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功能农业政策、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彭爽 吴俣 +2 位作者 王玉芹 林巧 尹雪斌 《农业展望》 2024年第8期16-21,共6页
目前在美国,功能农业及相关产品尚未存在宏观的法定定义,主要以包括膳食补充剂、营养强化产品、农业生物工程产品等多种类型存在。本研究基于政府法规、权威报道以及相关学术研究资料,梳理分析美国目前对于功能农业的战略规划布局、监... 目前在美国,功能农业及相关产品尚未存在宏观的法定定义,主要以包括膳食补充剂、营养强化产品、农业生物工程产品等多种类型存在。本研究基于政府法规、权威报道以及相关学术研究资料,梳理分析美国目前对于功能农业的战略规划布局、监管标准体系以及产业发展状况,总结美国功能农业的发展经验及不足,并由此探讨美国功能农业政策和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的启示及建议。本研究认为,中国一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加大对功能农业的政策扶植力度,强化功能农业相关的科研创新能力,深化产学互通融合,积极推动功能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也应认识到目前美国功能农业由于缺少宏观管控而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建立并规范监管标准,健全功能性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机制,从而使功能农业在中国良性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功能农业 政策 产业发展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国家功能农业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
2
作者 杨娇 张珈源 +3 位作者 张帆 何微 尹雪斌 李扬 《农业展望》 2024年第8期9-15,共7页
随着居民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已不局限于裹腹,以提高膳食的营养性和健康性为目标的功能农业随之孕育而生,并迅速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东南亚国家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全球重要的稻米和热带经济作物的... 随着居民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已不局限于裹腹,以提高膳食的营养性和健康性为目标的功能农业随之孕育而生,并迅速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东南亚国家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全球重要的稻米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产区,发展功能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深入探究东南亚地区功能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本研究选取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老挝和新加坡六国为样本,详细梳理和分析其在功能农业领域的政策法规和产业现状,对比分析这些国家的政策法规和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果,以期为中国功能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定和产业升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农业 东南亚 政策规划 法律法规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氮互作对燕麦籽粒氨基酸组成与营养价值的影响
3
作者 马祥和 张之玄 +5 位作者 张丽娜 霍滢睿 尹雪斌 冯美臣 高志强 杨珍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101,共14页
[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对生活品质与营养健康更加重视,市场对燕麦等健康与富硒谷物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探究Se(硒)、N(氮)互作对燕麦籽粒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燕麦氨基酸品质的改良,生产出足Se、更高蛋白与优质氨... [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对生活品质与营养健康更加重视,市场对燕麦等健康与富硒谷物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探究Se(硒)、N(氮)互作对燕麦籽粒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燕麦氨基酸品质的改良,生产出足Se、更高蛋白与优质氨基酸的燕麦。[方法]以燕麦品种‘晋燕19’为材料,在2022-2023年进行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土壤基施Se(150 g/hm^(2))、N(240 kg/hm^(2))、Se+N(Se:150 g/hm^(2),N:240 kg/hm^(2))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调查花后不同时期籽粒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组分含量,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燕麦籽粒蛋白质与氨基酸组分积累差异。[结果]与CK相比,Se+N互作下籽粒蛋白质含量提升18.9%~24.7%,总氨基酸含量提升8.5%~48.9%,提升效果均优于单施N肥与单施Se肥。