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CT室工作质量刍议
1
作者 郑素景 《淮海医药》 2001年第2期173-173,共1页
目的 阐述提高 CT室工作质量的具体做法。方法 首先 ,要树立科技“以人为本”的观念 ,科室管理要体现“以人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做到 :1处处为患者服务着想 ,增强服务意识 ;2不断改善就诊环境 ,实行便民措施 ;3提高工作效率 ,尽... 目的 阐述提高 CT室工作质量的具体做法。方法 首先 ,要树立科技“以人为本”的观念 ,科室管理要体现“以人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做到 :1处处为患者服务着想 ,增强服务意识 ;2不断改善就诊环境 ,实行便民措施 ;3提高工作效率 ,尽量缩短患者预约排队时间。第二 ,要不断提高科室质量管理中的科技含量。第三 ,不断提高科室人员的自身素质。第四 ,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机器的潜能 ,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 ,提高了科室工作管理质量。结论 科室工作管理质量的提高 ,依赖于人和物的双重提高 ,只有做到两者有机结合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管理 工作质量 CT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CT室资料的管理工作
2
作者 郑素景 《淮海医药》 2001年第6期526-526,共1页
关键词 病案系统 计算机化管理 表格和记录管理 CT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在CT室工作中的应用及管理
3
作者 郑素景 《淮海医药》 2000年第z1期77-,共1页
关键词 计算机 医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硬膜外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
4
作者 周沛林 李尚前 +3 位作者 王京武 邱成功 陈王林 成明富 《淮海医药》 1998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介绍CT引导行硬膜外腰椎间盘(简称盘外)胶原酶溶解术的操作方法,评价CT引导的价值,与X线电透引导比较优势。方法:对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CT引导下行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结果;本法疗效评定优良率87%,有效率97%。结论:当X线电... 目的:介绍CT引导行硬膜外腰椎间盘(简称盘外)胶原酶溶解术的操作方法,评价CT引导的价值,与X线电透引导比较优势。方法:对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CT引导下行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结果;本法疗效评定优良率87%,有效率97%。结论:当X线电透引导比较,CT引导:①定位精确,避免盲穿,减少组织损伤。②避免病人转动体位,防止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脱出硬膜外腔。③省去昂贵的非离子型造影剂和等待造影剂缓慢吸收的过程,避免降低胶原酶效价,缩短手术时间。④术者可完全避免X线损伤。⑤扩大了CT介入治疗的范围,提高CT机的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硬膜外腰椎间盘溶解术 胶原酶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盘外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薄层扫描髓母细胞瘤典型表现
5
作者 汤亚威 《淮海医药》 2000年第z1期37-,共1页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MRI表现 被引量:4
6
作者 高蕾 《淮海医药》 2004年第5期373-374,共2页
目的 探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 CT、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阅读具有典型 CT、MRI表现并经随访证实的 30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 CT、MRI片 ,分析其 CT、MRI表现。结果 全部患者均诊断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共 30例 4 0髋 ,其... 目的 探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 CT、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阅读具有典型 CT、MRI表现并经随访证实的 30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 CT、MRI片 ,分析其 CT、MRI表现。结果 全部患者均诊断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共 30例 4 0髋 ,其中单侧 2 0例 ,双侧 1 0例。 CT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2 5个部位 ,主要表现为正常的星芒结构变形扭曲和骨硬化。MRI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36个部位 ,主要表现为股骨头信号不均 ,T1加权像表现为头内见低信号区或无明显异常信号改变 ,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显示头内可见局限性或广泛性斑片状、条状、不规则形高信号区。结论  CT可显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RI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敏感性较高 ,其中 MRI的T2加权脂肪抑制像是检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敏感序列 ,可在患者尚未有自觉症状并且 X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CT表现 诊断 MRI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脊髓造影诊断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应用体会
7
作者 宋黎涛 《淮海医药》 1999年第B09期5-6,共2页
目的 通过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T脊髓造影(CTM)扫描的椎管内肿瘤病例回顾性研究,对CTM在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作用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17例椎管内占位的病人进行CTM检查并全部经过病理和或手术证实.结果 本组定位诊断均正确(17/17例),定... 目的 通过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T脊髓造影(CTM)扫描的椎管内肿瘤病例回顾性研究,对CTM在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作用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17例椎管内占位的病人进行CTM检查并全部经过病理和或手术证实.结果 本组定位诊断均正确(17/17例),定性诊断正确率为70.6%(12/17例).结论 CTM作为一种诊断椎管内肿瘤的常用方法,其定位诊断准确,而定性诊断尚有一定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脊髓造影 椎管内肿瘤 病理检查 定性诊断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