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案例和实践为导向的高校《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研究——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振国 张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1期171-173,共3页
该文通过对国内外自然地理学内容体系及其演变过程的梳理,结合中国现实的自然地理问题,以案例和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完善了高校自然地理学的课程内容,丰富了实践案例,使得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 自然地理学 案例 实践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 Server的安徽科技学院电子地图的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念邱 薄鑫 +3 位作者 刘欠欠 刘洋洋 张晨 张振国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该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建立了基于Arc GIS Server的校园电子地图平台。首先把百度卫星影像地图作为主要的数据源,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精测数据得到更新的影像,然后通过Arc GIS Deskpro 10.2矢量化影像,最后用ArcGIS Is.net对电子地图进... 该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建立了基于Arc GIS Server的校园电子地图平台。首先把百度卫星影像地图作为主要的数据源,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精测数据得到更新的影像,然后通过Arc GIS Deskpro 10.2矢量化影像,最后用ArcGIS Is.net对电子地图进行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地图 ARCGIS WEB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实施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安徽省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建设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毅 张平 +2 位作者 段立珍 邹长明 汪建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258-260,263,共4页
以安徽省2所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承担院校的专业建设为例,在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实施背景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通过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以及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等专业... 以安徽省2所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承担院校的专业建设为例,在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实施背景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通过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以及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成要素的运筹,不断强化基于强基固本,提高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专业建设,为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新农科建设新范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专业建设 卓越农林人才计划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翔 段海明 +5 位作者 邹长明 赵建荣 王艳 范行军 孙冰清 孟凡德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第6期140-142,共3页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产教融合背景下为完成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机制、教学基础设施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思考...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产教融合背景下为完成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机制、教学基础设施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思考,以期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产教融合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米知风草对不同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及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1
5
作者 项晶 杨飞 +3 位作者 蒋丽琳 范良英 范玉洁 毕亚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1383,共13页
