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蚌埠市部分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德根 金强 +2 位作者 胡恩赑 姚晓玲 唐新宇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了解蚌埠市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尿酸(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的分布特点,为HUA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蚌埠市区2 55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UA的测定,男性UA>428μmol/L,女性UA>357μmol/L为HU... 目的:了解蚌埠市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尿酸(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的分布特点,为HUA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蚌埠市区2 55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UA的测定,男性UA>428μmol/L,女性UA>357μmol/L为HUA的诊断标准。按年龄段进行分组统计。结果:该市健康体检人群男性血清UA平均水平(371.93±76.47)μmol/L高于女性(273.30±73.9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20~<30岁与30~<40岁,40~<50岁,50~<60岁人群比较血清UA水平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不同年龄组HUA患病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血清UA水平和HUA患病率的总趋势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结论:蚌埠市区健康体检人群男性血清UA水平明显高于女性,而且男性人群中HUA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高尿酸血症 健康体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刚 《淮海医药》 2003年第4期342-343,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技术 医学检验 临床应用 检验仪器 临床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卞丽娟 乔艳 +1 位作者 郭普 石慧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方法:对某3家医院分离的14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培养、鉴定,分析其耐药性和引起医院感染的7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危险因素。结果:147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ICU病区占32.65%、呼吸病区...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方法:对某3家医院分离的14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培养、鉴定,分析其耐药性和引起医院感染的7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危险因素。结果:147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ICU病区占32.65%、呼吸病区和老年病科均占12.24%、骨科病区占10.20%;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和切口感染,分别占62.59%和19.05%;ICU患者,年龄>60岁老年患者、住院时间>30 d、免疫力低下、肿瘤放化疗、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气管切开和使用呼吸机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14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6.94%、37.41%、37.41%、31.29%和30.6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耐药率低于30.00%。结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针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预防与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β_2-微球蛋白三项联检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郑岚 刘刚 +4 位作者 钟春生 郑浩 胡恩贔 王科 孙涛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β2-微球蛋白含量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及观察恶性肿瘤组中治疗前后三者水平变化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取110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以及50名健康对照组的静脉血,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用日本Sys...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β2-微球蛋白含量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及观察恶性肿瘤组中治疗前后三者水平变化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取110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以及50名健康对照组的静脉血,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β2-微球蛋白含量用日本Hitachi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 11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肿瘤初治组和难治转移组较正常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治疗缓解组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β2-微球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β2-微球蛋白含量变化与恶性肿瘤及其预后显著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可靠性,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并可作为恶性肿瘤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及预后判断的一项早期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Β2-微球蛋白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β_2-微球蛋白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钟春生 郑岚 郑浩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99-100,共2页
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纤溶酶降解产物,是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指标,它与病程进展有关,与肿瘤的分期、转移密切相关。其增高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血浆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凝血因... 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纤溶酶降解产物,是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指标,它与病程进展有关,与肿瘤的分期、转移密切相关。其增高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血浆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凝血因子Ⅰ直接参与体内凝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β2-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郑岚 郑浩 姚晓玲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624-628,共5页
