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A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
作者 田德名 朱玉胜 +1 位作者 周逢春 张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3期3318-3321,3326,共5页
目的:研究CTA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2月期间因椎基底动脉狭窄在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就诊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像学检查分为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 目的:研究CTA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2月期间因椎基底动脉狭窄在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就诊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像学检查分为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采用CTA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神经功能损伤标志物、炎症反应相关分子、斑块性质相关蛋白酶分子的含量。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后循环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TIA组且不稳定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的检出率高于TIA组;脑梗死组中不稳定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患者血清中NSE、S100B、UCH-L1、GFAP、ICAM-1、VCAM-1、PECAM-1、VE-cadherin、YKL-40、CatS、MMP9、MMP10、ADAMTS12的含量均高于TIA组;脑梗死组中不稳定斑块、纤维斑块患者血清中NSE、S100B、UCH-L1、GFAP、ICAM-1、VCAM-1、PECAM-1、VE-cadherin、YKL-40、CatS、MMP9、MMP10、ADAMTS12的含量均高于钙化斑块患者,不稳定斑块患者血清中NSE、S100B、UCH-L1、GFAP、ICAM-1、VCAM-1、PECAM-1、VE-cadherin、YKL-40、CatS、MMP9、MMP10、ADAMTS12的含量均高于纤维斑块患者。结论:CTA能够准确评估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且与神经损伤程度、斑块性质变化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CT血管造影 椎基底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