碎米知风草(Eragrostis japonica)是稻田恶性禾本科杂草之一。为明确影响碎米知风草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子,并筛选有效的化学防除药剂,采用培养皿法和盆钵法分别测定了温度、光照、pH、盐胁迫、渗透势、埋土深度对碎米知风草种子萌发... 碎米知风草(Eragrostis japonica)是稻田恶性禾本科杂草之一。为明确影响碎米知风草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子,并筛选有效的化学防除药剂,采用培养皿法和盆钵法分别测定了温度、光照、pH、盐胁迫、渗透势、埋土深度对碎米知风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并评价了27种稻田除草剂对碎米知风草的活性。结果表明,碎米知风草种子在20~40℃内均能萌发,恒温条件下最适萌发温度为35℃,变温条件下为35℃/25℃;其种子对光照较为敏感,黑暗条件下无法萌发;pH在4~10时种子萌发率在80.67%以上;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呈下降趋势,当NaCl浓度达到160 mmol·L^(-1)时种子停止萌发;碎米知风草种子对水势较为敏感,抑制萌发率50%时水势为-0.35 MPa;当埋土深度达到0.8 cm时可完全抑制种子萌发。活性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土壤处理乙氧氟草醚、噁草酮、丁草胺、异噁草松、硝磺草酮、丙草胺、莎稗磷、二甲戊灵、仲丁灵、扑草净、环戊噁草酮11种药剂对碎米知风草的抑制效果较强,鲜重抑制率在96.28%以上;茎叶处理药剂噁唑酰草胺、禾草丹、敌稗、吡唑喹草酯、苯丙草酮5种药剂对碎米知风草的鲜重抑制率在92.16%~99.36%。该结果可为稻田碎米知风草的化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发特性 杂草 化学防除 除草活性 种子 水稻田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含盐量对滨海盐渍农田土壤氮素转化和淋失特征的影响
6
作者 董岳 胡奕婷 +4 位作者 张辉 徐聪 聂亚锋 马艳 汪吉东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6-304,共9页
为明确土壤含盐量对滨海盐渍农田土壤氮素转化和淋失特征的影响,本研究设置4个土壤含盐量水平[CK(含盐量<1 g/kg)、S1(含盐量2 g/kg)、S2(含盐量3 g/kg)、S3(含盐量5 g/kg)],进行120 d的模拟淋溶试验,动态监测土壤和淋溶液中铵态氮(N... 为明确土壤含盐量对滨海盐渍农田土壤氮素转化和淋失特征的影响,本研究设置4个土壤含盐量水平[CK(含盐量<1 g/kg)、S1(含盐量2 g/kg)、S2(含盐量3 g/kg)、S3(含盐量5 g/kg)],进行120 d的模拟淋溶试验,动态监测土壤和淋溶液中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含量,明确土壤含盐量对氮素转化和淋失特征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相比于CK和S1处理,高土壤含盐量(≥3 g/kg)延缓了S2和S3处理土壤NH^(+)_(4)-N和NO^(-)_(3)-N含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并显著降低了土壤NO^(-)_(3)-N含量的峰值。高土壤含盐量显著影响了NH^(+)_(4)-N淋失特征:相较于CK和S1处理,S2和S3处理淋溶液NH^(+)_(4)-N质量浓度峰值更低、到达峰值时间更晚。但土壤含盐量未对NO^(-)_(3)-N淋失特征(NO^(-)_(3)-N质量浓度和淋失量)产生显著影响。监测期间土壤和淋溶液NO^(-)_(3)-N含量(质量浓度)呈现“双峰值”变化趋势:除施肥后30 d内土壤和淋溶液NO^(-)_(3)-N含量(质量浓度)上升外,施肥第45 d后,土壤和淋溶液NO^(-)_(3)-N含量(质量浓度)再次显著升高。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水输入量和氮转化过程的综合效应是决定NO^(-)_(3)-N淋失的主要因素。综上,当土壤含盐量≥3 g/kg时,盐分显著抑制尿素的水解和硝化作用。但受高水输入量影响,盐分对NO^(-)_(3)-N淋失没有显著影响。水输入量的降低会导致NO^(-)_(3)-N的累积并增加施肥后期的淋失风险。因此,作物生长期合理的水肥管理结合休耕期种植覆盖作物可有效减少滨海盐渍农田NO^(-)_(3)-N淋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土壤盐分 硝化作用 硝态氮淋失 氮素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老山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7
作者 鲁惠明 李仁英 +3 位作者 刘雨霏 李绍通 杜鸿萱 王孙雨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2,共10页
为了解南京老山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集老山阳坡和阴坡不同土层(0~10、10~20、20~3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样品中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和颗粒有机碳(POC)的含量并分析土壤活性有... 为了解南京老山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集老山阳坡和阴坡不同土层(0~10、10~20、20~3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样品中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和颗粒有机碳(POC)的含量并分析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造成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阴坡的TOC、DOC、EOC、POC含量普遍高于阳坡,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TOC、EOC、POC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在0~10 cm土层的含量显著高于10~20 cm和20~30 cm土层(P<0.05)。在土壤总有机碳中,各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含量表现为POC>DOC>EOC,表明POC是南京老山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主要碳库。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阳坡和阴坡的土壤密度、土壤容重、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全磷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均与土壤TOC、POC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坡向、土层和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素,坡向和土层改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阴坡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占TOC含量的比例高于阳坡,对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活性碳组分 坡向 南京老山 可溶性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多花黑麦草种群对ACCase及ALS类抑制剂的抗性及土壤处理药剂筛选
8
作者 王慧 戴魏真 +2 位作者 许锦程 贾增坡 毕亚玲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7-561,共15页
