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替代分析物的LC-MS/MS检测儿童末梢血中25-羟维生素D方法建立及评价
1
作者 刘菲 宋晶晶 +5 位作者 曹明鹏 祖琴琴 周曙光 张爱喜 王丽 李明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63-1171,共9页
目的:建立基于同位素替代分析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检测儿童末梢血中25-羟维生素D(25(OH)D)。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物25(OH)D2-d6、25(OH)D3-d3作为替代分析物,25(OH)D3-d6作为内标,通过蛋白沉淀处理后,应用LC-MS/MS方法... 目的:建立基于同位素替代分析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检测儿童末梢血中25-羟维生素D(25(OH)D)。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物25(OH)D2-d6、25(OH)D3-d3作为替代分析物,25(OH)D3-d6作为内标,通过蛋白沉淀处理后,应用LC-MS/MS方法同时检测换算得到实际标本中25(OH)D2和25(OH)D3的含量。评价该方法的相同浓度下响应值等效性、特异性、线性、检出限(LOD)、定量限(LOQ)、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携带污染和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结果:25(OH)D2和25(OH)D3的响应因子分别为1.46和1.04;线性相关系数均>0.995,LOD分别为0.16和0.33 ng/mL,LOQ分别为0.5和1ng/mL,替代分析物25(OH)D2-d6和25(OH)D3-d3相对回收率在96.05%~107.07%范围内,批内批间精密度均<10%,基质因子在0.882~1.121,无明显携带污染,样品可室温避光放置24 h,2~8℃下保存7 d。结论:建立了基于替代分析物的LC-MS/MS定量测定儿童末梢血中25(OH)D2和25(OH)D3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有望成为儿童或其他采血困难人群的候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串联质谱法 25-羟维生素D 末梢血 替代分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恙虫病45例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廷俊 连少峰 王荣刚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总结安徽省阜阳地区临床诊断为恙虫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安徽省界首市人民医院和阜阳市妇幼保健院病案史中检索出院第1诊断为≤14岁恙虫病病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居住地(农村和城市)、发病月... 目的总结安徽省阜阳地区临床诊断为恙虫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安徽省界首市人民医院和阜阳市妇幼保健院病案史中检索出院第1诊断为≤14岁恙虫病病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居住地(农村和城市)、发病月份、野外郊游史、诊断时年龄和性别等流行病学资料;采集高热、特征性溃疡或焦痂、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主要临床特征,以及病史中各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结果因两家医院均不能开展外斐试验和恙虫病立克次体检查,只符合临床诊断的45例恙虫病病例资料进入分析,其中41例为乡村医生转诊。①男性30例,女性15例;9个月至3岁16例,~7岁21例,~13岁8例;居住地城市3例,农村42例。45例均有野外游玩史或接触秸秆史。②45例均表现为高热和特征性溃疡或焦痂,分布于阴部和腹股沟居多。均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其中全身浅淋巴结肿大28例。44例表现为皮疹,其中8例为全身性。③45例均有肝肿大表现,其中脾肿大6例,咳嗽13例,头痛28例。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均异常,心肌酶增高26例,乳酸脱氢酶增高26例。④住院后24h第一诊断误诊26例(57.8%),其中误诊为呼吸道感染13例。⑤临床诊断病例均予阿奇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后72h内退热,治愈出院,无一例复发。结论儿童恙虫病有临床特征性表现,合并多系统损伤,特别是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是儿童恙虫病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