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评估背景下的风景园林专业发展建设思考——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娟 成彦丽 +1 位作者 肖晴 赵坤坤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1期190-192,共3页
专业评估是对教学质量的检验,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该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结合风景园林专业建设要求,从风景园林专业建设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入手,阐述了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与建设路径,从而提出了专业评估对风景园林专业办学的启... 专业评估是对教学质量的检验,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该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结合风景园林专业建设要求,从风景园林专业建设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入手,阐述了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与建设路径,从而提出了专业评估对风景园林专业办学的启示,以期为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专业评估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风景园林硕士点布局探讨——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2
作者 张伟 赵坤坤 +1 位作者 张远兵 马可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258-260,共3页
风景园林硕士高层次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梳理安徽省风景园林硕士点的分布及办学特色,阐述了乡村振兴对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提出的挑战,剖析了安徽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服务皖北地区乡村振兴需求的具体做法和取得... 风景园林硕士高层次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梳理安徽省风景园林硕士点的分布及办学特色,阐述了乡村振兴对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提出的挑战,剖析了安徽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服务皖北地区乡村振兴需求的具体做法和取得成效。适时增列安徽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点,对于安徽省优化风景园林硕士点布局、展现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皖北地区乡村振兴需求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风景园林 硕士点布局 高层次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通风建筑中适应性热舒适模型的优化方法
3
作者 曹稳 吴伟东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4,共7页
适应性热舒适(ATC)模型可以通过规定建筑全年设定点的温度来实现节能的目的。已有模型自变量的代表值不统一,采用不同的代表值建立的模型差异很大。如何确定合适的代表值以建立最优模型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提出一种优化ATC模型的方法,... 适应性热舒适(ATC)模型可以通过规定建筑全年设定点的温度来实现节能的目的。已有模型自变量的代表值不统一,采用不同的代表值建立的模型差异很大。如何确定合适的代表值以建立最优模型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提出一种优化ATC模型的方法,并通过案例实现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采用仪器测试和主观问卷结合的方法进行一年的热舒适调查,建立不同代表值的ATC模型,并将优化后的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提出ATC模型的优化方法被实现并证实其有效;研究得到的模型优于其他已有模型;对比全年模型,分类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均有提高,其中季节模型的提高幅度大,性别模型的提高幅度小。本研究结果为准确建立ATC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热舒适模型 灰色关联 中性温度 自然通风建筑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道次高温后Q345B钢的高周疲劳及γ-P-S-N曲线研究
4
作者 葛业豹 缑瑞宾 +3 位作者 张春雨 于敏 王念 徐浩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6,共10页
为评估二次火灾后钢材的疲劳性能,以工程常用钢Q345B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道次的升温、自然冷却模拟多次火灾环境,采用轴向拉伸与高周疲劳实验,对室温和经历二道次700、800℃高温自然冷却后的Q345B试样的拉伸与疲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评估二次火灾后钢材的疲劳性能,以工程常用钢Q345B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道次的升温、自然冷却模拟多次火灾环境,采用轴向拉伸与高周疲劳实验,对室温和经历二道次700、800℃高温自然冷却后的Q345B试样的拉伸与疲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高温热处理的Q345B钢屈服平台更为明显;同一道次热处理温度越高,拉伸性能降低越明显。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组织中珠光体减少,显微组织趋于结构均匀化;在二道次高温自然冷却后Q345B钢微观组织中的珠光体基本消失,显微组织由铁素体组成。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二道次高温自然冷却后Q345B钢的中值S-N曲线模型,随着温度的增加,Q345B钢的疲劳强度及寿命下降明显;在同一道次下,不同温度的中值S-N曲线趋于平行。通过采用单侧容限系数法得到基于置信度和试件存活率的安全疲劳设计曲线,即概率γ-P-S-N曲线,利用该模型可对火灾后Q345B钢的疲劳性能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45B钢 二道次高温 拉伸疲劳试验 中值S-N曲线 概率γ-P-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人文素质教育的高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5