为明确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及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类除草剂的抗性现状,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麦田多花黑麦草发生严重区域采集了50个种群,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分别测定了其对唑啉草酯、炔草酯、啶磺草胺... 为明确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及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类除草剂的抗性现状,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麦田多花黑麦草发生严重区域采集了50个种群,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分别测定了其对唑啉草酯、炔草酯、啶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另选择异丙隆、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砜吡草唑、吡酰·异丙隆、啶磺草胺对其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并将砜吡草唑、氟噻草胺、啶磺草胺与吡酰·异丙隆混配开展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多花黑麦草种群中,8个种群对唑啉草酯表现高水平抗性,GR50值(抑制杂草地上部分鲜重50%时所使用的除草剂剂量)在146.67~456.15 g(a.i.)·hm^(-2)之间,抗性指数(RI)在10.68~33.20之间,占供试种群的16%;31个种群对炔草酯表现高水平抗性,GR50在101.82~446.40 g(a.i.)·hm^(-2)之间,RI在10.36~45.41之间;16个种群对啶磺草胺表现高水平抗性,占总数的32%。除吡氟酰草胺和啶磺草胺外,其余4种除草剂(异丙隆、氟噻草胺、砜吡草唑、吡酰·异丙隆)对SC-3(最高水平抗性种群)的生物活性均较高,GR90分别为1089.36、144.43、51.42、568.69 g(a.i.)·hm^(-2)。从田间药效看,砜吡草唑与吡酰·异丙隆混配在供试剂量下对多花黑麦草的防效较好,鲜重防效可达94.27%~100%,且对小麦安全。因此,对于多花黑麦草发生严重的麦田,可采用该配方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抗药性 生物活性 药剂筛选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磺酮对玉米及后茬作物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万永乐 沈运河 +4 位作者 张立磊 童绣云 王友定 赵晓俊 毕亚玲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15,共7页
为明确环磺酮对玉米及后茬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温室盆栽法测定了环磺酮对10个玉米主栽品种及小麦、油菜、小白菜的安全性,同时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环磺酮对玉米产生药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磺酮在216 g/hm^(2)剂量下对供试10个玉米品... 为明确环磺酮对玉米及后茬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温室盆栽法测定了环磺酮对10个玉米主栽品种及小麦、油菜、小白菜的安全性,同时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环磺酮对玉米产生药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磺酮在216 g/hm^(2)剂量下对供试10个玉米品种的株高抑制率均低于2.86%。其在玉米‘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登海605’和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青葙Celosia argentea、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之间的选择性指数为4.34~27.12。在10℃∥20℃、20℃∥30℃和30℃∥40℃温度条件下,环磺酮432 g/hm^(2)处理对‘浚单20’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40.69%、7.56%和18.25%。后茬作物出苗后30 d,环磺酮108 g/hm^(2)处理对小麦、油菜生长无影响,而小白菜药害严重,鲜重抑制率为53.35%。当环磺酮剂量提升至324 g/hm^(2)时,油菜出现药害,鲜重抑制率为47.65%。综上,低温易导致环磺酮产生玉米药害,且后茬小白菜对环磺酮表现敏感,应合理种植后茬作物,避免环磺酮的残留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磺酮 玉米 后茬作物 除草剂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皖北麦玉轮作区土壤细菌亚群的影响
10
作者 彭敬轩 陈玲姐 +4 位作者 徐畅 刘琴 高壮壮 李孝良 汪建飞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采集7种经过不同长期处理的土壤样品,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Illumina测序技术,探究在皖北麦玉轮作区农田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细菌亚群特性及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显著降低了土壤pH,有机肥的应用则可以缓解土壤... 采集7种经过不同长期处理的土壤样品,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Illumina测序技术,探究在皖北麦玉轮作区农田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细菌亚群特性及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显著降低了土壤pH,有机肥的应用则可以缓解土壤酸化现象,长期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在细菌亚群方面,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并未显著改变其多样性,但其组成却显示出显著差异。在各处理下,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均为丰度较高的类群,且当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后,变形菌门的丰度显著增加,而酸杆菌门的丰度则显著减少。通过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分析发现,丰富类群的生态位宽度显著高于稀有类群。Mantel检验及冗余分析结果显示,pH对于丰富和稀有细菌亚群均为显著影响因素,且稀有类群对环境因素的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化肥 细菌亚群 群落结构 生态位宽度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
