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项目驱动的“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研究生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为例
1
作者 陈春旭 李雪 +5 位作者 赵传磊 杨剑婷 于鲲 张齐 曾剑华 杜传来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为了探索与实践基于项目驱动的案例教学模式,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研究生课程“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为例,从教研目标设定与案例库建设、项目设计实施与反馈改进、教学调整优化与跨学科协同、团队建设培训与资源共享利用等方面出发... 为了探索与实践基于项目驱动的案例教学模式,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研究生课程“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为例,从教研目标设定与案例库建设、项目设计实施与反馈改进、教学调整优化与跨学科协同、团队建设培训与资源共享利用等方面出发,研究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案例教育教学新模式,为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高素质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也为高等院校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驱动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案例教学 研究生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春旭 杜传来 +5 位作者 于群 潘波 高红梅 杨剑婷 郑海波 李先保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5期115-116,120,共3页
为了探究基于“互联网+”的“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了一种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课堂教学生态、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从而展示课程思政基础理论,提高课程理论,建立和... 为了探究基于“互联网+”的“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了一种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课堂教学生态、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从而展示课程思政基础理论,提高课程理论,建立和谐、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与教育实际相结合的“食品工艺学”“互联网+”的课程思政网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艺学 课程思政 互联网+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艺学”课程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基于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春旭 李先保 +1 位作者 杜传来 郭元新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5期106-107,110,共3页
为了探究"食品工艺学"课程MOOC翻转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了一种利用MOOC平台优化课堂教学生态、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展示"食品工艺学"基础理论和前沿新技术,提高课程... 为了探究"食品工艺学"课程MOOC翻转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了一种利用MOOC平台优化课堂教学生态、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展示"食品工艺学"基础理论和前沿新技术,提高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的互动性,构建MOOC教学讲授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和考核模式3个方面的改革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艺学 MOOC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L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为例
4
作者 陈春旭 赵传磊 +4 位作者 汪姣 丁志刚 张齐 王广良 杜传来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5期106-108,112,共4页
为了探索与实践基于PBL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为例,从教研模式改革、应用能力培养、教师和学生教改积极性调动等方面出发,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教研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为学校... 为了探索与实践基于PBL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为例,从教研模式改革、应用能力培养、教师和学生教改积极性调动等方面出发,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教研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为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认证评估工作提供支撑,也为高等院校食品专业的教育教学研究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育模式 探索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个面向”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为例
5
作者 陈春旭 李雪 +4 位作者 张齐 丁志刚 于鲲 邹小欠 杜传来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6期118-120,共3页