作者 赵坤坤 吴燕 +3 位作者 刘昕烁 王雪娟 刘爱荣 张远兵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期177-179,共3页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融合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方向。在高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积极融入人文关怀,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同时,教师将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还可以...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融合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方向。在高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积极融入人文关怀,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同时,教师将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文探讨了融合人文素质教育的高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原则及路径,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 植物生理学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的采煤塌陷区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以唐山市为例
6
作者 张伟 袁晨晨 蔡安宁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8,共6页
以唐山市为例,文章剖析了不同时期采煤塌陷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1)采煤塌陷问题具有层次性和区域关联性,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采煤塌陷面积愈发增加,其影响层次也就越高,区域关联性也越大,最终将严重阻碍煤炭城市的可持续... 以唐山市为例,文章剖析了不同时期采煤塌陷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1)采煤塌陷问题具有层次性和区域关联性,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采煤塌陷面积愈发增加,其影响层次也就越高,区域关联性也越大,最终将严重阻碍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城市通常根据塌陷对经济社会系统影响的严重程度来不断调节自身的行为,其现实表现就是应对不足,导致采煤塌陷地整治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3)随着城市外部宏观背景和内在用地需求的变化,将塌陷地整治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可以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旨在探索城市发展需求对采煤塌陷地整治的影响,为中国资源型城市损毁地整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区 城市发展 塌陷地整治 唐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碳汇效能的多尺度评估与优化策略
7
作者 孙云利 马露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1-5,共5页
“双碳”目标是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的核心驱动力,对绿色宜居城市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基于不同尺度下城市绿地碳汇效能的评估方法分析,提出了“规划-技术-机制-社会”四维协同优化策略:通过生态网络连通保护高碳汇区域规划,运用碳足迹模型... “双碳”目标是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的核心驱动力,对绿色宜居城市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基于不同尺度下城市绿地碳汇效能的评估方法分析,提出了“规划-技术-机制-社会”四维协同优化策略:通过生态网络连通保护高碳汇区域规划,运用碳足迹模型与技术创新实施碳汇效能提升方案,结合碳汇交易与生态补偿机制破解政策落地难题,采用低碳教育和社区共建巩固绿色发展社会基础。以期为城市绿地低碳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碳汇效能 多尺度评估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阳县高素质农民培育现状及优化措施分析
8
作者 牟雪姣 张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3期140-144,共5页
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产业发展能力以及农民的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本文分析了安徽凤阳近3年(2021—2023年)农业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基本情况、培训内容,以及其在资源配置、实际需求和培育效果等7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培... 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产业发展能力以及农民的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本文分析了安徽凤阳近3年(2021—2023年)农业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基本情况、培训内容,以及其在资源配置、实际需求和培育效果等7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培育经验提出一系列优化措施。该地由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地方院校等7家机构承担培育教学任务,培训班分为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和经营管理型3个类别,培训内容包括经营管理、专业生产和技能服务,参训人数、培训班次呈逐年增加趋势,参训人员文化素质逐年提高。优化措施包括优化资源投入及整合机构、匹配培训内容与需求、评估农民培训效果、提高农民培训参与度和热情、加强示范引领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培育机构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实践结果表明,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农民 培训资源 培训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友好型社区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景观设计探索
9
作者 周玉佳 郭娜娜 梁鑫斌 《现代园艺》 2025年第9期147-149,共3页
