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医院内感染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兵 许玲 《淮海医药》 2005年第5期355-356,共2页
目的对近4年来我院ICU患者医院内感染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ICU2001年1月~2004年9月182例医院内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医院内感染率21.0%,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占51.4%,泌尿道感染率占34.6%,... 目的对近4年来我院ICU患者医院内感染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ICU2001年1月~2004年9月182例医院内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医院内感染率21.0%,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占51.4%,泌尿道感染率占34.6%,不同侵入性操作感染率为27.13%,机械通气感染率85.0%,气管切开感染率50.5%,泌尿道插管感染率15.6%。感染细菌中革兰阴性(G-)菌占60.0%,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25.4%。革兰阴性(G+)菌占18.9%,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5.0%。真菌21.1%。细菌均为多重耐药。结论ICU院内感染率较高,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无侵入性操作者,细菌严重耐药。因此,必须加强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采用非抗生素策略降低院内感染和细菌耐药发病率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 非抗生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ICU医院内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启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346-347,共2页
目的了解某院ICU的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细菌分布及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某院ICU患者的308份标本送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查,统计病原菌分布的构成比及耐药率。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82.56%,革兰阳性球菌占17.44%,鲍氏不动杆... 目的了解某院ICU的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细菌分布及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某院ICU患者的308份标本送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查,统计病原菌分布的构成比及耐药率。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82.56%,革兰阳性球菌占17.44%,鲍氏不动杆菌占55.8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70%。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70%,而少数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也敏感。结论某院ICU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鲍氏不动杆菌最为多见,革兰阳性球菌以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最为多见。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有少数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多重耐药菌 耐药率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埠市628名中老年干部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益丽 郝建 《淮海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309-310,共2页
目的:了解蚌埠市目前中老年干部人群健康情况。方法:对蚌埠市628名在职和离、退休干部做常规体格检查。结果:中老年干部人群患有一种以上疾病者584人,占总体检人数的93%,患病率以高血压病居首位(36.9%),其次为高血脂症(24.5%),高尿酸血... 目的:了解蚌埠市目前中老年干部人群健康情况。方法:对蚌埠市628名在职和离、退休干部做常规体格检查。结果:中老年干部人群患有一种以上疾病者584人,占总体检人数的93%,患病率以高血压病居首位(36.9%),其次为高血脂症(24.5%),高尿酸血症(22.9%),脂肪肝(18.0%),胆囊炎(16.7%),糖尿病(9.9%),冠心病(9.6%);其他科疾病患病率较高的是前列腺增生、甲状腺结节、牙缺损。结论: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和冠心病是蚌埠市中老年在职及离退休干部人群的主要慢性疾病,需加强相关疾病保健知识方面的宣教和预防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干部 健康体检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埠市部分公司男性员工体检健康状况分析
4
作者 张杨 郝建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对蚌埠市部分公司男性员工进行体检,以期了解蚌埠市男性公司职员的健康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男性公司员工共323名。所有员工均行血压测量、血生化,心电图、肝脏B超、前... 目的:对蚌埠市部分公司男性员工进行体检,以期了解蚌埠市男性公司职员的健康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男性公司员工共323名。所有员工均行血压测量、血生化,心电图、肝脏B超、前列腺X线、尿隐血、眼底等检查,对体检出的异常结果进行分析。按年龄分为45岁以上组和45岁以下组。结果:所有男性员工检出率排前十位的异常问题为高甘油三脂血症(46.4%)、高血压(39.6%)、脂肪肝(38.4%)、心电图异常(36.8%)、低密度脂蛋白增高(22.9%)、近视眼底改变(19.2%)、γ-谷氨酰基转移酶异常(17%)、肝内脂肪偏多(14.9%)、前列腺结石(10%)、尿隐血(8.1%)。年龄45岁以上组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年龄45岁以下组,2组间脂肪肝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蚌埠市部分公司男性员工健康异常中以血脂增高及其相关病变、高血压等最为常见。年龄较大的员工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血压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慢性疾病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型鼻肠管双导丝置管方法在ICU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宋长春 徐仲璇 +1 位作者 李玉洁 梁艳 《淮海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索ICU病房内对危重患者应用双导丝法和主动置管法行床边盲插鼻肠喂养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同一初学操作者随机将163例危重住院患者分别采用双导丝法(n=87)和主动置管法(n=76)行床边盲插鼻肠喂养管,观察2种置管方法的成功率、... 目的探索ICU病房内对危重患者应用双导丝法和主动置管法行床边盲插鼻肠喂养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同一初学操作者随机将163例危重住院患者分别采用双导丝法(n=87)和主动置管法(n=76)行床边盲插鼻肠喂养管,观察2种置管方法的成功率、重要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呼吸道内置管或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双导丝法和主动置管法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4.25%和71.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种置管方法患者重要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均无呼吸道内置管或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初学床边盲插鼻肠喂养管操作者,双导丝法与主动置管法相比,是技术上更易掌握、成功率更高且有着同样安全性的置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肠管 管饲 危重病 肠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梁艳 徐仲璇 +2 位作者 宋长春 李雪蓉 宋园园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351-352,共2页