为了适应“四个面向”的基本要求,从高等院校教育总体战略发展考虑,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办学理念。从明确办学方针、调整专业结构、制(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实行科学教学管理和改革教师队伍结构等方面出发,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 为了适应“四个面向”的基本要求,从高等院校教育总体战略发展考虑,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办学理念。从明确办学方针、调整专业结构、制(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实行科学教学管理和改革教师队伍结构等方面出发,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四个面向”建设提供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面向” 高等院校 教育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还原型纳米酶的比色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玉婷 陆清 +2 位作者 唐志永 杨涵 彭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1-321,共11页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种类多、来源广,且会在人体中蓄积,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开发高效、快捷、低检测限的便携式可视化检测装置至关重要。近年来,具有类似天然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纳米酶,因其酶活性可调、稳定性高等优点在构建比色传感...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种类多、来源广,且会在人体中蓄积,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开发高效、快捷、低检测限的便携式可视化检测装置至关重要。近年来,具有类似天然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纳米酶,因其酶活性可调、稳定性高等优点在构建比色传感器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可以实现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高效、快速可视化检测。其中氧化还原型纳米酶的研究最广泛,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氧化还原型纳米酶的种类并阐述其催化机制;其次,重点综述了氧化还原型纳米酶在构建比色传感器检测食品中常见代表性有害物质(重金属、农药残留、真菌毒素)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基于氧化还原型纳米酶的比色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型纳米酶 比色检测 重金属 农药残留 真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磷基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彭钢 张凯文 +3 位作者 孙明慧 张旭 杨涵 丁志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1-313,共13页
近年来,黑磷作为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因其带隙可调、电子迁移率高以及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分析等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黑磷的结构、特性及其制备方法。然后根据检测目标物的不同分类(食品中部分营养成分、食品中有害成分... 近年来,黑磷作为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因其带隙可调、电子迁移率高以及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分析等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黑磷的结构、特性及其制备方法。然后根据检测目标物的不同分类(食品中部分营养成分、食品中有害成分、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成分)介绍了黑磷基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最后,总结了黑磷基电化学传感器在应用上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 电化学传感器 食品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课堂教学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培燕 胡鹏丽 +5 位作者 于鲲 吴迪 陈春旭 杜传来 吴晓伟 郑海波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3期112-117,共6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为解决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将雨课堂智慧平台应用到“食品添加剂”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实践教学策略。结课后,通过雨课堂平台向授...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为解决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将雨课堂智慧平台应用到“食品添加剂”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实践教学策略。结课后,通过雨课堂平台向授课班级发布调查问卷,旨在评价学生对雨课堂授课模式的满意程度。统计结果表明,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便捷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食品添加剂 学习效果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烹饪方式对鹿茸菇营养特性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龙 杨焱 +5 位作者 李文 刘艳芳 吴迪 杨焕玲 陈万超 李景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312,共9页
为探究不同烹饪方式下鹿茸菇营养特性及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新鲜鹿茸菇为原料,采用汽蒸、水煮、无油空气炸制、烘烤四种烹饪方式对鹿茸菇进行热处理,通过营养成分测定,离子色谱法、高效液色谱法以及电子舌技术对不同烹... 为探究不同烹饪方式下鹿茸菇营养特性及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新鲜鹿茸菇为原料,采用汽蒸、水煮、无油空气炸制、烘烤四种烹饪方式对鹿茸菇进行热处理,通过营养成分测定,离子色谱法、高效液色谱法以及电子舌技术对不同烹饪方式处理后的鹿茸菇中的多糖、总酚、蛋白质和总膳食营养物质以及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5′-核苷酸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以及等效鲜味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煮显著降低了鹿茸菇多糖、总酚、蛋白质和总膳食纤维含量以及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风味物质含量,而烤箱烘烤对上述指标总体的保留或提升效果最好。汽蒸和无油空气炸制的处理效果介于水煮和烤箱烘烤之间,其中汽蒸能较好的保留鹿茸菇中的营养成分,与烤箱烘烤的样品风味相似。对电子舌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发现不同烹饪方式下鹿茸菇的滋味物质存在较大差异,汽蒸和烘烤两种烹饪方式下的样品点距离较近,处理后的鹿茸菇在滋味上差异较小。