11
作者 张雨 周椿富 +6 位作者 彭益萱 张家豪 尹心如 乔策策 谢越 汪建飞 王翔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8-318,共11页
【目的】从中药渣中分离筛选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用于中药渣的腐解,提高资源化利用程度。【方法】采用CMC-Na平板法对纤维素降解菌进行初步筛选,结合刚果红染色法和滤纸条崩解试验进行复筛,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 【目的】从中药渣中分离筛选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用于中药渣的腐解,提高资源化利用程度。【方法】采用CMC-Na平板法对纤维素降解菌进行初步筛选,结合刚果红染色法和滤纸条崩解试验进行复筛,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选择不同生长和抗生素培养条件研究菌株纤维素酶活力,并以中药渣为唯一碳源检测菌株的降解能力。【结果】从中药渣中分离筛选获得3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经鉴定H-1、Z-1为Bacillus sp.,Z-2为Niallia sp.。菌株H-1、Z-1最佳产酶条件为装液量10 mL/50 mL、pH 6、30℃;菌株Z-2最佳产酶条件为装液量10 mL/50 mL、pH 7、37℃,添加土霉素和恩诺沙星对菌株H-1、Z-1、Z-2的酶活力影响不显著。菌株H-1、Z-1和Z-2的中药渣降解率分别为56.37%、54.76%和41.53%,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22.12%、20.01%和9.78%。【结论】筛选获得的3株菌具有良好的纤维素酶活力,且不受抗生素影响,对中药渣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纤维素降解菌 降解特性 产酶条件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基双孢菇菌渣基质制备及其对水稻育秧效果研究
12
作者 宋梦林 张勤娟 +3 位作者 王玲 陈松岭 汪建飞 邢素芝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3-192,共10页
探明双孢菇菌渣配制水稻育秧基质的合理配比,为菌菇渣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双孢菇菌渣、生物炭、蛭石、珍珠岩等为原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成6种水稻育苗基质,进而探究不同原料配比对基质的理化性质、水稻秧苗素质及其微生物群落... 探明双孢菇菌渣配制水稻育秧基质的合理配比,为菌菇渣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双孢菇菌渣、生物炭、蛭石、珍珠岩等为原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成6种水稻育苗基质,进而探究不同原料配比对基质的理化性质、水稻秧苗素质及其微生物群落数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含量增加,配制基质的退水速率呈递增趋势,T2处理(生物炭∶双孢菇菌渣∶蛭石∶珍珠岩=2.5∶8∶1∶1)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比和气水比分别比CK处理(含草炭市售基质)提高14.25%、5.34%和6.45%;随着原料配比中生物炭含量增加,基质中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呈现增加趋势,T2处理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分别比CK处理提高了1.71%和1.76%,有效磷则呈现递减趋势;对于秧苗素质而言,T2处理茎粗、株高和根长分别比T6处理(生物炭∶双孢菇菌渣∶蛭石∶珍珠岩=0.5∶8∶1∶1)提高了13.65%、13.53%和10.74%,但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T2处理的根系活力和根系盘结力分别比T6处理提高了36.30%和96.89%;除此之外,随着生物炭含量的增加,基质中细菌、真菌含量呈现递减趋势,放线菌含量呈现递增趋势,与CK处理相比,T2处理放线菌含量提升了7.12%,细菌和真菌含量则分别降低9.69%和9.46%;综合来看,当生物炭∶双孢菇菌渣∶蛭石∶珍珠岩的体积比为2.5∶8∶1∶1时配制的水稻育秧基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水稻 生物炭 双孢菇菌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家湾稻田硒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13
作者 吴格格 王莉莉 +7 位作者 王晓虎 张泽洲 陈清清 宋佳平 王张民 孙辰璐 牛珊珊 尹雪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目的]探究余家湾万亩水稻基地的土壤-稻米系统中硒(Se)的空间分布特征、稻米中Se形态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余家湾地区富Se稻米的开发及高效利用土壤中Se元素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集余家湾万亩水稻基地75组耕地表层土壤样品与对... [目的]探究余家湾万亩水稻基地的土壤-稻米系统中硒(Se)的空间分布特征、稻米中Se形态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余家湾地区富Se稻米的开发及高效利用土壤中Se元素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集余家湾万亩水稻基地75组耕地表层土壤样品与对应稻米样品,检测土壤与稻米中Se、钙(Ca)、铁(Fe)、锌(Zn)等12种矿质元素的含量,以探讨Se与土壤中其它矿质元素关系,并通过ArcGIS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Se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土壤总Se含量为35~350μg/kg,均值200μg/kg;土壤有效Se含量为19~44μg/kg,均值为28μg/kg。稻米总Se含量为13~96μg/kg,均值为31μg/kg;稻米硒代蛋氨酸(SeMet)含量最高,占总Se含量的64%~96%,平均为88%;硒代胱氨酸(SeCys_(2))占总Se含量的0%~22%,平均为5%;土壤有效Se与稻米中钾(K)、Ca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77和0.72(P<0.01),与稻米硼(B)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64(P<0.05);稻米中Se含量与土壤Ca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值为0.63(P<0.05),且稻米中SeMet含量与土壤Ca含量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R^(2)=0.3777(P<0.05)。[结论]该研究区域整体上处于足Se水平,有效Se占比与恩施地区基本一致,潜在富Se能力强,虽籼稻比粳稻更易富Se,但稻米Se含量总体较低;影响土壤-稻米系统Se的分布主要与人类活动与元素互作等因素有关;Ca为无机Se转化为有机Se供能,以此来增加稻米中有机硒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稻米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余家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农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4
