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掺杂的纳米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姚悦 王键 +1 位作者 何健明 张宁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142-12147,共6页
选择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将GO进行高温热还原处理,形成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再以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球磨法与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LiFePO_(4)通过复合生成了LiFePO_(4)/RGO正极材料。采用XRD、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选择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将GO进行高温热还原处理,形成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再以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球磨法与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LiFePO_(4)通过复合生成了LiFePO_(4)/RGO正极材料。采用XRD、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GO的掺杂没有影响LiFePO_(4)材料的晶体结构,没有产生新的产物,当RGO的掺杂量为6%(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中RGO和LiFePO_(4)分散较为均匀,形貌结构较好。随着RGO掺杂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均先增大后减小,当RGO的掺杂量为6%(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充电比容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7.5和139.5 mAh/g。在0.2 C的倍率下循环30次后,6%(质量分数)RGO掺杂的复合材料的放电比容量的保持率最高可达86.1%,电荷转移电阻最小为512.70Ω,电化学性能最佳。因此可知,RGO的最佳掺杂量为6%(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金属氧化物 正极材料 LiFePO_(4)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五氧化二钒高效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张文强 汪徐春 +7 位作者 王桂玲 张雪梅 朱协彬 陈俊明 郑胜彪 刘澳坤 卢淑华 梁俊英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09-7215,7223,共8页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较高、成本低廉且环保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目前常用的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钒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多种价态(V^(5+)、V^(4+)、V^(3+)、V^(2+))和不同的结构特点,在扮演锌离子电池阴极材料时具备较高的比容量,...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较高、成本低廉且环保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目前常用的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钒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多种价态(V^(5+)、V^(4+)、V^(3+)、V^(2+))和不同的结构特点,在扮演锌离子电池阴极材料时具备较高的比容量,因此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然而,钒基复合材料由于循环稳定性差和较低的导电率,在锌离子电池的应用中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采用了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比商用五氧化二钒(V_(2)O_(5))具有更大比表面积的纳米片。这种V_(2)O_(5)纳米颗粒作为锌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在较低电流密度下,其可提供364 mAh g-1的优异比容量,在高电流密度下表现出156 mAh g-1的高可逆比容量。经过200次循环后,其容量仍能保持初始容量的85%,不仅提供了比商用V_(2)O_(5)更好的循环稳定性,还具备较高的比容量。基于其制备方法简单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该纳米颗粒展示出在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上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 纳米片 负极材料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a(IO_(3))_(2 )/PVDF基高能杀菌“三明治”结构薄膜的构建及其燃烧性能机理
3
作者 陈苏杭 唐魁 +5 位作者 谢晓 唐振华 柯香 秦钊 徐抗震 赵凤起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7,I0006,共11页