而对照、水煮和无油空气炸制三种烹饪方法下的样品点则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象限,且相互之间的距离较远,表明这三种烹饪方式处理后的鹿茸菇在风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对汽蒸、水煮、无油空气炸制和烘烤处理后的鹿茸菇中营养物质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规律,发现四种烹饪方式中,烘烤处理的鹿茸菇对营养物质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保留效果最好,为更加科学合理的烹饪鹿茸菇以及其他食用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菇 烹饪 营养 风味 主成分分析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蕊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调控EGFR/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皓男 张放 +3 位作者 黄钰莹 姚其盛 管悦琴 陈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5,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百蕊草(TCT)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收集百蕊草与AAD的共有靶点与基因,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关键信号通路,使用AutoDock Vin...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百蕊草(TCT)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收集百蕊草与AAD的共有靶点与基因,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关键信号通路,使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使用GROMACS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以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静态及动态结合变化。动物实验部分采用灌胃盐酸林可霉素建立AAD小鼠模型,40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自然恢复组(NR)、TCT低剂量组(TCT-L)、TCT高剂量组(TCT-H),雌雄各半(n=10)。实验期间每天分别灌胃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和1.5 g/kg和3 g/kg的百蕊草凝胶溶液,观察并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和腹泻情况。使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病理变化,使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使用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EGFR、p-EGFR、PI3K、p-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66个百蕊草活性成分,并预测得到998个相关靶点,与1304个AAD靶点基因取交集得到68个潜在靶点,其中核心靶点有EGFR、STAT3、PIK3CA等。KEGG富集分析提示百蕊草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EGFR与coniferin结合自由能最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EGFR与coniferin在10 ns时保持稳定的构象,Gibbs自由能结果显示,当蛋白质回旋半径值为3.11~3.15且均方根偏差值为0.35~0.5时,EGFR与coniferin复合物处于相对稳定的构象状态。动物实验显示,百蕊草可改善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减少炎症因子分布,降低结肠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P<0.001);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P<0.05),调节关键菌群如联合乳杆菌属、拟杆菌属等的丰度;降低结肠组织p-EGFR、p-PI3K、p-Akt蛋白水平(P<0.01)。结论百蕊草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调控EGFR/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TNF-α和IL-6炎症因子水平,达到治疗AA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蕊草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动力学模拟 16S rRNA基因测序 EGFR/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鸡肉炒制后风味差异解析
11
作者 胡子怡 王梦璇 +4 位作者 王颖 韩东 李侠 李景军 张春晖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11-322,共12页
为探究鸡肉品种对炒制菜肴风味品质的影响,本文以白羽鸡肉与黄羽鸡肉为主要试验原料,对比分析基本营养成分和食用品质差异,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滋味组分解析与感官评价方法,明确鸡肉品种对炒制菜肴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究鸡肉品种对炒制菜肴风味品质的影响,本文以白羽鸡肉与黄羽鸡肉为主要试验原料,对比分析基本营养成分和食用品质差异,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滋味组分解析与感官评价方法,明确鸡肉品种对炒制菜肴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羽鸡肉粗脂肪、粗蛋白、a^(*)值、b^(*)值、剪切力值均显著高于白羽鸡肉(P<0.05);不同品种炒制鸡肉整体风味轮廓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杂环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上,其中2-乙基-3,5-二甲基吡嗪、桉叶油醇、壬醛是炒制黄羽鸡肉的关键风味物质;炒制白羽鸡肉鲜味及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炒制黄羽鸡肉(P<0.05),主要体现在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上;炒制黄羽鸡肉整体感官可接受度优于炒制白羽鸡肉。在风味与感官评价方面,炒制黄羽鸡肉含有丰富的气味和滋味活性物质及较高的感官评分,说明鸡肉品种对炒制菜肴风味品质具有显著影响,黄羽鸡肉相较于白羽鸡肉更适合于制作炒制鸡肉菜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品种 炒制菜肴 挥发性风味 滋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的理性设计与机制解析
12
作者 郭丁钰 魏婉清 +4 位作者 宋伟 吴静 闻建 胡贵鹏 刘立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4,共7页
D-阿洛酮糖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存在极少的酮糖,因其具有与蔗糖相近的甜度但热量更低而备受关注。然而,D-阿洛酮糖的高效生物合成仍然面临挑战,是由于用于生产的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热稳定性较差。该研究通过理性设计,引入二硫键和属性嫁接... D-阿洛酮糖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存在极少的酮糖,因其具有与蔗糖相近的甜度但热量更低而备受关注。然而,D-阿洛酮糖的高效生物合成仍然面临挑战,是由于用于生产的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热稳定性较差。该研究通过理性设计,引入二硫键和属性嫁接策略,成功获得了热稳定性更高的最佳突变体M03。最佳突变体M03的T m值从52.7℃提高到69.4℃;在无需外源添加金属离子的条件下,55℃时半衰期延长至254.3 min,是野生型的54.1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构分析揭示了性能提升的详细机制。该研究为工业化生产D-阿洛酮糖提供了一个有潜力的突变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 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 热稳定性 蛋白质工程改造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玉屏风散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盲肠微生物菌群和代谢物的影响
