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白内障复明工程”蚌埠地区502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王敏 孙林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分析2008年安徽省"白内障复明工程"蚌埠地区502例患者的手术效果、技巧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对蚌埠地区2008年接受白内障复明工程的50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视力、并发症及人工晶体植入情况。结果502例中489... 目的分析2008年安徽省"白内障复明工程"蚌埠地区502例患者的手术效果、技巧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对蚌埠地区2008年接受白内障复明工程的50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视力、并发症及人工晶体植入情况。结果502例中489例植入人工晶体,占97.41%,9例因高度近视无需植入,占1.79%,4例因后囊破裂无法植入,占0.8%。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456例,占90.84%,≥0.5者413例,占82.27%。结论2008年蚌埠地区复明工程达到了预期目的,效果满意。为以后大规模集中白内障复明手术提供了方法和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小切口 民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诊于眼科的糖尿病患者38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林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 分析首诊于眼科后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眼部情况。方法 对38例(70只眼)以视力下降、眼红、眼胀、畏光流泪及复视等症状就诊的患者给予眼前节、眼后节、裂隙灯显微镜及血糖、尿糖检查。结果 38例患者均为 型糖尿病。70只眼中4 2只... 目的 分析首诊于眼科后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眼部情况。方法 对38例(70只眼)以视力下降、眼红、眼胀、畏光流泪及复视等症状就诊的患者给予眼前节、眼后节、裂隙灯显微镜及血糖、尿糖检查。结果 38例患者均为 型糖尿病。70只眼中4 2只眼有不同形态、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占6 0 .0 % ;12只眼诊断为葡萄膜炎,占17.1% ;眼外肌麻痹3只眼,占4 .2 % ;视网膜病变4只眼,占5 .7% ;视神经病变1只眼,占1.4 % ;屈光异常8只眼,占11.4 %。结论 糖尿病常因眼部并发症而首诊于眼科,临床工作中应加以重视,以免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糖尿病 首诊 裂隙灯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前房出血原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甘玲萍 孙林 薛梅 《临床眼科杂志》 1999年第2期124-125,共2页
本文总结分析了53只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前房出血的病例,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本院眼科1996年1月~1998年7月共做滤过手术315只眼,术后发生前房出血的有53只眼(48人),发生率为1... 本文总结分析了53只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前房出血的病例,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和处理,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本院眼科1996年1月~1998年7月共做滤过手术315只眼,术后发生前房出血的有53只眼(48人),发生率为16.82%。其中男22人,女26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手术 前房出血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敏 孙林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手术方法、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008年5~6月63例(均为单眼)行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 目的探讨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手术方法、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008年5~6月63例(均为单眼)行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视力≥0.6者43只眼(68.25%),≥0.3者57只眼(90.47%);术前散光和术后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7只眼(11.11%),后囊膜破裂1只眼(1.58%),悬韧带离断1只眼(1.58%),角膜后弹力层脱离1只眼(1.58%)。结论无缝线梯形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切口合理,术后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小切口 无缝线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等视象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应用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永称 汤萍 +4 位作者 孙林 杨惠臣 李徽川 薛梅 刘韵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7-18,共2页
人工晶体的发展始终环绕着其光学质量和固定方法。非球面等视象后房型人工晶体首先由我国试制成功,经计算机光线追迹结果显示,其视网膜成像质量明显好于常规平凸、凸平和双凸形人工晶体,在视网膜弥散圈半径小和分辨率高方面是普通球面... 人工晶体的发展始终环绕着其光学质量和固定方法。非球面等视象后房型人工晶体首先由我国试制成功,经计算机光线追迹结果显示,其视网膜成像质量明显好于常规平凸、凸平和双凸形人工晶体,在视网膜弥散圈半径小和分辨率高方面是普通球面人工晶体的4~5倍。我们从1989年5月引进这种新型后房型人工晶体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后房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水肿类型及视力相关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杰 孙林 甘林萍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类型与视力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640只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检查结果、病变分型及矫正视力。结果①640只眼中,436只眼(68.1%)未见黄斑水肿,204只眼(31... 目的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类型与视力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640只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检查结果、病变分型及矫正视力。结果①640只眼中,436只眼(68.1%)未见黄斑水肿,204只眼(31.9%)存在不同程度DME,其中局部水肿型116只眼(18.1%),弥漫水肿型88只眼(13.8%);②患者视力随着DME加重明显下降。结论糖尿病患者视力与DME的类型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视力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眼部改变为首发症状的蝶鞍区肿瘤52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敏 甘玲萍 严畅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4期324-325,共2页
