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疗效 被引量:8
1
作者 左延卿 崔明 +1 位作者 张子军 朋传喜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并评价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听神经瘤病例均经CT和MRI扫描确诊,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评估。结果本组12例患者... 目的分析并评价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听神经瘤病例均经CT和MRI扫描确诊,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评估。结果本组1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者10例,次全切除者2例,7例患者保留面神经解剖,治疗后所有患者痊愈出院。对10例肿瘤全切除患者随访6~12个月,复查MRI或CT无复发。结论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效果良好,对面神经、听神经、血管和脑干可获得最大限度的保护,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显微手术 面神经 脑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微导管技术栓塞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节 胡再虎 +1 位作者 於永 崔明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双微导管技术在宽颈动脉瘤栓塞中应用。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收治急性破裂宽颈动脉瘤中使用双微导管技术栓塞宽颈17例。结果 17例患者技术成功率100%,完全栓塞13例,近全栓塞3例,部分栓塞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 目的探讨分析双微导管技术在宽颈动脉瘤栓塞中应用。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收治急性破裂宽颈动脉瘤中使用双微导管技术栓塞宽颈17例。结果 17例患者技术成功率100%,完全栓塞13例,近全栓塞3例,部分栓塞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症状2例。结论对急性期破裂宽颈动脉瘤使用双微管技术是安全有效,且经济困难的患者能节省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微导管 动脉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翼点入路在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炜 崔明 赵霆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4期89-89,共1页
目的探讨改良翼点入路在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73例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采用改良翼点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分析。结果本组存活58例(79.5%)。根据GOS标准:康复良好34例,中度残废16例,重度残废5例,植... 目的探讨改良翼点入路在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73例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采用改良翼点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分析。结果本组存活58例(79.5%)。根据GOS标准:康复良好34例,中度残废16例,重度残废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5例。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是治疗以对冲性额颞叶底部损伤为主的重型颅脑损伤或已发生脑疝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点入路 额颞部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炜 张子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38例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再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存活34例,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38例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再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存活34例,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13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10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行走6例;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3例;Ⅴ级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4例。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是治疗脑室出血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 脑脊液 脑室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22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朋传喜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7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5年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恢复生活自理能力5例,轻残生活需照顾者7例,重残6例,死亡4例。...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5年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恢复生活自理能力5例,轻残生活需照顾者7例,重残6例,死亡4例。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内科治疗无效时,早期积极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能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去骨瓣 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朋传喜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5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4年来48例外伤后出现急性脑肿胀进行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轻残或良好,重残10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15例。结论早期手术充分减压是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4年来48例外伤后出现急性脑肿胀进行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轻残或良好,重残10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15例。结论早期手术充分减压是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急性脑肿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鲍月红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9X期715-716,共2页
总结了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疗效和护理。对50例颅脑外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因脑脊液异常而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并配合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健康指导。
关键词 腰大池 脑脊液引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
8
作者 於永 陈节 +1 位作者 胡再虎 崔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4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解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3年颅内破裂窄颈动脉瘤患者32例,全部行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全部成功栓塞,24例100%栓塞,4例95%栓塞,4例90%栓塞,术中无动脉瘤再... 目的探讨电解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3年颅内破裂窄颈动脉瘤患者32例,全部行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全部成功栓塞,24例100%栓塞,4例95%栓塞,4例90%栓塞,术中无动脉瘤再出血。半年后常规复查DSA:无动脉瘤复发。结论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窄颈动脉瘤,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改善了患者的预后,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脱弹簧圈 栓塞 介入 窄颈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前后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蓉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期208-209,共2页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以隐匿发生为主,大多数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发现。以往大多是开颅手术直接夹闭,随着介入神经学的发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以其微创、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以隐匿发生为主,大多数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发现。以往大多是开颅手术直接夹闭,随着介入神经学的发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以其微创、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越来越被患者所接受,但仍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而护理人员做好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心理状态、改变行为方式,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心理护理 术前后 健康指导 颅内动脉瘤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应用 开颅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34例诊治体会
10
作者 胡凌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3期114-116,共3页
目的回顾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影像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分析34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标准:恢复良好16例(47.06%)中残9例(26.47%)重残或植物生存4例(11.76%)死亡5例(14.71%)。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 目的回顾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影像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分析34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标准:恢复良好16例(47.06%)中残9例(26.47%)重残或植物生存4例(11.76%)死亡5例(14.71%)。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检查,GCS评分、瞳孔变化、出血灶分布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早期正确诊断和有效综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