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汉族人群Miltenberger血型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娟 吕蓉 +2 位作者 朱帮强 韩婷婷 刘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调查安徽省Miltenberger血型的分布情况,为建立红细胞库奠定基础。方法随机采集安徽省血液中心2 660例非血缘关系汉族无偿志愿献血者外周血样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标本,并提取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方法对Miltenb... 目的调查安徽省Miltenberger血型的分布情况,为建立红细胞库奠定基础。方法随机采集安徽省血液中心2 660例非血缘关系汉族无偿志愿献血者外周血样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标本,并提取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方法对Miltenberger血型系统进行检测,并通过血清学及测序方法验证。结果 2 660例献血者中有24例PCR-SSP阳性,经血清学及测序确认均为GP.Mur表型。结论在安徽省汉族人群中,GP.Mur表型的频率为0.9%。目前还未发现Miltenberger血型系统的其他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Miltenberger血型 Mur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HBsAg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情况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蒋菲菲 吕蓉 +4 位作者 赵阳 李素萍 王超 刘忠 刘淼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91-1396,共6页
目的:分析对安徽省HBsAg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情况,验证安徽省献血者归队策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方法:HBsAg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自屏蔽期满6个月后,可依据自愿原则向屏蔽单位提出归队申请,由屏蔽单位采样后进行初筛检测。初筛阴性者... 目的:分析对安徽省HBsAg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情况,验证安徽省献血者归队策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方法:HBsAg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自屏蔽期满6个月后,可依据自愿原则向屏蔽单位提出归队申请,由屏蔽单位采样后进行初筛检测。初筛阴性者可送检标本至安徽省血液中心进行归队检测,经过伯乐、万泰、丽珠试剂HBsAg检测、丽珠试剂中和试验、万泰试剂HBcAb检测、诺华试剂核酸检测合格后,允许归队。结果: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共收到HBsAg归队标本109人份,归队检测合格者60人份,不合格者8人份,不确定者41人份,归队率达55.05%。归队合格献血者中,合肥地区献血者为25人,其中20人再次献血,检测结果均合格。结论:安徽省献血者HBsAg屏蔽与归队策略合理有效,但在献血者追溯、信息传达方面仍存在不完善之处,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反应性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献血者归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疑难血型鉴定和基因分型的相关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超 李素萍 +3 位作者 李敏 吴学忠 邢昕 吕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0-784,共5页
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部分患者,尤其是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因病情及治疗导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表现为ABO血型的抗原或抗体减弱。本研究分析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进行正确的红细胞分型和基因分型,对12份肿瘤患者正反定型不一... 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部分患者,尤其是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因病情及治疗导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表现为ABO血型的抗原或抗体减弱。本研究分析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进行正确的红细胞分型和基因分型,对12份肿瘤患者正反定型不一致血液样本进行的血型血清学试验和吸收放散试验。对存在疑问的标本进行PCR扩增第6、7外显子和5-7内含子,对外显子序列进行基因测序。结果表明,9例标本通过血型血清学、吸收放散定型,6例为A型,2例为O型,1例为B型;3例血型血清学和吸收放散无法鉴定其血型的标本,经测序分别定型为O46,B108和A102型,其中有2例因为PCR扩增效果差或者测序结果矛盾,未能给出ABO基因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无法定型的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可以采用血型血清血方法、基因分型及吸收放散的方法正确鉴定ABO血型,以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正反定型 血型血清学 血型系统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血型的鉴定及其患者输血的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超 李素萍 +4 位作者 吴学忠 李敏 邢昕 王伦善 吕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探讨B(A)血型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及合理的输血方法。方法: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患者的血型,同时利用ABO-TYPE Variant试剂盒和ABO基因6、7外显子DNA序列分析法分析患者的基因型,应用O型洗涤红细胞用于疑难配血三步分析法配血... 目的:探讨B(A)血型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及合理的输血方法。方法: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患者的血型,同时利用ABO-TYPE Variant试剂盒和ABO基因6、7外显子DNA序列分析法分析患者的基因型,应用O型洗涤红细胞用于疑难配血三步分析法配血。结果:患者的正定型:A弱B强,血清中存在抗A1;反定型:A1C3+,BC阴性;分子生物学鉴定为:B(A)04型,640 A>G;O型洗涤红细胞检测主侧配血阴性。结论:稀有血型或亚型的分析鉴定要谨慎,必要时可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对稀有血型或亚型患者输血要安全、正确、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等位基因 B(A)血型 交叉配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从母体血浆检测胎儿RhCcE血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玲 刘忠 +3 位作者 杨美霞 邓余翠 刘萍 姚余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FQ-PCR)法从母体血浆中检测胎儿RhCcE血型,用于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方法采集孕期8~20周的妇女血浆,采用QIAampDNA Mini方法从母体外周血中提取游离胎儿DNA,用FQ-PCR法检测胎儿DNA的RhCcE基因型,预测胎...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FQ-PCR)法从母体血浆中检测胎儿RhCcE血型,用于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方法采集孕期8~20周的妇女血浆,采用QIAampDNA Mini方法从母体外周血中提取游离胎儿DNA,用FQ-PCR法检测胎儿DNA的RhCcE基因型,预测胎儿血型。与胎儿脐带血标本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价采用FQ-PCR法从母体检测胎儿RhCcE血型的准确性。结果 46例RhE阴性母体血浆中检测出18例RhE血型阳性,与胎儿脐带血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准确率100%;36例Rhc阴性母体血浆中检测出24例Rhc血型阳性,与胎儿脐带血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准确率100%;从35例RhC阴性母体血浆中检测出10例RhC血型阳性,与胎儿脐带血检测结果相比漏检2例,准确率94%。结论 FQ-PCR法能够在孕早期检测出胎儿Rh-CcE血型,可以用于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红细胞增多症 胎儿 产前诊断 RhCcE血型 荧光定量PCR 胎儿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