儿童是社区公共空间使用率较高的群体,居住社区是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日常活动最便捷的场所。营造儿童友好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有利于儿童健康快乐成长。通过对蚌埠市社区进行调研,发现了社区儿童活动空间不多或者活动空间类型单一等... 儿童是社区公共空间使用率较高的群体,居住社区是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日常活动最便捷的场所。营造儿童友好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有利于儿童健康快乐成长。通过对蚌埠市社区进行调研,发现了社区儿童活动空间不多或者活动空间类型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策略,以期达到让孩子都能够在社区环境中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型 社区公共活动空间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GN型耐高温建筑结构胶抗震加固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希莹 于敏 +2 位作者 杨瑞敏 张伟 韩意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9-1066,共8页
为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抗震水平,对JGN型耐高温建筑结构胶抗震加固性能展开研究。将高活性酚醛胺(T-31)作为主固化剂、聚酰胺树脂(PA)为辅助固化剂,结合气相白炭黑、超细石英砂、石棉纤维、纳米材料、环氧树脂等材料,... 为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抗震水平,对JGN型耐高温建筑结构胶抗震加固性能展开研究。将高活性酚醛胺(T-31)作为主固化剂、聚酰胺树脂(PA)为辅助固化剂,结合气相白炭黑、超细石英砂、石棉纤维、纳米材料、环氧树脂等材料,制备JGN型耐高温建筑结构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万能试验机分析不同配比条件对结构胶抗震加固性能的影响。测试主要以拉伸强度、压缩强度以及压缩弹性模量为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当固化剂质量比为45∶15、气相白炭黑掺量为4.5%、超细石英砂掺量为10%、石棉纤维掺量为10.5%、纳米SiO_(2)掺量为3.5%、纳米CaCO_(3)掺量为2.5%时,JGN型耐高温建筑结构胶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更大,压缩弹性模量得到优化,结构胶的抗震加固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GN型 耐高温 建筑结构胶 抗震加固性能 万能试验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晨 田红 +3 位作者 申晴 陈鸿 成彦丽 张远兵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6期54-60,共7页
目的:了解木兰科植物在安徽省的分布及园林应用状况,对安徽省木兰科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方法:通过查找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调查获取数据,掌握木兰科植物的种质资源在安徽省的地理分布状况,并对该科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在安徽省的园林应用... 目的:了解木兰科植物在安徽省的分布及园林应用状况,对安徽省木兰科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方法:通过查找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调查获取数据,掌握木兰科植物的种质资源在安徽省的地理分布状况,并对该科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在安徽省的园林应用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安徽省分布的木兰科植物现共有6属34种(含1亚种1变种1杂交种)。结论:木兰科在安徽省树种种类分布较多,但在园林应用方面的树种却比较单一。从地理分布情况看,木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偏南的地区,如江淮丘陵区和皖南山地丘陵区,而在安徽省北部地区分布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木兰科 种质资源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堇菜科植物新资料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思宇 陈永兵 +2 位作者 房桂萍 孙得东 王雪娟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9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丰富安徽省堇菜科植物资料。[方法]野外采集标本并记录照片与地理信息,查阅中国堇菜属植物资料及安徽省植物专著,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滁州琅琊山森林公园发现了堇菜科(Violaceae)堇菜属植物--西山堇菜(Viola hancockii W.Becker)... [目的]丰富安徽省堇菜科植物资料。[方法]野外采集标本并记录照片与地理信息,查阅中国堇菜属植物资料及安徽省植物专著,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滁州琅琊山森林公园发现了堇菜科(Violaceae)堇菜属植物--西山堇菜(Viola hancockii W.Becker),为安徽省新记录,并提供详细的形态描述与照片,凭证标本保存于安徽科技学院标本室(AHSTU)。列出最新的安徽省堇菜属植物名录。[结论]西山堇菜为安徽省植物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堇菜 安徽省 新记录 堇菜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木樨科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晨 郑晴 +3 位作者 赵倩 成彦丽 陈鸿 张远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2期74-78,共5页
为了解木樨科植物在安徽省的地理分布及其园林应用等情况,采用实地调研、查阅文献等方法,对安徽省木樨科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木樨科植物种类有9属31种16个变种。安徽省木樨科树种分布较多,园林应用树种较单一。从地... 为了解木樨科植物在安徽省的地理分布及其园林应用等情况,采用实地调研、查阅文献等方法,对安徽省木樨科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木樨科植物种类有9属31种16个变种。安徽省木樨科树种分布较多,园林应用树种较单一。从地理分布情况来看,木樨科植物在安徽省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皖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樨科 种质资源 园林应用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村官创业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
