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的环境危害及堆肥化技术展望 被引量:53
1
作者 汪建飞 于群英 +1 位作者 陈世勇 段立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4720-4722,共3页
该文分析了露天焚烧作物秸秆和自然排放畜禽粪便的环境危害,指出堆肥化处理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要举措。同时,探讨了当前堆肥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 作物秸秆 畜禽粪便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系统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玉米青贮渗出液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海明 谢越 +1 位作者 王艳 李飞跃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22,共5页
采用双系统改性沸石曝气生物滤池(BAF)反应器对玉米青贮渗出液进行除碳脱氮处理,研究了对COD、氨氮、总氮(TN)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气水比(流量比)、水力停留时间、有机负荷和回流比。结果表明:挂膜成熟后,沸石生物膜反应器对COD和氨... 采用双系统改性沸石曝气生物滤池(BAF)反应器对玉米青贮渗出液进行除碳脱氮处理,研究了对COD、氨氮、总氮(TN)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气水比(流量比)、水力停留时间、有机负荷和回流比。结果表明:挂膜成熟后,沸石生物膜反应器对COD和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挂膜23 d后,COD的去除率可以稳定在70%,氨氮去除率可以稳定在80%以上;当气水比为2∶1,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生物膜活性达到最高,COD去除率达到83.4%;有机负荷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大,有机物质量浓度从160 mg/L提高到280 mg/L时,NH4+-N的去除率由88.6%降为32.7%;回流比对COD、氨氮去除率影响不大,但对TN的去除影响显著,回流比从50%提高到300%,TN去除率从42.3%上升到81.3%。双系统改性沸石BAF反应器明显地改善了玉米青贮渗出液的出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青贮 改性沸石 生物膜 渗出液 前置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色法测定菠菜中草酸含量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段立珍 汪建飞 赵建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2-633,643,共3页
对水杨酸铁络合比色法测定菠菜中草酸含量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是:显色体系pH值2.1~2.7,比色波长510nm,比色时间20 min^2h。该法测定菠菜样品中草酸含量范围在0~64.0μg/ml,检出限为1.52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93.9%~105.2%。
关键词 比色法 草酸 磺基水杨酸络合物 菠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反硝化除磷-诱导结晶磷回收工艺中除磷微生物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邹海明 吕锡武 李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5-161,共7页
为探究反硝化除磷-诱导结晶磷回收工艺中缺氧池污泥释磷、吸磷以及微生物特征,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电子扫描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了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和形态;通... 为探究反硝化除磷-诱导结晶磷回收工艺中缺氧池污泥释磷、吸磷以及微生物特征,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电子扫描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了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和形态;通过批次试验考察了污泥在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2种模式下的释磷和吸磷特征。结果表明:该双污泥系统缺氧池中聚磷菌占总细菌比例的69.7%,明显高于单污泥系统中富集的聚磷菌比例,污泥中的微生物多呈杆状;厌氧/好氧、厌氧/缺氧模式下单位污泥浓度(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MLSS)总吸磷量(以PO43--P计)分别为22.84、18.60 mg/g,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oly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s,DPAO)占聚磷菌(poly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的比例为81.44%,表明在长期的厌氧/缺氧运行条件下可以富集到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同时还存在着仅以氧气为电子受体的聚磷菌;通过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的实时监测可以快速地了解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各类反应的进程,对调控工艺参数有着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为保证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正常稳定运行,将微生物分析与常规的化学参数分析结合起来考察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污泥硝化 扫描电子显微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 聚磷菌 反硝化聚磷菌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poly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S (PAO) denitrifying poly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S (DP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细菌筛选及其对苗期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于群英 陈世勇 +2 位作者 马忠友 汪建飞 卫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57-1261,共5页
