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9种光引发剂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居舟 尚光志 +3 位作者 蔡荟梅 陈贵杰 彭传燚 陶固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69-274,共6页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9种光引发剂的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提取液经氮吹,浓缩后,用150 mg无水Mg SO4、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50 mg C18粉...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9种光引发剂的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提取液经氮吹,浓缩后,用150 mg无水Mg SO4、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50 mg C18粉末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外标法定量。9种光引发剂在0.02-1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9种光引发剂在0.05,0.5和1 mg/L添加浓度下,回收率范围为82.9%-118.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0.5%,方法的定量限为0.07-0.33 mg/k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光引发剂检测的要求,适用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光引发剂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引发剂 分散固相萃取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食品包装印刷油墨中光引发剂的测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居舟 李静 +3 位作者 何俊 丁磊 程坚 蒋俊树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118-123,共6页
本实验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包装印刷油墨中二苯甲酮(BP)、4-甲基二苯甲酮(MBP)、2-苯甲酰苯甲酸甲酯(OMBB)、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AB)、2-异丙基硫杂蒽酮(ITX)、4-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EHA)、2,4-二乙基硫杂蒽酮(DETX)和4-氯二... 本实验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包装印刷油墨中二苯甲酮(BP)、4-甲基二苯甲酮(MBP)、2-苯甲酰苯甲酸甲酯(OMBB)、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AB)、2-异丙基硫杂蒽酮(ITX)、4-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EHA)、2,4-二乙基硫杂蒽酮(DETX)和4-氯二苯甲酮(CBP)等8种光引发剂(PIs)含量的凝胶渗透色谱(GPC)-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方法。样品用环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剂超声提取,提取溶液经GPC净化分离和富集以后,以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Rtx-17MS),采用多反应监测(SRM)方式对上述8种光引发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8种光引发剂在0.2~100.0μ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79;在3种浓度的添加水平下,回收率范围为80%~105%,相对标准偏差为2%~10%;方法的定量限为0.01~0.05mg/Kg。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样品前处理过程较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适用于食品料包装印刷油墨中8种光引发剂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印刷油墨 光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力验证样品检测方案分析
3
作者 徐晨 程潇 +2 位作者 刘娟娟 贾贞 安虹 《现代食品》 2023年第9期202-205,211,共5页
目的:依托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能力验证活动,丰富检测方案设计思路,降低漏检、误判风险,进一步提高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灵敏度。方法:按照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的作业指导书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 目的:依托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能力验证活动,丰富检测方案设计思路,降低漏检、误判风险,进一步提高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灵敏度。方法:按照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的作业指导书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GB 4789.30—2016),通过多种分离培养基的分离鉴定,利用酶联免疫分析VIDAS及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 2对编号TF03900029和TF03900034的两份能力验证样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结果:编号TF03900029样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编号TF03900034样品中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本次能力验证中的多种方法均能正确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果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能力验证 分离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加工糕点和热加工糕点中酸价、过氧化值数据对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家磊 《现代食品》 2023年第5期205-207,共3页
本文通过对冷加工糕点、热加工糕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到酸价、过氧化值和糕点加工工艺的相关性,利用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冷加工糕点酸价平均值高于热加工糕点,热加工糕点的过氧化值平均值高于冷加工糕点,且单个结果不是绝对的,但有... 本文通过对冷加工糕点、热加工糕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到酸价、过氧化值和糕点加工工艺的相关性,利用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冷加工糕点酸价平均值高于热加工糕点,热加工糕点的过氧化值平均值高于冷加工糕点,且单个结果不是绝对的,但有一定的相关性。该分析结果可为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重点关注的具体风险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加工糕点 热加工糕点 酸价 过氧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固相萃取结合UPLC-MS/MS同时测定蜂蜜中26种内源性组分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静 张居舟 +2 位作者 刘毅 余晓娟 王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5-272,共8页
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同时测定荆条蜜、油菜蜜、洋槐蜜中脱落酸、酚酸和黄酮类等26种内源性组分。样品用磷酸盐缓冲溶液... 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同时测定荆条蜜、油菜蜜、洋槐蜜中脱落酸、酚酸和黄酮类等26种内源性组分。样品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用Agilent Eclipse Plus RRHD C_(18)柱(2.1 mm×100 mm,1.8μm)分离,以0.03%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结合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26种待测组分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检出限和定量限范围分别为1.0~10.0μg/kg和2.5~25.0μg/kg,在各加标水平,平均回收率为81.9%~101%,相对标准偏差为3.4%~9.8%。UPLC-MS/MS是一种高效、快捷、精准的内源性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为蜂蜜品质控制和鉴别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荆条蜜 油菜蜜 洋槐蜜 脱落酸 酚酸 黄酮类 内源性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