籽粒中检测出的16种氨基酸,除酪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含量的2年平均值皆以Se+N互作下最高,其次是单施N肥,而单施Se肥时仅有缬氨酸、酪氨酸与胱氨酸含量有所提升。此外燕麦籽粒中的限制性氨基酸如赖氨酸、缬氨酸在Se+N处理后,2年平均含量比CK显著提升28.5%和26.5%。氨基酸营养评价结果显示,与CK相比,Se+N互作的籽粒氨基酸比例更接近理想蛋白质标准,且有多种必需氨基酸的指数得分(RAA)显著提升;同时Se+N互作后籽粒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在种植第1年由0.45提升为0.66,第2年由0.68提升为0.75,均高于单施Se、N肥,说明Se+N互作后的燕麦籽粒氨基酸组成更佳。[结论]综上,与单施Se和N比较,Se+N互作更能提升籽粒蛋白质含量,提升籽粒氨基酸积累量,可促进籽粒中氨基酸尤其是限制性氨基酸如赖氨酸等的含量提升,能有效优化‘晋燕19’燕麦籽粒的氨基酸组成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氮互作 燕麦 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营养评价 限制性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家湾稻田硒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4
作者 吴格格 王莉莉 +7 位作者 王晓虎 张泽洲 陈清清 宋佳平 王张民 孙辰璐 牛珊珊 尹雪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目的]探究余家湾万亩水稻基地的土壤-稻米系统中硒(Se)的空间分布特征、稻米中Se形态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余家湾地区富Se稻米的开发及高效利用土壤中Se元素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集余家湾万亩水稻基地75组耕地表层土壤样品与对... [目的]探究余家湾万亩水稻基地的土壤-稻米系统中硒(Se)的空间分布特征、稻米中Se形态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余家湾地区富Se稻米的开发及高效利用土壤中Se元素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集余家湾万亩水稻基地75组耕地表层土壤样品与对应稻米样品,检测土壤与稻米中Se、钙(Ca)、铁(Fe)、锌(Zn)等12种矿质元素的含量,以探讨Se与土壤中其它矿质元素关系,并通过ArcGIS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Se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土壤总Se含量为35~350μg/kg,均值200μg/kg;土壤有效Se含量为19~44μg/kg,均值为28μg/kg。稻米总Se含量为13~96μg/kg,均值为31μg/kg;稻米硒代蛋氨酸(SeMet)含量最高,占总Se含量的64%~96%,平均为88%;硒代胱氨酸(SeCys_(2))占总Se含量的0%~22%,平均为5%;土壤有效Se与稻米中钾(K)、Ca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77和0.72(P<0.01),与稻米硼(B)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64(P<0.05);稻米中Se含量与土壤Ca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值为0.63(P<0.05),且稻米中SeMet含量与土壤Ca含量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R^(2)=0.3777(P<0.05)。[结论]该研究区域整体上处于足Se水平,有效Se占比与恩施地区基本一致,潜在富Se能力强,虽籼稻比粳稻更易富Se,但稻米Se含量总体较低;影响土壤-稻米系统Se的分布主要与人类活动与元素互作等因素有关;Ca为无机Se转化为有机Se供能,以此来增加稻米中有机硒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稻米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余家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兴 张佳宝 +5 位作者 李玉义 尹雪斌 田军仓 陈小兵 赵举 佘冬立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随着黄河来水的日趋紧张,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我国盐碱地改良利用,多次就盐碱地改良利用作出重要讲话,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 随着黄河来水的日趋紧张,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我国盐碱地改良利用,多次就盐碱地改良利用作出重要讲话,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24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统筹推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意见》(中办发〔2023〕44号),对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基于此,宁夏回族自治区盐碱地改良利用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宁夏大学许兴教授特邀请国内土壤学、植物营养、农田水利、资源环境与功能农业等领域的张佳宝(院士)、李玉义、尹雪斌、田军仓、赵举、陈小兵、佘冬立7位专家,形成了《黄河流域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访谈文章,访谈按照“问题导向—创新思维—路径机制”的逻辑思路,主要围绕黄河流域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时代背景、机遇与挑战、核心内涵、动力机制、创新路径等关键问题展开。