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硒缓解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的鹌鹑肝脏损伤效果研究
1
作者 张霞 王涛 +6 位作者 张全美 严光文 安凤霞 卢宝伟 葛凯 夏伦斌 毕少帅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9期80-86,共7页
为探究酵母硒(Se-Y)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的鹌鹑肝脏损伤的缓解作用,将20日龄的雌性黄羽鹌鹑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Se-Y组(0.8 mg/kg Se-Y)、AFB1组(30μg/kgB.WAFB1)和Se-Y+AFB1组(0.8 mg/kg Se-Y+30μg/kgB.W AFB... 为探究酵母硒(Se-Y)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的鹌鹑肝脏损伤的缓解作用,将20日龄的雌性黄羽鹌鹑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Se-Y组(0.8 mg/kg Se-Y)、AFB1组(30μg/kgB.WAFB1)和Se-Y+AFB1组(0.8 mg/kg Se-Y+30μg/kgB.W AFB1),检测其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情况,血清生化、肝脏组织氧化与抗氧化指标,肝脏组织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AFB1暴露会导致鹌鹑肝脏出现肿大、发黄、发白和易碎的现象,病理学观察表现为细胞索排列混乱,肝细胞肿胀和空泡化变性等病理变化;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明显增加,肝脏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均明显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明显降低,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降低;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rf2,HO-1,NQO-1,SOD1,CAT)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与AFB1组相比,Se-Y+AFB1组减轻了AFB1导致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血清中的AST和ALT活性有所降低,肝脏组织中GSH-Px、CAT和T-SOD活性及T-AOC水平有所升高;而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有所增加。综上所述,AFB1暴露诱导鹌鹑肝脏氧化应激,抑制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肝脏损伤,而Se-Y通过增强Nrf2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拮抗AFB1所诱导的鹌鹑肝脏氧化损伤,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f2信号通路 酵母硒 黄曲霉毒素B1 鹌鹑肝脏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球虫病7价多表位嵌合重组抗原ET seven真核质粒的构建、表达及其初步功能分析
2
作者 倪君丽 刘欣超 +7 位作者 孙栋 方肆云 王定爱 申翰钦 严专强 戚南山 孙铭飞 顾有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59-5172,共14页
为构建以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AMA1、EtAMA2、EtMIC3、EtMIC4、EtMIC13、EtROP5和EtSAG1等入侵相关蛋白分子为抗原基础的多表位嵌合重组抗原ET seven真核表达质粒,同时验证其在DF-1细胞中的表达和通过不同辅助递送方式在鸡体内的表达及其... 为构建以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AMA1、EtAMA2、EtMIC3、EtMIC4、EtMIC13、EtROP5和EtSAG1等入侵相关蛋白分子为抗原基础的多表位嵌合重组抗原ET seven真核表达质粒,同时验证其在DF-1细胞中的表达和通过不同辅助递送方式在鸡体内的表达及其免疫功能。本研究利用生信分析获得7个抗原表位,分别提取柔嫩艾美耳球虫不同发育阶段虫体总RNA,通过RT-PCR扩增获得EtAMA1、EtAMA2、EtMIC3、EtMIC4、EtMIC13、EtROP5和EtSAG1等7个抗原的表位区域编码基因,构建基因图谱由公司合成以pcDNA3.1(+)为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T seven;将鉴定阳性、测序正确的质粒pcDNA3.1-ET seven转染至DF-1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T seven重组基因片段在DF-1细胞中的表达;以磷酸钙纳米颗粒作为辅助质粒递送佐剂检测pcDNA3.1-ET seven在鸡体内引起的细胞因子水平变化,间接ELISA检测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T seven,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到ET seven的特异性表达,质粒通过磷酸钙纳米佐剂免疫鸡体后,检测细胞因子IL-2、IL-6、IL-10、IL-12、IFN-γ、CD-40均在三次免疫后7 d高水平表达,其中CD-40与IL-6的表达水平最高。