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光谱用于注射用曲克芦丁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志永 汪义程 +5 位作者 童一洋 闫宇 闻宇 薛洪宝 张成陕 殷晓建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8,共9页
运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建立注射用曲克芦丁的定量分析预测模型,并进行相关验证。近红外积分球漫反射光谱法对73个批次样品进行采集得到NIRS图,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并测得样品pH值,使用TQ Analyst光... 运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建立注射用曲克芦丁的定量分析预测模型,并进行相关验证。近红外积分球漫反射光谱法对73个批次样品进行采集得到NIRS图,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并测得样品pH值,使用TQ Analyst光谱分析软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方法模型。模型结果显示,含量预测模型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239,校正标准偏差(RMSEC)和预测标准偏差(RMSEP)分别为0.1790和0.5460,pH值预测模型R为0.81575,RMSEC和RMSEP分别为0.0749和0.0704。验证结果显示,含量与pH值预测模型外部验证结果的平均误差率分别为0.46%和1.57%,且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NIRS分析技术可快速稳定的对产品含量和pH值进行预测,对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定量模型 注射用曲克芦丁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鲎试剂动态显色法定量检测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细菌内毒素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骅 王花花 +5 位作者 王珺 宫文武 丁震 孙备 许雷鸣 蒲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研究微量动态显色法用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中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微量动态显色法鲎试剂,建立细菌内毒素标准曲线,通过干扰预实验确定稀释倍数,测定供试品溶液中外加内毒素的回收率进行干扰试验,完成... 目的研究微量动态显色法用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中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微量动态显色法鲎试剂,建立细菌内毒素标准曲线,通过干扰预实验确定稀释倍数,测定供试品溶液中外加内毒素的回收率进行干扰试验,完成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定量检测试验。并与凝胶法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2~2.0EU·mL^(-1),回归方程为lgT=-0.3027 lgC+2.8587,r=0.9989,供试品在稀释40倍时均对反应无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三批供试品的内毒素定量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检测结果与凝胶法一致,符合标准规定。结论微量动态显色法可用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结果准确,灵敏度高,过程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微量动态显色法 内毒素定量检测 凝胶法 干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用于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汪义程 郭志永 +3 位作者 闫宇 薛洪宝 陈鹏 宫文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6,共6页
该文通过采集70批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样品的近红外光谱(NIRS)图,基于其中甘氨酸、甘草酸苷、盐酸半胱氨酸3种组分的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并进行了验证。所建模型中,甘氨酸、甘草酸苷、盐酸半胱氨酸的相关系数(R... 该文通过采集70批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样品的近红外光谱(NIRS)图,基于其中甘氨酸、甘草酸苷、盐酸半胱氨酸3种组分的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并进行了验证。所建模型中,甘氨酸、甘草酸苷、盐酸半胱氨酸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54、0.947 01和0.999 95,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依次为0.289、0.098 0、0.001 07。13批验证集样品中上述3种组分测定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41%、0.72%、0.86%,测定值与预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NIRS) 定量模型 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