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胸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救治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雪 叶强 +2 位作者 张景周 梁涛 刘珅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以胸外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59例胸部创伤为主多发伤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59例患者,治愈55例,死亡4例。死于创伤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共2例,死于其他并发症... 目的探讨以胸外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59例胸部创伤为主多发伤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59例患者,治愈55例,死亡4例。死于创伤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共2例,死于其他并发症2例。结论胸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临床特点为死亡、休克发生率高,早期胸部CT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合理的手术,正确使用呼吸机,积极治疗胸部以外的合并伤可明显降低ARDS和MODS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多发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X线与CT平扫检查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梁涛 方贵明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461-462,共2页
目的探讨X线及螺旋CT平扫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6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经过门急诊X线正侧位片、及伤后48 h内螺旋CT平扫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与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中,经X线检查确诊为胫骨平... 目的探讨X线及螺旋CT平扫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6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经过门急诊X线正侧位片、及伤后48 h内螺旋CT平扫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与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中,经X线检查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的有54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的有7例,未检出胫骨平台异常的有2例,其中7例疑似患者经CT检出为单纯外侧平台劈裂性骨折4例、单纯平台塌陷性骨折1例,髁间嵴骨折2例;CT检查结果确诊患者胫骨平台骨折的有62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有1例。结论 X线初诊诊断率较高、且具有经济、直观的优势,仍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首选辅助检查方式,对于有相应征象的疑似病例应结合CT平扫,提高初诊诊断率,并为分型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X射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门急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彭庆军 刘成辰 +1 位作者 刘政 王海涛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AP患者82例作为病例组,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患者(46例)和中重症组患者(36例),另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人...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AP患者82例作为病例组,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患者(46例)和中重症组患者(36例),另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入院36 h内血浆NLR和RDW数据,绘制ROC曲线,评估该院血浆NLR、RDW诊断AP的效能。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浆NLR、RDW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症组血浆NLR和RDW高于轻症组,NLR和RDW诊断A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7和0.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示,血浆NLR、RDW水平与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RDW、NLR指标均可用于AP诊断,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关节镜下闭合复位治疗2例月骨骨折
4
作者 席辰 许大年 +1 位作者 叶强 刘珅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44-145,共2页
月骨骨折临床上极为少见,又因腕关节内桡骨、舟骨及三角骨重影,月骨骨折很难及时在腕关节正侧位上确诊,初诊中时有漏诊。同时在开放复位手术中C臂机监视下月骨也会被桡骨、舟骨等遮蔽,操作上存在一定难度。笔者采用在腕关节镜辅助下闭... 月骨骨折临床上极为少见,又因腕关节内桡骨、舟骨及三角骨重影,月骨骨折很难及时在腕关节正侧位上确诊,初诊中时有漏诊。同时在开放复位手术中C臂机监视下月骨也会被桡骨、舟骨等遮蔽,操作上存在一定难度。笔者采用在腕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月骨骨折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组共2例患者,均为中年男性,骑车摔伤后感腕背部疼痛肿胀,活动时加重来院。入院后完善X线摄片及腕关节CT提示:月骨骨折,部分移位。所有病例均为闭合骨折。1.2 手术方法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外展于托手台,上气压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骨 骨折 腕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真皮修复手足部肌腱和骨外露创面效果观察
5
作者 周子翔 张皓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487-489,共3页
目的:研究人工真皮修复手足部肌腱和骨外露创面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手足部肌腱和骨外露创面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皮能快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术,观... 目的:研究人工真皮修复手足部肌腱和骨外露创面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手足部肌腱和骨外露创面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皮能快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术,观察组实施人工真皮移植修复。观察2组患者疗效、移植次数、间隔时间、皮片成活率、瘢痕评分、破溃情况、外观恢复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修复创面皮肤均恢复良好,柔软有弹性,且无明显的色素沉积,皮肤边缘无压痛感。2组患者移植皮片全部成活,观察组出现2例破溃,对照组出现3例,干预后恢复良好;2组移植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移植间隔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皮片成活率、瘢痕评分、创面破溃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创面恢复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真皮修复手足部肌腱和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与皮能快愈相当,虽然移植间隔时间较长,但是仍然可以稳定覆盖创面并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修复 手足部肌腱 骨外露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