为了提高杀菌高能薄膜的燃烧性能和碘含量,使用Al/Ca(IO_(3))_(2)/30%PVDF膜(30PVDF)封装39%Al/Ca(IO_(3))/(5%或10%)PVDF铝热剂(5PVDF或10PVDF)得到“三明治”结构的3、5、7和9层薄膜,并通过燃速和火焰温度测试以及DSC-TG热分析研究了... 为了提高杀菌高能薄膜的燃烧性能和碘含量,使用Al/Ca(IO_(3))_(2)/30%PVDF膜(30PVDF)封装39%Al/Ca(IO_(3))/(5%或10%)PVDF铝热剂(5PVDF或10PVDF)得到“三明治”结构的3、5、7和9层薄膜,并通过燃速和火焰温度测试以及DSC-TG热分析研究了铝热剂层活性及其分布结构(层数和厚度)对“三明治”结构薄膜燃烧性能和释能效应的影响规律,同时探究了薄膜各组分间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封装39%5PVDF铝热剂“三明治”结构薄膜比封装10PVDF的燃速高18%~35%,表现出更好的燃烧性能,其中5层薄膜具有最大燃速,二者分别为10.2 cm/s和8.6 cm/s,综合了30PVDF膜层的厚度、低燃速和膜-铝热剂层在界面的传质传热效率的影响;并且多层薄膜的平均火焰温度随着铝热剂厚度的减小而增加。DSC-TG结果表明,Al/Ca(IO_(3))_(2)/PVDF基多层薄膜主要在330~410℃发生Al-Ca(IO_(3))_(2)-PVDF释碘放热反应,Ca(IO_(3))_(2)/PVDF(质量为1.55∶1)在320~350℃的剧烈放热反应和燃烧产物中的AlF 3、CaF 2、CaO等进一步证实了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杀菌多层薄膜 静电喷雾沉积 燃烧性能调控 Al/Ca(IO_(3))_(2)/PVDF “三明治”结构 铝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基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汪徐春 肖陆飞 +2 位作者 吴杰颖 李胜利 田玉鹏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4,共7页
二茂铁衍生物由于具有独特的双环夹心结构和高度的电子离域特点,使其具有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氧化还原可逆性和特殊稳定性等.文中从结构和性能等方面介绍二茂铁基新型金属有机材料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电化学和非线性光学活性的二茂... 二茂铁衍生物由于具有独特的双环夹心结构和高度的电子离域特点,使其具有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氧化还原可逆性和特殊稳定性等.文中从结构和性能等方面介绍二茂铁基新型金属有机材料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电化学和非线性光学活性的二茂铁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引用二茂铁在电化学和非线性光学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二茂铁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把握其前沿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非线性光学 电化学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基咔唑甲酸-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徐春 李小超 +3 位作者 张雪梅 陈俊明 曲波 张平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7,共4页
将己基咔唑甲醛氧化制得己基咔唑甲酸,再将1.4124g己基咔唑甲酸与1.005g经活化的白炭黑(纳米SiO2)在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等实验条件下制得复合材料,并经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光学性质研究。结... 将己基咔唑甲醛氧化制得己基咔唑甲酸,再将1.4124g己基咔唑甲酸与1.005g经活化的白炭黑(纳米SiO2)在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等实验条件下制得复合材料,并经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己基咔唑甲酸-白炭黑复合粉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紫外吸收和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基咔唑甲酸 白炭黑 复合材料 制备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uO微波点火及其微波增强燃烧特性
6
作者 陈小远 王飞 +4 位作者 唐魁 崔连鹏 柯香 陈苏杭 徐抗震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9-215,I0003,共8页
为了研究微波点火对Ti/CuO点火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静电喷雾法制备了氧燃比(Ф)为1~3的Ti/CuO复合微球,获得了Ti/CuO的敞开体系中的微波点火延迟时间和微管内燃速、密闭体系中恒容燃烧的增压速率随氧燃比的变化规律,通过燃烧图像RGB比... 为了研究微波点火对Ti/CuO点火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静电喷雾法制备了氧燃比(Ф)为1~3的Ti/CuO复合微球,获得了Ti/CuO的敞开体系中的微波点火延迟时间和微管内燃速、密闭体系中恒容燃烧的增压速率随氧燃比的变化规律,通过燃烧图像RGB比色法计算得到其微波点火和热点火的火焰温度分布图。结果表明,Ti/CuO点火燃烧特性随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Ф=2.5时,微波点火延迟时间最短(120ms),峰值压力最大(412.76±28.74kPa),微管内燃速最大为2.38m/s;并且Ti/CuO微波点火火焰温度(1500~2000℃)和火焰面积显著大于热点火火焰温度(1200~1600℃),这主要是因为微波强电磁场加热未反应凝聚相和电离燃烧气体产物并产生高温等离子体,提高了凝聚相热效应和火焰热辐射,增强了燃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微波点火 Ti/CuO复合含能材料 静电喷雾法 微波增强燃烧 铝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菲啰啉-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学性质研究
7
