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我国母猪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孙亚楠 黄强 +2 位作者 岳隆耀 邵彩梅 封伟杰 《猪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养猪业一直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而能繁母猪作为生猪生产的基础,其繁殖性能直接决定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达到世界总量的50%,但我国母猪繁殖性能水平远低于欧美养猪发达国家。目前,制约我... 养猪业一直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而能繁母猪作为生猪生产的基础,其繁殖性能直接决定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达到世界总量的50%,但我国母猪繁殖性能水平远低于欧美养猪发达国家。目前,制约我国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品种、年龄及胎次、饲养管理、营养和环境等。文章针对影响我国母猪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以期在生产实践中得以借鉴,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繁殖性能 影响因素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背景下的三元商品母猪养殖策略 被引量:9
2
作者 孙亚楠 刘双 +1 位作者 黄强 封伟杰 《猪业科学》 2020年第3期122-124,共3页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是一种病毒分子巨大且复杂的DNA病毒,在无有效疫苗的情况下,会引起高度传染性且通常致命的猪瘟。目前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导致我国母猪存栏大幅度下降,猪场引种面临了巨大...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是一种病毒分子巨大且复杂的DNA病毒,在无有效疫苗的情况下,会引起高度传染性且通常致命的猪瘟。目前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导致我国母猪存栏大幅度下降,猪场引种面临了巨大的生物安全风险,采用三元商品母猪留种成为了一种较好的选择。文章结合生产实践,旨在为三元商品母猪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三元商品母猪 饲养管理 营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扩增产物与其克隆后测序结果的比较
3
作者 董友富 蒋广志 +5 位作者 唐伟明 王小泉 徐世富 高亚飞 孙裴 张振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10期100-104,共5页
为了明确PCR产物直接测序与克隆后测序结果的差异,验证PCR产物直接测序的“准确性”,将从两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的组织样品(A、B)PRRSV ORF5 PCR阳性扩增产物胶回收后连接至pMD19-T载体,分别取15个阳性亚克隆单菌落,同原始PCR产物进行测序... 为了明确PCR产物直接测序与克隆后测序结果的差异,验证PCR产物直接测序的“准确性”,将从两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的组织样品(A、B)PRRSV ORF5 PCR阳性扩增产物胶回收后连接至pMD19-T载体,分别取15个阳性亚克隆单菌落,同原始PCR产物进行测序,对两个样品各获得的16条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A、B两组样品16条序列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4.2%~100%、87.4%~100%,PCR产物与其15个亚克隆测序获得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7.7%~97.3%、87.9%~100%。遗传演化分析方面:样品A序列与其亚克隆序列被划分在谱系1、5、8,占比分别为6.25%、87.50%、6.25%,与其12个亚克隆序列同属于谱系5;样品B与其亚克隆序列被划分在谱系5、8,占比分别为68.75%、31.25%,与其10个亚克隆序列同属于谱系5。结果表明,同一样品中PRRSV ORF5序列具有多样性,不同样品的PRRSV ORF5序列丰富度不同。结果提示,在生产实际中,通过PCR对PRRSV ORF5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对于了解场内流行毒株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测序 遗传变异 演化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颗粒料和粉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胃形态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秋凤 张永静 +7 位作者 黄强(编译) J.A.De Jong J.M.De Rouchey M.D.Tokach S.S.Dritz R.D.Goodband J.C.Woodworth M.W.Allerson 《猪业科学》 2021年第4期20-25,共6页
试验选取2100头猪(PIC 327×1050;初始重为31.5±0.13 kg),用来评估饲喂颗粒料和粉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胃形态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期为118 d。试验分为6个处理组,猪只根据初始重随机分到6个处理组中(每个处理组有14个栏位,... 试验选取2100头猪(PIC 327×1050;初始重为31.5±0.13 kg),用来评估饲喂颗粒料和粉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胃形态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期为118 d。试验分为6个处理组,猪只根据初始重随机分到6个处理组中(每个处理组有14个栏位,每个栏位25头猪)。每个处理组中有7个阉公猪栏和7个母猪栏。所有处理组均采用含15%DDGS的玉米-豆粕型日粮饲喂。试验分5个阶段饲喂,分别为0-28 d、28-56 d、56-84 d、84-98 d和98-118 d。6个处理组分别为0-118 d全部饲喂粉料、0-118 d全部饲喂颗粒料、0-70 d饲喂粉料而70-118 d饲喂颗粒料、0-70 d饲喂颗粒料而70-118 d饲喂粉料、或颗粒料和粉料每两周轮换一次,以粉料开始以颗粒料结束或者以颗粒料开始以粉料结束。在第110天时,每栏里随机挑选4头猪进行屠宰并收集胃,然后对胃进行溃疡和角质化评分。结果表明,饲喂粉料和饲喂颗粒料的猪的平均日增重没有差异。全期饲喂粉料的猪平均日采食量最大(P<0.05),全期饲喂颗粒料的猪平均日采食量最低(P<0.05),其他的处理组处于中间水平(P<0.05)。全期饲喂颗粒料的猪料重比最好(P<0.05),全期饲喂粉料的猪料重比最差(P<0.05),其他的处理组处于中间水平(P<0.05)。当在试验最后48 d饲喂颗粒料或在整个试验期饲喂颗粒料,与最后48 d饲喂粉料相比,胃溃疡指数评分增加(P<0.05),其他处理组评分处于中间水平。与其他处理组相比较,全期饲喂颗粒料的猪每栏被淘汰的数量增加(P<0.05)。当试验猪因体重较轻、健康或动物福利问题而面临风险,需要隔离时,由现场管理者决定是否将猪移走。各处理组对胴体重、胴体产量、背膘厚、眼肌厚度和瘦肉率无影响。总之,饲喂颗粒料改善了料重比,但是增加了胃溃疡发生率和淘汰猪数量。另外,与只饲喂颗粒料猪相比,颗粒料和粉料之间的轮换饲喂模式有较合适的料重比,并且减少了胃溃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猪 生长性能 粉料 颗粒料 胃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生产与指标分析思路
5
作者 刘金 黄强 +1 位作者 刘云龙 李战军 《猪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112-115,共4页
科学的统计分析对指导规模化猪场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养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及其进一步计算得到的指标既是对一线生产人员绩效考核的依据,也是分析生产中存在问题的依据。作为一线生产管理者需要重视生产数据,对数据敏感,其中... 科学的统计分析对指导规模化猪场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养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及其进一步计算得到的指标既是对一线生产人员绩效考核的依据,也是分析生产中存在问题的依据。作为一线生产管理者需要重视生产数据,对数据敏感,其中科学、全面、准确的数据记录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一线生产 养猪生产 数据记录 生产管理者 统计分析 分析思路 生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