pcDNA3.1-ET seven重组质粒结合磷酸钙佐剂肌肉注射二次免疫后7 d间接ELISA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呈阳性。结果表明,pcDNA3.1-ET seven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在鸡体内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鸡球虫病的疫苗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多表位重组质粒 真核表达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东牛遗传资源调查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洪瑜 王力生 +11 位作者 王恒 刘亚 韩春杨 蔡治华 宁康健 凌英会 涂小璐 章孝荣 郑守智 周义奎 丁守国 王厚平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第4期52-56,62,共6页
皖东牛主要分布在安徽省东部地区,中心产区位于凤阳、定远、明光、五河、来安等县(市)。皖东牛体格中等偏大,后躯发达,公牛平均体高为128.59cm、平均体重为522.55kg;母牛平均体高为118.54cm、平均体重374.15kg。在保种场及重点保护区... 皖东牛主要分布在安徽省东部地区,中心产区位于凤阳、定远、明光、五河、来安等县(市)。皖东牛体格中等偏大,后躯发达,公牛平均体高为128.59cm、平均体重为522.55kg;母牛平均体高为118.54cm、平均体重374.15kg。在保种场及重点保护区内,公牛平均体高为142.58cm、平均体重为650.49kg;母牛的平均体高为119.33cm、平均体重397.57kg;公牛和母牛肉用指数(BPI)值分别达4.6和3.3,属肉役兼用型牛。未经育肥的公牛平均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是53.3%和43.0%,母牛平均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是48.2%和39.6%。母牛适配年龄1.5-2岁左右,妊娠期280-290d(平均282d)。皖东牛具有耐粗饲、耐热耐寒、抗病力强,性情温顺,易饲养等特性,是我国宝贵的畜禽遗传资源,在优质肉牛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东牛 肉用指数 遗传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奶牛健康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光辉 任永红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1期35-37,共3页
本文综述了氧化应激对奶牛健康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包括:氧化应激与健康研究简史,奶牛氧化应激的原因与机理,氧化应激与奶牛围产期疾病,氧化应激与犊牛疾病以及其防治措施等。
关键词 自由基 氧化应激 抗氧化防御系统 脂质过氧化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型产气荚膜梭菌NetB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忠锋 戚南山 +14 位作者 廖申权 尹理君 侯晓礁 李福元 吕敏娜 吴彩艳 李娟 林栩慧 蔡海明 胡俊菁 于林增 肖文婉 张健騑 孙铭飞 顾有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0-84,共5页
G型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鸡坏死性肠炎和肠毒血症,致病力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坏死性肠炎B样毒素(necrotic enteritis B-like toxin,NetB)是近年来发现的是一种新的β-成孔毒素(β-pore-forming toxin,β-PFT),是... G型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鸡坏死性肠炎和肠毒血症,致病力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坏死性肠炎B样毒素(necrotic enteritis B-like toxin,NetB)是近年来发现的是一种新的β-成孔毒素(β-pore-forming toxin,β-PFT),是G型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致病性毒素和保护性抗原,深入研究该毒素的结构功能及致病机理对于鸡坏死性肠炎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但至今尚无相关系统性综述报道。鉴于此,论文主要对国内外关于G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流行概况、NetB毒素的分子结构特征、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及其相关防治制剂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基于NetB毒素研制鸡坏死性肠炎的防治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型产气荚膜梭菌 坏死性肠炎B样毒素 生物学特性 致病机理 防治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复门原虫棒状体蛋白疫苗候选分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孙芸芸 廖申权 +12 位作者 李跃龙 吕敏娜 吴彩艳 李娟 林栩慧 胡俊菁 肖文婉 孙铭飞 张健騑 曹正 袁伟康 戚南山 顾有方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210,共8页