作者 陈俊明 汪徐春 +3 位作者 过家好 张婷 张雪梅 陈忠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23-1426,共4页
本文首先将白炭黑与氢氧化钠反应进行活化,再将0.0520 g邻菲啰啉与经活化的白炭黑0.9980 g在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等实验条件下制得复合材料,并经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邻... 本文首先将白炭黑与氢氧化钠反应进行活化,再将0.0520 g邻菲啰啉与经活化的白炭黑0.9980 g在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等实验条件下制得复合材料,并经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邻菲啰啉-白炭黑复合粉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的紫外吸收和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菲啰啉 白炭黑 复合材料 制备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尖晶石结构的LiFeTiO_4材料的烧结与微波介电性能的研究
8
作者 郭腾 郭雨 +4 位作者 丁志杰 惠贞贞 叶祥桔 陈君华 顾燕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5-1020,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致密的LiFeTiO_4陶瓷材料,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考察了其晶体结构、微结构等因素对其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烧结温度合适时,能够制备出单相尖晶石结构的陶瓷,并且其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其物相组成和相应...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致密的LiFeTiO_4陶瓷材料,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考察了其晶体结构、微结构等因素对其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烧结温度合适时,能够制备出单相尖晶石结构的陶瓷,并且其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其物相组成和相应的微波介电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形成单相的LiFeTiO_4陶瓷材料所需的临界的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参数,并且证实了当只有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合适时,方可得到具备良好微波介电性能的材料,即在1090℃烧结2 h后所制备的材料的微波介电性能为ε=16.54,Q×f=15490 GHz(8.334GHz),τf=-60.33×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TiO4 尖晶石结构 微波介电性能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砂尾矿与邻菲啰啉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9
作者 周可可 汪徐春 +4 位作者 张雪梅 张婷 杨克伟 蔡国辉 吕途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40-143,共4页
本文将石英砂尾矿进行筛分处理,将600目以上的石英砂尾矿与邻菲啰啉反应制得其复合粉体材料及其功能膜,并对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法等表征,实验表明石英砂尾矿复合薄膜在200~400 nm有较好的紫外吸收等特性,... 本文将石英砂尾矿进行筛分处理,将600目以上的石英砂尾矿与邻菲啰啉反应制得其复合粉体材料及其功能膜,并对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法等表征,实验表明石英砂尾矿复合薄膜在200~400 nm有较好的紫外吸收等特性,有望作紫外吸收材料,从而提高石英砂尾矿的利用率和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砂 尾矿 邻菲啰啉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集诱导发光3-溴-5-吡唑甲酰胺类蓝光材料的潜指纹识别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忠明 庞玉东 +3 位作者 毛月圆 张玉洋 林志强 张子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2-1308,共7页
以3-溴-(3-氯-2-吡啶基)吡唑-5-甲酰氯和4-(3,6-二叔丁基咔唑)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D-π-A(其中,D为电子供体,A为电子受体)构型的蓝光N-[4-(3,6-二叔丁基咔唑)苯基]-3-溴-(3-氯-2-吡啶基)-吡唑-5-甲酰胺(化合物1),利用UV-Vis、荧光发... 以3-溴-(3-氯-2-吡啶基)吡唑-5-甲酰氯和4-(3,6-二叔丁基咔唑)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D-π-A(其中,D为电子供体,A为电子受体)构型的蓝光N-[4-(3,6-二叔丁基咔唑)苯基]-3-溴-(3-氯-2-吡啶基)-吡唑-5-甲酰胺(化合物1),利用UV-Vis、荧光发射光谱、动态光散射对化合物1的聚集诱导发光(AIE)和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可知,化合物1具有分子内的电荷转移性质,与其溶剂化效应一致。化合物1的荧光量子产率(?)随着分子的聚集不断增大[Φ(二氯甲烷)=60.1%;Φ(粉末)=67.5%;Φ(晶体)=70.2%]。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剂中,随着水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化合物1表现出优良的AIE性质。晶体化合物1最大发射波长(λ_(max))为439 nm,处于蓝光发射区域。相比于晶体状态,粉末状态化合物1的λ_(max)发生了17 nm的红移。此外,化合物1可以对潜指纹进行精准识别,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甚至三级结构,同时对老化指纹也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D-π-A型分子 蓝光发射 潜指纹识别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二氧化锰@碳纳米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容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桂玲 杜梦宇 +3 位作者 马陈超 牛星雨 张卫民 王欣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6016-16019,共4页