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将25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择近年来ICU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患者24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将25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择近年来ICU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患者24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4±2.3)min;切口长度为(1.5±0.4)cm,术中出血量为(8.0±2.5)ml,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开展使手术时间明显减短,配合精心细致的护理可使术中出血少,切口愈合瘢痕小,并发症少。适合ICU危重症患者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危重患者 ICU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敬婷 梁艳 李颖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364-365,共2页
目的探讨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对策,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1年8月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资料,从中分析导致意外拔管的原因。结果意外拔管的发生主要与未合理使用... 目的探讨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对策,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1年8月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资料,从中分析导致意外拔管的原因。结果意外拔管的发生主要与未合理使用镇静剂、未给予适当的肢体约束、置管后舒适度的改变以及医护人员的操作不当等诸多因素有关。结论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使ICU的管道管理更安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分析 护理 重症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深静脉置管术在ICU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郝建 郝华 何先弟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观察锁骨下和股静脉较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难易程度及其主要的并发症。方法选择ICU内需做深静脉置管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锁骨下静脉(A组)150例,股静脉(B组)150例,通过比较2组的穿刺的成功率及其主要并发症等指标,从而明确两个部位... 目的观察锁骨下和股静脉较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难易程度及其主要的并发症。方法选择ICU内需做深静脉置管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锁骨下静脉(A组)150例,股静脉(B组)150例,通过比较2组的穿刺的成功率及其主要并发症等指标,从而明确两个部位穿刺的优缺点。结果股静脉穿刺组成功率高,与锁骨下静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锁骨下置管并发导管移位、气胸最高(P<0.05),而股静脉置管并发误入动脉,感染,及堵管较高(P<0.05)。导管脱出并发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种置管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操作者可以根据置管的目的,患者情况以及个人对两种置管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合理选择置管方法,减少置管出现的并发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锁骨下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控制策略在ICU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颖 吴金 +1 位作者 陈启 李雪荣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356-357,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ICU中42例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策略进行救治,以防治严重多发伤患者低体温、酸中毒和凝血障碍-致死性...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ICU中42例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策略进行救治,以防治严重多发伤患者低体温、酸中毒和凝血障碍-致死性三联征、改善各项生理指标、为进行最终的正规治疗或手术创造条件而在ICU所进行的一系列监护和治疗。观察机械通气使用情况、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发生情况和病死率。结果42例患者中33例使用机械通气,发生MODS 21例,经ICU治疗9例逆转;死亡12例(28.57%),而APACHE II评分预测死亡概率22例(52.38%),病死率减少(χ2=4.94,P<0.05)。进行最终的手术26例。结论 ICU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治疗、监测及护理对策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损伤控制 多发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的应激因素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1
10
作者 欧玲 《淮海医药》 2004年第3期226-226,共1页
目的 通过调查 ICU患者的应激因素 ,提出对 ICU患者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90名病情稳定即将转出 ICU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ICU患者的主要应激因素有疾病本身的威胁 ,繁多的有创治疗与监测 ,紧张的周围环境 ,抑郁的... 目的 通过调查 ICU患者的应激因素 ,提出对 ICU患者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90名病情稳定即将转出 ICU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ICU患者的主要应激因素有疾病本身的威胁 ,繁多的有创治疗与监测 ,紧张的周围环境 ,抑郁的心理环境。结论 对 ICU患者采取优化监护环境 ,加强心理护理 ,做好基础护理 ,鼓励家属参与等护理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应激 相关因素 调查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气管留置导管病人的护理体会
11
作者 刘莉 《淮海医药》 2002年第6期522-523,共2页
关键词 重症监测治疗病房 气管留置 护理 呼吸机 雾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O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临床指导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天娇 李雪蓉 +1 位作者 宋长春 邱媛媛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前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重症感染的发生,以及继发的感染性休克,而怎样去减少这个现象的发生已困扰ICU医护人员多年。感染性休克发生时会出现相应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其中异常的血流分布状态则是其诊断的要点之一,它的异常分布... 目前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重症感染的发生,以及继发的感染性休克,而怎样去减少这个现象的发生已困扰ICU医护人员多年。感染性休克发生时会出现相应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其中异常的血流分布状态则是其诊断的要点之一,它的异常分布会使有效的循环血容量出现明显的不足,从而导致大部分的组织器官处于一个低灌注的状态,继而出现代谢功能的紊乱以及组织缺氧的情况,且会进行性的加重。