顶复门原虫是一类专一性的胞内寄生性原虫,其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包括艾美耳球虫、巴贝斯虫、隐孢子虫、疟原虫和弓形虫等。此类原虫具有保守的棒状体、致密颗粒以及微线等顶端复合器结构,这些细胞器可分泌大量的入侵相关蛋白分子介导... 顶复门原虫是一类专一性的胞内寄生性原虫,其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包括艾美耳球虫、巴贝斯虫、隐孢子虫、疟原虫和弓形虫等。此类原虫具有保守的棒状体、致密颗粒以及微线等顶端复合器结构,这些细胞器可分泌大量的入侵相关蛋白分子介导虫体入侵宿主细胞。而棒状体蛋白是这类原虫在入侵过程中由棒状体分泌的一类蛋白,其在虫体入侵宿主细胞、纳虫空泡形成及胞内虫体的增殖调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是最具潜力的疫苗候选抗原。本文对棒状体蛋白的发现、组成、功能及定位进行概述,以目前研究最深入的弓形虫棒状体蛋白为主,归纳总结近年来关于棒状体蛋白作为顶复门原虫疫苗候选分子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型抗原虫分子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复门原虫 棒状体蛋白 疫苗候选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西白鹅对三种常用能量饲料原料的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研究
7
作者 朱洪龙 邓小杰 +3 位作者 胡忠泽 江卫军 陈丽园 夏伦志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3-57,共5页
为研究皖西白鹅对玉米、稻谷及麸皮的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SIAAD),选取体重相近的288只56日龄皖西白鹅,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饲喂栏,每个饲喂栏12只(公母各半),于84日龄分别饲喂待测饲粮和无氮饲粮6 d,采集回肠食糜并测定食糜中的氨... 为研究皖西白鹅对玉米、稻谷及麸皮的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SIAAD),选取体重相近的288只56日龄皖西白鹅,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饲喂栏,每个饲喂栏12只(公母各半),于84日龄分别饲喂待测饲粮和无氮饲粮6 d,采集回肠食糜并测定食糜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玉米、稻谷和麸皮平均SIAAD分别为89.31%、71.72%、74.67%,且玉米SIAAD显著高于稻谷和麸皮(P<0.05);玉米SIAAD分别为:赖氨酸(Lys)84.64%、蛋氨酸(Met)76.57%、苏氨酸(Thr)88.31%、缬氨酸(Val)87.12%、亮氨酸(Leu)94.61%、异亮氨酸(Ile)84.84%、苯丙氨酸(Phe)94.17%、组氨酸(His)91.05%和精氨酸(Arg)96.94%;稻谷SIAAD分别为:Lys 53.84%、Met 73.81%、Thr 58.63%、Val 68.43%、Leu 57.30%、Ile 58.91%、Phe 67.99%、His 77.24%和Arg 82.68%;麸皮SIAAD分别为:Lys 67.04%、Met 64.13%、Thr 65.78%、Val 75.35%、Leu72.88%、Ile 76.27%、Phe 79.90%、His 77.35%和Arg 84.20%。研究结果为合理配制皖西白鹅低氮饲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白鹅 玉米 稻谷 麸皮 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复门原虫醛缩酶的生物学功能与应用进展
8
作者 曹正 戚南山 +12 位作者 李跃龙 胡俊菁 蔡海明 吕敏娜 吴彩艳 李娟 林栩慧 于林增 肖文婉 孙铭飞 张健騑 廖申权 顾有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100,共5页
顶复门原虫是一类专一性细胞内寄生原虫,不仅危害畜禽的健康,有些种类还是人兽共患病原,威胁人类的健康。醛缩酶是一类可逆醇醛裂合酶,根据作用机理可分为Ⅰ型与Ⅱ型醛缩酶。研究发现,顶复门原虫存在Ⅰ型醛缩酶,它们主要参与顶复门原虫... 顶复门原虫是一类专一性细胞内寄生原虫,不仅危害畜禽的健康,有些种类还是人兽共患病原,威胁人类的健康。醛缩酶是一类可逆醇醛裂合酶,根据作用机理可分为Ⅰ型与Ⅱ型醛缩酶。研究发现,顶复门原虫存在Ⅰ型醛缩酶,它们主要参与顶复门原虫的能量代谢、虫体黏附及入侵宿主细胞等过程,或可成为抗原虫药物研发的候选靶标。论文主要对顶复门原虫醛缩酶的生物学功能与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顶复门原虫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复门原虫 醛缩酶 糖酵解 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