作者 唐贤 陈松岭 +2 位作者 吴红宝 刘健健 赵建荣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10-15,共6页
随着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方向和要求。国家对现代农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对智慧农业人才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发展智慧农业就是实现新质生产力。该文基于新质生产力... 随着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方向和要求。国家对现代农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对智慧农业人才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发展智慧农业就是实现新质生产力。该文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农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等教学模式,采用现场授课、案例讨论、企业调研和现场参观等授课形式;建设“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农业创新平台;与企业合作,引入现代农业技术线上课程资源,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库,适应现代农业新形势和新技术;融入课程思政,结合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培养出智慧农业方面的高新科技人才。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体现在智慧农业课程教学方法的转变,更多地体现在将现代高新技术融入智慧农业教学当中,从理论教学到实际应用,可以让学生实践先进的高效农业生产、管理、电子商务技术,深刻领悟智慧农业研究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农业、立志研究农业的“三农”情怀,培养更多智慧农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智慧农业 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思政 教学大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市畜禽屠宰现状及应对措施
15
作者 查琳 刘函帆 王泓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6期56-58,共3页
安徽省黄山市是一座于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兴旅游城市。下辖三区四县(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以及闻名遐迩的黄山风景区,总面积达9807平方千米,拥有约147万人口。近年来,黄山市依托生态环境及... 安徽省黄山市是一座于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兴旅游城市。下辖三区四县(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以及闻名遐迩的黄山风景区,总面积达9807平方千米,拥有约147万人口。近年来,黄山市依托生态环境及品种资源优势,坚持把发展畜牧养殖业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突破口和增长点。稳定发展生猪、家禽,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通过政策扶持、科技促动、产业联合、市场拉动、示范带动,服务促动等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全市畜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现状 应对措施 畜牧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凤阳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16
作者 刘人赫 徐德荣 +2 位作者 吴大霞 袁先福 汪建飞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8期153-156,共4页
“双碳”背景下,农业具有碳源碳汇双重属性,降低农业碳排放提升农业碳汇能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凤阳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双碳”目标下凤阳县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双碳”目标下实现凤... “双碳”背景下,农业具有碳源碳汇双重属性,降低农业碳排放提升农业碳汇能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凤阳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双碳”目标下凤阳县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双碳”目标下实现凤阳县农业绿色发展,应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农业绿色发展 路径 凤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duino和LabVIEW的水稻种植环境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岩 张永锋 +1 位作者 吴长昊 汪建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187-189,共3页