所以说及早的进行液体复苏能够很好的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者皮肤真菌感染62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洁 李雪蓉 朱克云 《淮海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皮肤真菌感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62例患者发生皮肤真菌感染者的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抗生素的应用、感染前的皮肤状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回顾、分析、探讨皮肤真菌...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皮肤真菌感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62例患者发生皮肤真菌感染者的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抗生素的应用、感染前的皮肤状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回顾、分析、探讨皮肤真菌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高龄、长期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局部皮肤潮湿者的皮肤真菌感染发生率高,感染部位以腹股沟、会阴、阴囊、肛周、腋窝、背部较多见,局部应用抗真菌药有效。结论对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要高度重视皮肤真菌感染的发生,加强好发部位的观察及护理,保持局部的皮肤清洁干燥,对已发生皮肤真菌感染者积极予以抗真菌治疗及护理干预,可减少皮肤真菌感染的发生及促进已感染皮肤的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真菌感染 原因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钙蛋白与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启 吴志昊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F0003-F0004,共2页
关键词 肌钙蛋白 心肌损伤 肌钙蛋白检测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蛋白检测在重症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盛军 杨新玲 陈启 《淮海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检测尿微量蛋白水平并探讨其对危重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动态监测ICU危重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分别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酐(Cr),肾联合检查阳性为尿微量白蛋白、血、尿β2-微球蛋... 目的检测尿微量蛋白水平并探讨其对危重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动态监测ICU危重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分别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酐(Cr),肾联合检查阳性为尿微量白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中任意一项指标高于正常值。结果在危重患者中MA、血β2-MG、尿β2-MG发生率分别为72.5%、80.0%,77.5%,肾联合检查阳性率87.5%,均高于尿常规(7.5%)和尿素氮、肌酐阳性率(22.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单项检测MA或β2-MG这2项指标阳性率偏低,将这2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87.5%,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结论联合监测尿MA、β2-MG对危重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有帮助,是诊断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血、尿β2-微球蛋白 肾功能损害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手术期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策 王玉祥 陈程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措施。方法在ICU,对38例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在简易立体定向仪定位下对颅内血肿行抽吸、粉碎冲洗,术后残血行尿激酶液化引流。对于血肿破入脑室者同时行脑脊液净化...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措施。方法在ICU,对38例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在简易立体定向仪定位下对颅内血肿行抽吸、粉碎冲洗,术后残血行尿激酶液化引流。对于血肿破入脑室者同时行脑脊液净化治疗。围手术期所有病例以危重病医学理论脏器功能监测与支持,早期发现并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结果存活31例(81.6%),死亡7例(18.4%)。存活者中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ADL 1 3例,ADL 2 12例,ADL 3 10例,ADL 4 5例,ADL 5 1例。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测和综合治疗,可明显增进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手术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前入路行颈内静脉穿刺24例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仲璇 吴彬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颈内静脉 穿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安定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涛 杨斌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6月-2008年5月住院患者中需机械通气的病例23例,首先缓慢静注咪唑安定5 mg的负荷量,然后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量的咪唑安定0.04-0.2 mg·kg^-1·h^-1,以获得Ⅱ-Ⅲ...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6月-2008年5月住院患者中需机械通气的病例23例,首先缓慢静注咪唑安定5 mg的负荷量,然后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量的咪唑安定0.04-0.2 mg·kg^-1·h^-1,以获得Ⅱ-Ⅲ级Ram say镇静评分,同时连续监测患者的SpO2、CVP及用药前和用药2 h后动脉血气及Ram say镇静分级。结果23例患者在负荷剂量下均能够达到镇静效果,Ram say评分均在Ⅲ-Ⅳ级;在维持剂量时也能保持等效的镇静效果,监测CVP平稳,血气指标及SpO2得到改善。结论咪唑安定是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机械通气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2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向东 《淮海医药》 2001年第6期481-482,共2页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原因。方法 :对 2 2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分析 ,找出原因。结果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表现为全身各系统功能减退 ,老年患者更易误诊为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疾病 ,而忽略了对原发病的...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原因。方法 :对 2 2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分析 ,找出原因。结果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表现为全身各系统功能减退 ,老年患者更易误诊为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疾病 ,而忽略了对原发病的认识。结论 对于类似疾病患者应及时检测甲状腺功能 ,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误诊 临床症状 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药物中毒行血液灌流术中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广兰 《淮海医药》 2002年第6期517-517,共1页
关键词 血液灌流术 护理 异发症预防 急性药物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