13
作者 徐皓男 张放 +4 位作者 崔雨 周功强 姚其盛 陈浩 黄钰莹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67-4480,共14页
本试验基于16S rRNA测序和代谢组学探究加味玉屏风散(JYD)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盲肠微生物菌群和代谢物的影响。选取1日龄白羽肉鸡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TB组)在基础饲粮... 本试验基于16S rRNA测序和代谢组学探究加味玉屏风散(JYD)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盲肠微生物菌群和代谢物的影响。选取1日龄白羽肉鸡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TB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抗生素,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00(JYD-L组)、1 000(JYD-M组)和1 500 mg/kg(JYD-H组)的JYD。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JYD中共鉴定了268个化合物,包括糖类、糖苷类、有机酸类及黄酮类等多种化合物成分。2)与CON组相比,JYD-M组和JYD-H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3)与CON组相比,JYD-H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JYD-M组和JYD-H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CON组相比,JYD-M组和JYD-H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JYD-L组和JYD-M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5)在属水平上,普拉梭属(Faecalibacterium)、毛螺菌科未分类属(Lachnospiraceae_unclassified)、瘤胃球菌科未分类属(Ruminococcaceae_unclassified)、厚壁菌门未分类属(Firmicutes_unclassified)为优势物种。6)CON组、ATB组和JYD-H组差异代谢物以脂质、氨基酸和有机酸为主。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 500 mg/kg的JYD能够提高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形态,维持盲肠微生物菌群的稳态,并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促进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肉鸡 加味玉屏风散 肠道健康 16S rRNA基因测序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腌制工艺对臭鳜鱼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邹小欠 杜传来 +3 位作者 王忻宇 殷文勇 陈磊 郑海波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8-35,共8页
为探究不同腌制发酵工艺对臭鳜鱼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臭鳜鱼采用干腌法、湿腌法和快腌法3种腌制方式进行腌制,对发酵成熟后对臭鳜鱼的感官品质、理化特征和风味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湿腌的水分含量最高,与快腌无显著差异,干腌... 为探究不同腌制发酵工艺对臭鳜鱼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臭鳜鱼采用干腌法、湿腌法和快腌法3种腌制方式进行腌制,对发酵成熟后对臭鳜鱼的感官品质、理化特征和风味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湿腌的水分含量最高,与快腌无显著差异,干腌的水分含量最低而灰分含量和蛋白含量最高,3种腌制方式的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特征蒜瓣肉在外观上无明显差别,干腌的鱼体亮度和白度最低,呈暗黄色,湿腌的鱼体较为白皙,快腌的鱼体较为红润。快腌的色泽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干腌的感官评分最高,其气味、组织状态和滋味明显优于湿腌和快腌。湿腌的风味强度最大,干腌次之,快腌最弱,其中芳香族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成分强度最显著,二者是臭鳜鱼的主要气味成分。相较于湿腌和快腌,干腌的鲜味氨基酸含量、甜味氨基酸含量、苦味氨基酸含量以及游离氨基酸总量均最高,说明干腌对鱼体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的保持表现更好。干腌相较于其他两种腌制方式得到的鱼体的硬度高,TVB-N含量高,TBARS值最高为2.80 mg/kg,与湿腌无明显差异,快腌的最低。干腌亚硝酸盐含量最高为25.1 mg/kg(<30 mg/kg),达到安全规定标准。快腌的TVC最低,干腌法次之,湿腌法最高。综合比较采用干腌的臭鳜鱼品质优于湿腌和快腌。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臭鳜鱼的腌制工艺,为臭鳜鱼加工及调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鳜鱼 腌制方式 干腌法 湿腌法 快腌法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叠加翻转运动对肉制品微波加热效果的仿真研究
15
作者 郭鹏飞 郑海波 +4 位作者 徐文星 高雨欣 熊国远 李景军 甄宗圆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4,共8页
为提高酱卤肉制品微波加热的均匀性,该文提出采用旋转过程中叠加翻转运动的方式使肉制品上下层吸收模式发生改变,并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电磁场与传热等三维多物理场进行了耦合数值模拟,构建了旋转叠加翻转的几何运动仿真... 为提高酱卤肉制品微波加热的均匀性,该文提出采用旋转过程中叠加翻转运动的方式使肉制品上下层吸收模式发生改变,并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电磁场与传热等三维多物理场进行了耦合数值模拟,构建了旋转叠加翻转的几何运动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将微波加热过程中电场分布、温度分布和电磁功率损耗密度状态可视化,解析了翻转运动改善肉制品在微波场中加热均匀性的规律。结果表明,该研究所构建的仿真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高度吻合,均方根误差值低于5%,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反映微波加热时旋转叠加翻转对肉制品升温效果的影响。从模型的温度场拟合结果来看,翻转前后肉制品的温度均匀系数增大并趋于稳定,同时热区分布值降低,说明翻转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微波热量过于集中的情况;从模型的电场拟合结果来看,翻转运动可以改善肉制品上下层的电场分布均匀性,促进微波能均匀吸收,避免产生边角集中效应。因此,多物理场仿真模型能有效反映旋转叠加翻转运动对肉制品微波加热效果的影响,且仿真结果表明转叠加翻转运动可明显改善肉制品的微波加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 翻转 微波加热 均匀性 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添加量对大肠杆菌重组细菌漆酶及突变漆酶表达量的影响
