榆炒炭止血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地榆炒炭前后鞣质的量和吸附力变化,观察地榆炒炭前后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和凝血参数的影响。结果地榆炒炭后鞣质量增加,吸附力增强;生地榆和地榆炭均能显著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地榆炭的作用显著强于同等剂量的生地榆;生地榆和地榆炭均能缩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地榆炭的作用显著强于同等剂量的生地榆。结论地榆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地榆炭 鞣质 吸附力 止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发芽糙米富集γ-氨基丁酸及蛋白组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春旭 王利勤 +3 位作者 郭元新 丁志刚 杨剑婷 夏定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92,共6页
为给盐胁迫处理发芽糙米的营养价值评价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以南粳46稻米为原料,探讨在盐胁迫处理下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活力、呼吸速率等生理指标和... 为给盐胁迫处理发芽糙米的营养价值评价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以南粳46稻米为原料,探讨在盐胁迫处理下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活力、呼吸速率等生理指标和4种蛋白质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正常发芽,盐胁迫使糙米芽体生长迟缓,呼吸速率增大。盐胁迫糙米发芽3 d,GABA含量和GAD活力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21.714 9 mg/100 g mf和5.784 5 U/g mf。正常及盐胁迫发芽条件下糙米清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与正常发芽球蛋白含量逐渐降低不同,盐胁迫发芽糙米球蛋白含量先增加后减少;醇溶蛋白含量在盐胁迫条件下基本不变;糙米谷蛋白在正常及盐胁迫发芽条件下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增加再减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在发芽过程中,大分子质量的蛋白亚基降解为小分子质量的亚基,供生理活动之需。发芽至2 d主要降解清蛋白中28.6、58.7 k 的亚基和球蛋白中的24.4、40.0 kDa的亚基;发芽至3 d,谷蛋白开始积累,但主要亚基组成变化不明显。醇溶蛋白主要降解的亚基为含量较少的分子质量为15.8 kDa的亚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 盐胁迫 Γ-氨基丁酸 蛋白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总黄酮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组织Wnt通路SFRP4表达 被引量:9
17
作者 缪成贵 刘健 +3 位作者 张永和 高敏 陈庆榆 何华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5-721,共7页
目的:研究中药滁菊中主要活性成分总黄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A)模型大鼠滑膜组织Wnt通路分泌型卷曲蛋白4(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4,SFRP4)基因及SFRP4下游基因β-catenin和C-myc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目的:研究中药滁菊中主要活性成分总黄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A)模型大鼠滑膜组织Wnt通路分泌型卷曲蛋白4(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4,SFRP4)基因及SFRP4下游基因β-catenin和C-myc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关节炎评分法和足爪肿胀评分法评价滁菊总黄酮(Chuju total flavonoids,CJTF)对RA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RT-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CJTF灌胃治疗对模型大鼠滑膜组织Wnt通路中SFRP4,β-catenin和C-myc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经CJTF灌胃治疗后,模型大鼠关节炎评分、足爪肿胀评分均明显下降。模型大鼠滑膜组织中SFRP4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而其下游基因β-catenin和C-myc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CJTF对RA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以SFRP4为靶点,抑制RA模型大鼠滑膜组织Wnt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总黄酮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组织 分泌型卷曲蛋白4 WNT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过程中大豆生理活性和GABA等物质含量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元新 宋玉 +2 位作者 杨润强 陈惠 顾振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55,共5页
研究了大豆发芽过程中生理活性和γ-氨基丁酸(GABA)等物质含量的变化,并对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大豆芽菜的生长加快,呼吸作用增强,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还原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G... 研究了大豆发芽过程中生理活性和γ-氨基丁酸(GABA)等物质含量的变化,并对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大豆芽菜的生长加快,呼吸作用增强,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还原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GABA含量升高,干物质含量随发芽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GABA的富集量与芽长(r=0.888)、呼吸强度(r=0.917),可溶性蛋白(r=0.878)和游离氨基酸(r=0.943)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但是和干物质含量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r=-0.915)。综合考虑大豆芽菜品质和GABA累积量等因素,大豆在30℃避光发芽5 d,是生产富含GABA豆芽的合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芽 生理活性 γ-氨基丁酸(GABA)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苦荞绿茶复合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郭元新 孙沛然 +1 位作者 李凤霞 叶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71-273,共3页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和正交实验方法,对发芽苦荞汁和绿茶汁的浸提以及调配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与配比。结果表明:苦荞麦芽汁浸提的最佳浸提条件为100℃下温火煮制2h;绿茶汁浸提最佳条件为茶水比1:60,80℃下浸提15min;发...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和正交实验方法,对发芽苦荞汁和绿茶汁的浸提以及调配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与配比。结果表明:苦荞麦芽汁浸提的最佳浸提条件为100℃下温火煮制2h;绿茶汁浸提最佳条件为茶水比1:60,80℃下浸提15min;发芽苦荞绿茶复合饮料的最优配方为:发芽苦荞汁和绿茶汁的比率为1:1,加糖量为2.5%,VC添加量为0.015%,柠檬酸添加量为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苦荞 绿茶 复合饮料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诃子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吴士云 张晓伟 +5 位作者 姚丽娅 江慎华 黄星奕 马海乐 王振斌 李永转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8-370,共3页
对诃子与龙井茶和银杏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诃子提取物总多酚含量为(211.229±8.236)mg/g、总黄酮含量为(49.509±1.362)mg/g,高含量的总多酚是其强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诃子... 对诃子与龙井茶和银杏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诃子提取物总多酚含量为(211.229±8.236)mg/g、总黄酮含量为(49.509±1.362)mg/g,高含量的总多酚是其强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诃子粗提物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BHT;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诃子粗提物进行萃取后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相抗氧化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 抗氧化 总还原力 FRAP 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