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路场景下相机自动标定及优化算法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伟 张朝阳 +2 位作者 唐心瑶 宋焕生 崔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55-1962,共8页
当前交通相机的自标定算法大多基于灭点或道路中的几何标识进行标定,但多灭点的检测存在不稳定及趋于无穷的"病态"条件,标识先验条件获取不精确等因素,造成自标定算法的实际应用受限.为了改进上述问题,首先根据典型道路场景,... 当前交通相机的自标定算法大多基于灭点或道路中的几何标识进行标定,但多灭点的检测存在不稳定及趋于无穷的"病态"条件,标识先验条件获取不精确等因素,造成自标定算法的实际应用受限.为了改进上述问题,首先根据典型道路场景,建立较稳定的单灭点标定模型;然后动态获取道路中的可标定区域及其中的几何标识,并在钻石空间中求取最佳灭点;最后利用场景中的冗余信息构造非线性约束条件,对标定参数在约束空间中进行迭代求最优,以消除标定初始条件不精确造成的标定误差.在云台相机监控的实际弯曲道场景中进行实验,同时改变相机视角及焦距进行实时算法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交通场景下的标定准确率达95%以上,优于现有算法,尤其适用于云台全方位交通相机的自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标定 灭点检测 非线性优化 云台交通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动泊车路径规划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冰 钱立军 +1 位作者 虞明 吴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2,540,共5页
文章通过逆向路径规划分析平行泊车过程的可能碰撞点和计算泊车所需的最小泊车空间,用泊车初始区域代替传统路径规划的初始点,实车试验采集泊车过程的数据,采用不同的数据样本用于粒子群优化的RBF神经网络,避免对安全距离等多种约束关... 文章通过逆向路径规划分析平行泊车过程的可能碰撞点和计算泊车所需的最小泊车空间,用泊车初始区域代替传统路径规划的初始点,实车试验采集泊车过程的数据,采用不同的数据样本用于粒子群优化的RBF神经网络,避免对安全距离等多种约束关系的分析,使规划的泊车路径能较好适用于实际泊车过程。仿真结果和实车试验均表明按照上述方法生成的路径泊车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泊车 逆向路径规划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SOM聚类连续属性离散化算法 被引量:7
3
作者 陶刚 闫永刚 +1 位作者 刘俊 邹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89-92,共4页
为解决连续属性值的离散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组织映射(SOM)聚类离散化算法,该算法利用SOM实现初始聚类,界定聚类上限;之后以初始聚类中心为样本,通过层次方法的平衡迭代规约和聚类(BIRCH)层次聚类算法进行二次聚类,解决聚类数虚... 为解决连续属性值的离散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组织映射(SOM)聚类离散化算法,该算法利用SOM实现初始聚类,界定聚类上限;之后以初始聚类中心为样本,通过层次方法的平衡迭代规约和聚类(BIRCH)层次聚类算法进行二次聚类,解决聚类数虚高问题并确定离散断点集;最后对断点集任一样本找出其所在维各聚类中心的最近邻,以此作为离散微调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断点集数(轮廓系数提升75%)及离散精度方面(不相容度更近似0)均优于传统SOM聚类离散化算法,可有效解决大样本、高维数据离散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特征映射 BIRCH 离散化 轮廓系数 最近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目视觉下基于三维目标检测的车型识别方法综述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伟 唐心瑶 +1 位作者 宋焕生 张朝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4-1280,共7页
近年来,车辆三维检测在无人驾驶及智能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当前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辆三维检测车型识别方法并没有完善的总结,因此本文对该类方法进行了综述探讨.首先,将基于三维目标检测的车型识别问题分为粗粒度识别和细粒度... 近年来,车辆三维检测在无人驾驶及智能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当前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辆三维检测车型识别方法并没有完善的总结,因此本文对该类方法进行了综述探讨.首先,将基于三维目标检测的车型识别问题分为粗粒度识别和细粒度识别两大类,接着根据不同的类别分别回顾了每类问题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每类问题中代表性算法的核心思想及优缺点,然后介绍了两类问题中一些常用的公开数据集并且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对比,最后讨论了基于三维目标检测的车型识别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车型识别 粗粒度识别 细粒度识别 三维目标检测 单目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相机交通场景下的车辆空间定位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伟 唐心瑶 +2 位作者 张朝阳 宋焕生 崔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3-882,共10页
为解决交通应用中的跨相机全场景车辆空间定位问题,利用单目相机,提出一种全场景透视拼接及车辆3D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提出一种交通场景下的相机自动标定方法,通过构建相机标定空间模型,自动求取标定参数并优化;然后利用公共区域的特... 为解决交通应用中的跨相机全场景车辆空间定位问题,利用单目相机,提出一种全场景透视拼接及车辆3D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提出一种交通场景下的相机自动标定方法,通过构建相机标定空间模型,自动求取标定参数并优化;然后利用公共区域的特征点,将多相机空间坐标系进行变换统一,为直观体现全场景物理空间,将各场景透视变换至统一的像素-物理坐标系中;最后,针对单目视觉下的车辆3D定位难题,利用车辆投影的几何约束,建立优化模型构建精细化的3D包络,以3D包络质心作为车辆空间定位点,同时可映射至像素-物理坐标系,体现车辆的动态信息.在具有人工特征点的实验环境及无人工特征点的实际应用环境中,对于跨场景的多类型车辆进行空间定位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解决交通视频监控中的车辆跨相机大场景下的空间定位难题,在选取的实验场景中综合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且实时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车辆空间定位 跨相机场景拼接 自动标定 3D包络 像素-物理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的EDXRF光谱金属组分特征峰位置识别 被引量:3