16
作者 宋志华 张雪雪 +5 位作者 宋雨薇 周治国 俞梦艳 张涛 张越 钱立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56,共7页
铜离子浓度是影响CotA漆酶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的重要因素。然而,对大肠杆菌表达细菌漆酶重组蛋白的发酵条件探索和优化研究较少。该文通过在培养过程中控制铜离子添加量,探究铜离子浓度对大肠杆菌重组菌及突变菌漆酶表达量的影响。重... 铜离子浓度是影响CotA漆酶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的重要因素。然而,对大肠杆菌表达细菌漆酶重组蛋白的发酵条件探索和优化研究较少。该文通过在培养过程中控制铜离子添加量,探究铜离子浓度对大肠杆菌重组菌及突变菌漆酶表达量的影响。重组CotA漆酶表达菌株在铜离子浓度为1 mmol/L时破碎液漆酶活性较高,达到约2207 U/mL;突变细菌漆酶I421A表达菌株在铜离子浓度为1.5 mmol/L时破碎液漆酶活性较高,达到631 U/mL;突变细菌漆酶T466A表达菌株在铜离子浓度为1.5 mmol/L时破碎液漆酶活性较高,达到852 U/mL;突变细菌漆酶K464A表达菌株在铜离子浓度为1 mmol/L时破碎液漆酶活性较高,达到295 U/mL。菌株的表达量受铜离子浓度影响变化幅度较大,通过对铜离子添加条件的探究,对改善细菌漆酶表达量较低的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漆酶 异源表达 定点突变 蛋白表达量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异性识别元件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中重金属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钢 刘玉婷 +2 位作者 宋继博 郭梦雪 翟立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47-355,共9页
重金属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重金属检测体系复杂,干扰因素较多,因此开发高效、抗干扰强、操作简便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电化学传感技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响应快,在重金属检测中应用广泛,而将特异性... 重金属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重金属检测体系复杂,干扰因素较多,因此开发高效、抗干扰强、操作简便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电化学传感技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响应快,在重金属检测中应用广泛,而将特异性识别元件与电化学传感技术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在实际样品中检测重金属的抗干扰性。该文综述了特异性识别元件主要包括脱氧核酶、适配体和离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区别,并介绍了基于特异性识别元件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中重金属(主要包括Pb^(2+)、As^(3+)、Cd^(2+)、Cr^(3+)/^(6+))检测的应用。此外,对特异性识别元件在重金属检测领域做出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脱氧核酶 适配体 离子印迹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白山羊肉品质及其低温加工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颜 周颖 +2 位作者 贾永京 李景军 熊国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11-218,共8页
为充分利用安徽白山羊肉的低温加工特性,以安徽白山羊肉(Anhui white goat meat,AWGM)为研究对象,以杂交商品羊肉(hybridized market sheep meat,HMSM)为对照,采用煮、烤、炸和斩拌4种低温加工工艺,测定其出品率、质构以及羊肉糜的动态... 为充分利用安徽白山羊肉的低温加工特性,以安徽白山羊肉(Anhui white goat meat,AWGM)为研究对象,以杂交商品羊肉(hybridized market sheep meat,HMSM)为对照,采用煮、烤、炸和斩拌4种低温加工工艺,测定其出品率、质构以及羊肉糜的动态流变学特性等指标,并结合感官评定,研究其鲜肉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AWGM鲜肉水分含量、L^(∗)、pH值显著高于HMSM(P<0.05),而脂肪、蛋白质含量和剪切力值显著低于HMSM(P<0.05);煮制和斩拌后AWGM的出品率、胶黏性显著高于HMSM(P<0.05),且烤制后硬度、胶黏性、咀嚼性和炸制后弹性显著高于HMSM(P<0.05),但炸制后硬度、胶黏性、硫代巴比妥酸值和斩拌后弹性、凝聚性显著低于HMSM(P<0.05);斩拌后HMSM肉糜的储能模量最大,表明HMSM的凝胶形成能力强,且煮制工艺和斩拌工艺的感官评价最好。综上,AWGM较适宜低温烤制和煮制工艺,HMSM较适宜炸制和斩拌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白山羊肉 品质特性 低温加工工艺 出品率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平台的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课程云教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姣 翟立公 王俊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272-274,共3页
以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课程为例,基于异步教学法和成果导向理念,结合课堂授课经验及线上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在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利用多平台结合的方式打造现代化在线云教学模式课堂,保证学生在... 以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课程为例,基于异步教学法和成果导向理念,结合课堂授课经验及线上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在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利用多平台结合的方式打造现代化在线云教学模式课堂,保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部手机、一台电脑,足不出户即可“定时、保质、足量、高效”完成自主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课堂 学习通 成果导向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食品生物化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齐 陈春旭 +1 位作者 桑宏庆 翟立公 《当代农机》 2021年第8期50-52,共3页
从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实践途径进行探讨,以期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改革中提供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食品生物化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