从潮土、水稻土、砂姜黑土、石灰土上植物根际土壤和根中分离了86株磷细菌,通过NBRIP液体摇瓶培养3 d,培养液水溶磷质量浓度为4.2~387.3 mg.L^-1,水溶磷质量浓度与培养液pH呈显著负相关(r^2=0.621 6)。筛选出3株磷细菌进行玉米盆栽试... 从潮土、水稻土、砂姜黑土、石灰土上植物根际土壤和根中分离了86株磷细菌,通过NBRIP液体摇瓶培养3 d,培养液水溶磷质量浓度为4.2~387.3 mg.L^-1,水溶磷质量浓度与培养液pH呈显著负相关(r^2=0.621 6)。筛选出3株磷细菌进行玉米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株磷细菌处理的玉米干物质量和吸磷量与对照(处理4)相比无显著差异,2株磷细菌处理的玉米干物质量和吸磷量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增加,干物质量增加了19.6%~37.5%,吸磷量增加了22.7%~40.2%,其中编号为HCW115解磷菌株的效果相当于施用无机磷(P)10 mg.kg^-1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细菌 土壤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污泥反硝化除磷-诱导磷结晶工艺中污泥的衰减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邹海明 吕锡武 +1 位作者 史静 顾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97-1003,共7页
为调查双污泥反硝化除磷-诱导磷结晶工艺中硝化污泥和除磷污泥的衰减特征,测定硝化细菌耗氧速率(OUR)、聚磷菌PO43--P释放速率(PRR),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和DAPI染色方法探究污泥衰减前后目标微生物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亚硝... 为调查双污泥反硝化除磷-诱导磷结晶工艺中硝化污泥和除磷污泥的衰减特征,测定硝化细菌耗氧速率(OUR)、聚磷菌PO43--P释放速率(PRR),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和DAPI染色方法探究污泥衰减前后目标微生物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7 d平均衰减速率为0.41 d-1,呈指数形式衰减,其衰减过程受综合因素影响;而氨氧化细菌(AOB)7 d平均衰减速率为0.13 d-1,呈线性衰减,其衰减过程仅受外源物质影响。在饥饿状态下,聚磷菌(PAO)可通过分解体内贮存的胞内聚合物而获得能量,其衰减速率较低,7 d平均衰减速率为0.11 d-1,且呈线性衰减。污泥中的目标微生物多以团聚体形式存在,且荧光强度与团聚体内微生物数量有关,污泥经过衰减之后,荧光强度弱的团聚体将消失。此外,与单污泥脱氮除磷工艺相比,采用双污泥脱氮除磷工艺有助于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的富集,且通过延长污泥停留时间(SRT)可选择出耐饥饿状态下的目标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污泥 污泥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苏丹草修复DDT及其主要降解产物污染土壤效果研究(简报)
7
作者 汪建飞 邢素芝 +1 位作者 段立珍 谭志静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77-80,共4页
土壤中添加高浓度的DDT,对杂交苏丹草的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说明杂交苏丹草对DDT有耐受能力。杂交苏丹草对DDT及其主要降解产物都有吸收,其根系中DDT及其主要降解产物的含量是茎叶中相应组分含量的4.81~10.32倍。杂交苏丹草从土壤... 土壤中添加高浓度的DDT,对杂交苏丹草的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说明杂交苏丹草对DDT有耐受能力。杂交苏丹草对DDT及其主要降解产物都有吸收,其根系中DDT及其主要降解产物的含量是茎叶中相应组分含量的4.81~10.32倍。杂交苏丹草从土壤中吸收的DDT占添加量的11.3%,而在其生长期间,土壤中DDT消失量为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苏丹草 DDT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VFA对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
8
作者 邹海明 王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16,26,共6页
为探究不同类型VFA(乙酸和丙酸)对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采用厌氧/缺氧富集驯化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微生物(DPAO),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富集后微生物特征,并通过批次实验考察2种污泥的厌氧碳吸收、磷释放和缺氧硝酸盐消耗、... 为探究不同类型VFA(乙酸和丙酸)对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采用厌氧/缺氧富集驯化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微生物(DPAO),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富集后微生物特征,并通过批次实验考察2种污泥的厌氧碳吸收、磷释放和缺氧硝酸盐消耗、磷吸收情况。结果表明:以乙酸和丙酸为VFA富集DPAO是可行的;乙酸系统中DPAO以短杆菌为主,而丙酸系统中DPAO以球菌为主,反映了DAPO的多样性特征;乙酸系统中,厌氧碳利用效率0.14 mg/mg(COD)和释磷速率3.5 mg/(g·h)(MLSS)、缺氧氮利用效率0.9 mg/mg(N)和吸磷速率2.3 mg/(g·h)(MLSS),明显高于丙酸系统中的相应参数值0.10 mg/mg(COD),2.7 mg/(g·h)(MLSS),0.7 mg/mg(N),1.7 mg/(g·h)(MLSS);乙酸系统呈现出典型的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特征,而丙酸系统除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外,还存在异氧菌的反硝化脱氮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 微生物 挥发性脂肪酸 碳源 电镜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实验课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邹长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13期191-192,213,共3页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有合格的实验室和高质量的实验教学作为保证。但目前存在的轻视实验室管理和实验课学习的现象,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同时进行课程改革...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有合格的实验室和高质量的实验教学作为保证。但目前存在的轻视实验室管理和实验课学习的现象,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同时进行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改革等,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问题 开放 课程改革 考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