访谈内容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对黄河流域盐碱地改良利用的科学理解,同时也能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决策参考。该访谈认为黄河流域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须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迫切需要的高度统筹规划,按照“以种适地”与“以地适种”相结合的要求,应用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机制实现河套灌区盐碱地综合利用。二是河套灌区作为我国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应该从流域的尺度上系统地思考盐碱地区域水土平衡、水盐平衡,特别是节水条件下的水盐平衡、盐分出路等问题,为盐碱地的综合利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推进灌区盐碱地改良事业的行稳致远。三是河套平原盐碱地成因复杂,盐碱类型多,限制因素多,在灌排体系基础上,应针对不同盐碱类型和盐碱化程度采取分类治理,创建灌区盐碱化耕地改造提升与综合利用、灌区耕地盐碱化防治与综合利用、盐碱地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与多元化利用等河套灌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四是以宁夏“六特”农业产业为重点,进一步凝练盐碱地功能农业的重点地区、重点品种,联合全国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形成一套以盐碱地功能农业提升“六特”质量和综合效益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盐碱地 区域治理 综合利用 农业特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强化提高水稻糙米锌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航 王张民 +5 位作者 牛珊珊 宋佳平 张泽洲 刘志奎 庞敏 尹雪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83-1793,共11页
【目的】研究利用有机锌肥生物强化水稻糙米锌含量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可给性。【方法】锌生物强化试验在江苏溧阳进行,供试锌肥为糖醇螯合态锌(Zn 170 g/L),供试水稻品种为中熟晚粳稻‘南粳46’。设5个处理:喷施清水(CK);锌肥喷施一次,用... 【目的】研究利用有机锌肥生物强化水稻糙米锌含量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可给性。【方法】锌生物强化试验在江苏溧阳进行,供试锌肥为糖醇螯合态锌(Zn 170 g/L),供试水稻品种为中熟晚粳稻‘南粳46’。设5个处理:喷施清水(CK);锌肥喷施一次,用量为2.55 kg/hm^(2)(Zn1)、5.10 kg/hm^(2)(Zn2);锌肥喷施两次,总施用量为5.10 kg/hm^(2)(Zn3)、10.20 kg/hm^(2)(Zn4)。水稻成熟后,测定糙米中锌、植酸含量,测定糙米中锌赋存形态含量,计算糙米植酸/锌摩尔比、糙米锌赋存形态占比,并利用in vitro人工胃肠模拟法分析糙米锌在胃阶段和胃肠阶段的溶出量,以溶出锌与糙米锌量之比来计算糙米锌生物可给性。【结果】与CK处理相比,锌生物强化对糙米植酸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糙米锌含量,Zn1、Zn2、Zn3和Zn4处理的增幅分别为23.93%、37.51%、82.38%和87.81%,Zn3和Zn4处理增幅差异不显著。Zn1、Zn2处理对糙米植酸/锌摩尔比无显著影响,Zn3和Zn4处理显著降低了植酸/锌摩尔比。锌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糙米中各赋存形态锌含量,Zn2处理显著提高了糙米盐溶态和碱溶态锌含量,Zn3处理显著提高了所有赋存形态锌含量,而Zn4处理显著提高了除水溶态锌外的其他3类锌含量,Zn3和Zn4处理间各赋存形态锌含量无显著差异。锌处理水平影响着糙米各赋存形态锌的占比,与CK处理相比,Zn1处理下各赋存形态锌占比无显著变化,Zn2处理显著降低了复合态锌占比,Zn3处理显著降低了水溶态锌占比,而Zn4处理显著降低了水溶态锌占比,显著提高了盐溶态锌占比。锌生物强化可提高糙米中锌在胃肠阶段的溶出量,CK、Zn1、Zn2、Zn3和Zn4处理强化后糙米锌在胃肠阶段的溶出量分别为19.52、24.15、23.14、30.62和32.55 mg/kg,Zn3和Zn4处理的溶出量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Zn1和Zn2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糙米锌在胃肠阶段溶出量与糙米锌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糙米水溶态锌占比极显著负相关,与复合态锌占比无显著相关,糙米锌生物可给性与植酸/锌摩尔比呈极显著相关。【结论】锌生物强化可显著提高糙米总锌含量,降低植酸/锌摩尔比,提高稻米中强化锌的生物有效锌。低施锌量虽然也提升了糙米的总锌含量,但不影响糙米中各赋存形态锌的比例。高施锌量不论是一次还是分两次喷施,不仅更有效提升了糙米总锌含量,还显著降低了水溶态锌占比,增加了盐溶态锌比例,因而提高了胃肠阶段的锌溶出量。因此,以提高糙米锌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为目的的生物强化措施推荐喷施5.10 kg/hm^(2)糖醇螯合态锌肥,并分两次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生物强化 糙米 锌生物有效性 植酸/锌摩尔比 锌赋存形态 胃肠锌溶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