据报道,美国各地区在各种肿瘤中白血病的发病率占第八位,死亡率男性达第六位,女性达第七位。在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增强、分化产生障碍、增殖失去控制、凋亡过... 据报道,美国各地区在各种肿瘤中白血病的发病率占第八位,死亡率男性达第六位,女性达第七位。在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增强、分化产生障碍、增殖失去控制、凋亡过程受阻,可见细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发生停滞现象。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地增殖并累积,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且不断地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融合基因 产生机制 种类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妊娠妇女122例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郑岚 张漩 郑浩 《淮海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功能多项指标及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122例晚期妊娠妇女与80例健康非孕妇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功能多项指标及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122例晚期妊娠妇女与80例健康非孕妇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与D-二聚体(DD)。结果妊娠晚期妇女PT、APTT和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FIB、DD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妊娠晚期妇女血液凝血程度明显高于非孕对照组,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D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凝血功能 D-二聚体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检测对高育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石慧 郑岚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498-50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联合性激素检测对高育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卵巢储备功能不同的35~39岁高育龄女性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3组:卵巢功能正常组34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组(DOR组)29例及卵巢早衰组(POF...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联合性激素检测对高育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卵巢储备功能不同的35~39岁高育龄女性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3组:卵巢功能正常组34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组(DOR组)29例及卵巢早衰组(POF组)24例。对比分析3组受试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指标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3组受试者血清AMH水平比较,正常组水平最高,POF组最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受试者基础内分泌激素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E2与AMH呈正相关(P<0.01),FSH、LH与AMH呈明显负相关(P<0.001);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高育龄女性血清AMH水平是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可靠的指标,并与FSH、LH、E2间有密切的相关性,联合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性激素 不同卵巢储备功能 高育龄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放置时间对儿童末梢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科 郑岚 +1 位作者 郑浩 杨晓双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儿童末梢全血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采集来诊儿童无名指末梢血至专用EDTA-2K抗凝的采样管,分别于即刻,2 min,5 min,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用ABX M60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个结果。结果 8组...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儿童末梢全血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采集来诊儿童无名指末梢血至专用EDTA-2K抗凝的采样管,分别于即刻,2 min,5 min,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用ABX M60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个结果。结果 8组参数结果与均值组比较,除PLT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LT即刻组与均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0 min。结果与均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X M60血细胞分析仪采用末梢血全血计数时,至少在2 min后检测其结果比较可靠,放置时间应该5-60min之内完成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梢全血细胞计数 血细胞分析仪 放置时间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9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晓双 姚晓玲 +1 位作者 席辰 郑岚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302-303,共2页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临床送检标本行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最低的是阿米卡星,耐药率34.94%,耐药率最高的是复方新诺明为5...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临床送检标本行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最低的是阿米卡星,耐药率34.94%,耐药率最高的是复方新诺明为58.59%。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他抗生素也有一定程度的耐药。结论:阿米卡星成为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最有效药物,本院碳青霉烯类药物抗药性较高,在临床应进一步限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阿米卡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织红细胞计数对疟疾诊断及其临床意义(附2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道春 胡恩贝 王宗祥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疟疾 疟原虫 网织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直方图在判断血小板假性降减少时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新宇 王仁慧 张漩 《淮海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246-247,共2页
目的了解血小板计数结果对直方图的影响情况。方法对比假性减少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计数法,分组比对假性减少与真性减少血小板直方图。结果 120例血小板假性减少标本,仪器法低于手工计数法,两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血小板直... 目的了解血小板计数结果对直方图的影响情况。方法对比假性减少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计数法,分组比对假性减少与真性减少血小板直方图。结果 120例血小板假性减少标本,仪器法低于手工计数法,两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血小板直方图上,出现曲皱、尾部上翘等现象。116例血小板真性减少标本,仪器法与计数法手工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血小板直方图上,未见曲皱、尾部上翘等现象。结论血小板直方图现出曲皱、尾部上翘等现象,在判断血小板假性减少时,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直方图 血小板计数 假性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SA、TPSA及其比值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恩赑 谷明莉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观察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fPSA/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技术,测量BPH和前列腺癌症患者的血清TPSA、fPSA,并计算f/T比值。结果前列腺癌(PCa)... 目的观察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fPSA/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技术,测量BPH和前列腺癌症患者的血清TPSA、fPSA,并计算f/T比值。结果前列腺癌(PCa)组、前列腺增生(BPH)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诊断灰区内(TPSA4.0~20.0μg/L)PCa组与BPH组TPSA、fPSA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f/T比值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运用fPSA/TPSA比值,结合TPSA含量,可提高PCa与BPH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对PCa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高危人群的筛查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TPSA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春生 郑岚 +1 位作者 年峰 陈文实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514-515,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日渐增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等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1]。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合并肿瘤更为常见。