为了实现水稻种植环境的自动监测,给水稻种植和管理带来便利,设计了一种基于Arduino和LabVIEW的水稻种植环境参数的监测系统。首先介绍了监测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框图,随后阐述了其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由传感器前端触杆与大气和土壤接... 为了实现水稻种植环境的自动监测,给水稻种植和管理带来便利,设计了一种基于Arduino和LabVIEW的水稻种植环境参数的监测系统。首先介绍了监测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框图,随后阐述了其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由传感器前端触杆与大气和土壤接触,采集大气的温湿度、土壤的温湿度和pH,数据采集模块将获得的信号通过串口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LabVIEW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图形实时显示及处理、分析,实现实时、便捷地检测水稻环境的温度、湿度、pH变化情况。实践表明,该设计能够经济、高效地实现数据采集,可用于实时环境状况的快速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DUINO LABVIEW 水稻 种植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源区大气降尘的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勇 邹长明 姚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8-168,共11页
为了研究大气降尘磁学性质对污染物来源的指示作用,对水泥厂、石英砂厂和县城等不同源区大气降尘的磁学参数、矿物成分、微观形貌和粒度特征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降尘都以地方性物质为主,石英砂厂降尘大部分是粒状单矿物,粒度较粗,棱角分... 为了研究大气降尘磁学性质对污染物来源的指示作用,对水泥厂、石英砂厂和县城等不同源区大气降尘的磁学参数、矿物成分、微观形貌和粒度特征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降尘都以地方性物质为主,石英砂厂降尘大部分是粒状单矿物,粒度较粗,棱角分明,主要成分是石英;水泥厂降尘呈片状和不规则粒状集合体,主要矿物成分是硅酸盐和碳酸盐;县城降尘呈粒状和絮状,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元素有:Si、Al、Na、Ca、Fe等.降尘中磁性矿物含量随着季节变化,冬季高于其他季节;不同源区降尘中磁性矿物含量存在差异,县城降尘最高,其磁学参数对污染物来源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水泥厂和石英砂厂大气污染严重,每月降尘量的平均值远高于县城,但这2类工业降尘中磁性矿物含量比县城低,且磁学特征相似,需结合其矿物成分、微观形貌和粒度特征进行区分,建立降尘与污染源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源区 大气降尘 磁学性质 环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花山尾矿库溃坝污染农田土壤中As、Sb的释放及垂向迁移特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蔡永兵 邵俐 +3 位作者 范行军 李飞跃 孟凡德 张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79-2489,共11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引发的尾矿库泄露和溃坝事故频发,导致周边农田极易遭受高重金属含量的尾矿砂污染.为进一步探讨富含重金属的尾矿砂进入土壤后砷(As)、锑(Sb)的释放及迁移行为,评估其潜在的污染风险,本研究以安徽省某小型锑金矿区周边... 近年来,极端天气引发的尾矿库泄露和溃坝事故频发,导致周边农田极易遭受高重金属含量的尾矿砂污染.为进一步探讨富含重金属的尾矿砂进入土壤后砷(As)、锑(Sb)的释放及迁移行为,评估其潜在的污染风险,本研究以安徽省某小型锑金矿区周边农田为例,分析了矿区表层和剖面土壤中砷和锑的含量,并利用污染农田土壤开展了柱淋溶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污染农田表层土壤中As和Sb的含量分别为(141±11.4)mg·kg-1和(104±5.2)mg·kg-1,分别超过中国土壤背景值12倍和85倍,也远高于对照田表层土壤,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尽管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但As和Sb在土壤垂向迁移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土壤中的Sb主要分布于表层,其含量随剖面深度增加逐渐降低;而土壤As含量除表层较高外(113 mg·kg-1),在60 cm深度出现一个极大值(114 mg·kg-1).这表明表层污染土壤中的As和Sb会逐渐向下迁移,并且As的迁移能力高于Sb.在不同pH和不同浓度磷溶液淋滤下,As的释放强度均明显大于Sb,不同pH溶液淋滤条件下As的最大释放浓度达到1151μg·L-1,Sb的最大释放浓度只有10μg·L-1.不同浓度磷溶液淋滤条件下As和Sb的最大淋出浓度分别为1277μg·L-1和170μg·L-1.磷肥的大量施加可以促进尾矿砂污染土壤中As、Sb的释放,增大其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农田土壤 AS SB 释放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技术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丁念邱 周翔 +3 位作者 杨婷婷 丁漫玉 高长江 邱银国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5期95-98,共4页
景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景区环境的不断维持与提高,科学合理的景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能够为景区生态质量提供很好的参考。该文以蚌埠龙子湖景区为例,首先介绍了研究区的概况,其次介绍了景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原理和方法,利用... 景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景区环境的不断维持与提高,科学合理的景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能够为景区生态质量提供很好的参考。该文以蚌埠龙子湖景区为例,首先介绍了研究区的概况,其次介绍了景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原理和方法,利用评价指标-评价指数-综合指数的3层指标框架模型,建立了龙子湖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最后,以蚌埠龙子湖2014年Landsat TM影像、DEM数据为数据源,基于RS和GIS技术,对数据进行自动计算处理,得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QI),依据EQI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级与评价,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等级绘制龙子湖景区生态环境质量分级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RS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