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梅戏文化的历史发展与精神特质 |
沈梅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2
|
论黄梅戏《美人》艺术构建的得与失 |
冯冬
|
《人文天下》
|
2022 |
0 |
|
3
|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群体的文化研究及其公共文化服务立体供给系统 |
丁光清
赵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4
|
乔装的“启蒙者”:黄梅戏电影叙事研究 |
赵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5
|
他和他的书画艺术千秋不朽 |
郭因
|
《书画世界》
|
2013 |
0 |
|
6
|
闽剧《画网巾先生》众家谈 |
季国平
吕育忠
姜志涛
柳萍
康续华
王道诚
罗松
李春荣
孙桂林
于鹤咏
|
《福建艺术》
|
2024 |
0 |
|
7
|
自信自尊复自否 学古学今更学新--访戏曲音乐家时白林 |
冯冬
时白林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0 |
1
|
|
8
|
戏剧冲突中的历史人物——由话剧《望故乡》谈起 |
沈梅
|
《影剧新作》
|
2020 |
1
|
|
9
|
共享单车 |
吴海肖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10
|
《三子争母》 |
吴海肖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11
|
以《英子》为例谈黄梅戏音乐剧的探索 |
吴海肖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12
|
典型性格创造空间在戏剧中的拓展——兼议红色题材戏剧人物塑造 |
冯冬
|
《人文天下》
|
2021 |
0 |
|
13
|
古典魅力与现代表达——也谈莆仙戏《踏伞行》 |
沈梅
|
《影剧新作》
|
2023 |
0 |
|
14
|
大型现代戏 青春作伴好还乡 |
沈梅
|
《影剧新作》
|
2018 |
0 |
|
15
|
黄梅戏音乐主导下的形态拓展 |
吴海肖
|
《艺海》
|
2019 |
0 |
|
16
|
观花鼓戏《一辈传一辈》有感 |
吴海肖
|
《艺海》
|
2017 |
0 |
|
17
|
黄梅戏《仲夏夜之梦》:把握时代意识,致敬古典情怀 |
丁彦
|
《戏剧之家》
|
2017 |
2
|
|
18
|
画能否成派,应否成派——兼谈黄宾虹的论新安画派、黄山画派 |
郭因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9
|
新时期主旋律电影的突围——从《开国大典》到《建国大业》 |
张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20
|
现代小戏《回乡》 |
丁彦
|
《艺术家》
|
2023 |
0 |
|