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冷装置柔性接触式密封机构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国强 赵天阳 +4 位作者 晏刚 鱼剑琳 刘朋 汪娟 汪昌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9,共17页
柔性接触式密封机构在制冷装置中起到重要的隔热隔湿作用。针对装配状态下刚-柔多体接触对其性能提升带来的技术挑战,从柔性接触式密封机构技术特点和总体发展出发,综述了影响其性能提升的测量、建模等关键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 柔性接触式密封机构在制冷装置中起到重要的隔热隔湿作用。针对装配状态下刚-柔多体接触对其性能提升带来的技术挑战,从柔性接触式密封机构技术特点和总体发展出发,综述了影响其性能提升的测量、建模等关键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基于反向热平衡的热传递测量技术精度不足,引入滤波算法可降低热流信号噪声波动;现有示踪气体技术未考虑湿空气在刚柔接触界面中的流动扩散,应运用界面微观检测及接触动力学理论来明确流动型式,构建匹配的示踪源和检测回路;对柔性接触式密封机构热流固耦合建模研究尚处于空白,仅建立了传热数值模型与流动平均解析方程,可采用数值计算温度、变形场与解析计算渗流参数的迭代算法来建立耦合模型。未来,除开展测量与建模的基础研究外,还需突破“尺寸效应”技术瓶颈,实现密封组件间的良好配合,应用超低导热材料和电磁感应技术,以提升密封机构的隔热隔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接触式密封机构 制冷装置 热湿传递 测量技术 热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钙/锌PVC热稳定剂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崔芷萱 蒋平平 +6 位作者 冷炎 严娟 黄建建 李振华 李宇超 冯珊 陆敏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4,共7页
热稳定剂是聚氯乙烯(PVC)加工过程中重要的塑料助剂,可以抑制聚氯乙烯在高温下发生热降解,改善PVC热稳定性能。PVC是全球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国内外对PVC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热稳定剂的消耗量随之增长,因此,低毒、无污染且高效环保的钙/锌... 热稳定剂是聚氯乙烯(PVC)加工过程中重要的塑料助剂,可以抑制聚氯乙烯在高温下发生热降解,改善PVC热稳定性能。PVC是全球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国内外对PVC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热稳定剂的消耗量随之增长,因此,低毒、无污染且高效环保的钙/锌热稳定剂成为研究热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氯乙烯热稳定剂的发展现状,由于铅、镉盐类热稳定剂有毒,已被欧盟禁用,有机锡类热稳定剂价格昂贵,而环保钙/锌热稳定剂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综述了钙/锌热稳定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环保热稳定剂对PVC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钙/锌热稳定剂市场应用前景和未来的发展重点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代替铅盐 塑料助剂 钙/锌热稳定剂 锌烧 塑料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备共聚酯PBCAT
3
作者 王婧茹 严娟 +4 位作者 许铭育 郭国民 魏锋 王应民 武建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8,共10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用于包装行业,但PET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为缓解该问题,文中对废弃PET进行解聚回收并将产物转化为新型可生物降解共聚酯。首先确定了以丁二醇(1,4-BDO)为醇解...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用于包装行业,但PET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为缓解该问题,文中对废弃PET进行解聚回收并将产物转化为新型可生物降解共聚酯。首先确定了以丁二醇(1,4-BDO)为醇解剂的最佳醇解条件,PET的解聚率可达99%,醇解产物的实际产率可达理论产率的80%。借助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等,证明醇解产物主要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少量的二聚、三聚体(记为BHBT)。分别以醇解产物BHBT及对苯二甲酸(PTA)为原料制备了新型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环己烷二甲醇酯(分别记为rPBCAT和PBCAT);分析对比了rPBCAT和PBCAT的结构及性能,发现BHBT可以替代PTA参与共聚反应,rPBCAT具有与PBCAT相同的化学结构,rPBCAT具有同样优良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其T-5%为344.2℃,拉伸强度为9.98 MPa,断裂伸长率达726.7%。综上表明,废弃PET可成功回收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新型共聚酯,为解决非降解型聚酯的白色污染提供了新途径,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二元醇解聚 可降解共聚酯 回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油中芳烃组分对SBS充油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胜星 熊春珠 +5 位作者 王伟超 王应民 史晓滔 辛秀婷 张爱民 武建勋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115,119,共6页
使用色谱柱分离得到的芳烃组分与环烷基础油共混,制备出两种芳烃含量不同的环烷油。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研究了不同芳烃含量环烷油填充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体系的热氧老化性能,结果表明芳烃组分... 使用色谱柱分离得到的芳烃组分与环烷基础油共混,制备出两种芳烃含量不同的环烷油。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研究了不同芳烃含量环烷油填充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体系的热氧老化性能,结果表明芳烃组分是引起环烷油老化黄变的主要因素,但对充油体系的热失重等影响较小。通过小角X射线散射(SAX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仪(DMA)等研究了SBS充油体系微观结构与机械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纯SBS为两相层状结构,而充油体系中的PS相呈柱状结构分散于PB相中,且芳烃含量较多的充油体系的PS相区间距较小、相区尺寸较大,SBS+1~#油(高芳烃油)的PS相区间距为27.64 nm,SBS+2~#油(低芳烃油)的为28.29 nm;热氧处理后的环烷油可使充油体系的相分散更趋微细化,其中SBS+aged1~#(高芳烃老化油)的相区间距为28.03 nm,SBS+aged2~#(低芳烃老化油)的为28.92 nm,PS相区尺寸减小及更均匀的分散可使充油体系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前者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0.5%、断裂伸长率提高了9.4%,后者的拉伸强度提高了23.8%、断裂伸长率提高了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环烷油 芳烃含量 热氧稳定性 相区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类锚固剂的合成及对软质聚氯乙烯的改性
5
作者 王伟超 魏锋 +5 位作者 史晓滔 严娟 谢海生 王应民 张爱民 武建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13,共7页
使用自制的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热塑性聚氨酯(TPU)齐聚物"锚固剂"(AA),可将增塑剂分子"锚固"在聚氯乙烯(PVC)基体上,从而改善PVC的迁移析出性能和低温性能。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动态力... 使用自制的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热塑性聚氨酯(TPU)齐聚物"锚固剂"(AA),可将增塑剂分子"锚固"在聚氯乙烯(PVC)基体上,从而改善PVC的迁移析出性能和低温性能。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动态力学热分析表征了自制的"锚固剂"(AA)。通过扫描电镜、动态力学热分析、高低温力学性能以及高低温迁移析出性能测试,研究了AA与PVC的相容性以及对软质PV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A与PVC可互容,AA用量至60 phr,-30℃时软质PVC的断裂伸长率保留率提高了280%倍左右,-10℃时温度敏感指数下降了44%,迁移析出率下降了72%。相同增塑剂含量下,DOTP/AA复合体系与纯DOTP相比,-30℃时的温度敏感指数仅为后者的24%,-10℃时的迁移析出率仅为后者的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锚固剂 聚氨酯 低温性能 迁移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