本工作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二氧化锰@碳纳米球电极材料,通过碳纳米球复合的方式对二氧化锰进行改性。经XRD分析可知,合成的材料以水钠锰矿的形式存在;由TEM和SEM分析可知,碳纳米球均匀分布在片层状二氧化锰的表面,使其更加饱满充实。... 本工作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二氧化锰@碳纳米球电极材料,通过碳纳米球复合的方式对二氧化锰进行改性。经XRD分析可知,合成的材料以水钠锰矿的形式存在;由TEM和SEM分析可知,碳纳米球均匀分布在片层状二氧化锰的表面,使其更加饱满充实。由电化学测量可知,适量碳纳米球的引入明显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二氧化锰复合碳纳米球摩尔分数为100%时,所得材料拥有最佳比容量,即在1 A·g-1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为166.3 F·g-1,当电流密度增加到10 A·g-1时,材料的比容量仍能保持在135.9 F·g-1,经历2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高达95.1%,说明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特性和较高的稳定性。这可能是由于引入碳纳米球后提高了水钠锰矿的导电性,从而增加了其活性位点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碳纳米球 片层结构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S_(2)气敏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黎少君 姚悦 陈俊明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1-709,共9页
气体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浓度低于人类嗅觉极限的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等气体,在军事国防、环境安全、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其中电阻式气体传感器因其成本低廉,普遍适用于民用气体检测而受到广泛应用。气敏材料是气体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浓度低于人类嗅觉极限的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等气体,在军事国防、环境安全、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其中电阻式气体传感器因其成本低廉,普遍适用于民用气体检测而受到广泛应用。气敏材料是气体传感器的核心,设计合成合适的气敏材料对发展高性能气体传感器至关重要。本文在简单介绍气体传感器、电阻式气体传感器以及电阻式气体传感器常用的几种传感材料的基础上,聚焦于n型半导体SnS_(2)气敏材料,归纳了该材料的结构与性质,重点阐述了提升SnS_(2)气敏材料传感性能的方法,包括空位工程、热激活工程、光激活工程和异质结工程,并对SnS_(2)气敏材料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式气体传感器 气敏材料 过渡金属硫化物 N型半导体 SnS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用MnO2基复合电极材料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俊明 鲍菊生 +5 位作者 王桂玲 刘翠翠 姚悦 过家好 汪徐春 井凤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5-989,共5页
超级电容器因其功率密度高、环保性能优异等特点引起人们的兴趣。二氧化锰具有天然含量丰富、绿色环保、高比容量和晶体结构多样性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电极材料。但二氧化锰的导电性能差,工作过程中结构不稳定等缺点严重影响了其电化学... 超级电容器因其功率密度高、环保性能优异等特点引起人们的兴趣。二氧化锰具有天然含量丰富、绿色环保、高比容量和晶体结构多样性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电极材料。但二氧化锰的导电性能差,工作过程中结构不稳定等缺点严重影响了其电化学性能。本文对本课题组和国内外学者多年来对MnO2应用金属掺杂、硫化物、碳材料、导电聚合物复合、微观结构改性构建核壳结构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并展望今后的工作研究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MnO2纳米材料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氧化物六角形片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鲍菊生 陈俊明 +4 位作者 王桂玲 刘翠翠 马莹莹 姚悦 过家好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2-1005,共4页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多孔Mn_3O_4纳米六角形片,六角形片的形状及厚度随着葡萄糖的含量改变而改变,当葡萄糖含量为1. 5 g时所得到的Mn_3O_4六角形片具有最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材料的稳定放电比容量可达24...