关键词 糖尿病 恶性肿瘤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兰阴性杆菌对四种氟喹诺酮药物体外耐药监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德力 李峰 陈安斌 《淮海医药》 2005年第4期282-283,共2页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G-)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罗美沙星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法,对分离出的256株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并用标准菌株进行监控,以NCCLS标准进行结果判读。结果大肠埃希菌对4种氟...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G-)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罗美沙星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法,对分离出的256株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并用标准菌株进行监控,以NCCLS标准进行结果判读。结果大肠埃希菌对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有55%以上的耐药率。除铜绿假单胞菌外革兰阴性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其他3种药物,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在30.76%~33.33%。结论G-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有交叉耐药现象,医生应不断参考本地区细菌耐药变化,最大限度发挥氟喹诺酮药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革兰阴性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岚 袁骞 《淮海医药》 2005年第5期383-383,共1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的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改变对分娩的影响。方法用ACL100全自动血凝仪对132例孕14~38周的孕妇进行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测定并分析结果。结果132例孕妇的APT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孕妇的APTT值较正...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的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改变对分娩的影响。方法用ACL100全自动血凝仪对132例孕14~38周的孕妇进行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测定并分析结果。结果132例孕妇的APT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孕妇的APTT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其中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共59例,占总例数的44.7%。结论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生理变化,其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因此监测APTT对预防生产过程中DIC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妊娠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AS MIRA 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江 时会明 《淮海医药》 2002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与COX-2在血液肿瘤中的协同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
18
作者 李静 桂琳 +3 位作者 金强 张嵩 罗瑞 叶隽 《淮海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环氧化酶-2(COX-2)在恶性血液病中的表达,了解两者对血液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急性白血病(AL)的不同病期表达的差异,探讨两者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环氧化酶-2(COX-2)在恶性血液病中的表达,了解两者对血液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急性白血病(AL)的不同病期表达的差异,探讨两者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5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4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共设为对照组)的血清中VEGF与COX-2的含量,分别对90例不同病期AL患者进行血清VEGF与COX-2含量测定,并对疾病转归进行随访。结果非恶性血液病患者VEGF(91.45±40.16)及COX-2(37.15±31.14),正常健康者(84.15±15.45)(29.35±26.6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血液病患者VEGF(226.17±126.81)和COX-2(57.89±41.1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两种因子之间在表达上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75。在AL的不同病期存在VEGF和COX-2表达不同,VEGF表达在AL初治组(208.45±101.16)高于复发难治组(197.68±89.56)及AL-CR组(143.29±154.37);COX-2的表达在AL复发难治组(87.86±44.73)高于初治组(55.10±47.32)和AL-CR组43.04±36.36),AL-CR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性(0.05>P>0.01)。AL患者VEGF与COX-2表达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511和r≈0.562(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存在VEGF与COX-2的高表达,两者在表达上可能存在相关性。AL不同病期VEGF与COX-2表达有差异,血液肿瘤患者进行VEGF与COX-2的检测,可能为AL病期判断、预测复发、评估预后的研究提供又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环氧化酶-2 血液肿瘤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标法与CLEIA联合应用提高HBsAg检测的准确性
19
作者 王科 陈睿 +1 位作者 胡恩赑 王树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363-364,共2页
目的观察金标法与化学发光酶免分析(CLEIA)一步法联合应用,消除CLEIA检测HBs Ag假低值结果。方法 CLEIA检测出HBs Ag阳性的标本用金标法筛选出质控线明显低于检测线的10例标本,再用纯水做稀释剂稀释原标本血清,用CLEIA法检测稀释后的结... 目的观察金标法与化学发光酶免分析(CLEIA)一步法联合应用,消除CLEIA检测HBs Ag假低值结果。方法 CLEIA检测出HBs Ag阳性的标本用金标法筛选出质控线明显低于检测线的10例标本,再用纯水做稀释剂稀释原标本血清,用CLEIA法检测稀释后的结果乘以稀释倍数作为最终HBs Ag结果。结果经筛选的10例标本经稀释后结果明显高于原倍检测结果。结论金标法能够筛选CLEIA法中钩状效应的标本,用纯水作为稀释剂稀释原标本能很好的消除钩状效应带来的假低值,提高科美Chemclin 600检测HBs Ag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金标法 化学发光酶免分析 钩状效应 假低值 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培华 《淮海医药》 2000年第z1期44-,共1页
关键词 不动杆菌 耐药性监测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