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意外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宋家玉 张欣 陶兰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73-274,共2页
目的总结在ICU置管的患者发生拔管的原因。方法对患者发生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发生拔管与导管固定不当、患者躁动、缺乏有效地约束手段以及护理措施不到位有关。结论ICU护士应充分认识到意外拔管对患者的影... 目的总结在ICU置管的患者发生拔管的原因。方法对患者发生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发生拔管与导管固定不当、患者躁动、缺乏有效地约束手段以及护理措施不到位有关。结论ICU护士应充分认识到意外拔管对患者的影响,只有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防止意外拔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拔管 ICU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中丙泊酚的镇静作用评估及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徐金莉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369-369,共1页
关键词 丙泊酚 机械通气 镇静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机械通气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伯恩 吴彬 王兵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接受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早期机械通气前后PaO2、PaCO2以及GCS评分变化并对潜在性呼吸衰竭早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与呼吸衰竭后...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接受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早期机械通气前后PaO2、PaCO2以及GCS评分变化并对潜在性呼吸衰竭早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与呼吸衰竭后再上机者预后进行比较。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机械通气可明显提高PaO2、降低PaCO2,提高GCS评分。呼吸衰竭前早期机械通气的神经恢复良好率为71.4%,呼吸衰竭后通气好转率仅为45.8%。结论早期机械通气可有效的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的低氧血症及意识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低氧血症 呼吸表竭 机械通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新华 赵影鹏 李伯恩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501-50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冠心病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辛伐他汀10 mg/d口服,B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d口服,C组给予辛伐他汀40 mg/d口服。3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定...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冠心病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辛伐他汀10 mg/d口服,B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d口服,C组给予辛伐他汀40 mg/d口服。3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及安全性指标(ALT、CR、BUN及CK),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辛伐他汀常规剂量降低TC、LDL-C的作用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辛伐他汀常规剂量(20 mg)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辛伐他汀 高血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手消毒依从性情况的调查与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徐仲璇 杨成梅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453-454,共2页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及手卫生的认知,洗手的依从性情况,分析影响手部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及手卫生和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样调查医院中的医护人员。结果大多数医护人员已经具备了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在工作中积极进行了预防...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及手卫生的认知,洗手的依从性情况,分析影响手部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及手卫生和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样调查医院中的医护人员。结果大多数医护人员已经具备了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在工作中积极进行了预防和控制,一些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发生及控制工作有错误认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操作的遵守率较低,影响手卫生低遵守率的因素包括:手卫生设施不够便利、护理优先权(即对病人的护理需要优先于手卫生)、缺少个人责任感等。结论医院感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与医护人员的手部带菌状况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手部卫生,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手消毒 依从性 医院感染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析
6
作者 杨斌 孙向东 +1 位作者 陈程 张爽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VAP)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分析,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ICU 2001年1月~2005年11月VAP 107例(156株)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岁以上VAP患者占本组资料67.3%(156株),痛原... 目的 通过对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VAP)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分析,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ICU 2001年1月~2005年11月VAP 107例(156株)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岁以上VAP患者占本组资料67.3%(156株),痛原菌G^-菌71.8%,其中大肠埃希氏27.6%,铜绿假单孢12.2%,亚胺培南,氨曲南对G-细菌耐药率最低.G^+细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占10.9%,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真菌占10.9%.结论 VAP G^-是主要致病菌,针对耐药率上升,改变抗生素干预策略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度脑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
7
作者 梁艳 《淮海医药》 2005年第3期230-231,共2页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度脑组织损伤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2 0 0 2年12月~2 0 0 3年8月实施全身(头部)亚低温治疗重度脑组织损伤2 5例患者的护理总结,提出亚低温治疗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肛温及心电监测的变化,加强呼吸道、胃肠...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度脑组织损伤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2 0 0 2年12月~2 0 0 3年8月实施全身(头部)亚低温治疗重度脑组织损伤2 5例患者的护理总结,提出亚低温治疗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肛温及心电监测的变化,加强呼吸道、胃肠道及基础方面的护理。结果 本组2 5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治愈和好转2 0例,死亡5例。结论 加强重型脑损伤患者在亚低温治疗中护理和监测,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脑组织损伤 护理体会 重度 2002年12月 2003年8月 脑损伤患者 护理对策 生命体征 心电监测 生存质量 呼吸道 基础方 胃肠道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