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多孔Mn_3O_4纳米六角形片,六角形片的形状及厚度随着葡萄糖的含量改变而改变,当葡萄糖含量为1. 5 g时所得到的Mn_3O_4六角形片具有最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材料的稳定放电比容量可达247. 1 F·g^(-1),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能达到98. 8%,这可能与材料特殊的、独特的片状结构及孔道分布有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锰氧化物 葡萄糖 六角形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油量煅烧高岭土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15
作者 石国亮 李晓兰 +7 位作者 侯春月 刘建红 吕存琴 赵玉英 郭雨 张乾伟 韩陈西 常宏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33,139,共6页
通过插层剂二甲基亚砜、接枝剂甲醇和剥离试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协同超声震荡辅助作用,将层状煤系高岭土剥离为超细片状煤系高岭土。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FT-IR)、N_(2)吸附-脱附及扫描电镜(SEM)与能谱分析(EDS)等技术手... 通过插层剂二甲基亚砜、接枝剂甲醇和剥离试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协同超声震荡辅助作用,将层状煤系高岭土剥离为超细片状煤系高岭土。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FT-IR)、N_(2)吸附-脱附及扫描电镜(SEM)与能谱分析(EDS)等技术手段对煤系高岭土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层间距由层状煤系高岭土的0.708 nm扩大到片状煤系高岭土的1.12 nm,内部孔隙增加,形成了裂隙形状的介孔且孔径分布均匀。煅烧高岭土较煤系高岭土的吸油性能大幅提升,其吸油量从60~73 g/100 g煤系高岭土增至70~79 g/100 g煅烧高岭土。整个制备工艺流程中无引入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煅烧高岭土制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煅烧高岭土 吸油性能 制备 空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和酒石酸对稻田土壤中砷解吸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文哲 黄秋香 +4 位作者 孟凡德 高金妍 李敏 张恩俊 袁国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8-1305,共8页
低分子量有机酸(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acids,LMWOAs),如草酸(Oxalic Acid,OA)和酒石酸(Tartaric Acid,TA),是土壤水溶性有机质(DOM)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类)重金属的吸附和解吸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以As污染超标土壤为研究对... 低分子量有机酸(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acids,LMWOAs),如草酸(Oxalic Acid,OA)和酒石酸(Tartaric Acid,TA),是土壤水溶性有机质(DOM)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类)重金属的吸附和解吸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以As污染超标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泡桐制备的生物炭(BC),通过批解吸试验研究了TA和OA对土壤中As解吸行为的影响,分析了BC对OA和TA影响土壤As解吸行为的作用,探讨了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OA和TA均能降低土壤pH,且其浓度越高pH值越小;OA对土壤pH的作用强于TA,在40 mmol·L^(-1)时pH分别降为1.89和2.62。BC的添加未改变土壤pH降低的趋势,但减小了pH降低的幅度,OA和TA在40 mmol·L^(-1)时使pH分别降为2.34和2.72,BC使土壤pH分别提升了0.45和0.10。OA和TA明显影响土壤As的解吸行为,As的解吸量随OA或TA浓度的增加而先降低后增加;OA对土壤As的解吸量明显高于TA。BC的添加未改变土壤As的解吸趋势,但使OA和TA对土壤As的解吸量分别增加了15%-98%和21%-509%。OA和TA可能是通过降低pH和羧基结合作用而影响土壤As的解吸行为,BC的添加可能提升DOM含量和土壤表面质子化反应而促进As的解吸。结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分析,OA和TA对土壤As的解吸主要以其与As化学结合作用为主。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LMWOAs对土壤As解吸行为影响的认识,明晰了生物炭修复As污染土壤存在的风险,对土壤污染防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 草酸 生物炭 解吸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砂尾矿添加到苯丙乳液涂料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汪徐春 宋常春 +5 位作者 刘青林 张雪梅 毛杰 陈俊明 陈忠平 郭腾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25-1230,共6页