目的 探讨以眼部改变为首发症状的蝶鞍区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2例以眼部改变为首发症状的蝶鞍区肿瘤的眼部临床表现。结果 视力障碍 88眼 ,占 84.6 % ;视野缺损 79眼 ,占 76 % ;视神经萎39眼 ,占 37.5 % ;视盘水肿 3... 目的 探讨以眼部改变为首发症状的蝶鞍区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2例以眼部改变为首发症状的蝶鞍区肿瘤的眼部临床表现。结果 视力障碍 88眼 ,占 84.6 % ;视野缺损 79眼 ,占 76 % ;视神经萎39眼 ,占 37.5 % ;视盘水肿 3眼 ,占 2 .88% ;突眼 3眼 ,占 2 .88% ;眼肌麻痹 5眼 ,占 4.81%。结论 部分蝶鞍区肿瘤以眼部改变为首发症状 ,故眼部临床表现为此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鞍区肿瘤 视力障碍 视野缺损 眼肌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甘玲萍 孙林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一次性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34只眼)青光眼白内障进行小梁切除、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术后视力≥0.5者12只眼,0.3~0.4者13只眼,0.1~0.2者5只眼,<0.1者4只眼。术后随访半年32只... 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一次性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34只眼)青光眼白内障进行小梁切除、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术后视力≥0.5者12只眼,0.3~0.4者13只眼,0.1~0.2者5只眼,<0.1者4只眼。术后随访半年32只眼眼压在正常范围,2只眼需点美开朗滴眼液后眼压在正常范围。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青光眼小梁切除、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一次完成,既可以恢复有用视力,又可以控制眼压,减少了患者二次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联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董建英 薛梅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手术治疗 近视 疗效观察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10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萍 潘永称 +2 位作者 孙林 王丽珠 褚俏梅 《临床眼科杂志》 1994年第3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晶体 植入术 后房型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结膜下浸润麻醉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林 王敏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4期327-328,共2页
目的 评估和比较结膜下麻醉和球后麻醉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03例(120只眼)青光眼患者采用结膜下麻醉实施小梁切除术,与98例(109只眼)青光眼患者采用球后麻醉实施小梁切除术进行比较。对照分析两组麻醉方法的... 目的 评估和比较结膜下麻醉和球后麻醉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03例(120只眼)青光眼患者采用结膜下麻醉实施小梁切除术,与98例(109只眼)青光眼患者采用球后麻醉实施小梁切除术进行比较。对照分析两组麻醉方法的并发症、患者术中的配合程度及手术的安全性。结果 结膜下麻醉组115只眼(95.83%)、球后麻醉组中107只眼(98.16%)麻醉效果佳,球后麻醉组中有4只眼球后出血,1只眼光感消失,而球结膜下麻醉组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球结膜下麻醉对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结膜 浸润麻醉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地塞米松 视神经鞘 眼轮匝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对胬肉术后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正国 甘玲萍 刘杰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棉片使用与传统显微镜下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疗效差异。方法 39例患者(46只眼)单纯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2组:单纯切除组23只眼使用显微镜下进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棉片使用与传统显微镜下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疗效差异。方法 39例患者(46只眼)单纯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2组:单纯切除组23只眼使用显微镜下进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手术组23只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胬肉组织后0.02%丝裂霉素处理,取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按胬肉术后的4种状态评定:联合手术组有2例复发,单纯切除组有8例复发。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丝裂霉素手术与单纯胬肉切除术比较有明显的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 干细胞移植 丝裂霉素 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敏 罗怡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对18例(均为单眼)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行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疗效、技巧及术... 目的探讨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对18例(均为单眼)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行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疗效、技巧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3~5个月。结果18只眼中,17只眼一次悬吊成功,1只眼发生人工晶状体偏位。1只眼角巩膜切口漏,1例出现前房、玻璃体出血伴一过性眼压升高。术后视力提高16只眼(88.9%),视力不提高2眼(11.1%),无视力下降者。结论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为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患者的屈光矫正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法,熟练的手术技巧和术中稳定的眼内压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缝线固定术 晶状体玻璃体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敏 刘杰 甘玲萍 《淮海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653-655,共3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术后运用角膜绷带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某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39例(50只眼),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25只眼。观察组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常规组术后不作特殊处理,仅常规加...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术后运用角膜绷带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某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39例(50只眼),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25只眼。