6
作者 章炜 徐华 +7 位作者 段连飞 马明俊 甘婷婷 刘晶 王刘军 张玉钧 赵南京 刘文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04-1909,共6页
主要研究X射线荧光光谱金属组分特征谱位置的确定。依据不同金属组分的特征谱特性,分析了特征谱的选取规律,在奇异值分析理论和模极大值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特征谱小波分解系数的模极大值提取方法,在不同分解尺度下的特点及其传播特... 主要研究X射线荧光光谱金属组分特征谱位置的确定。依据不同金属组分的特征谱特性,分析了特征谱的选取规律,在奇异值分析理论和模极大值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特征谱小波分解系数的模极大值提取方法,在不同分解尺度下的特点及其传播特性,提出了基于模极大值传播的区间特征峰筛选方法,并对实际测量光谱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bior4.4小波作为基函数对实验测量的全能谱数据进行4层小波变换,利用模极大值传播特性,可以消除全能谱上叠加的部分噪声对光谱分析造成的阶跃影响;为提高特征峰的位置识别概率,对小波变换中小于给定阈值的分解系数进行压缩,将实验获取的X射线荧光全能谱第4层小波分解系数直接进行特征峰识别,得到的677个峰值位置,压缩到186个;在此基础上,再采用模极大值传播的区间特征峰筛选方法,筛选区间初始值设置为600eV,经识别得到的特征峰峰值位置仅为27个,识别准确率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小波变换 模极大值 特征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与MPC相结合的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冰 成卫 +1 位作者 晏永廷 徐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93,共8页
依托于最大压(Max Pressure,MP)分布式信号控制特性,结合已建立的实时排队长度预测模型,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进一步对修正后的MP信号控制策略进行滚动反馈优化,提出了MP与MPC相结合的分布式信号控制方法.模... 依托于最大压(Max Pressure,MP)分布式信号控制特性,结合已建立的实时排队长度预测模型,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进一步对修正后的MP信号控制策略进行滚动反馈优化,提出了MP与MPC相结合的分布式信号控制方法.模型验证结果表明:MPC嵌入后,MP优化下的交叉口1与交叉口2延误分别降低了13.47%、15.35%;并且对比了MP绿信比分配权重修正前后对控制输出的影响,优化后瓶颈路段的车道4和车道10的排队溢出次数分别从6次和9次降低为0次,表明修正后MP绿信比权重的信号优化策略更能有效防止排队溢出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 最大压 模型预测控制 排队长度 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 CNN的道路视频交通状态自动识别 被引量:3
8
作者 彭博 唐聚 +2 位作者 张媛媛 蔡晓禹 孟繁和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3-159,F0002,共8页
为了从视频直接有效地提取交通信息,提出了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3D CNN)的交通状态识别方法.首先,以C3D(convolutional 3D)深度卷积网络为3D CNN原型,对卷积层数量与位置、平面卷积尺寸及三维卷积深... 为了从视频直接有效地提取交通信息,提出了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3D CNN)的交通状态识别方法.首先,以C3D(convolutional 3D)深度卷积网络为3D CNN原型,对卷积层数量与位置、平面卷积尺寸及三维卷积深度进行优化调整,形成了37个备选模型;其次,建立了视频数据集,对备选模型进行系统的训练测试,提出了交通状态识别模型C3D^*;然后,对C3D^*和现有三维卷积网络模型进行视频交通状态识别测试分析;最后,对比测试了C3D^*及常用二维卷积网络的交通状态识别效果.对比结果显示:针对视频交通状态识别,C3D^*的F均值为91.32%,比C3D、R3D(region convolutional 3D network)、R(2+1)D(resnets adopting 2D spatial convolution and a 1D temporal convolution)分别高12.24%、26.72%、28.02%;与LeNet、AlexNet、GoogleNet、VGG16的图像识别结果相比,C3D^*的F均值分别高32.61%、69.91%、50.11%、6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交通状态识别 三维卷积 道路视频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慢行交通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邵海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0-215,共6页