14
作者 赵蕊 姚祎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5期1-4,10,共5页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大学生村官处在农村基层一线,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应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政策优势服务脱贫攻坚。该文分析了村官创业扶贫中的“创业”与“扶贫”在时间精力冲突、资源与市场竞争、途径与模式创新、成果与...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大学生村官处在农村基层一线,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应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政策优势服务脱贫攻坚。该文分析了村官创业扶贫中的“创业”与“扶贫”在时间精力冲突、资源与市场竞争、途径与模式创新、成果与示范效应等问题,并结合铜陵市村官创业扶贫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创业扶贫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样方法对菊花花蕾激光显微切割样品RNA提取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马月花 丁莲 +2 位作者 张雪 赵坤坤 陈素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1-5,9,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固定剂及切片制样方式对菊花花蕾激光显微切割样品RNA提取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丙酮和乙醇冰醋酸2种试剂固定菊花花蕾,采用石蜡和冰冻切片2种方式制作样本,显微切割并收集最外两轮小花原基,提取RNA后比较提取质量。[结果... [目的]研究不同固定剂及切片制样方式对菊花花蕾激光显微切割样品RNA提取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丙酮和乙醇冰醋酸2种试剂固定菊花花蕾,采用石蜡和冰冻切片2种方式制作样本,显微切割并收集最外两轮小花原基,提取RNA后比较提取质量。[结果]石蜡和经梯度蔗糖保护的冰冻切片均能很好地保存花蕾组织形态,就石蜡切片而言,乙醇冰醋酸固定组织切割样品的RNA降解明显低于丙酮固定样品;而2种固定剂的冰冻切片切割样品RNA提取质量无明显差异。与石蜡切片相比,冰冻切片显微切割样品RNA质量更高。切割时收集管盖加入RNA提取缓冲液可明显缓解RNA降解。显微切割的不同品种菊花花原基与花发育有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存在差异,表明切割获得的材料可用于下一步研究。[结论]植物组织经乙醇冰醋酸固定、梯度蔗糖保护后冰冻切片进行显微切割效果较佳,可富集特异组织或细胞并从中获得较高质量的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剂 石蜡切片 冰冻切片 激光显微切割 RNA 提取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尺度无人机遥感图像道路提取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伟 张朝龙 +1 位作者 王本林 蔡安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1,共5页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目标场景下道路影像数据集获取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探究网络模型在不同尺度下执行提取任务的最佳影像分辨率,并评价各模型在道路提取上的适用性及可靠性,为道路识别工程提供方法借鉴和案例参考。引入图像...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目标场景下道路影像数据集获取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探究网络模型在不同尺度下执行提取任务的最佳影像分辨率,并评价各模型在道路提取上的适用性及可靠性,为道路识别工程提供方法借鉴和案例参考。引入图像分割领域3个经典网络模型,使用公开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以无人机航拍的安徽省滁州市影像为试验数据,进行不同尺度下的道路提取,找出各模型在新场景下的最佳分辨率和模型适用性,并进行可靠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D-LinkNet网络模型在不同尺度的道路提取任务中适用性较强;DeepLabV3+网络模型的可靠性较差;U-Net、D-LinkNet网络模型的道路提取输入影像最佳分辨率分别为1.0、0.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语义分割 道路提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应力法的单桩负摩阻力解析解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露 王坤 +3 位作者 陶思源 程希莹 常山 朱学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6,共8页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尚未统一。为提高负摩阻力作用下竖向受荷单桩设计计算水平,基于有效应力法确定桩侧摩阻力极限值,分析桩土相对位移和桩身深度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进而建立了桩侧摩阻力非线性计算模型。根据发挥程度不同,桩侧摩...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尚未统一。为提高负摩阻力作用下竖向受荷单桩设计计算水平,基于有效应力法确定桩侧摩阻力极限值,分析桩土相对位移和桩身深度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进而建立了桩侧摩阻力非线性计算模型。根据发挥程度不同,桩侧摩阻力分为弹性和塑性状态,在弹性区间摩阻力与桩身深度呈二次函数关系,在塑性区间摩阻力与桩身深度呈线性关系,且斜率为负摩阻力系数与桩周土有效重度之积,进而得到了相应桩段的摩阻力解析解。基于桩身轴力计算理论,得到了桩侧摩阻力不同分布形态下单桩轴力计算式。采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不同实际工况,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适用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对充分发挥桩基础性能和提高桩基础设计水平具有显著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相互作用 负摩阻力 有效应力法 解析解 非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淮河平原幼龄‘中山杉118’根际与非根际细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成彦丽 陈鸿 +3 位作者 杨溪 韩永友 徐晨 张远兵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2-862,共11页
