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蚌埠市麦田间作套种六种高效种植模式
1
作者 黄雨 贾利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11期19-20,共2页
麦田间作套种有利于光,热,水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富余的优势,扩大物质投入,实现劳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增加农产品总量,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不同的作... 麦田间作套种有利于光,热,水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富余的优势,扩大物质投入,实现劳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增加农产品总量,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不同的作物间作套种生长在一起,在农业资源的利用上,既有互补的一面,又有竞争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套种 高效种植模式 麦田 蚌埠市 农村劳动力 农业资源 优化配置 农业生产 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常敬华 何志明 +1 位作者 戴四基 姚仕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288,共6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最常见的一种污染粮食、饲料和食品的霉菌毒素之一,严重影响人和牲畜的健康。分析粮食从农田到餐桌的生产加工过程DON毒素的转移、降解规律,评价不同污染程度的粮食及其制品加工后的健康风险,及通过合理加工...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最常见的一种污染粮食、饲料和食品的霉菌毒素之一,严重影响人和牲畜的健康。分析粮食从农田到餐桌的生产加工过程DON毒素的转移、降解规律,评价不同污染程度的粮食及其制品加工后的健康风险,及通过合理加工降低食品中毒素污染程度,成为保证粮食及其制品食用安全的重要方法。该文主要论述了国内外有关DON毒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食品加工提供合理去除DON毒素方法并为完善食品中DON毒素的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食品加工 真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淮及淮北2012年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戴四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6期17557-17558,共2页
在田间调查、走访农户及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及气侯因素对沿淮及淮北地区2012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小麦赤霉病防治对策,为广大小麦种植户防治小麦赤霉病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流行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番茄施用三维强力肥肥效试验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炳坤 范希章 +1 位作者 姚春凤 熊玉彬 《蔬菜》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6-28,共3页
日光温室番茄施用三维强力肥肥效试验报告233002安徽省蚌埠市郊区农技推广中心吴炳坤,范希章,姚春凤233002安徽省蚌埠市农科所熊玉彬北京三维生物化工厂生产的三维强力肥,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复混肥,除含有与其他复合(混... 日光温室番茄施用三维强力肥肥效试验报告233002安徽省蚌埠市郊区农技推广中心吴炳坤,范希章,姚春凤233002安徽省蚌埠市农科所熊玉彬北京三维生物化工厂生产的三维强力肥,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复混肥,除含有与其他复合(混)肥相同的N、P、K大量元素外,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三维强力肥 肥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芝1号”芝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利萍 秦万龙 +1 位作者 黄雨 张庆利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12期74-74,共1页
“固芝1号”芝麻新品种是1996年从本地农家品种中发现的一棵变异株,其后代经过离子束照射处理后定向选育而成的株系定名为“96088028”;经多年多代进行连续种植和系统定向选育,2000年稳定,取名:“固芝1号”。近年来持续对其丰产性... “固芝1号”芝麻新品种是1996年从本地农家品种中发现的一棵变异株,其后代经过离子束照射处理后定向选育而成的株系定名为“96088028”;经多年多代进行连续种植和系统定向选育,2000年稳定,取名:“固芝1号”。近年来持续对其丰产性、抗病性、遗传稳定性等进行多点对比试验,表现植株高大,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空稍尖短,单株结蒴数多等性状明显优于对照,适宜于沿淮淮北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操作规程 芝麻 生产 沿淮淮北地区 定向选育 遗传稳定性 农家品种 照射处理 连续种植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施用三维强力肥肥效试验
6
作者 吴炳坤 姚春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S2期24-25,共2页
在肥力水平中等偏下的田块,小麦产量达3.75t/ha,需施用三维强力肥750kg/ha;小麦产量达4.5t/ha,需施用三维强力肥1.
关键词 小麦 三维强力肥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施用三维强力肥试验
7
作者 吴炳坤 姚春凤 《上海蔬菜》 1997年第3期38-39,共2页
三维强力肥是一种新型的含生物活性菌的复混肥,在粮食和蔬菜等作物上使用效果较好。我们根据地区生产的需要,近两年来对三维强力肥和常规复合肥肥效进行了比较试验,为今后在该作物上推广施用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 三维强力肥是一种新型的含生物活性菌的复混肥,在粮食和蔬菜等作物上使用效果较好。我们根据地区生产的需要,近两年来对三维强力肥和常规复合肥肥效进行了比较试验,为今后在该作物上推广施用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及方法 本试验选在安徽省蚌埠市郊区小蚌埠镇山香村吴炳恒家老菜园地。土质为二合土,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为1.67%,速效氮为79ppm,速效磷(P_2O_5)为66ppm,速效钾(K_2O)为111ppm。前茬是大白菜。亩普施腐熟土杂肥2000kg。三维强力肥由北京生物化工厂生产,总养分(N.P.K)含量为20.5%,普通型。常规肥是选用三元复合肥,由上海青浦化工厂生产,总养分(N.P.K)含量为25%。尿素是安徽安庆石化总厂生产,氮含量为46%。马铃薯品种为津引薯8号,自繁早熟茎尖脱毒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三维强力肥 施肥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引薯8号”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炳坤 《马铃薯杂志》 1995年第3期168-168,共1页
“津引薯8号”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吴炳坤(安徽省蚌埠市郊区农技推广中心233002)1992年秋,我们从天津蔬菜研究所引进了茎尖脱毒种薯“津引薯8号”早熟品种,经1993与1994年2年4代繁种种植,平均亩产量达1... “津引薯8号”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吴炳坤(安徽省蚌埠市郊区农技推广中心233002)1992年秋,我们从天津蔬菜研究所引进了茎尖脱毒种薯“津引薯8号”早熟品种,经1993与1994年2年4代繁种种植,平均亩产量达1750kg左右。表现早熟、高产.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津引薯8号 产量 栽培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