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瑞斐
雪凤
王玉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运动耐力的情况及主要症状的发作频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21.56±7.11)mm Hg,舒张压为(78.59±4.57)mm Hg,TC为(3.12±0.46)mmol/L,TG为(1.57±0.28)mmol/L,EF为(0.74±0.15)%;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54.21±7.58)mm Hg,舒张压为(89.28±4.82)mm Hg,TC为(5.24±1.09)mmol/L,TG为(2.95±0.37)mmol/L,EF为(0.61±0.20)%。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的发作频率为(2.15±0.80)次/月,胸闷症状的发作频率为(3.25±0.89)次/月,不间断爬楼梯测试的评分为(75.11±7.89)分;对照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的发作频率为(3.11±1.52)次/月,胸闷症状的发作频率为(12.19±0.91)次/月,不间断爬楼梯测试的评分为(61.27±6.28)分。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运动耐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术后恢复
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湿敷用于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慧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389-390,共2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湿敷用于经外周静脉泵注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外周静脉泵注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并发静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组(DM组)、硫酸镁组(S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其...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湿敷用于经外周静脉泵注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外周静脉泵注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并发静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组(DM组)、硫酸镁组(S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其中DM组使用地塞米松10 mg加入100 ml甲硝唑注射液中湿敷患处,S组使用25%硫酸镁注射液湿敷患处,C组使用生理盐水湿敷患处。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即刻(T0)、治疗后24 h(T1)、48 h(T2)、72 h(T3)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DM组、S组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C组,且DM组的显效率高于S组(P〈0.05);T1~T3时点DM组、S组的VAS评分均低于C组,且DM组的VAS评分低于S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湿敷对经外周静脉泵注可达龙所致的静脉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静脉炎
地塞米松
甲硝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玮
王永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58-61,共4页
心房颤动包括瓣膜性心房颤动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C)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存在高出血风险或有口服抗凝药物禁忌证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虽然PLAAC用于治疗难以...
心房颤动包括瓣膜性心房颤动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C)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存在高出血风险或有口服抗凝药物禁忌证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虽然PLAAC用于治疗难以耐受抗凝治疗风险的患者有一定的风险,但其仍然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重要举措。器械相关血栓、缺血性脑卒中为PLAAC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常采用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等抗凝药物治疗,但这些药物的实际使用效果往往是次优的。目前,各指南推荐PLAAC术后以抗凝治疗为主的方案,抗凝治疗尤其是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在PLAAC术后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归纳并探讨NOACs在PLAAC术后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药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并发症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瑞斐
雪凤
王玉琴
机构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1期112-11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运动耐力的情况及主要症状的发作频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21.56±7.11)mm Hg,舒张压为(78.59±4.57)mm Hg,TC为(3.12±0.46)mmol/L,TG为(1.57±0.28)mmol/L,EF为(0.74±0.15)%;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54.21±7.58)mm Hg,舒张压为(89.28±4.82)mm Hg,TC为(5.24±1.09)mmol/L,TG为(2.95±0.37)mmol/L,EF为(0.61±0.20)%。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的发作频率为(2.15±0.80)次/月,胸闷症状的发作频率为(3.25±0.89)次/月,不间断爬楼梯测试的评分为(75.11±7.89)分;对照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的发作频率为(3.11±1.52)次/月,胸闷症状的发作频率为(12.19±0.91)次/月,不间断爬楼梯测试的评分为(61.27±6.28)分。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运动耐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术后恢复
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湿敷用于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慧
机构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389-390,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湿敷用于经外周静脉泵注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外周静脉泵注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并发静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组(DM组)、硫酸镁组(S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其中DM组使用地塞米松10 mg加入100 ml甲硝唑注射液中湿敷患处,S组使用25%硫酸镁注射液湿敷患处,C组使用生理盐水湿敷患处。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即刻(T0)、治疗后24 h(T1)、48 h(T2)、72 h(T3)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DM组、S组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C组,且DM组的显效率高于S组(P〈0.05);T1~T3时点DM组、S组的VAS评分均低于C组,且DM组的VAS评分低于S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湿敷对经外周静脉泵注可达龙所致的静脉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胺碘酮
静脉炎
地塞米松
甲硝唑
分类号
R4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玮
王永
机构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58-61,共4页
基金
安徽省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cg26)。
文摘
心房颤动包括瓣膜性心房颤动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C)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存在高出血风险或有口服抗凝药物禁忌证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虽然PLAAC用于治疗难以耐受抗凝治疗风险的患者有一定的风险,但其仍然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重要举措。器械相关血栓、缺血性脑卒中为PLAAC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常采用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等抗凝药物治疗,但这些药物的实际使用效果往往是次优的。目前,各指南推荐PLAAC术后以抗凝治疗为主的方案,抗凝治疗尤其是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在PLAAC术后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归纳并探讨NOACs在PLAAC术后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药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并发症
安全性
有效性
Keywords
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Complications
Security
Effectiveness
分类号
R973.2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刘瑞斐
雪凤
王玉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湿敷用于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汪慧
《淮海医药》
CAS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
王玮
王永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