为改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了中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安全现状,从政策、规划、设计和管理以及慢行交通自身因素等方面研究了慢行交通事故的成因,基于冲突分析的方法,从交通组织、交通安全设计及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道路路段... 为改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了中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安全现状,从政策、规划、设计和管理以及慢行交通自身因素等方面研究了慢行交通事故的成因,基于冲突分析的方法,从交通组织、交通安全设计及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道路路段和交叉口的设计和管理对策。研究表明,交通设计的优化是改善慢行交通安全的有效途径,并可从规划、管理和执法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慢行交通安全,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交通 慢行交通 交通安全 交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灯组自主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子君 陈红 +1 位作者 丁恒 朱良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5-402,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的灵活性,满足车辆及行人随机到达条件下的精细化控制需求,文章提出一种交叉口逻辑灯组自主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交通流向排队延误模型,以交叉口各方向交通流排队延误作为优化指标,以交通...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的灵活性,满足车辆及行人随机到达条件下的精细化控制需求,文章提出一种交叉口逻辑灯组自主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交通流向排队延误模型,以交叉口各方向交通流排队延误作为优化指标,以交通流对应的信号灯组作为最小控制单元,根据实时检测的各个交通流向的交通流量和排队延误计算结果,自组织优化由不同交通流构成的信号灯组组合相位及其绿灯时间,进而依据绿灯间隔冲突矩阵动态执行信号灯组的实时优化控制。以合肥市一个实际交叉口为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延误时间、停车次数比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均有大幅度的降低,可有效提高绿灯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口 信号控制 逻辑灯组 自主优化 交通流 排队延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ulti-ResUnet算法的黏结集料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雪丽 李玉峰 +3 位作者 裴莉莉 李伟 石丽 曹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1-749,共9页
为提高黏结集料图像的分割精度,提出了基于Inception网络与残差连接优化的黏结集料图像分割模型(Multi-ResUnet模型)。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集料三维特性分析系统V3.0对黏结集料图像进行采集,并建立图像分割模型样本集,然后采用图像分... 为提高黏结集料图像的分割精度,提出了基于Inception网络与残差连接优化的黏结集料图像分割模型(Multi-ResUnet模型)。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集料三维特性分析系统V3.0对黏结集料图像进行采集,并建立图像分割模型样本集,然后采用图像分割模型对样本集进行训练。结果表明:相较于分水岭算法和Unet模型,该图像分割模型的精确率分别提升了30.46%和2.11%,召回率分别提升了4.68%和1.85%,准确率分别提升了25.95%和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黏结集料图像分割 Multi-ResUnet模型 分水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主动防御技术研究 被引量:49
12
作者 刘世文 马多耀 +2 位作者 雷程 尹少东 张红旗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4-1061,共8页
网络主动防御作为突破传统被动防御瓶颈的关键技术正成为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网络主动防御缺乏防御针对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主动防御技术。首先,设计了基于扫描流量熵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法,通过判别... 网络主动防御作为突破传统被动防御瓶颈的关键技术正成为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网络主动防御缺乏防御针对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主动防御技术。首先,设计了基于扫描流量熵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法,通过判别恶意敌手的扫描策略指导主动防御策略的选取,以增强防御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端信息转换的主动防御机制,通过转换网络端信息实现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随机改变,从而达到增加网络攻击难度和成本的目的。理论与实验验证了该技术可有效针对不同类型的扫描策略实施高效的主动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扫描流量熵 软件定义网络 主动防御 端信息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分析的无人机视频车辆自动识别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博 蔡晓禹 +3 位作者 周涛 李少博 张有节 段连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2,共8页
为从广域的视角准确全面地采集连续交通流信息,针对悬停无人机视频提出了基于形态分析的车辆自动识别方法。首先,人工勾画视频帧图像的感兴趣区域,并进行灰度化处理;其次,基于感兴趣区域的Canny边缘检测结果生成亚像素级骨架图像,并对... 为从广域的视角准确全面地采集连续交通流信息,针对悬停无人机视频提出了基于形态分析的车辆自动识别方法。首先,人工勾画视频帧图像的感兴趣区域,并进行灰度化处理;其次,基于感兴趣区域的Canny边缘检测结果生成亚像素级骨架图像,并对图像骨架进行分解和重构处理;然后,综合应用形态学运算(膨胀、腐蚀、填充、闭运算)和连通域形态特征(面积、矩形度、等效椭圆长轴与短轴)识别车辆目标;最后,对548帧无人机视频图像分别进行算法检测和人工识别,并计算车辆识别的正检率、重检率、漏检率和错检率。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正检率(均值95.02%),较低的重检率(均值2.20%)、漏检率(均值2.77%)和错检率(均值8.24%);同时,正检率、重检率、漏检率和错检率标准差分别为2.09%、1.67%、1.67%和2.56%,表明算法性能指标值离散程度较小、稳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辆检测 骨架重构 形态分析 无人机 感兴趣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