观察组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常规组术后不作特殊处理,仅常规加压包扎,并将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角膜上皮修复情况进行对比,另将2组随访期间翼状胬肉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2 h,1 d,2 d,3 d,5 d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在术后1 d,3 d,5 d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无翼状胬肉复发情况,常规组4例患者复发翼状胬肉,约占16.00%(χ2=17.391,P=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角膜绷带镜运用于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中,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具备临床意义与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绷带镜 角膜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29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杰 孙林 甘玲萍 《淮海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209-210,共2页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特征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132只眼)CSC患者的视力,男女发病比例,FFA的表现及病变分型。结果 CSC患者中男性比女性患病率高(8.21:1),根据FFA检查...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特征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132只眼)CSC患者的视力,男女发病比例,FFA的表现及病变分型。结果 CSC患者中男性比女性患病率高(8.21:1),根据FFA检查结果表现可将眼底荧光渗漏分为7种类型,患者视力与渗漏点位置及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范围相关。结论 FFA检查可明确诊断CSC,清晰显示病变类型,并且可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痹性散瞳下近视患者两种验光方法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杰 冯正国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在麻痹性散瞳下采用电脑验光仪验光与带状光检影镜验光检测结果有无差异,了解电脑验光能否取代检影镜验光,指导临床验光工作,提高效率。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在我院就诊验光的42例近视患者在麻痹性散瞳下对每只眼随机先...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在麻痹性散瞳下采用电脑验光仪验光与带状光检影镜验光检测结果有无差异,了解电脑验光能否取代检影镜验光,指导临床验光工作,提高效率。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在我院就诊验光的42例近视患者在麻痹性散瞳下对每只眼随机先后采用电脑验光仪和带状光检影镜分别验光检测出屈光不正的度数。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2例80只眼在麻痹性散瞳下分别采用电脑验光仪验光与带状光检影镜验光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近视患者而言电脑验光的结果还不够准确,它还不能取代检影验光。但电脑验光简便、快速,可为检影验光提供参考,可用于屈光不正的群体普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散瞳 近视 验光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8例的护理 被引量:9
17
作者 崔茹林 《淮海医药》 2005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 探讨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了4 8例青光眼患者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4 8例患者经治疗平均3.5天眼压降至手术值,2 5例过滤性手术患者眼压为10 .2~2 0 1mm Hg,2 0例获理想滤泡。结论 对于急性闭角型青... 目的 探讨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了4 8例青光眼患者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4 8例患者经治疗平均3.5天眼压降至手术值,2 5例过滤性手术患者眼压为10 .2~2 0 1mm Hg,2 0例获理想滤泡。结论 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加强急救、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患者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措施 护理方法 手术患者 滤过泡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屈光不正2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甘玲萍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屈光不正变化规律。方法眼科门诊中老年患者,经常规检查后,发现其视力下降程度与所患眼病不相符合,用托吡卡胺扩瞳后行视网膜检影验光。结果本组病例中远视发生率远远大于近视,而且散光者多为逆规散光。结论人的屈光状...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屈光不正变化规律。方法眼科门诊中老年患者,经常规检查后,发现其视力下降程度与所患眼病不相符合,用托吡卡胺扩瞳后行视网膜检影验光。结果本组病例中远视发生率远远大于近视,而且散光者多为逆规散光。结论人的屈光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到中老年期,其屈光状态会发生一些变化,导致视力下降,但这种情况完全可通过验光配镜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散光 近视 中年人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丽丽 周筱荣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676-67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的效果与疗效评价方法。方法:择取某院眼科收治的72例浅层点状角膜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0. 1%的氟米龙滴眼液滴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的效果与疗效评价方法。方法:择取某院眼科收治的72例浅层点状角膜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0. 1%的氟米龙滴眼液滴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玉屏风散联合蝉蜕方内服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时长进行比较,并分析疗效评价方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时长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可以提升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长,合理有效的疗效评价方法可以判定治疗效果,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点状角膜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眼表疾病
20
作者 孙林 薛梅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评估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疗效。方法 对 5 9例患者 (眼部化学伤 9例、热烧伤 2例、初发翼状胬肉 36例、复发翼状胬肉 12例 )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进行治疗 ,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11例烧伤 (化学伤和热烧伤 )... 目的 评估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疗效。方法 对 5 9例患者 (眼部化学伤 9例、热烧伤 2例、初发翼状胬肉 36例、复发翼状胬肉 12例 )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进行治疗 ,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11例烧伤 (化学伤和热烧伤 )中 9例一次手术成功 ,另 2例二次手术后治愈。所有翼状胬肉患者术后 2周角膜表面光滑透明。术后随访 3~ 12个月。结论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眼表疾病是一种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 眼表疾病 烧伤 手术方法 翼状胬肉 眼部化学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