为探究生态景观绿化树种‘中山杉118’对皖北淮河平原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该研究分析了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差异、微生物类群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4年生‘中山杉118’根际对大量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弱,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出现亏欠现... 为探究生态景观绿化树种‘中山杉118’对皖北淮河平原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该研究分析了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差异、微生物类群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4年生‘中山杉118’根际对大量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弱,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出现亏欠现象,全氮与非根际持平,对全磷、全钾和速效钾有低程度的富集;‘中山杉118’根际对微量元素铁、铜、锰的富集能力较强,其中根际有效锰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中山杉118’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均为碱性,根际pH略小于非根际,而根际的电导率则大于非根际,根际对速效钠、速效镁、速效钙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对有机碳和有机质也有一定的富集性。(2)Anosim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性检验R值为0.224(P=0.022),R值显著大于0,表明‘中山杉118’根际与非根际细菌群落差异显著。‘中山杉118’根际与非根际共有5283个OTUs,根际特有1307个,非根际特有1265个。(3)根际细菌多样性略小于非根际,两者的优势菌种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粘球菌门、放线菌门、泉古菌门,其中仅酸杆菌门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丰度较高的菌种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在根际的含量分别为17.94%、5.21%,高于非根际1.84%、3.90%,并且两者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梭菌纲、拟杆菌纲和芽孢杆菌纲在根际的丰度比非根际分别高出14.05%、1.32%、2.06%。(4)UPGMA聚类树表明,‘中山杉118’根际R4样品独聚一枝,非根际样品NR4和NR5聚为一枝,NR1、NR2和NR3与根际R1、R2、R3、R5聚为一枝,R4的物种多样性及物种丰度明显低于其他样品且分布不均匀。综上认为,尽管幼龄‘中山杉118’根际效应较弱,但其是根际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富集的主要因素,栽培过程中应多补充微量元素,适量补充大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杉118’ 根际 非根际 细菌 土壤养分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和 1-MCP 处理对月季切花的保鲜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牟雪姣 张强 +3 位作者 吴燕 阮宝珠 江仁龙 沙家雪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研究了纳米银和1-MCP处理对月季切花‘卡罗拉’瓶插寿命和花径、相对鲜重(RFW)和瓶插液吸收(VSU)、相对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以及抗氧化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纳米银和1-MCP单独处理与组合处理均能... 研究了纳米银和1-MCP处理对月季切花‘卡罗拉’瓶插寿命和花径、相对鲜重(RFW)和瓶插液吸收(VSU)、相对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以及抗氧化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纳米银和1-MCP单独处理与组合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花瓣还原力,提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花瓣中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片中相对电导率,并抑制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与纳米银和1-MCP单独处理相比,纳米银和1-MCP组合处理对延长月季切花瓶插寿命、增大切花花径、促进切花吸水、维持切花的质膜稳定性和提升切花的抗氧化能力更为有效。总之,纳米银和1-MCP组合处理可通过维持切花的水分平衡和质膜稳定性、提高切花的抗氧化能力、降低切花的膜脂质过氧化水平来延长月季切花的瓶插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切花 纳米银 1-MCP 保鲜 瓶插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6061特厚铝板厚向拉伸性能研究
20
作者 缑瑞宾 贾盛康 +1 位作者 于敏 石文可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197,共10页
在20~250℃下,对厚度为212 mm的6061铝合金板进行了拉伸试验,研究了温度和厚度对6061铝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板材的强度沿厚度方向呈线性递减变化规律,表明其沿厚度方向存在不均匀性特征,但取样方向和温度对厚向强度的非... 在20~250℃下,对厚度为212 mm的6061铝合金板进行了拉伸试验,研究了温度和厚度对6061铝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板材的强度沿厚度方向呈线性递减变化规律,表明其沿厚度方向存在不均匀性特征,但取样方向和温度对厚向强度的非均匀分布程度影响很小;在20~250℃下,6061铝合金拉伸性能对温度的敏感性高,在150和250℃下,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与20℃下相比分别下降了18%和45%;在相同温度下,6061铝合金沿厚度方向的伸长率基本没有变化,但随着温度的增加,其伸长率有明显增大的趋势,且在150℃下,伸长率增大至20℃的80%左右。采用线性拟合方法构建了6061铝合金强度的“温度-距离”双参数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厚向 不均匀性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