本文利用石英砂尾矿逐步取代二氧化钛制作用于外墙涂料的苯丙乳液涂料,对含石英砂尾矿涂料的白度、光泽度、耐碱性、耐候性及耐洗刷性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当石英砂尾矿替代50%~70%的二氧化钛时,制取的苯丙乳液涂料在耐碱... 本文利用石英砂尾矿逐步取代二氧化钛制作用于外墙涂料的苯丙乳液涂料,对含石英砂尾矿涂料的白度、光泽度、耐碱性、耐候性及耐洗刷性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当石英砂尾矿替代50%~70%的二氧化钛时,制取的苯丙乳液涂料在耐碱性、耐候性、耐洗刷性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砂尾矿 涂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为还原剂制备铁掺杂二氧化锰及其电容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俊明 岳刚 +4 位作者 马莹莹 王桂玲 姚悦 过家好 汪徐春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73-1876,1882,共5页
通过简单的液相沉淀法制备出棉絮状二氧化锰纳米颗粒,采用掺杂铁离子的方式对二氧化锰进行改性。热重曲线显示,掺杂Fe之后增加了产物中结合水的含量。由SEM可知,加入铁离子之后并没有改变二氧化锰的表面形貌,XRD与面扫结果表明铁离子以... 通过简单的液相沉淀法制备出棉絮状二氧化锰纳米颗粒,采用掺杂铁离子的方式对二氧化锰进行改性。热重曲线显示,掺杂Fe之后增加了产物中结合水的含量。由SEM可知,加入铁离子之后并没有改变二氧化锰的表面形貌,XRD与面扫结果表明铁离子以均一的方式掺杂到了二氧化锰中。循环伏安与恒电流充放电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当掺杂量为2%时材料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担载量为3 mg·cm-2的情况下,放电比容量高达347.0 F·g-1,循环1000圈后容量的保持率为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液相沉淀 铁掺杂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粉体添加对苯丙乳胶涂料综合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雪梅 陈涛 +5 位作者 许晨晨 丁慧君 李欢欢 王雪儿 丁阳 李丽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448-3455,共8页
本文采用石英砂尾矿、沉淀法白炭黑以及纳米TiO2部分替代钛白粉添加到苯丙乳胶涂料中制取拥有耐老化、抗菌等优越性能的涂料.试验中制取不同含量石英砂尾矿、白炭黑以及纳米TiO2的涂料样板,干燥后对其耐老化、抗菌等性能进行检测,检测... 本文采用石英砂尾矿、沉淀法白炭黑以及纳米TiO2部分替代钛白粉添加到苯丙乳胶涂料中制取拥有耐老化、抗菌等优越性能的涂料.试验中制取不同含量石英砂尾矿、白炭黑以及纳米TiO2的涂料样板,干燥后对其耐老化、抗菌等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石英砂尾矿含量从0%-7 0 % 及白炭黑含量从0%-40%变化时,涂膜的硬度逐渐增加,涂膜吸收紫外线能力逐渐增强,涂料老化推迟.纳米TiO2 含量从0 % -1 0 0 %逐渐增加时,涂料的抗菌性逐渐增强,杀菌率高达95%.此外涂膜的反射率下降率从6.6%降到0.6% 表明涂料的耐沾污性得到明显提高;涂料的耐碱性可达96h,耐洗刷次数超过6800次,耐水性达到140h,试验制得的涂膜综合性能高于GB/T9755-2014中优等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砂尾矿 沉淀法白炭黑 纳米TIO2 耐老化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IR技术的酸牛奶营养成分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岩 王安林 +3 位作者 程年寿 李中燕 祝嫦巍 蔡传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37-3940,共4页
酸牛奶作为一种重要的发酵乳制品,伴随着发酵过程,其各种营养成分时刻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因此,建立酸牛奶的快速高效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这也是食品安全监管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因其快速... 酸牛奶作为一种重要的发酵乳制品,伴随着发酵过程,其各种营养成分时刻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因此,建立酸牛奶的快速高效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这也是食品安全监管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因其快速、高通量、无化学污染、可对掺假成分予以分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以FTIR技术为核心,利用氟化钙薄膜法,将酸牛奶FTIR光谱图与其营养成分(能量值,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含量)对照,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法(PLS)的定量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样品校正集的能量值,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含量的交叉检验R^2值分别达到0.938 9,0.926 6,0.918 6,0.941 8和0.977 1;该模型用于预测,其样品验证集的交叉检验R^2值分别为0.920 5,0.905 3,0.908 5,0.939 3和0.936 4。由此可见,该模型对酸牛奶各营养指标均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在时间上具备较好的稳定性。不同于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本研究为实现对酸牛奶品质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该方法作为乳制品质量监控技术的一项初步探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 酸牛奶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